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在浙江进步青年中的早期传播研究
——基于传播学视角的历史解读(1919—1921)

2018-04-09王东莉

关键词:浙江马克思主义信息

程 丙, 王东莉

(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8)*

历史总是给予现实以智慧和启示。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的百年时间内,已然从单纯一种学说的存在上升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信仰和行动指南。作为“舶来”思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的过程中,生动呈现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鲜明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亦是一部无产阶级理论传播史。五四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早期,该时期内以俞秀松、沈玄庐、陈望道、邵力子、施存统、沈雁冰等为代表的浙江进步青年,与同期青年相比,较早接触、研习马克思主义,掀起了马克思主义在江浙地区的传播热潮。目前,学界对此段历史有所探析。然而,检视现有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学者多将马克思主义在浙江进步青年中的早期传播视为一种青年运动或政治宣传活动,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作用等角度进行研究,不同程度地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之于浙江进步青年的信息传播特征及其价值指向。本文试图从传播学视角对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浙江进步青年中传播的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和探察,以期对当下增强马克思主义在青年群体中的主导话语权、拓展相关研究维度提供有益参考。

一、马克思主义在早期浙江进步青年中传播的基本动因

传播过程是信息流动的动态过程,涉及传播者、媒介、受众、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等各要素,涵盖信息产生与获取、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等各环节。[1]5新文化运动中后期,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各种主义竞相争鸣。大批思想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将目光聚焦于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受众群体。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11结合近代中国民族和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的大环境,及各种主义指导下的救国方案相继失败的大背景,近代中国亟待一剂引导社会变革的“良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正是适应了中国社会变革的需要。按照矛盾分析法,事物的发展要“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3]具体到江浙地区,除这一需求因素外,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浙江进步青年群体中得以广泛传播离不开一系列其它重要因素。为厘清这些影响因素,借鉴德国学者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本文尝试建构早期浙江进步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模式。如图1所示,江浙地区的社会环境、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进步青年的积极作为及大众传媒的广泛应用共同构成了影响该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浙江进步青年中传播的关键因素。

图1 五四时期浙江进步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模式

(一)文明开化的社会环境是外部保障

社会环境作为信息传播的特定场域,涵盖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是保障信息传播完整性的外部屏障。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潮在江浙地区较早传播与当地文明开化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浙江地处东南沿海,从鸦片战争爆发到20世纪初期,宁波、温州、杭州等地相继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蚕食,同时,这一现象也客观地促使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浙江逐渐成为“西学”思潮在中国传播最早的地区之一。清末浙江已经开展了颇具规模的兴学活动,如创办新式刊物、建立新式学堂、组建新式学会等。至1909年,浙江全省设立公立小学堂1 890所、中学堂30所,教育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4]同时,由浙江进步青年领导成立的光复会,以“光复民族之兴”为纲领,掀起了晚清民族主义思潮,推动了浙江地区民主革命的进程。中西文化碰撞、社会文明开化促进了浙江地区民众的精神觉醒和思想解放,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浙江进步青年中的传播构建了较好的社会基础。

(二)科学革命的理论本身是内在依据

信息本身包含了受众所需的大量竞争性、前瞻性的知识、应用技能等实用价值,是人们决策的依据、控制的基础和管理的保证。[5]102在传播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作为信息内容,其实用价值体现在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上。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社会主义,是指导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变革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组建的革命性团体组织能够联合一切可联合的力量,实现预设的政治目标,满足各阶层的利益表达和社会化需要。五四时期,浙江进步青年较早地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对中国革命出路的关键性指导作用。邵飘萍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因马克思研究进步之结果,不局限于个别领域,俨然建设城堡于科学之上。既以学理昌明其主义,复继之以实际行动。故马克思不仅为近世社会主义之鼻祖,其学说之影响实为人类生活史上开一新纪元者也!”[6]212施存统指出:“再三研究,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挽救支那,只有这个主义比较地能在支那实行。”[7]387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价值真理的感召下,初步具备共产主义信仰的浙江进步青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浙江的传播和实践。沈玄庐曾生动地描述:“我们正在没有路走的时候,发现了这盏明灯,在我们认定是正义人道的大路上,便努力向前进行。后面有寻不到路的人,我们这些宣传者就是通告他们的指路牌。”[8]

(三)勇于担当的进步青年是主体力量

马克思主义在浙江进步青年的早期传播中,包含青年精英在内的进步青年既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受众又是传播者,他们的人物形象和精神面貌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预期效果。良好的人物形象是赢得受众信任、提高传播效果的必要前提,积极的精神面貌对受众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浙江进步青年作为青年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其精神品格和思想境界往往高于同时期的青年,其言行举止也易于在青年群体中产生感召力,从而凝聚带领青年追求进步的行动力。以俞秀松、施存统、陈望道、邵力子、宣中华、沈泽民等为代表的浙江进步青年,成长于风雨飘摇的旧中国,从小就对国家和民族的没落有着深切的体会,也深知作为新式青年知识分子肩负的历史使命,因此,在五四时期内能主动扛起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大旗。施存统、陈望道、邵力子、沈泽民等为寻找改造中国的新方案赴日留学。他们塑造的心系国运、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传播者形象,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在江浙地区传播的可信度,鼓舞带动了大批浙江青年在国家救亡图存的大业中有所作为。

(四)应用广泛的大众传媒是重要载体

大众传播媒介是信息传递、共享过程中的载体、渠道和中介物,通常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提高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扩大信息传播的覆盖面,从而更大程度上实现信息的交流共享。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得以在浙江地区快速传播,江浙地区的报刊杂志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五四”运动前后,浙江地区创办的进步刊物有《救国演讲周刊》《钱江评论》《浙人》《新学报》《新社会》《大风》《浙江新潮》(原名《双十》)等20余种,[9]293这些先进刊物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了大力宣传、介绍。《浙江新潮》在发刊词中就提到了“谋人类”“改造社会”“促进劳动界的自觉和联合”“对学生界、劳动界加以调查、批评和指导”的“四种旨趣”,表明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办刊宗旨。浙籍青年邵力子主编的《觉悟》一刊,“以显著的地位和篇幅,优先刊登了当时共产党人的革命文章”达200篇以上,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50余篇,刊物日发行量达万册。[10]在浙江一师,全校480多名学生订阅了400余份先进刊物来学习新思想,其中,《星期评论》300余份,《新青年》也超过100份。[11]正是凭借报刊、杂志媒介在青年受众中的影响力,马克思主义思想逐渐占领了浙江进步青年的舆论阵地,并不断地巩固扩大。

二、马克思主义在早期浙江进步青年中传播的内容嬗变

传播内容即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中介,是维系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按照受众的认知层次,传播内容可划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用历史的长镜头审视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浙江进步青年中的传播轨迹,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内容经历了从语法信息层次、语义信息层次到语用信息层次的丰富和嬗变。

(一)语法信息层次:译著马列经典著作、介绍先进思想

语法信息是认识主体感知或表达事物原本状态的形式化关系,通常只涉及信息传递的语言和符号,它是最基本的层次。[5]102浙江进步青年最先便是从语法信息层次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方面,进步青年赴日留学,学习翻译日版马列经典著作。陈望道、邵力子、施存统、沈泽民等一批浙籍青年均在五四运动前后东渡日本,通过学习研究日本境内流传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及俄国十月革命资料,较为系统全面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出“中国革命须效仿俄国”的科学结论。学成归国后,浙江进步青年译著了丰硕的马列经典著作。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影响最为广泛,为国内早期共产主义信仰者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同时,施存统翻译的《马克思主义与达尔文主义》《马克思学说概要》和沈雁冰译著的《国家与革命》《共产党的出发点》等经典文献,丰富了国内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浙江青年知识分子在进步刊物上发表过大量文章,深入浅出地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如《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布尔什维克的真相》以及《我们要怎样干社会革命》等。

(二)语义信息层次:研习理论逻辑、探索革命出路

语义信息是指认识主体所感知或表达的事物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背后蕴含的逻辑含义,它不仅反映信息的本来状态,而且更侧重于揭示信息传递的深层意义。[5]102浙江进步青年在前期对马克思主义语言符号等形式传播的基础上,逐渐开始研习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逻辑内涵,并尝试运用“无产阶级联合”与“人类解放”思想,系统考量、深刻反思中国现实国情,对中国革命如何坚持正确道路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在定位革命主力军方面,浙江进步青年已然观察到工场劳动者身上蕴藏的革命力量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施存统指出:“在无产阶级分子中,最有力量做社会革命的,就是工场劳动者和交通劳动者,因为他们在经济上占最重要的位置。”[7]416在无产者联合方面,浙江进步青年充分融汇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强调劳动者要联合起来。陈望道曾撰文呼吁,“劳动者唯一的靠着,就是‘劳动联合’”。[12]42在组织与政治团体方面,他们已经认识到要取得革命胜利,无产阶级劳动者必须关心政治、参与政治,组建自己的团体。邵力子劝诫工人,“资本家团体总是靠不住的,非自己赶快起来组织真正的团体不可”。[13]这一系列的理论探索可以说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萌芽,对当时中国革命而言无疑是一剂“良方”,为随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三)语用信息层次:领悟思想精髓、应用浙江实践

语用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及状态改变方式的效用与价值,强调信息在逻辑理解层次上的应用,是信息传播的最高层次。[5]102语用信息的价值关键在于实践,即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也曾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135-136浙江进步青年在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思想精髓,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指导这一时期江浙地区革命实践,为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广泛的传播及崭新政党组织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实践根基。

一是组织领导青年运动。青年运动往往由青年群体中较为优秀、进步的青年精英组织发起。初步具备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浙江进步青年在五四时期的青年运动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陈望道在《五四时期浙江新文化运动》一文中提到:“浙江对‘五四’运动的反应,比上海要迅速、强烈。”[12]304五四运动爆发后仅三天,“火烧赵家楼”的消息就在浙江传播开来。绍兴学生曾寿昌、董秋芳、何景辉等组织绍兴五中、五师、越材等校师生共计1 700余人在觉民舞台召开国耻纪念会。[9]296杭州14所中等以上学校学生在宣中华、连瑞琪、吴静等进步青年的号召下,集会于湖滨第二、第三公园,学生参与规模达3 000人以上。[9]286

二是实践探索工农联合。工农联合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在语用信息层次传播的生动体现,最能彰显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息的效用和价值。浙江进步青年深入工厂,了解工人现状,跨出了与工农结合的第一步。1920年7月,宣中华、刘大白等一批进步师生协助浙江印刷公司青年工人成立“浙江印刷公司工作互助会”,成立工人夜校,并为夜校工人教授政治课,揭露资本家的剥削本质。同时,进步青年奔赴农村,启发农民阶级,推动农民运动。1921年夏,浙江一师青年宣中华、徐白民及女师杨之华等先后赴萧山衙前,帮助当地农民成立“萧山衙前农民协会”,成为全国首个早期共产主义性质的农民运动组织。

三是组建、参与进步团体。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作用下,浙江进步青年不断成熟,意识到组建先进团体是表达利益诉求、实现政治目标的必要手段。一方面,他们亲自组建青年进步社团,影响较大的如“永嘉新学会”“浙江新潮社”“少年中国策进会”等;另一方面,浙籍青年知识分子参与中共早期党团组织建设,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在陈独秀发起建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浙江青年知识分子有6人,占到了成员总数一半以上。随后成立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15人中浙籍占7人。[6]14-151920年6月至1921年上半年建立的8个早期党组织中,浙籍进步青年参与了上海、日本和广州3个组织的创建工作,他们与建党和中共一大召开密切相关,当之无愧是中共早期党组织中的骨干力量。

三、对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重要启示

我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中提出:“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塑造青年才能塑造未来。” 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更是中国共产党事业的生力军。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执政思想之本,推进其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离不开青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青年学生中“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14]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交锋,马克思主义在青年群体中的主导话语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在青年群体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事关国家当前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命题。从信息传播维度梳理、考察马克思主义在浙江进步青年中早期传播的历史轨迹,对新形势下优化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意义重大。

(一)积极赋能:青年是学习、研究、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有生力量

从传统来看,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曾过于强调传播者的主导作用,而往往忽视了青年受众的主体地位,对其主观能动性重视不够。一味地开展灌输式的单向传播使得部分青年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误解和排斥。五四时期,浙江进步青年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所作的历史功绩充分说明,青年群体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由雏形到正式成立,是以青年为主体的新式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智慧结晶和时代产物。因此,在青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要充分重视青年受众的主体性地位,发挥青年受众的主体力量。一方面,将引领青年思想与解决青年问题相结合。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从“打开青年思想驰骋的天空,搭建青年实践创新的舞台,提供青年塑造人生的机会,创造青年建功立业的条件”四大维度,做青年工作的热心人。另一方面,青年受众要做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人翁,要认同、坚信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当下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征途中,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就要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点燃青春发动机”,置身时代浪潮,勇立潮头,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二)生动阐释:马克思主义在“语法、语义、语用”层次的青年化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浙江进步青年中的传播涵盖了语法信息层次、语义信息层次及语用信息层次三个方面。浙江进步青年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语言符号层面学习传播的基础上,不断研习理论蕴含的逻辑深意,并在实践中初步尝试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中国化改造。邵飘萍曾提到:“研究社会主义,尤当时时勿忘却中国之实情”,施存统也强调在中国主张马克思主义“乃是马克思主义精髓的运用”。[6]215-216这是该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浙江进步青年中传播留给我们最可贵的历史经验和重要法宝。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就要注重青年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在语法信息层次、语义信息层次及语用信息层次的中国化发展和时代性转换。在语法信息层次和语义信息层次,高校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沿阵地,要始终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与青年学生发展的契合关系,丰富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意义预设及诠释,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武装青年头脑,为青年学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在语用信息层次,以青年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广大青年要树立实践理性,坚持知行合一,将理论精髓应用于各类思想性、政治性实践活动中,积极加入共青团、学联、青联等先进青年组织,在实践中对理论进行思考和研判,敢于质疑、敢走新路,为推进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理论创新添砖加瓦。

(三)融合创新:信息传播载体要契合青年现代性的选择偏好

五四时期,读书看报是深受浙江进步青年追捧的掌握信息的方式和手段。也正是借助江浙地区文化阶层盛行的阅读之风,马克思主义在浙江进步青年中得以迅速深入的传播。这启示我们在青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必须依托青年喜好的文化传播载体。然而,传播载体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变革,信息传播的媒介不断丰富多元,传播载体也趋于多样化和立体化。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新媒体已全面覆盖到青年群体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青年受众对于研习马克思主义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载体,表现出了多样化、时尚化和生活化的新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青年的选择和偏好不断地融合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载体。满足青年受众多样化需求,要兼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传播载体与新兴传播载体,既要巩固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发展,又要大力扶持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迎合青年受众时尚化需求,就要抓住青年对新媒体技术衍生的微博、微信、QQ、慕课等新兴传播载体的兴趣,根据这些新兴传播载体的属性创作具有青年言说方式的新内容和新形式,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媒体化;适应青年受众生活化需求,就要紧密结合青年的日常生活,使传播载体融入青年生活、融入青年场域、融入青年实际,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常态化。[1]196

四、结 语

纵观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轨迹,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青年发展始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中国进步青年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催化剂”,是马克思主义时代性转换的“先行军”,亦是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助推器”。马克思主义在浙江进步青年中的早期传播,本质上是中国进步青年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发展、时代性转换和大众化传播所作的初步探索。这一历史进程为江浙地区五四运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为随后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南。以史为鉴,对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中传播的内涵进行系统开掘、多维透视,有助于厘清历史脉络,证成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青年发展协同融合的内在逻辑,对当下筑牢马克思主义在青年群体中的主导话语权意蕴深远。

参考文献:

[1]倪邦文.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历史视野和哲学思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1.

[4]邵祖德.浙江教育简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42.

[5]杭孝平.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6]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浙江先进分子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7]新青年社编辑部.社会主义讨论集[M].广州:新青年社总发行所,1922.

[8]陶水木.沈定一集(上)[M].北京:国家图书出版社,2010:96.

[9]《浙江省青年运动志》编纂委员会.浙江省青年运动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办公室.和平老人邵力子[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63.

[11]浙江省青运史研究室.浙江青年运动与青年工作编年纪事[M].北京:中华书局,2001:10.

[12]陈望道.陈望道全集(第5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13]傅学文.邵力子文集(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5:464.

[14]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猜你喜欢

浙江马克思主义信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订阅信息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展会信息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