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

2018-04-18李秀锦孟迎芳

关键词:回归系数分化社交

李秀锦,孟迎芳

(1.福建农林大学 东方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7;2.福建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社交焦虑是个体进行人际交往时,因担心被评价而产生紧张和恐惧的情绪体验[1]。这种情绪体验影响个体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水平。国外调查显示,社交焦虑始于青少年时期,10%~42%的大学生有社交困难或有回避行为[2]。国内研究也表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人际敏感性极高,社交焦虑占20.9%[3]。

核心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做出最基本的评价和总体估计[4]。有研究指出,具有社交焦虑的个体害怕被否定,担心别人不认同,对自己做出较多的负面评价,因而产生较多的回避倾向;也有研究证实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越低,情绪越消极,社交焦虑水平越高[5-7]。

自我分化指个体能够区分情感和理智的能力[8]。自我分化高的个体不容易情绪化,可以平衡理智和情感,具有稳定的情绪,人际困扰较少,焦虑水平较低。Poleg-Popko对年龄在20~28岁的25名男性和92名女性大学生组成样本的研究结果显示,自我分化水平越高,被试社交焦虑水平越低,躯体症状越少[9]。自我分化水平低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有回避和退缩的倾向,面临更多的人际困扰,而自我分化水平越高的大学生,焦虑水平越低[10-12]。

社交焦虑与核心自我评价、自我分化三者之间应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核心自我评价对社交焦虑产生的影响可能既存在着直接的作用,也可能会通过自我分化水平的高低产生间接的作用。因此,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探索社交焦虑在性别、专业等变量上的差异;另一方面探索良好的核心自我评价和自我分化是否能降低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以及自我分化在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之间是否起中介作用。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对象

随机选取福建省10所高校大学生,包括公立本科学校、民办本科(含独立学院)、专科学校(含高职院校和师范类专科)。施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共发放1 200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 127份,有效率93.92%。其中,城镇396人(35.14%),农村731人(64.86%);男生449人(39.84%),女生678人(60.16%);独生子女353人(31.32%),非独生子女774人(68.68%);理科516人(45.79%),文科611人(54.21%)。运用SPSS17.0对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社交焦虑与自我分化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调查数据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旨在探讨核心自我评价是否会通过自我分化影响社交焦虑。

(二)测试工具

1.交往焦虑问卷。该问卷由Leary编制,共含15个项目,通常用于测量个体的社交焦虑倾向,采用5点计分,其中3,6,10,15这4个项目为反向计分,其余为正向计分,总分越高表示个体的社交焦虑越严重。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超过0.87,8周后重测信度为0.80[13]。本次测试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3,分半信度为0.768。

2.核心自我评价问卷。该问卷由杜建政、张翔、赵燕修订,共含10个项目,是一个单维度的自评量表,适用对象为大学生和社会人员[14]。每个项目均采用5点计分的方式。其中1,4,6,9这4个项目为正向计分,其余为反向计分,总分越高表示个体核心自我评价越高。问卷的内部Alpha系数达0.83,分半信度为0.84,重测信度为0.82。本次测试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00,分半信度为0.814。

3.大学生自我分化问卷。该问卷由吴煜辉修订,共含27个项目。每个项目均采用6点记分的方式,其中4,6,13,16,26这5个项目为正向计分,其余为反向计分,总分越高表示个体的自我分化水平越高[15]。量表的Alpha系数为0.896,分半信度为0.868。本次测试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67,分半信度为0.823。

二、调查结果

(一)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

为了解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对性别、专业等方面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性别方面,女生(47.17±7.694)的社交焦虑明显高于男生(44.12±7.656)(t=-6.513,P<0.001);在专业方面,文科学生(46.84±7.914)明显高于理科学生(44.92±7.650)(t=4.139,P<0.001);在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方面,社交焦虑分数没有显著差异(表1)。

表1 社交焦虑状况

*P<0.05;**P<0.01;***P<0.001.(下表同)

(二)核心自我评价、自我分化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关系

为了探讨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自我分化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对其进行了两两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社交焦虑和核心自我评价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12,P<0.01);自我分化与社交焦虑也存在显著负相关(r=-0.446,P<0.01),而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我分化存在显著正相关(r=0.572,P<0.01)。因此,大学生自我分化、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三者之间关系密切,两两相关(表2)。

表2 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我分化、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

(三)自我分化在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间的中介作用

根据温忠麟等对中介效应的说明,假设核心自我评价(X)为自变量,自我分化(M)为中介变量,社交焦虑(Y)为因变量,又设核心自我评价(X)对自我分化(M)的回归系数为a,自我分化(M)对社交焦虑(Y)的回归系数为b,而核心自我评价(X)对社交焦虑(Y)的直接回归系数为c′,核心自我评价(X)对社交焦虑(Y)的总回归系数为c[16-18]。如果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全部通过中介变量M来实现,则称M为完全中介变量;如果因变量X对自变量Y的影响部分通过中介变量M来实现,则称M为部分中介变量。本研究满足了中介效应检验两两相关的前提条件,自我分化与核心自我评价和社交焦虑均有显著相关,符合中介效应检验的条件,故采用温忠麟等提出的中介变量的检验方法,分三步进行检验(表3),检验程序如图1所示。第一步:检验回归系数c。以社交焦虑为因变量,核心自我评价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系数c为-0.412,检验结果显著(t=-15.170,P<0.001);第二步:检验回归系数a和b。以自我分化为因变量,将核心自我评价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核心自我评价显著正向预测自我分化,回归系数a为0.572,检验结果显著(t=23.365,P<0.001)。以社交焦虑为因变量,将自我分化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系数b为-0.313,检验结果显著(t=-9.843,P<0.001);第三步:检验回归系数c′。以社交焦虑为因变量,将核心自我评价和自我分化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系数c′为-0.233,检验结果显著(t=-7.341,P<0.001),标准回归系数c,a,c′,b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因此,自我分化在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表3 自我分化在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间的中介作用

图1 中介变量示意图

三、分析与讨论

(一)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特点

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交焦虑在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两个方面均未出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但性别和专业上却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方面,女生社交焦虑水平明显高于男生,这与以往研究相一致[19-20]。由于传统世俗的影响,女生在升学、就业上往往处于弱势,有着比男生更高的心理压力,因而社交焦虑水平较高。男生因传统世俗的影响较少,在就业及人际交往方面较之女生自如,较少产生社交焦虑。在专业方面,不同专业学生的社交焦虑差异显著,文科生社交焦虑分数明显高于理科生,此研究结果与张紫漩一致[21]。这主要是由于文科生供大于求,毕业之后竞争激烈,就业面狭窄,就业压力大,进而影响个人的社交焦虑水平。

(二)良好的核心自我评价会降低社交焦虑水平

调查显示,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核心自我评价越高,社交焦虑水平越低。这一结果验证了假设,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核心自我评价的高低程度影响社交焦虑水平[1,4]。核心自我评价高的大学生具有较积极的情绪,自信心较强,自我评价和自我认可度比较高。这类学生与他人相处游刃有余,较少产生社交困扰,社交焦虑水平比较低。反之,核心自我评价低的大学生情绪比较消极,易受他人的评价和意见所左右,自我认可度低,出现较多负面评价,容易产生回避,社交焦虑水平较高。因此,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对社交焦虑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而良好的核心自我评价会降低社交焦虑水平。

(三)良好的自我分化会降低社交焦虑水平

自我分化与社交焦虑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大学生自我分化水平越高,社交焦虑水平越低,这与柴莉颖的研究结论一致[22]。大学生自我分化水平对社交焦虑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高自我分化组的大学生在社交焦虑上显著低于低自我分化组的大学生。自我分化水平高的大学生在与他人相处时,能够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容易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在面对压力时,不受他人意见所左右,能客观评价自己,坚持自己的观点,因而社交焦虑水平较低。反之,自我分化水平较低的大学生在与他人相处时,难以理智地控制情感,无法把握恰当的人际交往距离,容易情绪化,社交焦虑水平较高。因此,大学生自我分化对社交焦虑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良好的自我分化能降低社交焦虑水平。

(四)自我分化在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核心自我评价和自我分化可以共同解释在社交焦虑指标的变异中由核心自我评价引起的部分由16.9%下降到3.8%,标准回归系数由-0.412变化到-0.233。核心自我评价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显著,核心自我评价通过自我分化对社交焦虑的间接影响也较为显著,说明自我分化在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一结果证实了笔者的假设,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我分化均与社交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且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我分化存在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水平越高,情绪越稳定,能客观评价自己,不易受他人意见影响,能够改善自我分化水平,理性控制情绪和情感。而自我分化水平提高的个体对自己认识客观,能够恰当表现自己的情绪,调节社交焦虑水平。因此,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可培养健康的自我分化水平,更好地改变一个人对外界和自我的认识,有效调节不良的情绪反应,促进人际关系融洽和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语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水平越高,自我分化水平越高,积极情绪越明显,社交焦虑水平较低。反之,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越低,自我分化也越低,情绪越消极,社交焦虑水平越高。这启示我们在改善大学生社交焦虑时,除了考虑性别和专业的差异,还可以通过提高核心自我评价水平间接提高自我分化,进而降低社交焦虑水平。

参考文献:

[1]温焱,杨雅珺,岳彩镇.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核心自我评价、核心反思评价关系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3(2):14-17.

[2]NINA K,RYTWINSKI M A,FRESCO D M,et al.Screening for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with the self-report version of the liebowitz social anxiety scale[J].Depression and Anxiety,2009,26(1):34-38.

[3]金晓雨,肖晶,崔丽霞.大学生情绪调节的认知策略、外显自尊、人格特质与社交焦虑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4):609-612.

[4]王小燕,刘盛敏.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9):162-163.

[5]李薇薇,蔡翥.团体箱庭干预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抑郁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3):469-471.

[6]安鑫,盛烨.父母教养方式、羞怯与负面评价恐惧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3):434-437.

[7]何丹,易芳.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6):891-892.

[8]KERR M,BOWEN E.Family evaluation:an approach based on bowen theory[M].New York:Norton,1988.

[9]PELEG-POPKO O.Bowen theory:A study of differentiation of self,social anxiety,and physiological symptoms[J].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2002,24(2):355-369.

[10]费涛.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家庭功能、自我分化水平的关系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11]王一帆.大学生自我分化与人际困扰的关系及团体干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12]王瑾.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自我分化与就业焦虑的关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1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206-207.

[14]杜建政,张翔,赵燕.核心自我评价的结构验证及其量表修订[J].心理研究,2012,5(3):54-60.

[15]吴煜辉,王桂平.大学生自我分化量表的初步修订[J].心理研究,2010,3(4):40-45.

[16]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17]吉杰.硕士研究生自我分化、自立人格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18]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37(2):268-274.

[19]赵飞飞.大学生自尊、社交焦虑和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20]郭瞻予,李阳.大学生人格、羞耻感和社交焦虑的关系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21-124.

[21]张紫璇.大学生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D].长春:吉林大学,2016.

[22]柴莉颖.大学生自我分化与家庭功能、社交焦虑的关系[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回归系数分化社交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多元线性回归的估值漂移及其判定方法
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进行6种苹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较
多元线性模型中回归系数矩阵的可估函数和协方差阵的同时Bayes估计及优良性
Cofilin与分化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