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麻醉方式的改进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2018-04-20陈洁
陈 洁
(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表麻行白内障手术作为一种新技术是麻醉方法一大进展,被临床所应用,但也有缺点,部分患者在术中仍有疼痛,尤其器械触及虹膜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时更为突出,因表麻药渗入前房剂量有限,未充分麻醉虹膜和睫状体,因此我们对表麻方式行改进,使疼痛少,配合好,提高舒适度,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手术时间分三组行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3月~8月符合筛选标准:无感染眼疾;无全身感染疾病;非外伤白内障;生命体征、血糖等正常;器械均灭菌。以3月~4月86眼为对照组,5月~7月122眼为观察A组,8月50眼为观察B组,其中男131眼,女127眼,平均年龄68.7岁,术前视力低于0.3,三组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于术前15 min点滴表麻剂(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2~3次。观察A组于术前15 min及放置开睑器后各点滴表麻剂并在术眼以穹隆为基底剪开结膜作巩膜板层隧道穿刺进入前房后或行透明角膜切口进入前房后再点滴表麻剂各1次。观察B组于术前15 min及放置开睑器后各点滴表麻剂并做结膜瓣后穿刺进入前房并注入0.5%利多卡因注射液0.2 mL行前房内麻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麻醉效果。显效:无感觉或微痛,很好配合手术;有效:有痛觉,挤眼、眼球转动可配合手术;无效:疼痛明显,用力挤眼,追加麻药无效,需改麻醉方法完成手术[1];观察配合及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麻醉效果
观察A组配合好未改麻醉方法,对照组15眼需改麻醉方法完成手术。观察B组1眼需改麻醉方法完成手术。观察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P=0.002<0.05),观察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1.3,P=0.025>0.05),见表1。
表1 三组麻醉效果比较
2.2 三组配合程度
观察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6,P= 0.001<0.05),观察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8.11,P=0.02>0.05),见表2。
表2 三组配合程度比较
2.3 三组不良反应
观察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7,P=0.008<0.05),观察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术中术后并不良反应比较
3 讨 论
表麻行白内障手术已成为复明常用方法,取得良好效果。表麻操作简便、效果好、安全,不但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成本,且术中可让眼球转动至最佳眼位而获最佳手术视野。表麻剂由角膜结膜给药,麻醉直接充分,易扩散、起效快,20 s内起作用,持续15~20 min,可满足速效性取代其他麻醉方式[2]。单纯表麻剂有一定局限性,药液渗入前房有限,未充分麻醉虹膜和睫状体,使用表麻中部分患者有疼痛和不适感,特别是器械触碰虹膜、晶状体植入时,而在穿刺入前房后再点滴表麻剂入前房,前房内药物浓度比单纯表麻时高许多而使镇痛效果明显提高,产生了前房内麻醉这一补充方法[3]。研究观察A组,主观感受疼痛明显轻于单纯表麻,主要是因表麻剂对虹膜和睫状体等结构直接麻醉效应,术中达到完全无痛时患者焦虑与恐惧程度大大缓解,配合程度明显提高。
观察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利多卡因前房内注射其药物浓度比表麻高100倍,从而使镇痛效果明显增高,对显微镜强光耐受提高。利多卡因前房内麻醉效果是肯定的,但研究发现,与观察A组比较利多卡因对角膜内皮有一定毒性,易致术后角膜水肿等不良反应,且操作多,增加术后眼内感染[4]。观察A组快捷、无痛、安全、可行性强,能满足绝大多数白内障手术需要,是一种良好的麻醉方法。
对照组麻醉不充分疼痛明显致紧张和敏感性高易致配合差,后囊破裂、角膜水肿等反应。观察A组不良反应并不增多,术后视觉敏锐度好,说明前房内渗入适量麻醉剂未对角膜内皮、玻璃体等造成不良影响[5]。
白内障手术表麻方式的改进是安全、有效、简便,使操作简化,节约人力物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谢林碧.基础麻醉在配合度差白内障超乳应用[J].眼科新进展,2015,35(3):43-46.
[2] 邱海江.表麻非超乳白内障手术的疼痛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4,14(2):40-42.
[3] 张瑞帆.表麻在高原地区大规模白内障防盲手术的应用[J].实用防盲技术,2015,10(1):13-15.
[4] 金 杰.前房麻醉在小瞳孔白内障超乳术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9):43-44.
[5] 黄栋才.利多卡因表麻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2,20(3):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