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瓣膜穿孔误诊为肾炎综合征1例分析
2018-04-15钟春梅李正良陈祥睿
钟春梅,李正良,陈祥睿
(四川省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四川 自贡 643020)
2017年1月我科收治1例性细菌性心内膜炎(SBE)误诊为肾炎综合征患者,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8岁,因反复心累、乏力半年,发热4个月余,加重1周,于2017年1月7日入住本院心血管内科。入院前半年无诱因出现心累、乏力,活动后加重,无胸痛及心前区压榨感,院外行相关检查发现尿隐血及蛋白阳性,血常规示中度贫血,未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入院前4个月余,患者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5~38.7℃,无咳嗽、咯痰、痰中带血、潮热、盗汗,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腰腹痛、血尿,自服退热药物体温可降至正常,约2~3 d体温再次升高,无厌油、皮肤黄染、腹泻,院外多次行血常规及尿常规检查如上述,腹部CT及彩超未见异常;症状反复未愈,渐出现双下肢浮肿,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咯粉红色泡沫痰,1周前上症加重,持续低热,服药无缓解,来本院收治入院。病后精神、食欲差,体质量无明显下降,尿量1 000+ml/d。既往体健,劳动力强,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或肾炎等病史。查体:体温37.9℃,血压149/62 mmHg,中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瘀点、瘀斑及杵状指,咽充血,扁桃体不大,心肺无异常发现,全腹无压痛,肝脾不大,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II度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正常,血红蛋白66 g/L;尿常规示尿隐血3+,蛋白2+,未见病理管型;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正常;降钙素原0.23 ng/ml;末端脑钠肽前体12 000 pg/ml;血沉109 mm/h;C反应蛋白55mg/l;贫血三项叶酸4.81ng/ml,血清铁2.61μmol/l,不饱和铁30.91 μmol/l,总铁结合力33.52 μmol/l;24小时尿蛋白定量1.3 g/d;胸片及CT示双肺间质性炎症;心脏彩超示二、三尖瓣及主动脉瓣轻度返流,左室舒张顺应性下降,EF:58%;骨髓穿刺示严重感染髓象;血培养、尿培养均无细菌生长。予以抗炎、对症治疗,体温正常,于1周以转入肾病内科继续治疗。转入我科后因考虑抗炎疗程不足,继续强有力抗炎治疗后复查感染相关指标均恢复正常,但患者仍贫血、心累、气促、反复下肢浮肿,故给予输血、利尿处理,症状时轻时重,行ANCA抗体检测两次均阴性,骨髓瘤及其他恶性肿瘤筛查均阴性,监测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在正常范围,血红蛋白波动71~89 g/l,尿常规多次检测均见尿隐血及蛋白,肝肾功及心肌酶谱均正常,末端脑钠肽前体持续在10 000~30 000 pg/ml以上,多次心脏彩超及心功能测定基本同上述。患者住我科期间反应因心累气促加重,予以抗心衰处理可减轻症状但停药后症状加重,经远程会诊考虑心脏瓣膜病变欲行手术治疗,于今年6月初转上级医院,术前超声检查诊断二尖瓣、主动脉瓣穿孔行换瓣手术,瓣膜病检示感染性病变,结合病史及相关检查,确诊为心内膜炎并发瓣膜穿孔,术后恢复好,心累、气促缓解,复查尿常规正常,现出院回家休养。
2 讨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SBE)多发生于已有瓣膜病变的心脏、心血管畸形或人造瓣膜置换术后和免疫缺陷的患者。病原菌主要为细菌,其中草绿色链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1-2],本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较易误诊,发热是其最常见的表现,并伴有进行性贫血、脾肿大、杵状指等。二尖瓣与主动脉瓣损害是最多见的瓣膜损害[3],感染可造成瓣膜溃疡或穿孔,导致瓣膜关闭不全;细菌繁殖产生抗体引起免疫介导的疾病如小血管炎、局灶型或系统性肾小球肾炎、关节炎等[4]。心内膜赘生物和血培养出致病菌是诊断的主要标准,心脏超声检查瓣膜是否有赘生物对于本病的诊断具有很大意义[5-6],SBE由于瓣膜赘生物造成瓣根部穿孔所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超声对其很高的灵敏度,故彩超对细菌性心内膜炎并发瓣膜穿孔、键索断裂、瓣周脓肿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7]。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是心内膜炎手术治疗的主要适应症[8]。近10余年来,由于新型抗生素的不断问世,以及药物广泛应用和滥用,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越来越多,诊断难度加大[9]。再加上药瘾者增多及创伤性心血管检查、心脏手术广泛开展,SBE临床特征也发生了变化[10]。本例患者误诊长达半年之久,原因分析如下:①患者症状、体征不典型,如患者病前无心脏瓣膜病史且心累、贫血先行显性发热导致误诊。无心律失常及心脏杂音、栓塞症状、脾大等也为误诊原因之一。②尿常规检查持续异常且先于发热出现,伴贫血、血压偏高是误导医生在考虑肺炎同时误诊为肾炎综合征主要原因;③患者多次血培养阴性及彩超未见瓣膜赘生物或穿孔等诊断SBE金标准是漏诊SBE主要原因;④医生缺乏对SBE临床特点认识,缺乏全面细致查体,未对患者病史进行全面仔细深入分析亦为原因之一。经验教训:劝导患者勿滥用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送血培养;并争取送骨髓培养以提高阳性率;加强超声医师对该病业务培训;进一步强化临床医师对该病认知,以减少误诊及漏诊。
[1] 丘缶.感染性心内膜炎32例病原菌分布及抗感染分析[J].医药导报,2014(4):452-455.
[2] 缶春江.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7):1617-1619.
[3] 郑慕白,郭文彬.超声心动图综合解析与诊断[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8.
[4] 高志钧,魏芳.细菌性心内膜炎时发生的肾小球肾炎[J].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3):342-344.
[5] 宋风林,谢伟波,罗丽红.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6):136-137.
[6] 贾春红,时贵阁.超声心动图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4(15):120-121.
[7] 杨志军.感染性心内膜炎16例超声诊断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1):215-216.
[8] Mills SA.Surgical progress:surgical management of infective endocarditis[J]. Ann Surg,1982,195:367-383.
[9] 张文,严晓伟,王爱民,等.感染性心内膜炎误诊研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1):33-36.
[10]王爱民,严晓伟,张文,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分析(附69例报告)[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1,6(3):14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