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补教学缺失,实现多维教学目标
2018-04-19施红雷
施红雷
一、避免机械模仿,推深数学学习
有时学生容易陷入惯性思维的误区,主要在于他们在学习中习惯接受和模仿,没有把握住本质的数学特征,当问题出现变化时,学生缺乏必要的应变能力,只能敷衍了事。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深入探究,把握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建立稳固的立体化的数学模型,这样才能避免陷入机械模仿,推深自己的数学学习。
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的教学中,出现了很多与这两个几何体相关的知识,在实际情况中,学生需要分析题意,弄清楚到底是要求棱长总和还是表面积,或是底面积或者体积。只有在学生对这些概念清晰,且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上,才能游刃有余地解决这些问题。在教学中,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长方形游泳池的长是50米,宽30米,深2米,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要在它的四壁和底面抹上一层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在离池底1.5米深的地方画上一条水位线,这条水位线的长度是多少?在解决这几个问题时,发现学生错误率最高的是第三个问题,不少学生用50×30×1.5来计算,在分析学生错误原因的时候,发现他们的模仿痕迹太重,因为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都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有关,所以有些学生想当然地用这个式子来计算,根本没有理解问题是什么。为此,要求学生边读题边画示意图,相互说说在离池底1.5米的地方画水位线是怎么回事,到底怎么画。在之后的交流中,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学生对这个问题就做到了心中有数。在认识到要求游泳池口一圈的长度是多少之后,学生很轻松地用求长方形的周长的方法来计算,也认识到为什么这个问题既与2米无关,也与1.5米无关。
其实数学学习就是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才能建立丰富的数学知识体系。在数学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去想各种方法分析问题,最后才能解决问题。
二、避免一知半解,提升数学领悟
在日常作业中经常可以发现一种奇怪现象:在与学生个别交流时,发现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且很快能够回答出正确答案。这说明学生对这些问题并不是一窍不通,很多时候他们是知道其中规律的,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方法,但学生的学习是一知半解的,所以需要别人点出问题的关键才能顺利解决问题。为此,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更高的要求,要避免学生一知半解,提升学生的数学领悟。
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统一公式”的教学中,在出示立体图形之后,引导学生发现了如果已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完全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随后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根长方体木条的横截面是正方形,它的体积是2.5立方分米,木条的长度是1米,那么它的横截面的边长是多少分米?面对这个问题,不少学生迷糊了:长方体的横截面的面积和长度与长方体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在画出示意图之后,学生发现其实横截面的面积与长的乘积就等于长方体的体积,有学生形象地说:只要将木条换个方向放,横截面朝下,就可以发现原来的长就是现在的高。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对长方体的体积求法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体积=底面积×高的公式中,任意一个面都可以作为底面,然后找到与这个面垂直的一条边的长度即可。
学生将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之后,能够迅速抓住主要矛盾来分析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知识体系将更稳固,思路更清晰,数学学习自然更加轻松、深入。
三、避免蜻蜓点水,推动情感提升
只有学生注意力集中,时刻关注课堂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收获才最丰富。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抓住学生注意力,要么是引人入胜的情境,要么是有思维含量的问题。
例如在“小数的意义”教学中,先让学生利用一个正方形表示出一个一位小数,学生很快想到将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得出相应的份数,在此过程中,学生已经能够将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联系起来。接着给学生一个两位小数,让他们想办法画图表示出这个两位小数来,学生的做法五花八门。有的大概估计一个大小,有的只将需要平均分的哪一格平均分成10份,有的将所有的大格子都平均分成10份。在引导学生比较这些不同作品的时候,学生发现相同点是需要将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不同点是分的方法不同。经过交流发现想要表示出两位小数,小数点后的第二位必须更加精确,所以应该将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这样能够清晰表示出两位小数来。有了这样深入的探索和交流,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很快抓住了问题关键,探索到每位小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及表示含义。
除了知识的习得之外,学生还从这样的学习中掌握到数学学习方法,以自主领悟为主,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也孕育出来。在具体学习中,需要用榜样的力量给学生一些启示和引领,避免学生蜻蜓点水般的学习。
(作者單位:江苏省海门市能仁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