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家长亲职压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18-04-12陈羽双周乐山
陈羽双,周乐山
(中南大学 湘雅护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3)
亲职压力(parenting stress,PS)是指父母在养育子女历程中,需要履行父母角色以及和子女互动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包括焦虑、烦恼和压力的情绪体验[1]。已有研究[2-4]报道亲职压力会对父母的心理健康、养育行为等产生影响,过高的亲职压力还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导致行为问题的产生,甚至引发儿童伴随一生的发展问题。学龄前期的儿童正值身心成熟发展的关键期,也是行为问题开始出现及发展的时期,而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心理行为对其的影响十分显著[5]。因此,亲职压力对父母以及儿童的心理状况和行为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当前研究普遍关注特殊儿童父母的亲职压力状况,缺乏正常儿童父母亲职压力状况的研究[6]。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重和子女养育成本的提高,许多家长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面临育儿压力的问题[7]。社会发展、人口政策调整的背景下,亲职压力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根据一项全国范围的生育意愿调查[8],约有80%的被调查家庭希望生育两个子女,全面二孩政策开放以来,不少家庭有生育二孩的计划,而把两个子女培养成才需要家长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成本,这也将影响其亲职压力[9]。本研究旨在探讨当前全面开放二孩背景下,儿童父母的亲职压力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期望能够引起社会大众对于当前背景下的父母亲职压力的关注,并且分析其原因,以使家长更好地承担养育子女的职责。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7年1-2月便利抽样选取长沙市某幼儿园300名3~6岁学龄前儿童家长任意一方为调查对象,儿童家长均知情同意,并愿意配合本调查。
1.2研究工具
1.2.1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学龄前儿童家长状况(年龄、性别、职业、每周工作时间、婚姻状况、就业状况、文化程度)、儿童状况(性别、年级、健康状况、体重状况、气质类型),以及家庭一般资料(家庭氛围、家庭收入、家庭类型、子女个数、性别期待、二孩计划)。
1.2.2亲职压力量表简表亲职压力量表简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short form,PSI-SF) 是目前测量亲职压力的常用量表[10]。该量表共36 题,分3个维度:亲职愁苦、亲子互动失调和困难儿童维度,采用Likert 5级评分,运用反向计分方法。按亲职压力量表总得分将亲职压力划分为不同水平,一般认为总分≥90可以认为家长承受较高亲职压力。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α值为0.93。
1.2.3调查方法在进行问卷调查之前,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给被调查的儿童家长发放知情同意书,使家长了解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并填写知情同意书。共发放250份问卷,回收2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2.1一般资料本研究调查的250例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见表1。其中子女个数为1的有172例,统称为独生子女家庭;这其中有二孩计划的有45人,仅为26.2%。
2.2亲职压力状况亲职压力总分的得分为(79.41±14.620)分,各维度中亲职愁苦得分最高,其次为困难儿童,亲子互动失调维度最低,见表2。本研究调查的250人中,以亲职压力总分得分90分为临界,高亲职压力有57人,发生率为22.8%。在172例独生子女家庭中,高亲职压力有37人,其中:无二孩计划的高亲职压力为21人,发生率为16.53%;有二孩计划的高亲职压力为16人,发生率为35.56%。进一步分析显示,有无二孩计划在亲职压力状况方面存在差异,见表3。
表1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N=250)
表2 亲职压力及其各维度得分情况(n=250)
表3 有无二孩计划父母的亲职压力状况比较
χ2=7.115,P=0.008
2.3亲职压力的影响因素
2.3.1亲职压力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以250例研究对象的亲职压力得分为因变量,人口学资料为自变量进行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家长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以及子女个数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每周工作时间、家庭氛围、子女就读年级、子女健康状况、子女主要气质类型和他评体重状况不同的家长其亲职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亲职压力人口学资料的单因素分析
2.3.2亲职压力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纳入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子女主要气质类型、子女健康状况、子女就读年级、家长工作时间和家庭氛围的家长其亲职压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0.443,R2=0.196,F=11.917,P<0.01,见表5。
3 讨论
3.1学龄前儿童家长亲职压力的现状本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家长亲职压力处于高水平约占22.8%,亲职压力总分的得分为(79.41±14.620)分。张焱等[11]使用相同量表调查广东省普通儿童家长亲职压力的得分为(81.34±16.14)分,洪琴等[12]调查的南京市主城区400名儿童家长的得分约为(84.55±14.23)分,稍高于本研究结果。这可能与地区差异有关,沿海地区房价、物价等生活成本以及工作竞争压力相对中部地区城市更高,这无疑会增加家长的压力。此外,亲职压力各维度得分比较发现,亲职愁苦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维度。亲职愁苦维度反映了父母对于育儿能力、与配偶间冲突处理、社会支持及其他生活压力等方面的观点[13]。亲职愁苦是家长感受到的育儿压力的一个方面,反映了家长存在对于养育子女、生活压力以及社会支持现状的消极负性认知和心理感受。有研究[14]发现中国家长亲职压力常常表现为感知到身体状况不良等问题。现阶段中国家庭仍然是育儿的主要支持来源,已有研究[15]发现家庭外的社会支持系统如社区家长的育儿环境支持有助于改善育儿压力,但是尚未引起重视。提示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网络,以降低家长的亲职压力。
表5 亲职压力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n=250)
3.2亲职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二孩计划对亲职压力的影响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的人口学发展态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已经有部分家庭计划生育二孩。相关生育调查[16]数据显示,中国城市已婚已育一孩的家庭中,有明确计划生育二孩的有24.4%。独生子女父母是我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比较特殊的群体,在他们计划养育二孩后也会产生一些特殊的现象和问题。有研究[17]报道独生子女父母在养育二孩后最常见的压力有生活经济负担、抚养教育精力、家庭关系以及职业压力。关于二孩计划结合亲职压力的研究目前未见报道。本研究对172例独生子女家庭的调查结果分析发现,计划二孩的有26.2%的人,其中,一胎为男孩的计划二孩占24.4%,一胎为女孩的占27.7%,两者无统计学意义,并且在子女性别期待上也没有显著差异。这反映了现代城市父母生育观念上发生了改变,传统上“重男轻女”“生男孩传宗接代”等思想的影响在逐渐削弱。本研究发现有二孩计划的独生子女父母里高亲职压力发生率为35.56%,高于无二孩计划的独生子女父母(16.53%),提示有二孩计划的家长更容易导致亲职压力升高。时代的发展和形势政策发生变化的背景下,育龄人群的亲职压力也会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动,不同情境下的现代父母亲职压力的感知程度也会存在差异[12]。本研究提示,在关注现代儿童的父母亲职压力现状和影响的同时,要更加关注有二孩计划的家长这一群体的亲职压力状况。
3.2.2子女特质对亲职压力的影响本研究分析发现,子女主要气质类型对家长亲职压力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研究[12,18]发现儿童的气质和情绪调节能力会显著影响亲职压力,甚至会引发相应的儿童发展行为问题,多重比较发现抑郁质的儿童家长其亲职压力更高;相关文献[19]报道子女的互动与交流对于亲职压力有重要影响,孤独、抑郁的患儿存在更多亲子互动问题,这也会对家长造成更大的压力。研究[20]发现,难养型气质的子女更容易与父母发生沟通障碍甚至是冲突,导致亲子互动不良问题,这些子女更容易发生问题行为,而增加家庭的社会网络支持、提供具体的帮助措施和亲子照护对这类问题的家庭有益。这也提示了亲子之间良好沟通互动的重要性,对于难养型气质的子女尤其要增加亲子间有效的互动,从而降低亲职压力。
本研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子女健康状况对亲职压力有影响,子女健康状况好的父母亲职压力水平更低。这也与目前众多国内外对疾病患儿如孤独症、脑瘫等父母亲职压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一致[21]。患病儿童父母的高亲职压力比例要高于健康儿童家长的亲职压力,因为健康状况差儿童的父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面临同等的工作生活压力的同时,还要承担照顾健康状况差子女的角色,严重影响了父母的心理健康[22],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23]。因此,尤其要关注健康状况差儿童父母的亲职压力,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心理来促进疾病的控制和治疗。
本研究发现不同年级的子女父母亲职压力得分存在差异,大班子女的亲职压力要高于中班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彩娜等[24]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儿童的家长育儿压力存在差异,还有学者[13]指出大于6岁的儿童父母亲职压力显著高于4~5岁。这可能因为大班儿童的年龄一般比中班大,并且面临着升学择校等的问题,处于幼儿园到小学这一人生基础阶段的转折期,儿童和家长都要提前适应角色转变,家长的要求、期待值发生变化,也会相应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择校、入学准备等。因此,提示尤其要关注特殊阶段儿童父母的亲职压力状况,给予对应的引导措施来帮助其更好地准备和适应。
3.2.3家长自身相关因素对亲职压力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家长不同工作时间在亲职压力总分上有差异。本研究中家长每周工作时间60 h以上的亲职压力要显著低于其他组,即工作时间越久亲职压力反而越小。这与相关学者[11]对于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国外学者[25]的一项对于100名中国工作母亲的研究结果表明,工作时间越多则亲职压力得分越低,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疾病儿童与健康儿童父母的亲职压力存在不同的影响因素。患病儿童需要家长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有关,这与较长的工作时间产生矛盾;而且,中国文化里健康儿童的父母更关注工作而非子女的照顾养育,长时间专注工作的父母对于子女养育可能会相对参与较少,因此感受到的焦虑、压力也会相对少。因此,家长也要采取适宜的措施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采用更加合理的时间管理策略参与到子女养育过程中。
3.2.4情境因素对亲职压力的影响本研究显示,不同家庭氛围在亲职压力得分上存在差异,家庭氛围好的家庭家长亲职压力更低。亲职压力理论模型认为,亲职压力受情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情境因素是指社会支持、家庭实力及家庭关系等,良好的家庭氛围会降低自身心理压力[26]。家庭氛围紧张、不良的父母更少采取适合的养育方式,更容易引发儿童的问题行为,从而加重其自身压力,造成儿童问题行为与父母高亲职压力的恶性循环[27]。提示保持良好的婚姻关系、家庭关系以及拥有一定的家庭支持来源,对于改善亲职压力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Hayes S A,Watson S L.The impact of parenting stress:A meta-analysis of studies comparing the experience of parenting stress in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J Autism Dev Disord,2013,43(3):629-642.
[2] Huang C Y,Costeines J,Kaufman J S,et al.Parenting stress,social support,and depression for ethnic minority adolescent mothers:impact on child development[J].J Child Family Stud, 2014,23(2):255-262.
[3] 饶玲.父母教养压力、教养方式与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社会行为的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15.
[4] 郝金莲,陈素芬,贺彦丽,等.学龄前儿童焦虑情绪与父母亲职压力的关联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03):324-326.
[5] 汪燕妮,薛红丽,陈倩.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6,18(5):421-425.
[6] 刘晓丹,任静,任琴,等.国外慢性病患儿父母亲职压力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8):55-57.
[7] 石智雷,杨云彦.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家庭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J].人口研究,2014,38(5):27-40.
[8] 庄亚儿,姜玉,王志理,等.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生育意愿——基于2013年全国生育意愿调查[J].人口研究,2014(3):3-13.
[9] 风笑天,李芬.生不生二孩?城市一孩育龄人群生育抉择及影响因素[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1):94-101.
[10]Haskett M E,Ahern L S,Ward C S,et al.Factor structure and validity of the parenting stress index-short form[J].J Clin Child Adolesc Psychol,2006,35(2):302-312.
[11]张焱,钟永碧.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亲亲职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5(4):38-44.
[12]洪琴,池霞,杨蕾,等.南京市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1582-1586.
[13]单静娴.太原市幼儿家长亲职压力及社会支持现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14]李敏谊,七木田敦,张倩,等.低生育率时代中日两国父母育儿压力与社会支持的比较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7(3):46-54.
[15]王英,高健.婴幼儿母亲育儿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9(6):79-81.
[16]靳永爱,宋健,陈卫.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中国城市女性的生育偏好与生育计划[J].人口研究,2016(6):22-37.
[17]欧阳洁.浅谈“独生父母”二孩养育中的压力及其疏导策略[J].新西部(理论版),2016(22):11-12.
[18]Kim K E.The study on the determinants of father’s parenting stress[J].J Korea Academia-Industr Cooperat Soc,2015,16(7):4566-4575.
[19]李媛,方建群,马欣荣,等.孤独症儿童家长亲职压力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12):1167-1169.
[20]Mäntymaa M,Puura K,Luoma I,et al.Mother’s early perception of her infant’s difficult temperament,parenting stress and early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J].Nord J Psychiat,2006,60(5):379-386.
[21]唐月红.脑瘫患儿父母的亲职压力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22]吉彬彬,蒋芬,易容芳,等.孤独症儿童父母的亲职压力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2(5):88-90.
[23]黎雅婷,陈虹,陈壮桂.哮喘患儿母亲亲职压力的调查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36):260-261.
[24]李彩娜,邹泓,段冬梅.幼儿母亲育儿压力的特点及其与婚姻质量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2):136-138.
[25]Jiun C X,Wan M W J,Ghazali N 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stress and perceived children’s social problem behavior among Chinese working mothers[J].Internat J Soc Sci Human,2017,6(3):157-164.
[26]Kim K,Choi J.Sources of parenting stress for mothers and fathers of young children[J].Indian J Sci Technol, 2015,8(35):1-8.
[27]蔺秀云,黎燕斌,张玉麟,等.父母亲职压力与儿童对立违抗行为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分析[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13(2):15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