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柯甘结构”视角下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模式探析

2018-04-19左瑞芳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组内结构英语

◎ 左瑞芳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小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以建立平等式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自觉探索和有效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共同探讨学习任务,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使小组每一个成员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作为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已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遍地开花”,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很难合理、有效地运用好合作教学,没有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没有真正做到合理、多变、灵活地安排合作教学。

笔者作为一名一线英语教师,一直在实践合作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种种困惑,进而摸索、学习、尝试更好的合作学习模式。笔者运用“柯甘式合作学习”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并就其合作学习的具体模式进行了尝试和积累。

一、柯甘式合作学习结构

斯宾塞·柯甘(Spencer Kagan)是柯甘式合作学习结构的创始人。柯甘式合作学习结构的重要理念是“结构+内容=活动”。其中,结构是一系列不依赖于教学内容、可以重复使用的合作学习步骤;内容则是教学的知识或话题。换言之,就是构建一种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模式可以冲破合作内容的束缚。同一种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内容,学生便可以在熟悉的合作结构模式中进行学习。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只需要将教学内容嵌入一定的结构中即可。柯甘式合作学习结构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参与度的合作学习模式。在实际运用时,教师要遵循“PIES”原则,即相互依存(Positive Interdependence)、个人负责制(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平等参与(Equal Participation)及同时互动(Simultaneous Interaction)。

柯甘式合作学习结构具有开放、交融、灵动、人文性的特质,这与新基础教育的“结构开放、重心下移、过程互动、成人成事”理念是相通的。笔者根据柯甘式合作学习结构,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索提高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成效的模式。

二、主要模式探讨

(一)混合-结对-分享 (Mix-Pair-Share)模式

【功能】 用于组建小组、交流信息。

【方法】

(1)教师播放英语歌曲,让学生起立、在全班走动,并齐唱歌曲。歌曲停,学生就近结对,2人成组。

(2)教师展示小组活动任务:话题或问题,并根据活动任务给出适量的时间,让学生构思。

(3)组内分享,成员轮流发言。同伴发言时,要认真聆听,并给出反馈、互动和评价。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进行聆听、指导,并与学生互动。

【案例】 《英语(牛津上海版)》4BM2U1 Sports,指导学生讨论自己喜爱的运动(具体步骤见表1)。

【评析】

(1)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就是按照座位排序前后桌几个学生组成小组。有调查显示,当问到班级内合作小组的组成模式时,超过70%的学生回答是按照座位排序组合的。而“混合-结对-分享”合作学习模式有效地扩大了学生的交流面,打破了座位排序带来的交流局限。全班学生混合时,每位学生都有机会遇到新的合作学习伙伴。学生一方面增加了交流的新鲜感;另一方面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了解,提高了活动的参与度,培养了中高段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表1 混合-结对-分享结构案例

(2)小组结对过程中,学生齐唱歌曲,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营造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小组成员在分享过程中培养了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并根据评价标准给予同伴真诚的赞扬,增加彼此的学习信心。“混合-结对-分享”小组合作模式,为学生创设同等的学习机会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每位学生在合作中“有事可做、有言有语、可言可语”。

【注意事项】

(1)同一话题,教师至少要组织2次“混合-结对-分享”活动,让学生每次都与不同的搭档交流。

(2)明确规则、做好示范。边走动边唱歌曲,交流时只能用英语,听不懂时要寻求教师的帮助。

(二)循环交流 (Round Robin)模式

【功能】 用于分享观点、学习知识、养成倾听好习惯。

【方法】

(1)4人成组:异质成组,每个小组内都有高、中上、中下、低四种程度的学生,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一带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缩小两极分化。教师给出话题任务,PPT或板书呈现语用结构,示范先行。

(2)组内成员认领角色,明确分工,构思,轮流发言。同伴发言时,要仔细倾听,发言内容不要重复。对于水平较高的小组,要求组员对同伴的发言做出转述和评价。同时,教师要指导组内活动,师生互动。

(3)抽查反馈、全班展示。小组汇报成果结束,教师要进行精准指导:强化优点,全班学习;指出不足,并给予改进措施,指明优秀的方向,全班共勉。

【案例】《英语(牛津上海版)》4BM2U3 Home life,指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生活(具体步骤见表2)。

【评析】 “循环交流”模式可以组织“某一话题的主题分享”(如表2所述),也可以用于“小组故事创编”。小组内成员开火车,依次创编出合情合理的故事。小组内的所有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各有分工,又相互合作。在分享观点和创编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应注意知识的纵向循环,可以运用学过的词句。在“循环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在总结、转述他人观点的过程中关注了英语人称和数的变化,这也是英语学习的难点,在口语中得到强化训练。

【注意事项】

(1)教师设计的话题或问题要依托教材内容、切合学生的兴趣,并具有生活化气息。教师创设合作学习的问题情境,可以是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中主动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体验和感悟,使合作学习不会名存实亡。在活动开始前,教师要明确示范、精准指导,让活动更加有效。

表2 循环交流结构案例

(2)合理地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要做到异质成组。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配置学习资源:每个小组内都有高、中上、中下、低四种程度的学生,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一带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缩小班级内的两极分化。

(3)精准指导。学生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的合作技能:教会学生怎样组织学习,怎样倾听他人的意见,怎样表达自己的见解,怎样评价同伴的发言等;教师要认识到合作学习并不是简单互助,而是通过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在提高合作成果的同时,养成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协调好合作学习中的各种关系: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

(三)轮流书写(Roundtable)模式

【功能】 用于巩固英语词句的书写能力。

【方法】

(1)利用“混合-结对-分享”模式方法,3人成组。

(2)教师发任务单,组内成员拿到任务单后,先独立思考,之后在任务单上轮流写下自己的观点。

(3)教师收集任务单,利用投影及时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反馈,并做出指导和评价。

【案例】《英语(牛津上海版)》4AM2U2 Jobs,指导学生谈论自己未来的职业(具体步骤见表3)。

【评析】 其实小组合作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口头交流,柯甘式合作学习结构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合作模式——“轮流书写”,在保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同时,提高了学习的深度和书面表达的准确性。“轮流书写”合作学习模式对于学习结果的检查、复习、巩固很有成效。

【注意事项】

(1)教师给出的问题或任务最好是开放性的,这样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问题的开放,也是“新基础教育”所倡导的。新颖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和学习激情。此外,教师要说明小组内成员的观点要互不相同。

表3 轮流书写结构案例

(2)教师可以让小组内成员“同时轮流书写”,提高课堂学习效率。3人一组,每人准备一张纸。教师给出任务或问题后,第一个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答案,之后传给下一位学生。以此类推,每位学生都会得到其他2位同伴的答案,并将自己的答案传给小组成员,进行分享。

(四)组内共识(Numbered Heads Together)模式

【功能】 用于小组内部讨论,达成共识后进行全班展示汇报,或者语用输出。

【方法】

(1)5人成组,可以前后左右就近结组,也可以自由结组。教师要注意异质成组。

(2)教师给出语用任务,呈现语用结构,清晰示范。组内成员认领任务、明确编号、独立思考。运用“轮流书写”合作学习模式写下自己的观点。教师要进行组内的精准指导:答疑、引导、评价等。

(3)组内讨论、达成共识、形成结果。教师抽查个别组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并根据评价标准进行指导。

【案例】 英语《牛津上海版》4AM4U2 At Century Park,指导学生准备秋游(具体步骤见表4)。

【评析】“组内共识”模式适用于英语课堂最后的语用输出。学生通过一节课的积累,运用语言的框架结构,生成新的内容。在组内讨论时,所有组员都要积极参与、献言献策,通过对比、分析、总结所有答案后,小组才能达成共识,形成结果。这样的结构模式让小组成员在互帮互助中学习、巩固知识,保证了教学的实效性、缩小了学生之间的差距。

表4 循环交流结构案例

【注意事项】

(1) 教师可以在任务卡上明确标出小组编号和成员编号,这样学生会更清楚自己的角色和任务。

(2)最后的语用输出,一般都比较开放,所以教师可以结合“轮流书写”,先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答案,然后通过“组内共识”结构模式让学生讨论达成共识。

(3)丰富评价体系。“评价伴随”是我们英语教学的20字方针之一。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师评、自评、互评要相伴同行。常规教学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个体的纵向评价,对学生学习品质的评价,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间彼此合作意识的评价。记得一位市教研员在一次培训讲座中提到:“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兴趣、习惯、情绪。”另外,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多样化“Fantastic! /Brilliant! / Amazing! / Shining! / Excellent!”评价的语言可以是口头评价、等第评价(见表5),也可采用书面形式。肯定和赞扬是学生获得自信心和课堂归属感的重要手段。

表5 评价标准

(五)问题交换(Quiz and Quiz Trade)模式

【功能】用于复习,提高思维能力。

【方法】

(1)3—5人成组,可以前、后、左、右就近结组,也可以利用“混合-结对-分享”模式自由结组。

(2)教师示范,给出问题模板,提供思路。

(3)组内分享问题及答案,组外交流。教师要进行组内、组外指导。

【案例】《英语(牛津上海版)》4BM3U3 Days of the week,指导学生开展讨论周末生活之前的问题思路(具体步骤见表6)。

表6 循环交流结构案例

【评析】 能力不能仅仅体现为对信息的储存和简单的应用,而应该是对已有信息进行加工分类、整合从而形成新的信息并加以评价应用,因此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让学生尝试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结构。学生通过设计问题卡、交换同伴、交换问题,增加了学习的挑战和激情。好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技能,全方位开发学生大脑。“新基础教育”也鼓励让学生尝试提出问题。

【注意事项】

(1)问题卡要贴合教学内容和话题,并能够融合新、旧知识。

(2)小组成员人数根据话题、任务、活动时间而定。

三、结语

“柯甘式合作学习结构”理念简单、易操作。它避免了英语教学中“小组活动”结构松散、形式单一、操练机械等不足,能够有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无论教什么内容,只要将教学内容嵌入结构中,教师就可以设计并实施相应的合作学习活动。“柯甘式合作学习结构”是一种人文性的学习模式,与“新基础教育”理念有重合之处。当合作学习理念不断更新,合作内容不断打磨,合作模式持续研习,才能让合作学习更水到渠成,从而实现英语课堂的自主合作、高效学习。无论哪一种合作学习模式,教师都要创设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的任务、话题或问题,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在柯甘式合作学习模式中,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参与度,组内成员相互依存、养成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核心素养,进而从整体上优化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Kagan S. Cooperative Learning[M]. San Clemente,CA: Kagan Publishing, 1998.

[3] 李健莉. 柯甘式合作学习结构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14(2):1-4.

[4] 石曼丽. 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6(10):99.

[5] 张向众,叶澜. “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组内结构英语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论结构
论《日出》的结构
读英语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探究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