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18-04-14解莹莹
解莹莹
(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中医院超声科,辽宁 朝阳 1221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弹性成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常规超声检查相比,能更准确的判断病灶位置及定性[1]。目前临床中一般通过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甲状腺、前列腺等疾病进行检查[2]。本次研究探讨了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68例患者共106个甲状腺结节超声弹性图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女47例,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45.84±5.11)岁。甲状腺左侧叶结节50个,右侧叶结节49个,峡部结节7个。
1.2 方法 先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操作人员能应引导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一般为仰卧位),再通过纵横切面对结节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例如位置、大小、性质等。结束后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发现结节后进行纵横切面检查,并储存弹性图像。检查时操作人员应注意,探头应紧密贴合颈部皮肤,呈90°,从而使受检组织均匀手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取样时,若结节<2 cm,应取全部结节;若结节>2 cm,则可取部分结节以及周围组织。检测的感兴趣区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通常情况下应覆盖病灶以及病灶一定范围内的正常组织,根据结节的大小进行设定,一般为结节的2~3倍。探头振动频率设置为每秒1~2次,压力指数控制为3±1左右。
2 结果
2.1 常规超声检查结果 常规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左侧叶结节50个,右侧叶结节49个,峡部结节7个。结节直径0.5~6.3 cm,平均直径(2.14±1.20)cm,良性结节>3.0 cm共21个。结节内微钙化12个,其中恶性结节10个;结节内粗钙化16个,其中恶性结节3个;结节内微钙化伴粗钙化4个,其中恶性结节2个。
2.2 病理检查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良性结节91(85.85%)个,恶性结节15(14.15%)个。
2.3 超声弹性成像 检查结果15个恶性结节检查均显示为Ⅲ~Ⅳ级。91个良性结节检查显示,0~Ⅱ级67个,Ⅲ~Ⅳ级24个。超声弹性图诊断灵敏度100.00%,特异度73.63%,准确率77.36%。
3 讨论
甲状腺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传统临床中一般通过高频超声的方式进行检查,尤其是对甲状腺结节的检出[3]。甲状腺结节的病因是内部组织因某种因素导致硬度、结构产生变化,从而出现肿块。导致甲状腺结节变化的因素较多,例如炎症、肿瘤、免疫性疾病、退行性病变等,多发生于中年女性。有临床调查发现,恶性结节约占甲状腺结节5%~15%[4]。恶性甲状腺结节和良性结节的区别较明显,图像特征如下:第一,图像边界不明显,呈不规则状,纵横比>1,多数呈现出微钙化;第二,恶性甲状腺结节一般发生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以单发结节为主,且周围的甲状腺较硬,镜头下可发现为乳头状生长,肿瘤细胞核和常态相比增大,且形态不规则,肿瘤间质中有大量的血管、纤维等,部分存在砂砾体[5]。当出现恶性甲状腺结节后,会逐步浸润至周围正常组织,因此图像会显示出边界不清,活动性较差。甲状腺结节疾病患者大多为良性结节,例如结节性甲状腺肿大,良性结节中能发现多个结节,且质软,同时结节中存在形状不一的滤泡。良性结节的图像能显示出较明显的边界,有纤维包膜,若结节组织中存在钙化情况,多数情况下为团装、蛋壳状钙化[6]。
传统临床中一般通过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性质进行判断,判断依据包括结节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等[7]。良性结节在超声图像中一般显示为多发结节,纵横比<1,可观察到明显的边界,形状规整,内部回声一般为高回声、等回声、混合回声或无回声,若结节内有钙化,则多为粗钙化。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后会发现,结节内部血流丰富,且呈现为环状。恶性结节成像后一般为单发结节,纵横比>1,边界较模糊,内部回声大多呈现为低弱回声。若结节内存在钙化,则多为砂砾样,后方回声衰竭,颈部有淋巴结转移,其中也可发现砂砾样钙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特点为内部血流丰富,且分布不规则。因此,超声检查是甲状腺定性的首选方法。若结节图像中仅具有部分恶性结节图像的特点,则难以对恶性结节进行有效的判断,存在较大的误差。常规超声诊断的特异性较低,尤其是对于直径<2 cm结节,同时,常规超声的检测内容不包括结节的软硬度,需要在临床中加用触诊的方式对结节的性质进行判断,存在主观性,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新型的成像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够对受检组织的弹性进行评价,同时也能估测组织内部的基本情况。超声弹性成像不仅能明确病变的位置,同时也能对病变的性质进行评估。组织的分子构成直接决定了组织的弹性,正常组织中,不同部位之间存在着较小的弹性差别,而正常组织、良性病变组织与恶性病变组织的弹性茶杯则较大,对临床中结节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结节硬度的上升,恶性病变的风险也相应上升。恶性结节在超声弹性图像中,一般显示为蓝色或被蓝色覆盖,严重的还可能出现蓝色超出结节范围的情况,弹性分级一般为Ⅲ~Ⅳ级。良性结节在超声弹性图像中会显示为绿色,若结节存在钙化现象,则可能部分区域为蓝色,弹性分级一般为0~Ⅱ级。但若结节中存在大量斑片状钙化或弧形钙化,则可能对弹性分级造成影响,使弹性分级上升。若结节较大或深度过深,可能使弹性分级上升。此外,操作人员的主观因素也对弹性分级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施力大小、方向、振动频率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良性结节 91(85.85%)个,恶性结节 15(14.15%)个。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其中恶性结节均确诊,良性结节67例确诊。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灵敏度100.00%,特异度73.63%,准确率77.36%。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中有24个分级过高,这可能与良性结节较大患者较多、结节内粗钙化较多有关。
超声弹性成像在临床中的实践时间还较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有下几方面[8]:第一,超声弹性成像主要是对组织的硬度进行评价,而组织硬度与病理结构有关。但一般情况下,正常组织与病灶组织存在一定的重叠,良性病灶与恶性病灶之间也可能存在重叠,检查时容易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等情况。第二,甲状腺良性结节在临床中的发生率较高,大多发生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含有不同大小的滤泡,体积相差较大,形态不规则,部分结节有乳头状增生,内部存在胶质,质地较软。甲状腺腺瘤中滤泡大小相似,内部有胶质,图像一般呈现为绿色,弹性分级较低。但一旦结节内钙化较多,弹性分级会相应上升,从而出现假阳性。第三,>3 cm的结节无周围正常组织对比,弹性分级会有所上升,且深部位置的结节弹性图像分级相对浅部结节也较高,容易出现假阳性。
综上所述,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疾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上应用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