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理性思考

2018-04-09狄伟锋

关键词:共同体公民培育

狄伟锋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公共精神是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的重要内涵。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应该是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核心。虽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一直是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的民族精神里普遍缺少“公共精神”基因,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一、公共精神的内涵

关于公共精神,有学者认为其不仅具有政治学的意义,更是一个具有一般意义的哲学概念。就内涵而言,所谓公共精神是指孕育于现代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之中,位于最深的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以全体公民和社会整体的生存和发展为依归的一种价值取向,包含着对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和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目标的认可与追求。[1]笔者认为,公共精神就是身处现代社会共同体中的公民,在具有平等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对社会的普通责任感,对公共道德和公共利益的普通认同感,是一种现代社会公民的主体性的价值精神和人格特质。具体而言,现代社会公共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性知识、公共性思维习惯、公共性的行为规则、公共价值意识、公共的伦理责任信念以及公共人格,等等。

笔者这里借用社群主义关于共同体伦理的基本内涵,试图探讨这一内涵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的途径。“共同体”一词最早源于亚里士多德“政治共同体”的概念,后经演变,涵义逐渐复杂。一般认为,共同体是指享有相似价值观、具有某种共同伦理规则的群体,成员之间平等且有合作意向,并乐意为某种公共利益寻求努力。

社群主义主张“无限义务”的原则,重视共同体中的个体对他人的义务,包括对隶属的群体和机构的义务,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应具有忠实、人道和自我牺牲的精神。现代性给我们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让人们付出了代价,其中最重要的代价就是相互信任、合作和承诺所依赖的社会联系的弱化。当社会组织强有力时,这些东西就会繁荣,当人们被彼此孤立并以自我为中心时,它们则处于危险之中或消失。[2]按照社群主义的主张,现代社会应通过建立一种“共同体”,在共同体中,人们遵守并践行公共伦理,维护某种公共利益和权力,对公共规则保有群体认同,人人在平等主体的基础上愿意为公共价值的实现作出努力。运作良好的共同体,是一种宝贵的“道德资本”。菲利普·塞尔兹尼克提出了“作为道德资本的社会资本”,认为当群体生活营造了帮助人们共同工作和相互信任的资源时,社会资本也就形成了。与他人有效联合、有共有理解并接受共同规则的人,人们将乐于彼此帮助,并显示出自治。社会资本在维持信任、责任和合作的范围内,它是道德资本。[3]这也是社群主义对共同体伦理的基本信念。

共同体是培育公共精神的重要场域,公共精神是共同体的核心追求。共同体成员的公共信念、公民身份和意识、对公共善的守护以及对公共价值的追求,都构成了公共精神的应有之义,这也是现代社会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比如农耕文化是以血缘和家族为纽带的文化,群己界限不清晰,缺少公共生活空间,对公共生活的伦理规则也缺少应有的关注,加上文化中社会本位、伦理本位特质的影响以及社会制度发展的历史脉络,导致公民公共精神的普遍缺失。正如梁漱溟在所著的《中国文化要义》中指出:“人们的品性,固皆养成于不知不觉之间;但同时亦应承认,公共观念不失为一切公德之本。所谓公共观念,即指国民之于其国,地方人之于其地方,教徒之于其教,党员之于其党,……如是之类的观念。中国人,于身家而外漠不关心,素来缺乏于此。特别是国家观念之薄弱,使外国人惊奇。”[4]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工具理性主导的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重要社会功能——培育公共理性、培养为社会正义代言的公共知识分子的功能有式微之势,高等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有流于蔡元培就曾担忧的“职业养成之所”的趋势,与此相应,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公民意识、公民责任缺失现象。

表1 大学生最关注问题调查(N=239)

注:答案要求每人选三项内容作为最关注的问题,根据结果整理出每项的百分比

在笔者对239名大学生“最关注问题”的相关问卷调查中发现(见表1),在各种大学生关心的选项中,“就业”排在首位,其次为“个人幸福”“家庭和睦”,然后才是“社会公平”“弱势群体利益”“生态环境”等,对个人命运的关注远远胜于对社会公共问题的关注,对前者的热情和对后者的冷漠也反映出高等教育和现实生活中严重的功利倾向。

现代社会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丰厚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深层危机。其中最主要的危机有:人与人自身关系的危机,表现为心理问题增多,精神归属感缺失;人与他人关系的危机,微观方面表现为人际交往的信任危机,人对社会价值的认同危机,宏观方面则表现为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隔阂升级导致局部争端、战争不断。要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些危机,需要发展一种普遍的公共理性精神,才能在解决自身危机以及自身与他人关系的危机中找到出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中提出:“高等教育本身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且必须进行从未要求它实行过的最彻底的变革和革新,以使我们目前这个正在经历一场深刻价值危机的社会可以超越一味的经济考虑,而注重深层次道德和精神问题。”[5]大学的使命除了知识的传承,很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对人类命运深切关注的人文主义情怀,对社会公共福祉和制度进步的强烈责任感。

大学公民教育贫乏是当下高等教育的重要问题。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大学公民教育的意识远远不够,大学公民教育实践也较为贫乏,而公民教育是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只有22%的人理解公民教育的涵义,仅有15%的人认为接受过公民教育课程(详见下表2)。

表2 大学生公民教育情况的调查(N=239)

显然,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启蒙和培育尚没有系统化。无论是相关课程的开设还是活动的组织,都还没有把这一重要公民素养列入系统教育内容。[6]培育理性一直是教育的重要功能,其中对公共理性的培育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它关涉在公共空间里个体如何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如何超越权威和传统而追求公共利益、维护公共价值的批判能力。公共理性是公共精神的内核,唯有运用公共理性,公共精神才能得以建构,而理性是需要启蒙和培育的,但我国高等教育在这方面的实践还很薄弱。

一个社会公民的公共精神很大程度上是这个社会文明进程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公民素养教育,“作合格的公民”是许多国家学校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7]55我国的基础教育近些年来虽然也把公民教育的内容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历史传统等原因,公民教育一直仅作为道德教育的补充,没有将它作为必要的、有特殊内涵的教育特别予以强调。大学生作为社会中高素质人群,对社会未来的精神道德面貌起着重要作用。[7]60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他们思维活跃,对社会公共事务敏感,理想信念逐渐形成,对公共伦理价值有一定的理解力和批判力,正是其树立公共信念、建设公共伦理、培养公共责任等公共精神的黄金时期。因此,高等教育理应担负起公共精神培育的使命,为我国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

三、基于共同体伦理的思考

分析当下我国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除了传统文化、现代社会工具理性导致的大学教育职业化倾向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公民一直缺少公共生活领域,适合公共生活的各种团体自治组织很少。而个体是隶属于整个社会的,在群己界限不明的情况下,私权不清晰,公权自然也就不明朗,既然权力不明,那责任义务也难担当,这就导致了我国公民缺少担当公共责任义务的精神根基。大学生一直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也就自然养成了一种重视自我利益、缺少对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认同的精神特质,因此要培养大学生公共精神,从社群主义共同体伦理的视角应该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一)将公共精神的培育作为大学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

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绝不仅仅是“成才”的教育,还担当“成人”的使命。[8]“成才”仅仅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方面,即满足人掌握某种职业技能、在社会上谋生的能力,“成人”才意味着精神上的完整,表现为在处理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关系时,能够把握好社会公共尺度,能够用公民的角色身份关照社会事务,能够有“公心”守护公共善。这种精神上完整的人才是现代社会真正的合格公民,培养这样的人应该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社会使命。[9]同时,高等教育应该把培养具有公共精神的人作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价值追求。要实现这一价值目标,应通过课程体系的调整,把公民教育列入相关课程内容,把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

大学生对公共精神的理解和认同从认知上需要启蒙,高等教育应该通过相关课程设置,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脉络,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视角透视公共精神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中西群体人格特征在公共精神方面表现的差异。通过课程实现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启蒙、培育是高等教育实施公民教育的首要环节。

(二)将构建各类共同体作为学生主体能力培养的重要步骤

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10]主体性的人表现为具有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具有运用理性选择和判断的能力,在一定的公共空间里则能够主张权利并承担责任,为共同体伦理价值的实现具备一定的志愿精神。社群主义者认为,在各种自由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各种共同体性质的社会组织必须得到保护和培育。目前大学生虽然拥有某些自治组织,比如学生会、学生社团等,但这些组织在某种程度上还缺乏共同体的某些特质。学生会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官方组织,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延伸,它直接对学生管理的有关部门负责并被相关部门领导,大部分学生并不觉得学生会这一团体是自己的身份组织,并没有通过这个组织找到某种归属感,参加学生会的成员也并不觉得这是一个能够代表大部分学生意志的组织,他们大多只是希望通过学生会的工作获得锻炼机会并提高某种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以后的发展谋求资本。

另外,在当前高校里,大学生缺乏公共生活的空间,没有一种真正让学生拥有归属感的共同体组织。[11]没有公共生活,就缺少对公共生活的体验,自然也就没有承担公共责任的机会,更难以了解公共生活的规则。长此以往,大学生关注的就只有自己的“私事”,缺少对“公事”的责任意识和正常健康的关注意识,即使通过高等教育,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仍然没有形成。为此,高校应该通过学生自治组织等共同体的建立,培养大学生的自治自主能力。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学生团体参与学校公共管理,同时培养学生的公共责任意识,比如大学生宿舍自治协会,让学生通过自主管理自主服务,实现对宿舍这一个公共空间的管理。再比如,可以成立像勤工俭学协会、各种志愿组织和社团等各种不同类别的自治组织,在某种范围内形成一定的公共空间,在某种共同认可和追求的伦理价值视域内开展公共生活,组织成员有共同关注的公共利益,有必须要遵守的公共秩序和规则。在公共空间里,大学生公共精神包括主体意识、规范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协商意识等才会逐渐养成。

(三)将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作为社会公共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社群主义者特别重视现代生活中基于信任、责任和合作的社会共同体的价值,认为那种相互承担和信任的资源是一种“道德资本”,而人的公共精神恰恰只有在这种“道德资本”的滋养下才能培育和发展。

有人提出通过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公共事务参与能力。[12]高校可以和社区内企业、政府、各种民间组织等建立联系,形成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特别是一些公益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公共服务意识和志愿精神。只有参与公共事务,大学生才会逐渐形成一种“公共理性”,才会把公共利益作为个体利益的一部分,在面对公共事件的时候才不会抱着“围观”的“看客”心态,才会用理性去判断和选择,才会通过理性行为去否定或者支持某个观点。显然,现代大学已经失去了昔日“象牙塔”的安宁,全世界都在提倡“没有围墙”的大学,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已经成为大学的重要功能,而任何服务都不是单向的,社会作为高等教育使命的助力系统也会反哺给大学,其中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尤其不能脱离社会的力量。[13]社会通过其强大的教育功能,不仅培育了大学生的社会化人格,在大学生作为现代公民素养教育方面也担当着高校自身无法替代的功能。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培育没有社会这个平台,就无法实现公民角色的内化。大学生只有真正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甚至社会事务管理,才能强化公民责任,才不会囿于自我的狭小天地,才会走出自我和家族观念,才会在“兼济天下”的公共情怀中成长和成熟起来。

(四)将培育志愿精神作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重要内容

志愿精神是公共精神的重要体现,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是公共精神培育的重要内容。志愿精神不是一种单纯的奉献精神,它是建立在公共视野和公共利益基础之上的自愿担当和付出的精神。它是一种道德选择但不是一种简单的“私德”,它体现了公德意识,是对公共利益的付出而不是为了成全某种个体利益,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精神。在伦理本位的文化里,不乏对奉献精神的弘扬,比如“雷锋精神”,但是由于“公私”界限模糊,往往我们提倡的奉献是一种简单的以牺牲个人利益而成全群体利益的价值取向或行为选择,这同时也意味着这是一种高标的道德标准,对许多道德能力一般的个体来讲,要达到这种境界是有些难度的。志愿精神源于对公共利益的责任意识,任何公共成员都应该有自觉维护公共价值即“共同的善”的意识,都应该具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公共利益主动付出的担当意识,它应该是公民社会中公民应具备的社会责任。在许多社会活动中,大学生都有作志愿者的机会,高校应该利用一些契机把志愿精神培育和这些社会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这些社会活动,让志愿精神成为大学生自发的公共精神,而不是带有某种功利倾向的“资本积累”。

(五)将融合时代精神作为社会公共意识培养的正确导向

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正确的教育策略和良好的环境机制,只有充分发挥“学校”和“社会”的有效结合与互动,才能够逐步提升大学生的公共精神,使公共精神成为现代国民教育制度及新的民族精神培养的根本价值取向。公共精神不仅体现在公民与国家、政府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共融的精神态度,也体现在公民对公共事务所持有的自觉态度与情怀上,还体现在公民之间的相互尊重、包容与理解、平等相处、合作共事的精神气度和行为习惯中。新时代呼唤具有时代精神并能够投身于时代建设的青年,因此通过学习思想道德建设、爱国主义弘扬、诚信体系构建、公共文明传承等方面培育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启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培养其人文情怀为核心内容的公共精神意识,倡导他们在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政府、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仅要依据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还要以高尚的奉献精神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为引导。

现代社会面临着多元价值的冲突甚至对抗,大学生在各种价值博弈的喧嚣中,能否通过建立一种公共理性在各种公共事件面前审慎判断和选择,是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责任。大学生在个人心智和社会经验等方面仍然不够成熟,往往带有某种盲目性。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生活尤其是网络生活背景下,大学生的这种盲目性体现得更为明显。由于大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在现实生活中就不能准确地把握自我,从而易让自己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当中,一些大学生在对自我与他人及社会的认知上产生了双重标准,他们往往对自己采用较为功利的尺度,采用较低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而对他人和社会则采用较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在社会文化急剧变化的时期,许多传统价值观念逐渐丧失了魅力,而新的价值观念还未完全建立。在这种新旧价值观并存且相互冲突的复杂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很难根据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合理而准确地选择某种价值观念,从而使他们陷入无以参照、无所适从的境地。面对多元价值的冲击,高等教育应当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真正承担起培养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使命。

参考文献:

[1]袁祖社.“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10-114.

[2]笪素林.社会治理与公共精神[J].南京社会科学,2006(9):92-97.

[3]黄礼峰.王宁宁.模范公民视野下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培育[J].当代青年研究,2015(1):74-78.

[4]户晓坤.新媒介公共文化空间建构与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7(8):80-84.

[5]叶飞.以优良的制度培育学生的公民品质[J].中国教育学刊,2017(1):85-90.

[6]唐彬.论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J].教育探索,2015(6):101-105.

[7]菲利普.塞尔兹尼克.社群主义的说服力[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68.

[9]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01-103.

[10]徐勇.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M].开放时代,2001:70.

[11]杨立英,曾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7-70.

[12]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61-65.

[13]余维武.价值多元背景下的西方德育改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92-95.

猜你喜欢

共同体公民培育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爱的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