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文艺界代表委员的致敬与寄望

2018-04-13

上海采风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文艺界参政议政藏品

本期杂志杀青付梓之际,正值全国“两会”如荼如火之时。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而全局之中,文化和文艺又当如何?这是我刊的关注所在。

作为文艺界的权威和严肃刊物,本刊自当特别留意文藝界代表委员们的发言。虽然他们的发言在整个新闻版块里并不突出,但扫视之下,仍不乏新闻价值,且不乏真知灼见。由于他们的发言涉猎范围较广,本刊大抵归纳了较为集中的几项:关于文艺创作,关于培养年轻人,关于文化扶贫,关于文化走出去……相信会员和读者们在“认真谛听”之后,会有所收获:或共鸣,或沉思,或觉得有话要说,或犹觉意犹未尽。

关于文艺界代表委员们如何参政议政,如何递交提案等,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每逢两会,这个话题就会重拾,必要的“老生常谈”仍要常谈常新。曾有一度,媒体诟病文艺界的议案“琐碎”与“狭窄”,真正解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问题的有效提案暂付阙如。如何在更高的水准上参政议政,委实是代表委员们的题中之意。

所谓代表,显非只是表达个人的一孔之见,而是包括了搜集意见、集中民意、提炼概括、言简意赅等要素,会议前的“功课”并不少。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有关团体和组织,也应责无旁贷地负起帮助他们“荟萃民智”的责任,让真正懂行的文艺家,包括文艺活动家、组织者的智慧,通过代表之口,形成意见,并纳入国家的立法范畴。这才是参政议政的本义。

什么是具有含金量的提案?比如此次两会上,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委员的议案就十分具体,他认为:在过去中国文化活动的对外交流过程中,文化活动带出国门不但成本高,且难于落地生根。他在近十年与世界各国各大博物馆交流过程中发现,很多重要大学、博物馆、美术馆拥有数量惊人的中国艺术藏品资源。目前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俄亥俄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德国海德堡大学等海外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中有很多致力于中国艺术研究的优秀学者。他建议在外交部、文化部等单位的支持下,以国家的名义建立一个稳定的机制,用于资助海外的中国艺术研究人才和海外的博物馆等机构开展中国艺术项目,充分利用已经散播到国际上的中国艺术收藏,凭借当地资源、当地人才,在当地完成展览、研究等学术活动,这样不仅能让已经落地的中国藏品在海外开花,也能让中国文化形态以最简单、快速、可以无缝链接的语言方式在其他文化体系中传播,进入当地主流文化圈,产生持续有效的影响。总之,充分挖掘国际艺术藏品与人才资源,利用其他国家现有的条件,在当地完成中国艺术的展览、研究和传播,其结果成本低、见效快、影响大、融入深,能事半功倍地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这样的提案,有观点,有论证,有建议,有操作性,显然是做了功课的,而不是那种东鳞西爪的“随口一说”。严格地说,代表和委员的提案或发言,不但指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时关碍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关乎文化立国和文化自信。在堂堂的人民大会堂里慷慨陈词或娓娓道来,具有某种神圣性,人们总是充满期待。

感谢文艺界的代表委员们,你们在“两会”上的发言,传达了很多人的心声,在此向你们致敬;同时也寄望于未来的你们,在事关文化大发展的课题上,提出更深更广的建议与提案,此乃事关民族性格的型塑,民族文化的弘扬,文化事业的精进,文化产业的拓展……任重道远啊!

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文艺界参政议政藏品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都是文艺界人士
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能力提升研究
20世纪60年代前期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批判的研究综述
提高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研究
新媒体下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长效机制建设
既要把握正确方向又要“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