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史·吴处厚传》辨误

2018-04-14

江海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通判陈州宋史

王 彬

《宋史·吴处厚传》云:“吴处厚者,邵武人,登进士第。仁宗屡丧皇嗣,处厚上言:‘臣尝读《史记》,考赵氏兴废本末,当屠岸贾之难,程婴、公孙杵臼尽死以全赵孤。宋有天下,二人忠义未见褒表,宜访其墓域,建为其祠。’帝览其疏矍然。……始,蔡确尝从处厚学赋,及作相,处厚通笺乞怜,确无汲引意。”(《宋史》,卷四七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702页)

按:蔡确曾从郑獬学赋,言其从吴处厚学赋,误。《宋史》本传主要记述“车盖亭诗案”本末,其内容实脱胎于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一中的相关记载。王明清为南宋时人,《四库全书总目》在《挥麈录》提要中称:“明清为中原旧族,多识旧闻,要其所载,较委巷流传之小说,终有依据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975页]换言之,王明清《挥麈录》的可信度很高。王明清在《挥麈三录》卷一中记吴处厚与蔡确交恶始末委曲备至,其自道史料来源曰:“先子久居安陆,皆亲见之。又,伯父太中公与持正有连,闻处厚事之详。世谓处厚首兴告讦之风,为搢绅复仇祸首,几数十年,因备叙之。”又注曰:“先人手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38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45页]查袁桷《修辽金宋史搜访遗书条列事状》,《挥麈录》(含《后录》《三录》)确实是《宋史》史料来源(《清容居士集》卷四一,四部丛刊本)。对比即可发现二者之间的渊源关系。今将《挥麈三录》卷一中的相关文字录出:

蔡持正(蔡确)既孤居陈州,郑毅夫(郑獬)冠多士,通判州事,从毅夫作赋。吴处厚与毅夫同年,得汀州司理,来谒毅夫,间与持正游。明年,持正登科,寖显于朝矣。……已而持正登庸,处厚乞怜颇甚……然持正终无汲引之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38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43页]

这段引文交待了蔡确和吴处厚是如何结识的,其中涉及的史实多有文献支撑。《宋史·蔡确传》云:“蔡确字持正,泉州晋江人,父徙陈。”(《宋史》卷四七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698页)“父徙陈”正对应上引“孤居陈州”语。《宋史·郑獬传》云:“少负俊材,词章豪伟峭整,流辈莫敢望。进士第一。通判陈州。”(《宋史》卷三二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417页)“进士第一”、“通判陈州”正对应上引“冠多士,通判州事”语。郑獬与吴处厚同为皇祐五年进士,而郑獬也确实善于作赋,其御试作《圜丘象天赋》并夺魁(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416~417页)。蔡确与郑獬同在陈州,地点相合,作为举子的蔡确向郑獬学赋也在情理之中。再从字句上看,《宋史》本传中的说法显然是从《挥麈三录》的记载删改而成,但不够严谨,致有“蔡确尝从处厚学赋”之讹。

猜你喜欢

通判陈州宋史
浅谈2022年全国乙卷第26题考查方向与复习启示
文彦博相关文献勘误(一)
康应乾清正务实治陈州
一弯新月挂半天
“情—理—情”模式与《宋史·苏轼传》文本的形成
Contents and Abstracts
“法治中国”视域下宋代监察制度的特色及意义
《宋史》中的宋代宗族义庄考
陈州:“无腿硬汉”的灿烂人生
《张镃年谱》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