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策略分析
2018-04-10林晴宜
林晴宜
摘 要:为了切实提高培智学生(以下简称培智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培智生将来融入社会的能力,本文主要从创设语言情境、消除培智生胆怯心理、教师示范引导三方面入手,简要分析提升培智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培智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是培智学校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培智学校教育中的主要任务。培智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过程,我们作为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帮助培智生更好的运用语言,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本文作者立足实际教学经验,对培智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策略进行简要分析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交流。
一 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培智生语言兴趣
培智学校的学生普遍发育比较迟缓,智力水平相对正常儿童比较落后,以致于培智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相对滞后,而且由于自身缺陷产生的自卑心理,培智生们都比较孤僻,不愿意主动投入到与他人的口语交际之中。对此,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的创设语言环境,为培智生们创设熟悉、轻松的语言交流场景,激发培智生的语言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情境当中。
例如,培智生们最熟悉的就是我们的校园,在对我们的学校进行介绍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展示我们学校的图片。首先展示学校的大门口,问一问学生们:“大家知道这是哪儿吗?”同时出示我们的词卡“学校”,学生们会说:“学校!”有的学生也会说:“学校大门!”,然后再出示学校操场的图片,问:“那这张图又是哪里呢?”同时出示词卡“操场”,学生们肯定都能回答出来“操场!”然后依次为学生们展示“教学楼”“教师”“书桌”等学生们熟悉的事物,还可以礼物吸引的方式引导学生们积极抢答,调动课堂气氛。从学生们最熟悉的学校出发,不用刻意引导,就能让学生们主动“开口”,通过词卡展示还能让学生们对字词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一举多得。
二 消除胆怯心理,鼓励培智生积极表达
培智生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胆怯”,有时候他们在培智学校里跟同学交流基本没有问题,但是与教师或者走出校门的社交能力就会比较差,比较拘束,经常出现词不达意,或者结结巴巴的情况。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智生自信心的树立,尽量消除其心理胆怯因素,鼓励培智生去表达,使其“想说就说”。
在培智学校教育中,我们作为教师要放下“架子”,善于以朋友的身份去跟培智生交流,创设轻松的交流环境,首先消除他们对老师的胆怯心理;同时学会“倾听”,在培智生想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候,要耐心倾听,对于说话不流畅的学生不要急于催促,对于词不达意、语病百出的学生也不要急于纠正,不要急于打断他们,要等他们说完,教师要正视培智生的缺点,同时给予学生们鼓励,哪怕只是一个微笑,或者“摸摸头”的肯定,对培智生来讲都会产生莫大的安慰。同时注意跟学生家长沟通,在日常生活中,比如买菜、去超市等,可以引导孩子们自行跟营业员沟通,表达自己想要的东西,对此还要提醒家长不要操之过急,要适时鼓励、引导,给予学生们信心,是他们敢于表达,乐于表达。
三 教师示范引导,促进培智生能说会道
培智生语文口语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教师不断训练培智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培智生们学会“倾听”,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同时我们作为教师也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培智生的“能说会道”,要知道教师的一言一行培智生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培智生的语言行为,影响着培智生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
对于培智生来讲,教師无疑是他们心中的“榜样”,所以我们教师不管是在日常生活还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说普通话。例如,在与培智生进行交流时,除了要说普通话,还要注意到培智生的理解能力,适当放慢语速,对于汉字的发音要标准、规范。而且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表达,比如,需要学生们帮助时,我们一定要对学生们说“请”“谢谢”;在学生们跟自己打招呼或者与学生们见面时,一定要说“你好”;在学生对自己表达谢意的时候,我们也要说“不客气”“没事儿”;在与其他教师或者家长交流、沟通时,我们也要落落大方,引导培智生在“耳濡目染”中提升口语交际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口语交际,而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培智生将来能否顺利步入社会。所以作为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师,我们要立足培智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培智生的语言兴趣,鼓励其积极表达,促成培智生的能说会道,这样不仅能帮助培智生学好语文,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独立生活。
参考文献:
[1]钟育华.有限的课堂,无限的生活——例谈培智语文生活化教学[J].考试周刊,2016,(38):25.
[2]王艳.引领智障学生走进生活语文——培智学校语文生活化的思考与实践[J].启迪与智慧,2013,(6):94.
[3]张妍.培智学校语文校本课程改革的生活化探索[J].中学课程资源,2014,(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