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抑郁症发病期患者血尿酸与其人格特征关系研究*

2018-04-12

精神医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尿酸胆红素尿酸

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高、容易复发、疾病负担重的精神疾病,其全球发病率约为4.4%[1]。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第二大致残原因,到2030年将是造成全球疾病负担的首要因素[2]。我国抑郁症发病率为2.1%,预计到2020年,其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600亿元人民币[3]。人格又称个性,是指个体在一般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可以预测的心理特征,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特点[4]。目前,关于抑郁症与人格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将人格作为抑郁症的致病因素,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5,6],但也有部分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会在疾病发作期发生变化,且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探索[7~9]。血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其与痛风之间的关系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与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等躯体疾病及相关死亡风险之间的研究也比较多[10~13],且总体来讲呈负相关。尿酸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14],但其与抑郁症患者疾病发作期人格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鉴于抑郁症患者发病期间部分生化指标会发生改变的事实[15],及其具有的易于获取、基本无创、价格便宜、易于自动化检测等优势和尿酸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特殊保护性功能,本研究拟对抑郁症发作期患者血尿酸与其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寻找与抑郁症患者人格变化相关的外周血生化标记物,为患者的人格干预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理卫生中心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住院的所有抑郁发作患者。纳入标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编码F32的患者;入院期间进行过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问卷(MMPI)测评。排除标准:既往痛风病史;肌酐、尿素氮异常;现患免疫系统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高尿酸血症等影响血尿酸水平的躯体疾病;近期使用利尿剂、水杨酸类、ACEI类等影响血尿酸水平的药物;年龄60岁及以上者;尿酸数据缺失者;MMPI测验结果无效者。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基于医院科研数据平台及心理测评系统调取心理卫生中心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住院并符合本研究纳入与排除标准患者共计540例。

1.2.2 数据收集

1.2.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既往自杀及自杀未遂史、既往饮酒史、既往过敏史。

1.2.2.2 血尿酸 患者入院当日依入院常规抽取患者外周随机血,由国际认证生化实验室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法进行检测。男性尿酸值高于382 μmol/L为高尿酸,女性尿酸值高于352 μmol/L为高尿酸。

1.2.2.3 人格特征 由经过专业心理测评培训的心理测评师,采用中盛凯新PEM心理健康体检系统中的MMPI测验对患者进行测评。该问卷含4个效度量表,即Q量表、说谎量表(L)、诈病量表(F)、校正量表(K),以及10个临床量表,即疑病量表(Hs)、抑郁量表(D)、癔病量表(Hy)、精神病态量表(Pd)、男子/女子气量表(Mf)、偏执量表(Pa)、精神衰弱量表(Pt)、精神分裂量表(Sc)、轻躁狂量表(Ma)、社会内向量表(Si),共计399个条目。各分量表得分在报告中直接转换为T分,其中Q量表得分>65分,说谎量表>60分,校正量表>70分或诈病量表>80分均判定为该测试无效,单一临床量表得分大于60分则属异常[16]。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曲线拟合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于尿酸水平分类的男性及女性一般人口学特征 男性患者中高尿酸组的年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尿酸组,尿素、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和肌酐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见表1。女性患者高尿酸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尿酸组,肌酐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见表2。

表1 基于尿酸水平分类的男性一般人口学特征(n=314)

2.2 男/女尿酸与MMPI不同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患者总体尿酸水平与癔病量表(Hy)呈负相关(P<0.05),与男子/女子气量表(Mf)呈正相关(P<0.01);男性患者尿酸水平与男子/女子气量表(Mf)呈正相关(P<0.01);女性患者尿酸水平与轻躁狂量表(Ma)呈正相关(P<0.05)。见表3。抑郁症发作期患者尿酸水平与MMPI各临床量表中的疑病量表(Hs)、抑郁量表(D)、癔病量表(Hy)、精神病态量表(Pd)、偏执量表(Pa)、精神衰弱量表(Pt)、精神分裂量表(Sc)、轻躁狂量表(Ma)呈U型关系。见图1、图2。

表2 基于尿酸水平分类的女性一般人口学特征(n=226)

表3 男、女尿酸与MMPI不同维度之间相关性

注:*P<0.05,**P<0.01

图1 男、女MMPI测评结果剖图

3 讨论

结果表明,在男性患者人群中,高尿酸组的年龄低于正常尿酸组(P<0.05),而在女性患者人群中未发现此差异。此外,在男性患者人群中,高尿酸组尿素、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肌酐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在女性患者人群中,高尿酸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低于正常尿酸组(P<0.05),肌酐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在男、女患者人群中,高尿酸组高密度脂蛋白均低于正常尿酸组(P<0.05)。这表明,抑郁症患者随着尿酸水平的改变,其体内某些生化指标也随之发生改变。

研究结果表明,本组患者男、女的临床量表编码型均为17/71型,具有这种编码类型的人常常是慢性神经质患者,他们情绪紧张、焦虑,有明显的强迫性症状,常表现有躯体障碍,有时显示对躯体功能的强迫性关注。往往缺乏安全感、压抑、缺乏自信、易产生内疚感和自卑感[16]。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中抑郁症患者在MMPI测评中抑郁量表维度得分均高于其他维度有一定的差异,但与杨睿等[17]的研究结论类似,基本反映了抑郁症患者紧张、过度关注躯体功能的病理心理特点。此外,男、女在精神病态、精神分裂症、抑郁及癔病量表的均分均>60分。这些人的人格诊断可能是具有固执违抗倾向、自我中心、情感不稳定、缺乏自信、不合群、人际关系不良、常有抑郁情绪。这与戴郑生等[18]的研究结果比较类似,进一步说明抑郁症患者人格特征的复杂性,也凸显了本组患者来源机构作为国家级疑难病诊治中心,所收治患者群体的特殊性。

结果表明,患者总体尿酸水平与癔病量表(Hy)呈负相关(P<0.05),与男子/女子气量表(Mf)呈正相关(P<0.01)。分开来看,则男性及女性的尿酸水平分别与男子/女子气(Mf)及轻躁狂(Ma)呈正相关(P<0.05)。Mf量表高分能够提示男性是否具有女子气质和女性是否具有男子气概,高分的男性被认为是被动的、社会敏感、可接近并且性格内向、依赖,把自己的男性角色看得不安全,经常报告有抑郁、焦虑、紧张、罪过感[16]。Ma量表高分能够提示患者具有行为冲动、健谈、好竞争、外向、人际关系肤浅,低分则提示冷漠、缺乏活动、心情不悦,通常有明显的抑郁情绪[16]。尿酸水平与男性男子/女子气(Mf)维度及女性轻躁狂(Ma)维度之间的相关性表明,抑郁症患者发作期的某些生化指标的改变与其人格某些维度的变化之间具有同步性,虽然其因果关系未能从本研究中得到明确,但对后续研究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图2尿酸值平方与MMPI各临床量表曲线拟合

结果表明,抑郁症发作期患者尿酸水平与MMPI各临床量表中的疑病量表(Hs)、抑郁量表(D)、癔病量表(Hy)、精神病态量表(Pd)、偏执量表(Pa)、精神衰弱量表(Pt)、精神分裂量表(Sc)、轻躁狂量表(Ma)呈U型关系,即尿酸水平偏高或偏低的抑郁症患者具有更差的人格状态。以往研究表明,尿酸水平与抑郁症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呈负相关[19],这可能与抑郁症患者氧化应激增强但抗氧化物水平降低有关[20]。尿酸作为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物,当其水平较低时,患者的人格变化较大,随着其水平的升高,患者的人格变化程度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但是当尿酸水平增高到一定程度后,患者的人格变化程度会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这在以往研究中并未发现,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首先,尿酸作为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其来源分为内生性和外生性两种,其中前者占人体内尿酸总量的80%,后者占20%[21]。由于尿酸水平的升高与生成增加及肾排出率降低有关,但本研究将患有影响肾功能相关疾病的患者均排除在外,因而可以认为本组患者尿酸水平的升高主要来自于内生性尿酸的作用,而内生性尿酸主要来源于细胞凋亡,因此尿酸水平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细胞凋亡数量的增加,由此可能影响了脑功能,进而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人格变化。其次,可能是因为尿酸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抑制一氧化氮通路[22,23],导致脑部供血减少,进而影响脑细胞及各种神经递质代谢,导致患者人格发生一定变化。

猜你喜欢

高尿酸胆红素尿酸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喝茶能降尿酸吗?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西北美食浆水或可降尿酸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藏药二十五味儿茶丸降尿酸作用及对尿酸转运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症血症与痛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