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思想研究的拓新之作
——评耿红卫《王筠作品中的教育思想》
2018-02-24
教育承担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我国自古重视教育,教育名家辈出,而王筠便是其中之一,他提出了“学生是人,不是猪狗”等一系列体现民主主义和批判精神的教育观点。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耿红卫教授的《王筠作品中的教育思想》一书,站在新时代的立场上,用理性的眼光辩证地分析了王筠的教育思想,对其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同时又结合当今语文教育现状进行全面论述,既让读者全面了解王筠及其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又引领读者反思当今时代语文教育现状及问题,视角独特、思路清晰。该书适用于语文教育研究者、中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参考,为立志从事语文教育的大学中文专业本科生、教育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系统学习王筠教育思想提供了一部通俗易懂的教材。
是好书就需要人们细细品味,静心阅读。耿红卫教授的这本书我已读过多遍,书中观点新颖、亮点纷呈,读之受益匪浅,使人如沐春风。纵观全书,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材之新
该著作以清代教育家王筠的教育思想为评价对象。在过去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对孔子的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比较熟悉,也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理念比较熟知,但是对教育家王筠却知之甚少。而本书的作者向我们全面分析了王筠的教育思想,让我们从更深层次去了解王筠及其教育思想,可谓是选材之新。
鲁迅先生曾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阅读了这本书以后,本人对于耿红卫老师在文中列举事例、名人名言等方面的选材尤为佩服,小故事的引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有新意又不偏离文本,有深度又风趣幽默,虽是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之文,但阅读起来并无枯燥之感。该书选取王筠为研究对象可谓选材之精妙,王筠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今教育有互通之处,他提出的“学生是人,不是猪狗”这一主张,符合当今语文教育中需要尊重学生,遵循学生的感情需要来进行教学的教育主张;另外,王筠在孩童写字阶段也注意到儿童手骨软等问题,体现出教育应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作者在著作中根据王筠对古代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以儿童在读书、写作等初学阶段易出现的问题为立足点,对王筠幼儿教育思想的合理性较为赞赏,与此同时,作者正确审视当今语文教育现状,大胆指出当今教育问题,呼吁教师不能迷失在考试与分数之间,更应该关注学生、关注教育本身,依照课改精神关注自己的教育,做好实践反思,这种指出问题并提出对策之举,对于当今教育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结构之严
该著作编排严密,结构紧凑,全书共分为八个章节,以义务教育中三个维度、五个领域为基础联系全文,八个章节编排有序又浑然一体,分别从学生学习的各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全方位、多角度对教育对象进行研究,审视分析了王筠教育主张形成及发展的历史。同时,该著作结合当今语文教育研究对王筠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刻剖析与反思,通读全书,深感该著作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第一章至第四章分别从识字教学、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这四个方面分析王筠的教育思想,与当今课程结构的五个领域灵活互通,针对古人教育精华来解说当今语文教育,思想分析鞭辟入里、发人深省;第五章的德行教育对求知观、孝悌忠信进行详细论述,又与当今的德行教育紧密结合,自然引发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内容及方法;第六至八章又对个性教育与为师之道等做出解释,观点明确,言简意赅,尤其是第八章的为师之道,列举《论语》、学记中部分语句来陈述为师之法,用日本宫本武藏对柳生又寿郎的教导阐述教育需自省,借助古今中外名人的事例说明深刻的教学道理,引发教育共鸣。八个章节编排分布井然有序,稳重有变又有继承与创新,在结构安排上严谨有道,取舍有度,结构安排经深思熟虑之后详略得当,呈现出新的不同于以往评价古人教育思想类著作的特点。
三、语言之精
语言是文章内容的外衣,准确丰富的措辞,生动形象的表述是好的著作不可缺少的条件,耿红卫教授的这本著作中的语言,处处体现其精妙。阅读该著作,深感作者思虑之缜密,措辞之精准,从这一行行有理有据、慷慨激昂的文字中,我仿佛看到一位执着于语文教育研究的学者钻研教育问题的身影,听到来自关注语文教育现实、立足于学生立场的心灵呼唤。耿红卫老师对待著作的语言文字如同对待语文教育研究一样认真,每一个字细细斟酌,力求精准,读之流畅,思之清晰,悟之深刻。
例如,在第一章被关注的识字教学中,作者在总结王筠识字教学对汉字起源的深刻认识里用到 “枢机”一词,精确的对“汉字是基于表意文字”进行阐述,言简意赅,既对王筠识字教学认识深刻做出总结,又得出文字的关键之所在;又比如在第五章被提出的德行教育中,巧妙引用到戏剧《七品芝麻官》中的一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将戏剧语言巧妙运用到教育研究中;再者,在谈到“创新”一词,生动传神地列举当下学生作文易出现的 “火星文”、“密电码”等一系列问题,严厉提出作文创新不可盲目标新立异的教育观点,诸如此类语言精妙的例子在该著作中比比皆是。阅读此书,深感作者语言文字功底深厚,语文教育研究经验丰富,对语文教育工作认真负责。
四、意义之深
该著作以今观古,以古审今,每一章节的末尾均对该章节做以深刻总结,并对当今语文教育进行反思,为当今语文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参考。全书八个章节,每个章节开头都有对该章节做出引领性概述,每个章节的末尾做出精确总结或点评,首尾呼应,章节与章节之间形成一道相辅相成的“风景线”。整本书全面贯穿王筠的教育思想,既注重思想内容的主导性,又注意表达技巧的艺术性。通览全书,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语言新丽,在叙述、解说王筠各个教育思想的同时,运用丰富的史料、生动形象的例证,把古代语文教育与当今语文教育进行比较,以史为鉴,立足当下,对当今语文教育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错误各个击破,避免在语文教育中出现类似错误,以免少走弯路,同时引起当今语文教育研究和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育教学进行深刻反思。
根据当今语文教育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教师需明确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适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性发展人才,因此耿教授在该书结尾部分得出结论——语文教师应正视学生学习促进者这一角色期待,立志做一名复合专家型教师,这对于当下关注分数与升学率的教学现状来说,有着更多的警醒与反思。
正如老子所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读完耿老师的这本著作,我深深明白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关注教育质量,更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一个孩子承担着整个家庭的希望,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所教的每一位学生,为其将来负责任。该著作无论从结构框架还是细枝末节都力尽完美,在读到每个章节的末尾,看到他对当今语文教育关注的警醒与反思,仿佛置身于他的课堂,看到他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谆谆教导的身影,感受到他对语文教育工作的热忱。该著作从深层次上对王筠教育思想进行分析与研究,在视角上的创新性、学术上的严谨性以及思维上的前沿性等方面都给予当今语文教育教学以优良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耿红卫:《圣贤教育智慧的陶冶——王筠作品中的教育思想》,山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
[2]周红心:《扣人“心”弦的理性诉说——〈语文教育中的心理学问题〉评述》,《中国评述》2014年第7期。
[3]王云:《浅论王筠的学术贡献及影响》,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4]李保杏,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