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018-04-19张桂平
张桂平
数学课堂教学需建立在充分了解教情和学情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对教材的精准把握,对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的调查,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先研后教,去除了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每节课都成为教师精心打造的品牌工程。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课堂教学,突出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变“教学”为“学教”,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收获到更多成功的体验,从而打造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设计课前调研单,充分了解学生学情
新教学理念倡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从而便于组织课堂教学。设計课前调研单,让学生完成“先学”的过程,可以让教师在课前精准地把握教学需要突破的重难点,避免了为讲求教学环节的完整而不顾学生已有认知的现象。同时在课前调研中,还能发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这样就为课堂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提供了依据,真正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时,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的学情及对新知识的预习情况,可以设计一份学情调研单,让学生在课前完成,从而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如
《小数乘法》学情调研单
(一)直接写得数,并找出规律:
12×3= 85×6= 25×40= 125×8=
120×3= 8 500×60= 250×4= 125×80=
(二)列竖式计算:
89×62 105×36 377×18
8.9×6.2 10.5×0.36 3.77×1.8
(三)估算:
5.06×1.99 4.67×0.9 16.18×2.05
(四)解决问题
1.水果店内每斤苹果2.85元,那么买4斤苹果需要多少钱?
2.一根19米长的木材,现在要把它锯成每段长3.8米的小段,如果每锯一段需4.6分钟,则锯完总共需要多长时间?
通过学生的做题,教师既可以发现学生对已学整数乘法和小数点移动的掌握情况,又能够了解学生对小数乘法的预习情况,从而便于教师对课堂设计进行适当调整,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关注学生差异性,展现课堂别样精彩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研究教学首先要研究学生,只有密切关注学生的喜好,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设计相关情境,才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老师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激发所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于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关注不同学生的发展,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要精心研究教材和学生,找到教学的最佳契合点,让学生自主融入到探究活动中,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也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收获到更多成功的体验,从而更加喜欢数学,乐于探究。
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在调研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掌握情况后,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在探究活动中,有的同学用拿出1平方厘米的透明塑料片放到平行四边形的上边,用数格子的方法估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的同学尝试通过剪、拼等方式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从而感悟转化思想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展示出剪法的多样化,即只要沿一条高剪下,平移后就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样的探究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积累活动经验,并且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实现自我提高。
三、突出练习针对性,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既要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还要加强对学生练习的指导,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积累经验,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练习的研究,为学生设计出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发展能力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提高练习的效率,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在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后,设计出基础类题目和拓展性题目,让学生有选择性地解决。基础类题目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制作一个正方体灯箱的框架用去了6米的铁丝,那么这个灯箱的棱长是几米?在它的表面贴上彩纸需要准备多少平方米?把它放在地上占地面积是多少?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拓展性题目则注重了学生能力的提升,如:一个长方体,若将它的高增加2厘米则变成了正方体,此时表面积增加了48平方厘米,那么原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学生通过练习,实现了知识的整合,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先研后教”是“先学后教”的基础,遵循教学的规律。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的前提下组织教学,可以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先研后教”还注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让不同学生得到了不同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陈 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