APP下载

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标准化营养干预模式的构建与效果评价

2018-04-20安德连窦祖林方蘅英黄师菊唐志明陈妙霞阮恒芳

关键词:经口障碍营养

安德连,窦祖林*,方蘅英,黄师菊,唐志明,陈妙霞,阮恒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 广州 510630)

对于脑卒中患者,尤其是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应关注其营养状况。卒中后吞咽障碍是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1]。卒中后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是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显著增加卒中患者的病死率,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2],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与营养不良均有较高的发生率[3-4],研究表明这两种情况常合并存在,且往往与死亡率增高及预后不良相关[5]。Finestone等对发病2~4个月康复期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追踪研究,结果表明脑卒中急性期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49%,即使经过治疗,卒中后2~4个月仍有19%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吞咽障碍与管饲是脑卒中康复患者营养不良的强预测因子[6]。ESPEN指南推荐: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胃肠功能存在的患者应尽早(24 h内)给予肠内营养[7]。脑卒中患者是营养不良的高危人群,规范营养支持是脑卒中治疗的一部分,也是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的措施。我科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根据吞咽障碍情况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不同营养摄入方式的患者进行效果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入院营养风险评分(NRS2002)≥3分的病例。选取2015年1~12月未规范开展临床营养干预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53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7例,女16例,平均年龄(57±10.3)岁;再选取2016年1~12月开展标准化营养干预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53例为实验组,其中男47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12.5)岁。患者发病前无代谢性疾病及内分泌性疾病无肝肾和消化系统疾病,亦无重要脏器的器质性疾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程度、伴发疾病积分及既往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制订并实施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干预模式,将营养护理纳入整体护理的内容,包括:①定期参加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临床护理项目临床营养小组培训,由联络员对其他人员进行营养知识介绍及传达;②由管床护士对新收患者进行营养筛查(NRS2002营养筛查量表);③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膳食营养知识及重要性,以取得配合;④临床医生开具医嘱(血象检查);⑤管床医生开具饮食医嘱(包括饮食级别及热量);⑥管床护士根据患者筛查结果与医嘱,制定个性化营养餐单。按照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路径,将住院患者营养干预过程分为持续管饲期-间歇管饲期-经口治疗性进食期;⑦管床护士指导患者及家属按餐单执行;⑧跟进营养干预效果;向患者及其家属分发有关科普宣传教育材料;⑨定期与营养师联系,确保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膳食营养。

1.2.2 个性化营养餐单的制定

1.2.2.1 持续管饲期

入院当天根据NRS2002筛查结果,结合临床检验结果,医生开具医嘱,给予患者肠内营养,主要以肠内营养液为主,护士制订管饲注食单。量按照序贯疗法,严格按照管饲技术操作流程,观察患者营养摄入及胃肠道反应,记录出入量。

1.2.2.2 间歇管饲期

入院3~5天后,经吞咽造影检查,可更改为间歇置管配合经口治疗性进食期间,由于经口治疗性进食摄入量少,大部分营养仍需管饲注入。评估患者家属准备的食物,医生计算热量后,缺少部分由肠内营养液补充,制定饮食餐单。该阶段随着经口进食量的增多,逐渐减少肠内营养液的补充。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主要依赖的条件有下列几条:意识状态、吞咽功能、肢体运动、肠道功能。遇有病情反复和其他非肠道并发症等特殊情况时,可以采用长期或间断的管饲营养方式来保证营养的摄取。在病情允许的原则下,适时合理的转换营养方式还可减轻患者负担,符合治疗阶段的经济原则。

1.2.2.3 经口治疗性进食期

经过前期的吞咽功能锻炼,患者营养状况已得到纠正,患者可经口摄入足够的营养,此时的食物是经过管床护士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调研情况,制定的营养餐谱。患者经过护士指导,将食物调配成符合患者吞咽能力的性状,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的经口摄取营养。

1.3 观察指标

营养相关指标包括血清总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并发症观察指标包括吸入性肺炎、腹泻;统计平均住院日。

吞咽障碍的评价参照才藤氏提出的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7]:7级正常范围:摄食咽下没有困难,没有康复医学治疗的必要;6级轻度问题:摄食咽下有轻度问题,摄食时有必要改变食物的形态,如因咀嚼不充分需要吃软食,但是口腔残留的很少,不误咽;5级口腔问题:主要是吞咽口腔期的中度或重要障碍,需要改善咀嚼的形态,吃饭的时间延长,口腔内残留食物增多,摄食吞咽时需要他人的提示或者监视,没有误咽,这种程度是吞咽训练的适应证;4级机会误咽:用一般的方法摄食吞咽有误咽,但经过调整姿势或一口量的调整和咽下代偿后可以充分的防止误咽;3级水的误咽:有水的误咽,使用误咽防止法也不能控制,改变食物形态有一定的效果,吃饭只能吃咽下食物,但摄取的能量不充分;2级食物误咽:改变食物的形态没有效果,水和营养基本上由静脉供给,因单纯的静脉营养就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稳定性,这种情况尽管间接训练不管什么时间都可以进行,直接训练需要有专门设施进行;1级唾液误咽:连唾液都产生误咽,有必要进行持续的静脉营养,因为误咽难以保证患者的生命稳定性,合并症发生率很高,不宜行直接训练。

疗效判定用治疗前后吞咽障碍改变的程度代表临床治疗效果。痊愈:提高到7级,摄食咽下无困难;显效:吞咽障碍提高3~5级,但未到7级;有效:吞咽障碍提高1~2级,但未到7级;无效:吞咽障碍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配对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营养指标

入院1周后,实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对比(±s)

组别 TP(g/L) ALB(g/L) Hb(g/d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69.1±1.7 63.5±1.3 39.5±2.9 26.9±2.8 15.2±1.6 10.6±2.4对照组 68.5±2.1 67.2±0.7 40.1±3.3 37.2±3.1 14.8±2.3 12.6±1.8 P>0.05 <0.01 >0.05 <0.05 >0.05 <0.05

2.2 并发症情况

入院1周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人数低于对照组,其中吸入性肺炎、腹泻、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2.3 吞咽功能评级

治疗前,两组患者吞咽障碍评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实验组较对照组更明显。见表3。实验组总有效率为66.0%,高于对照组的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级对比

表3-2 卡方测试

2.4 住院时间

结果证明,实验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平均住院日下降57%。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s,d)

表4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s,d)

组别 平均住院日实验组 23.5±0.762对照组 24.1±0.264 P 0.28

3 讨 论

影响卒中的最终结局是多因素的,患者营养状况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但也是一个与卒中结局相关的最有可能修正的因素,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问题已得到大家广泛的共识,早在2013年众专家已形成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13版)[8]。但由于临床营养师缺乏,临床医生的关注点在疾病的治疗,而忽略患者的营养。首先在整体责任制护理推行下,护士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及营养效果评价,填补了临床营养的空缺。另外,个体化营养计划表的制定,一方面给患者及家属/陪护一个具体可执行的营养补充方案,另一方面督促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学习,丰富个人专业知识,提升护士自身价值,得到医生、患者的肯定,更激励护士做好临床患者护理,稳定护士专业责任感,从整体护理的点点滴滴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其次,医护合作关注患者营养状况,强化医护一体化的开展,团队合作更好的解决患者临床问题。最后,规范有序的肠内营养干预,特别是肠内营养液具有全面、均衡、符合生理、维护肠道功能、保护肝脏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高分解代谢等优点,且具有不需配制,节省人力,减少返流等特点[9-10],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肠内营养剂,可改善患者临床结局,促进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

[1] Foley NC, Martin RE, Salter KL, et al. A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ysphagia and malnutrition following stroke[J]. J Rehabil Med,2009,41:707-713.

[2] Writing Group of Chinese Specialistic Consensus on Nutritional Management of Stroke Patients. Chinese specialistic consensus on nutritional management of stroke patients. Zhongguo Nao Xue Guan Bing Za Zhi,2007,4:211-213.

[3] Hama S, KitaokaT, Shigenobu M, et al. Malnutrition andnonthyroidal illness syndromeafter stroke[J] .Metabolism,2005,54:699-704.

[4] YooSH, KimJS, Kwon SU, et al. Undernutrition as a predictorof poor clinical outcomes in acuteischemicstrokepatients[J].ArchNeurol,2008,65:39-43.

[5] Mann G, Hankey GJ, Cameron D. Swallowing function after stroke:Prognosi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at 6 months[J].Stroke,1999,30:744-748.

[6] Finestone HM, Greene-Finestone LS, Wilson ES, et al.Malnutri-tionin stroke patientson therehabilitation serviceandat follow-up:prevalenceandpredictors[J] .ArchPhys Med Rehabil,1995,76:310-316.

[7] 高怀民.脑卒中吞咽障碍的7级功能分级评价[J].现代康复,2001,5(10):7.

[8] 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组.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12):707 720.

[9] 徐 媛.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营养支持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7):61-62.

[10] 朱 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报,2010,31(23):3738-3739.

猜你喜欢

经口障碍营养
经口内镜联合颈外超声穿刺注水定位成功取出颈深部异物1例
课题达成型品管圈在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
UE视频喉镜与纤维支气管镜用于经口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跟踪导练(四)2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经口不切开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跨越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