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手术后胸部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分析与护理观察
2018-04-20毕淑亭
云 青,毕淑亭
(淄博市中心医院,山东 淄博 255036)
心脏病手术后患者常出现的并发症就是胸部切口脂肪液化,导致该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患者自身身体状况,另一方面是手术时间过长和术后护理不到位。因此,本文对在我院开展心脏手术的30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得出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以下内容是主要的研究过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我院开展心脏手术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医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女6例,男9例,年龄1~59岁,平均年龄(29.81±2.07)岁;观察组女7例,男8例,年龄6个月~60岁,平均年龄(30.15±1.81)岁,对两组患者都是从前正中部位对其切口,然后再开展心脏病手术。
1.2 护理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实施以下的常规护理:首先对患者术后胸部切口处的皮肤实施常规消毒,彻底清理胸部切口局部周围愈合情况较差的表皮。然后使用常用的器具对切口处进行引流,每隔两天对切口处换一次药。最后,如果在引流时或者换药时发现切口处有新生组织出现,那么需要用医用胶布来固定住该新生组织[1]。
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无菌护理,护理方法如下:首先利用碘伏对患者患者术后胸部切口处的皮肤实施常规消毒,把手术后切口内部余留下来的液体全部清理出来(排除掉没有打开表皮的切口),清理液体完成后利用无菌干纱布将切口表面出残留的液体全部吸干。然后再取一张新的医用无菌干纱布条,在其上方滴加两毫升的生理盐水、12 IU的胰岛素以及80000 IU的庆大霉素,滴加结束后将该湿纱布条敷于切口处,加压用医用胶布固定好即可[2]。最后每天对切口包扎处进行持续30 min的红外线照射,每天照射两次,即每天总共照射1 h,根据患者胸部切口处脂肪液体的多少对其进行换药。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 果
经过不同的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3 讨 论
心脏病手术后患者常出现的并发症就是胸部切口脂肪液化,以下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导致该并发症产生的原因。第一,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很容易出现组织缺氧或缺血问题,患有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很容易出现凝血机制不正常的问题,患有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问题。第二,手术开展时间过长,胸部切口长时间暴露在外面,切口处的脂肪容易出现氧化分解,从而导致胸部切口的脂肪发生氧化。此外,没有对胸部切口处进行彻底止血和缝合也会导致切口处的脂肪出现液化。第三,手术后护理人员的工作开展不到位。术后患者可能会长时间卧床,护理人员如果没有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对胸部切口处进行换药时,特别容易导致脂肪液化现象出现。
术后对患者切口处实施常规护理一般会加重切口处感染的机率,无菌护理通过无菌操作、红外线照射以及胰岛素对胸部切口处进行护理,护理效果显著。这是由于胰岛素的使用不仅可以将葡萄糖的转化速度加快,还能将白细胞的作用加强,最终结果是既加快了伤口的愈合速度,也降低了伤口的感染发生率。
本文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无菌护理进行护理干预,护理完成后得出以下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综上可得,在开展心脏手术后,应用常规护理联合无菌护理对胸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护理,护理效果较好,患者无不良反应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具有被推广应用至临床上的价值。
[1] 蔡向阳.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分析及防治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6,6(20):154-156.
[2] 张永强,杨自权,卫小春.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探讨[J].实用骨科杂志2010,16(8):596-598.
[3] 何 妍,骆雪梅,卿 静.腹部手术后脂肪液化的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8):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