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研究
2017-01-19陈虹微邹冠秀陈晶晶丘则海赵金花
陈虹微+邹冠秀+陈晶晶+丘则海+赵金花+张高兴
摘 要:参政议政是高校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责之一,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是我国政治体制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民主,对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高校发展有现实意义。在认真分析当前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明确参政议政必要的能力要求,提出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必须创新和完善参政议政运行机制,并对参政议政运行机制中的领导组织、民主协商、调研工作、信息反馈、奖励考评、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机制加以阐述,最后对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参政议政;能力;建设;高校民主党派
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062-04
高等院校是民主党派成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汇聚着一大批在学术领域有一定造诣的党外知识分子,他们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也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与民主监督职能的主要力量。高校民主党派不仅在社会发展和建设中发挥作用,也在高校发展中积极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参与学校各项工作,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大多数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对参政议政热情不高,参政议政的能力不强,影响了参政议政的实际效果,阻碍了高校民主党派优势和作用的发挥。如何调动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议政热情、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已经成为高校统战部门的工作重点。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民主党派运行机制如何完善进行研究,以期对提高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有所帮助。
一、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高校民主党派齐全、人数多,是参政党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据统计,全国民主党派人数有80万—90万,其中高校民主党派占全国民主党派总人数的16%以上,且大多数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出自高校。目前民主党派高层方面受到中央重视,参政议政工作卓有成效,但是应当看到,在基层,除了党派干部等个别人外,几十万的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大多数没能有效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甚至有的成员从来没有为单位提出过任何意见和建议。这个现象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分析并找出问题原因。
(一)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现状主要表现如下:党派成员本身的政党意识淡薄,缺乏参政议政热情;不信任参政议政的作用,认为完全是形式主义;参政议政需要耗费时间、精力,还不一定令执政者满意,倒不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来得实在;认为提出尖锐性的意见可能不仅得不到答复还可能遭到打击报复,甚至被列为问题人员对待而不愿意参政议政;参政议政渠道少,不能令所有人都有机会畅所欲言、直接提出意见建议,从而不再有参政议政意识;信息掌握不足,担心理由不能成立而受轻视;各级政府和部门对提出的意见要求苛刻,瞧不起民主党派成员提出的在他们眼中或小或较细节的问题,打击了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热情;民主党派成员自身的问题敏感度差,参政议政经验不足;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能力培训较少,不知道如何撰写信息议案提案等;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制度建设不完善,流于形式;参政议政的激励和保障机制缺失;各级统战部门的工作不到位,除了传达上级精神和提出工作要求外,基本上没有帮助民主党派解决关键问题;各级职能部门对民主党派工作不够支持等等。
(二)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高校各级各部门领导不够重视。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一贯强调加强统战工作,支持和鼓励民主党派做好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工作。中央领导层面考虑问题不忘国家政体观念,不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所以在许多问题上会认真倾听和征求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但基层高校领导就不一定具有这种观念,或者认为这是国家层面需要的观念而单位不需要,认为每年召开一次全校早已知晓的校情成果通报座谈会及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履职汇报会,就是重视民主党派工作。其实这些会议对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没有什么实用效果,民主党派的职能既然是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那就应该在每次学校重大专项问题的决策上倾听和征求民主党派的意见,而不是成果通报或泛泛座谈,仅有的这些做法反而会打击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热情。
2.高校各级各部门对民主党派工作支持力度不够。为提出有价值的参政议政建议和主张,民主党派需要做好调研工作。但在本次调研过程中发现,调研工作需要党派人员深入部门,在需要部门支持和配合时,往往不是很顺利,要获得相关的资料和情况不太容易。主要原因是由于民主党派并非学校职能部门,其他部门觉得非正常工作需要,反而给他们增添麻烦,甚至认为这是党派成员个人课题研究的私事,不太给予支持;而且党派成员通常没有一官半职,做点为公为民之事却有求人之感,这对于党派成员来讲难以接受,这些都严重打击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3.高校信息不够公开,参政议政渠道少,成员参与面窄。参政议政的前提是需要了解各方面信息,在广泛掌握信息的基础上选择性地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这样才能保证参政议政的作用,才能体现参政议政的能力和党派自身的价值。然而,目前高校民主党派获得信息的渠道主要是校党政领导的校情通报和下发的相关文件,信息不仅不及时、不够详细,而且不具有时效性,这些信息可能已经没有协商的必要了。信息不公开、不及时、不畅通,严重制约了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水平的发挥。参政议政的渠道也是保证参政议政顺利进行、体现参政议政能力、保证参政议政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高校参政议政渠道主要是校情通报座谈会,或者统战部的建言献策活动,形式老套单一,不受党派欢迎。在校情通报座谈会上虽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但一般是党派负责人参加,不能代表其他党派成员的思想;其他成员虽可以通过建言献策方式参政议政,但真正撰写起来,又无法清楚表达许多主张和观点,只能选择相对重要的来讲,大多数人不太喜欢这种形式。另外,提出的意见经常得不到反馈,这些都是影响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原因。
4.参政议政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基本上都是各个专业的业务骨干,教学和科研任务重,还要承担参政议政职能。为提出更合理有据的意见建议必须深入思考调研,这些不仅需要占用他们的时间精力,还要花费一定的资金。当前高校统战部的课题经费少,经费使用也不太容易,高校对待这类课题比科研课题低一个层次,这类课题对本人的业务提高、职务晋升作用不大,导致民主党派成员不太愿意承担这类任务,这是参政议政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方面的问题。激励机制的建立能有效激发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热情,能体现参政议政的价值、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但是这个激励机制的设计应当注意要与高校其他教学科研激励机制同等水平,不能厚此薄彼,造成低人一等的感觉。
5.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淡薄,参与热情不够。早期的民主党派都是些心系国家民族的有识之士,成立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是他们的追求和奋斗目标,所以他们的政党意识十分强烈。而如今加入民主党派的党员相对比较缺乏政党意识和政治使命感、责任感,多数抱着加入一个组织后参加一些活动,多认识一些人的思想,而且民主党派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约束,参政议政也不是规定项目,加入其中轻松自由有趣,所以他们缺乏参政议政意识,影响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的发挥。还有些民主党派成员有参政观念,但思想比较偏激,由于曾经提出的意见学校毫无反馈解释,所以认为参政议政只是形式,不再相信参政议政的作用,参与热情不高。
6.参政议政经验和能力不足。高校民主党派虽然具有较高的业务知识和能力,但在参政议政方面还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调研经验,对参政议政的过程和细节不了解,对执政者的需求和心理不了解,提出的意见往往片面,过于注重细节,容易被执政者所忽略。所以,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需要经过学习和锻炼,才能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
7.党派凝聚力不强,组织涣散。由于加入民主党派的目的不同,导致人心不齐;高校党派组织制度不完善,没有约束和考评、退出机制;高校党派负责人不具有强有力的威望或威慑力、制约力;高校基层党派组织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无规划,工作盲目被动;高校提供的活动经费不足,党派活动少,成员间缺乏交流等等,造成组织松散,不能形成“参政议政团队”,没有“团队”的通力合作,针对高校及社会的重点热点等复杂问题,就难以提出足够有据有意义的建议,严重制约了参政议政能力的发挥。
二、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要求
参政议政是多党合作政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方面。当前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在全国民主党派中,高校民主党派占据较大比例,社会影响力较强。为更好地发挥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必须明确参政议政能力的具体要求。
(一)建言献策能力
建言献策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方式,是民主党派应当履行的职责。建言献策也不能随心所欲随便建言,必须把握建设和发展中的重点和关键问题,更要注意“献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否则就难以得到各级机关、高校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和采纳[1]310。为此要求民主党派成员除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必须学习政党知识,提高政治理论水平,钻研参政议政知识和要求,培养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社会和学校问题,利用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分析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调查研究能力
调查研究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基础,调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决定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2]9,调查研究能力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的有力体现。调查研究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无论事大事小,无论是国家和社会问题还是学校发展及教职工关心的问题,民主党派成员都要用心去了解社情民意,发现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研究要务求实效。调查研究特别要注重调研成果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之能被采纳并被应用,从而真正具有实际价值。
(三)沟通协调能力
参政议政中无论是信息的获取还是调查研究过程都不可避免要与领导、部门、个人进行沟通交流,因此参政议政能力中沟通协调能力是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沟通协调的效果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参政议政的质量。民主党派成员要善于加强与相关部门、组织的沟通,获得支持,扩大信息渠道,获取相关资料;要善于与社会各界专家学者联系,寻求某一领域的专业指导和帮助;要善于向有关部门展示自己的专长,争取参政议政的机会和平台;在沟通交流中虚心学习,踏实诚信,涉及利益问题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妥善处理各种关系。
(四)创新实践能力
社会在不断发展,各种国家关系、民族矛盾、社会问题复杂多变,日益突出。应对不断出现的各类问题,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民主党派应当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同心协力,共同应对问题,寻找解决办法。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涌现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需要民主党派开阔思路、积极作为、创新观念、勇于实践。只有不断创新思想和方法,才能有效应对复杂问题,解决问题,保障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持续不断发展,保持其优越性。
三、提高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的机制问题
体制提供关系框架,决定管理方式;机制侧重于运行,具有调节功能[3]27。毋庸置疑,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体制是合理有效的,但运行机制还有待完善。机制的科学完善对参政议政的方方面面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为提高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必须认真研究其运行机制问题。
(一)领导组织机制
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大多是有见识有创造精神的专业人士,综合素质较高,参政议政的潜力大。但在加入民主党派后没能很好地发挥潜力和优势,各种原因在前面已经分析了,其中与领导的重视程度、组织机构及制度的完善方面关系很大。因此,加强高校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构建科学的领导组织机制,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在高校党委统战工作领导方面,应高度重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并积极协助民主党派加强参政议政的组织机构建设,在发挥党委引领作用的同时,尊重民主党派,经常性地与民主党派沟通信息,协商探讨,多提供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机会和平台,虚心倾听并宽容对待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支持和协助民主党派做好参政议政工作。其次,在民主党派机构组织建设方面,健全各党派机构设置,完善党派制度建设,提供工作场所,特别是要建立党派参政议政方面的工作制度,明确党派干部职责。通过制度建设,保证参政议政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保证参政议政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民主协商机制
我国实行的政治协商制度具有民主的运行机制,历史经验证明,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运行机制。我国在国家层面和各级政府实行政治协商运行机制,高校也不应例外。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各个层面的法律法规性的协商制度,对民主协商的形式、范围等都没有具体规定,导致民主协商缺乏相关依据,沟通渠道可有可无,信息不通或不全,影响和制约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也就是说,当前民主协商机制关于参政议政方面只有原则性描述,没有具体详细的规定,没有相关的法规明文规定,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的有效发挥[3]28。高校民主党派民主协商机制更不健全,学校的哪些大事拿来协商往往是学校领导说了算,完全没有相关制度规定。为更好地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高校需要创新设计协商制度,把民主协商纳入学校工作程序,坚持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协商,进一步完善民主评议制度与听证质询制度,这样才会切实增强民主协商的实效性。
(三)调研工作机制
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都要求必须在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是民主党派的主要工作,只有切实反映民意、务实中肯的调查研究,才能为各级党政部门在相关领域做出重大决策或出台改革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调研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完善的调研工作机制来保障。调研工作机制包括选题、组建课题组、资金保障、调研方式、成果奖励等方面。一是在选题上要注意无论是申报高校内部调研课题,还是各级政府组织的调研课题,都要注意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三个标准;选题还要注意扬长避短,选择能发挥党派自身优势的课题,从而保证课题的质量。二是在组建课题组上,要专门研究讨论,既要考虑课题的专业性来选择专业人员,也要考虑参政议政能力来选择有经验的党派成员,还要考虑“传帮带”培养后备力量。另外,可以考虑将其他党派人员或非党派人员纳入到课题组,实现党派联合调研或党派与部门联合。三是在资金方面要保证有足够的经费。四是在调研方式上要注意采用灵活实用的方式,创新调研讨论模式,建立资源共享平台。特别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技术,如利用QQ或微信建立讨论群,或制作问卷APP,既可以扩大采样样本数量以增加可信度,又可达到统计快捷准确的效果。五是制定成果奖励办法,适当的奖励对参政议政参与者是个鼓励,让调研者有成就感,保证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四)信息反馈机制
信息反馈机制包括畅通各类信息资讯渠道、建立党派成员交流平台、反馈参政议政效果等方面。参政议政的信息渠道是否畅通、信息反馈机制是否健全,对于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信息不畅通就无法做到知情参政,参政议政结果不反馈或不及时反馈会打击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参政议政能力。现有的高校信息反馈方式主要是座谈会、通报会、建言献策等,方式单一且效果不好。完善高校的信息反馈机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一是建立党派组织内部的信息发布共享平台;二是高校统战部门要收集和及时发布校内外各种信息;三是制定参政议政提案、建议、信息的定期反馈制度;四是及时公布各党派的调研成果、提案、意见、活动等信息;五是建立党派成员交流探讨平台,制定定期交流制度。通过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多渠道多方式畅通信息,从而提升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
(五)奖励考评机制
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要成员的高校民主党派是一个非专职从政的特殊群体,他们有知识有见识,是参政议政的主力军。激发他们参政议政的活力,保持参政议政的动力,需要完善的奖励考评机制。高校建立奖励考评机制,一是要将参政议政工作纳入学校工作,将民主党派建设纳入学校党政建设,这能体现高校民主党派的政治地位,给予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自信心;二是制定参政议政工作成效考评奖励体系,通过制度实现保障,通过考评给予奖励,从而激发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活力;三是将参政议政课题纳入科研体系,在职称晋升和工作量计算方面按教学科研同样对待;四是为在参政议政中表现突出的人员提供外出学习、考察、提拔、评先评优等机会。
(六)人才培养机制
近年来高校民主党派发展迅速,各类人才集聚,其中涌现不少高水平的参政议政人才,他们为国家宏观政策、经济建设、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有价值的参政议政建议,在国家的建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这是少数,许多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用参政议政的素质能力要求来衡量,仍有欠缺和不足。因此人才培养是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人才培养问题既有培养选拔机制问题,又存在人才队伍结构问题,这两大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持续深入发展。在完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方面,要将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培养及党派成员发展纳入学校干部总体规划,给予各种锻炼的平台和机会,与中国共产党的干部一样,在合适的行政岗位安排实职。在优化民主党派人才队伍结构方面,应注重党派成员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的均衡发展,以形成互补优势,实现参政特色与能力建设的相得益彰[3]30。总之,构建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不仅是民主党派提升参政议政水平的重要保证,而且对推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建设及长远发展,也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具体建议
(一)建立学习制度,改进学习方式
参政议政是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党派价值的集中体现。参政议政需要党派成员有良好的政治基础和理论水平,要能够把握政治方向,对各种问题和矛盾有敏感性,为此民主党派成员必须加强学习。为保证学习效果,建议规定固定的集中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由党派负责人决定,学习方式可以是请专家解读文件,也可以是专题讨论或自由讨论,也可以是外出考察。总之,建立学习制度能有效强化党派意识,提高理论水平,增加相互交流,增强凝聚力,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能力水平
除了高校民主党派自己组织的学习外,学校还应该多提供资金,让每个民主党派成员都有机会外出参加党派培训,特别是国家级、省部级的培训。因为高校民主党派成员虽是业务骨干,但参政议政经验和能力需要培养。通过高级别的培训学习,可以拓宽视野、提升政治高度、了解党派关注的问题和如何参政议政;能与各层次、各领域民主党派成员交流,在增进友谊的同时也学习到好的经验和做法,有助于参政议政能力的提升。
(三)增强服务意识,改进统战工作
现有高校统战部门的主要工作基本上是按上级要求组织课题申报、统计学年民主党派各类成果、组织座谈会、收集建言献策意见、转发上级统战工作意见通知等。基本上是起中间传递作用,工作任务简单,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建议统战部门要树立主动为民主党派服务的意识,多为党派着想,如课题调研中能主动为民主党派搭桥牵线;能主动了解党派工作遇到的问题并帮助解决;能主动收集学校部门或其他单位的信息资讯,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信息;能为党派多争取活动经费;多宣传民主党派的成果,从各个方面主动做好服务工作。
(四)完善协商监督,履行参政职能
民主党派的参政职能不仅体现在提交调研提案、意见等方面,还体现在重大事情协商和对执政党的监督上,就高校而言,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建议高校召开校长办公会或党委会时能让民主党派参与,不仅完善了协商民主,也起到民主监督作用。另外,在学校的招投标、职称评审、奖励评比等方面也可以适当考虑让民主党派参与监督。这样做会大大增强民主党派的自信心和使命感,增强参政议政的信心和能力。
(五)提供办公场所,适当给予补贴
学校应积极协助民主党派健全组织生活制度,尊重民主党派独立开展工作,为其创建或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给各党派一个学习、研讨、交流的场所,营造一种“家”的感觉,这有助于增强党派凝聚力,有助于成员的团结合作,有利于增强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党派成员参政议政能力。党派工作是学校党建工作的一部分,民主党派成员都是非专职行政人员,做好党派工作也要花费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建议高校统战部实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拨给民主党派一定工作补贴,适当减免党派负责人的教学科研工作量,减轻其考核压力,保证其能安心地做好民主党派工作。
五、结语
高校民主党派人数约占全国民主党派人数的五分之一,高校民主党派成员不仅学历高,也具有较高的参政议政能力,在国家建设和高校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就必须提高其参政议政能力,这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合作,不仅需要加强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更需要来自于高校相关部门的支持。只有充分认识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现实意义,认真分析制约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提升的原因,明确参政议政能力要求,构建科学的运行机制,解决民主党派的实际问题,才能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对建设民主社会和阳光和谐高校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亚轩.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3,25(8).
[2]张瑞琨,吉秀华,程芳.解读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的两种视角[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
[3]孙海涛,丛煜,王雁菊.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长效机制构建[J].党政干部学刊,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