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关间质性肺病患者血清ROS水平变化及意义

2018-04-17白淑荣段学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间质性肺纤维化纤维化

白淑荣 沈 乐 吴 源 段学波 杨 朝 杨 静 王 艳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西北民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宁夏 银川 750002)

1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北民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累及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容易出现肺脏受累,表现为间质性肺疾病(ILD),PSS-ILD早期呼吸症状不明显,一旦发生肺纤维化,病情逆转困难,是导致该病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1〕,目前对PSS-ILD的发病过程尚未完全阐明。活性氧(ROS)是机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在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及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模型大鼠的肺组织内ROS水平明显升高,而用抗氧化药物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能明显降低ROS水平,减轻肺上皮细胞损伤及肺纤维化程度〔2〕。前期研究结果显示〔3〕核转录因子(NF)-κB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可能参与了PSS-ILD的发病过程。本研究拟分析血清ROS水平与PSS-ILD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94例PSS患者,其中单纯PSS组46例〔单纯涎腺和(或)泪腺受累PSS患者〕,PSS-ILD组48例(仅伴肺间质损害PSS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制定的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4〕,均为初治患者;排除标准:既往肺结核患者,接受过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不符合诊断标准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部肿瘤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慢性心、肝、肾功能不全者,长期吸烟者。9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60~70〔平均(65.4±3.2)〕岁,单纯PSS组平均年龄(64.7±3.3)岁,PSS-ILD组平均年龄(66.0±3.5)岁。另外选取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人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5.7±3.4)岁。各组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患者入院后次日采集5 ml肘静脉血液置于5 ml分离胶-促凝管中(操作过程中避免溶血),室温静置30 min,3 000 r/min离心15 min,将上层血清装入1.5 ml EP管中,每个EP管中分装200 μl血清,做好标记后,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对照组:采集符合入组条件的健康志愿者5 ml肘静脉血液,置于5 ml分离胶-促凝管中,后续处理同上。ELISA测定血清中ROS水平,结果以3次均值计算,与450 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ROS水平,并分析血清ROS水平与PSS-ILD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记录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Ig)A、IgG、IgM,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补体C3、C4,类风湿因子(RF),用力肺活量(FVC),一口气弥散量(TLCOSB),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单纯PSS组及PSS-ILD组临床指标比较PSS-ILD组血清CRP、FVC、TLCOSB、PaO2水平〔(14.5±4.7)mg/L、(1.45±0.95)L、(7.11±1.12)mmol·min-1·kPa-1、(81.21±5.87)mmHg〕明显高于单纯PSS组〔(7.8±3.6)mg/L、(0.96±0.35)L、(5.61±1.34)mmol·min-1·kPa-1、(55.12±4.19)mmHg,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单纯PSS组及PSS-ILD组临床指标比较

与单纯PSS组比较:1)P<0.05

2.2各组血清ROS水平比较单纯PSS组及PSS-ILD组血清ROS水平〔(768.59±117.89.69)pg/ml,(1 136.89±174.35) 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20.56±87.69) pg/ml,P<0.05〕,PSS-ILD组显著高于单纯PSS组(P<0.05)。

2.3血清ROS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单纯PSS组及PSS-ILD组血清ROS水平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44,0.55,P<0.05);PSS-ILD组血清ROS与PaO2、FVC、TLCOB呈负相关(r=-0.54,-0.51,-0.48;均P<0.05),与其余指标无相关性(P>0.05)。

3 讨 论

生理条件机体抗氧化系统与ROS产生保持动态平衡,病理条件状态下,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自由基产生过多,导致氧化应激损伤〔5〕。ROS可由细胞正常代谢产生,也可由外源因素诱导产生,生理范围内ROS在调节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如细胞凋亡、基因表达、信号转导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但当ROS持续高浓度存在,极易与周围生物大分子物质产生氧化反应,损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肺纤维化、癫痫、高血压等发生〔6,7〕。研究发现〔8〕,ROS在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中肺组织内水平明显升高,ROS可能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促进肺纤维化的发展,ROS水平在矽肺患者血清及其肺泡巨噬细胞中明显增高。研究发现〔9〕,肺纤维化过程中可能存在ROS通过激活NF-κB途径上调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基因表达,引起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组织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活性增高,抑制纤溶蛋白酶的活性,导致细胞外胶原物质降解不及时,出现细胞外基质沉积,导致肺纤维化发生,提示ROS在矽肺及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等ILD的肺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研究结果提示ROS可能在PSS-TLD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血清ROS水平与PSS继发的ILD相关。另外,ROS可能与肺间质性炎症密切相关,且血清ROS水平对于评估PSS患者肺间质严重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目前ROS-NF-κB-TGF-β1信号通路在人PSS-ILD的肺间质病变过程中是否起作用在国内未见报道,NF-κB在炎症性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起信号转导作用,当被激活后进入胞核中,在受到氧自由基、内毒素及紫外线等刺激时NF-κB可被激活,活化的NF-κB又可诱导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如TGF-β1从而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有研究显示〔10〕ROS可能通过激活NF-κB,活化的NF-κB诱导TGF-β1释放,进而导致肺间质纤维化的形成,而TGF-β1是一种致纤维化的效应因子,它在组织损伤早期和组织修复期都促进肺纤维化的发生。本研究结果结合前期研究结果推测ROS-NF-κB-TGF-β1信号通路可能在人PSS-ILD的肺间质病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关于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有待于深入研究。

1路武杰,冯志军,郭俊华,等.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化验及检查特征〔J〕.国际呼吸杂志,2015;35(2):114-6.

2原铭贞,高广媛,李波,等.过氧化物酶6与肺部炎症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0(1):210-4.

3白淑荣,王艳,杨静,等.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间质性肺病患者血清NF-κB和TGF-β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6;45(29):4056-8.

4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11):766-8.

5胡亚平,郑素琴,孙影,等.矽肺纤维化中活性氧与过氧化物还原酶Ⅰ相关作用〔J〕.中国职业医学,2014;41(2):227-9.

6刘理静,钱红,尹辉明,等.中华猕猴桃果仁非饱和脂肪酸通过激活Keap1/Nrf2信号通路增强肺纤维化大鼠抗氧化能力〔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6;32(4):479-83.

7赵立双,魏中秋,杨方,等.活性氧在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中的作用〔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5;33(1):15-9.

8何艳玲,姚三巧,张林,等.肌醇需求激酶1抑制剂对染矽尘大鼠肺纤维化干预作用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2015;42(2):147-52.

9董润,刘敏,黄骁舾,等.富勒烯C60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22):1740-4.

10张芮君,何菁.2015年欧洲抗风湿联盟关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腺外系统累及的专家建议〔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6;20(2):144.

猜你喜欢

间质性肺纤维化纤维化
我国研究人员探索肺纤维化治疗新策略
间质性肺炎知多少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氧化槐定碱体内体外通过AKT/mTOR通路调控自噬抑制HBV诱发肝纤维化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滇龙胆草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NF-κB和CTGF表达的影响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行为治疗在非溃疡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芪红水煎液抗大鼠免疫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