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作文“三步教学法”

2018-04-12

学语文 2018年2期
关键词:评点论点考场

高三的作文教学如何开展?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越来越感觉到,在生源相对薄弱的学校开展作文教学,与其讲授“什么是好文章”,不如直接给他们一个可以操作的模式,即“好文章怎么写”。于是,在高三作文指导课当中,我以“好用”和“易于操作”两点为最高标准,采用三步教学法,极大地提升了高三语文作文教学的效果。

一、揣摩范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若要探事物的本质,必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高三作文教学中,与其干巴巴地告诉学生好文章的标准,不如直接出示一篇好文章建立感性认识。接下来再深入揣摩好在哪里、妙在何处,实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揣摩范例”,出示范例是第一步,揣摩才是关键。

考场作文有其特殊性,它一定要做到观点明确,使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明白考生的创作意图。因此,我们在范例的选择上,就要力求结构清晰,语言有文采但又不能过于深奥。

笔者从“好的结构”“好的语言”两个方面指导学生揣摩范文:

首先是“好的结构”。《六国论》《谏逐客书》等篇目就可以用来引导学生进行结构的揣摩分析。前者的“起”—“承”—“转”—“合”论证结构,后者的“卸下防御”—“转换框架”—“对比验证”—“改变决策”论证顺序,都很适合运用在考场作文当中,同时也是适合学生模仿的佳作。

再如学生高分作文《生命的等待》:

提出论点——把握生命,面对未来,我们能做应该做的是积极的等待。

例证论点——静坐绿荫的青蛙,为了头顶的过客长久的是静静地等待;停泊在港口的船只,等待着狂风暴雨过去,获得风平浪静后的扬帆远航;诸葛亮悠闲地摇着羽扇,等待东风到来;人生十月怀胎,等待着呱呱坠地;十年寒窗等待着奉献社会……

分析原因——所以等待,因为目标的实现需要充分的条件,因为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过程。

反面论证——但是,等待不是守株待兔,坐以待毙,种子等待破土而出,是在努力吮吸着土壤中的水分,合成着萌发必需的营养。

总结收束——总之,生命的过程就是等待的过程。等待是成功的帆,坚忍的船,是由稚嫩走向成熟的催化剂。我们要懂得等待,珍惜等待。

其次是“好的语言”。比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其中的“一打”“二打”“三打”,使用了化用的修辞手法,将南宋词人蒋捷的词句,融合到自己的语言当中,不仅毫无违和感,而且赋予语言以新的生命力。另外引文的后半句,“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整散结合的语言,也是行文充满了变化而具有了新鲜感。再比如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的》:“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不仅仅运用比喻,将“朗照”比喻成“酣眠”,将“不能朗照”比喻成“小睡”,而且将这两种状态对照着来写。

二、模仿操作——模仿不是创作,但创作不能离开模仿

根据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习活动当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可以达到加速学生发展的目的。所以在高三的教学活动当中,应该“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明确努力的目标,获得前进的动力,一步一步地发展自己,一点一滴地完善自己”[1]。虽然经过多年的写作训练,但是在特定时间(30到50分钟)特定地点(考场)完成一篇考场作文,对于学生来讲绝非一件易事。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属于第三批的生源,很多同学完成800字左右的书写已属不易,更谈不上结构均衡和语言优美了。面对高考作文,他们内心是茫然的甚至是恐惧的,这不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所以在“揣摩范例”之后,我指导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在学生还没有能力独立完成作文的情况下,先指导学生对范例进行模仿,拟写提纲,这就大大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以模仿“结构”为例,为了降低操作难度,可以将结构的每一层次归纳为关键词,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借助支架更容易的继续往上升”[2]。比如模仿苏洵《六国论》中的“起承转合”结构:

步骤 关键词 写作说明起“是” 提出中心论点。承“是的” 解释论述中心论点。进一步展开论证。可以解释原因,也可以转入现实。即可有从正面论述,还可以正反对比论证。合“总之” 总结收束。转“所以这样是因为”(一转)“但是”(二转)“对于我们来说”(三转)“反观社会现实”(四转)

第一步,即“起”,提出中心论点。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在考场作文中非常重要。中心论点应该是一个判断句,即除了适当的引入外,一定要包含“什么是什么”。第二部,即“承”,就是解释阐述中心论点。注意选择的事例,要能很好地与观点吻合,同时需要注意简单明了,除了事例梗概和必要的分析之外,无需对事例展开陈述。如果一个事例略显单薄,可以选择多个实例,但是要注意顺序,可以是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从大到小。第三步,即“转”,这是将文章转入深刻的必备环节。现在高考作文评卷中,强调理性意识和辨正能力,而这“转”的环节,就是集中体现文章是否深刻,是否具有理性意识和辨正能力的关键之处。可以转入对原因的分析,也可以转入反面的论证,使观点严密,更可以转入到对自身与社会的思考。总之,能够有个漂亮的转身,是文章成功的关键。写作关键词是 “所以这样是因为”“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反观社会现实”等,可以选择2个及以上的关键词,作为自己的“转”,也就是说,最好保证能有两个转身的部分。最后一个步骤,即“合”,这是对全文观点的一个总结收束。

依据以上的关键词和写作提示,学生就可以进行提纲的创作拟写了。需要提醒学生的是,在考场具体写作过程中,“起”“承”“转”“合”各部分的字数可以分别控制在100字、300字、300字、100字左右,这样整体就会维持在800字左右,刚好符合高考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也可以保证结构的完整与匀称,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三、交流评点——在交流中学习,在切磋中提升

《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即注重写作的过程指导,特别是要让修改成为写作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完成“模仿操作”的环节后,自然就要过渡到“交流评点”的环节,可以先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然后老师做总结性点评。在点评中要指出文章的优点,更要指出缺点及改进的方向。利用教室中的实物投影仪,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屏幕上,这可以增加了作文教学时效性和互动性。因为是同时展示多篇作品,参照 “揣摩范例”“模仿操作”两个环节中总结的标准,很容易评判出作文提纲设计的优劣。在点评文章的同时,也可以让被点评者交流文章,说明意图。通过交流与评点,再次加深了学生写作规律性的认识,明确什么样的作文可以迅速抓住阅卷者的眼球。交流评点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总结提升的过程,对于被评点者本人和其他参与者都是如此。

“三步教学法”适用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具有以下特色:一是简单易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通过“揣摩范例”“模仿操作”“交流评点”三个步骤,学生很容易明晰写作方法,又因为这种低起点的教学步骤,接近学生的认知区域,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喜欢。二是着力于学生的写作过程。“作文指导应该力求对改善学生的写作过程发挥引导作用”[3]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关注两端比较多,比如训练如何审题,比如给学生撰写评语,这些努力不能说没有作用,但总是没有在学生最需要的点上进行点拨。笔者所尝试的教学方法,正是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引导与规范。正如语文特级教师郑晓龙所说 “作文课应该是针对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传授精要好用的操作性知识,教师引领示范,学生理解模仿,教师点拨纠正,学生修改提高的过程”[4]。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

[2]杨仕威:《教作文,要为学生搭脚手架》,《中学语文》2015年。

[3]黄厚江:《作文教学要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高中语文教与学》2015年第1期。

[4]郑晓龙:《感受·思考·表达——中学作文二十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3年。

猜你喜欢

评点论点考场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期末小考场
考场借笔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让自由评点与专题评点“比翼齐飞”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翻译擂台(116)评点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