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并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018-04-09王超韩国强
王超 韩国强
(贵州省人民医院,贵阳,550000)
急性脑卒中多发于中老年人,是我国高发性疾病之一[1]。急性脑卒中患者容易并发睡眠障碍,这种继发症状在临床较为常见,尤其在脑卒中急性期表现较为突出[2]。有研究表示,无意识障碍者患病之后在5 d以内就会出现睡眠障碍,而有意识者在3 d以内就会出现睡眠障碍[3]。睡眠障碍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更会减缓患者的恢复速度,有严重睡眠障碍者甚至会加重病情,本文以我院3年以来收治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急性脑卒中并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睡眠障碍者58例,无睡眠障碍者54例,以此为依据分为2组。其中脑卒中并睡眠障碍患组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3.48±4.68)岁,非睡眠障碍组中男34例,女20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2.99±4.37)岁。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脑卒中的各项诊断标准;经MRI或CT检查确诊;患者自发病7 d内入院;无智力、精神障碍,认知能力清晰;患病前无睡眠障碍;均为初次发病。排除不符合本次研究的患者,剩余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以脑卒中评估量表(NIHSS)对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15分以内为轻度,16~45分之间为中重度,以评分高低判断患者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值越高越严重[4]。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另外分析卒中类型、卒中部位以及并发症等对患者的影响。
2 结果
2.12组患者卒中类型、卒中部位对睡眠障碍影响分析结果在卒中类型的比较中,睡眠障碍组发生出血性卒中的概率高于非睡眠障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卒中部位的比较中,左半球、右半球卒中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组患者既往慢性病史、并发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睡眠障碍影响分析睡眠障碍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神经功能缺损均高于非睡眠障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卒中类型、卒中部位对睡眠障碍影响分析结果[例(%)]
表2 2组患者既往慢性病史、并发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睡眠障碍影响分析结果(%)
3 讨论
急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属于脑血管循环障碍类疾病,我国脑卒中发病率较高,若不及时治疗,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对患者和患者家属带来严重的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容易并发睡眠障碍,且影响因素众多,属于器质性睡眠障碍,主要症状为睡眠时间长,且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的状态且睡觉结构紊乱[5]。本研究中出血性脑卒中并睡眠障碍患者数量较多,且临床特点以日间过度睡眠为主,而缺血性脑卒中并睡眠障碍患者较少,且患者多表现出无法入睡,失眠等特点。从NIHSS评分中可知,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睡眠相关,缺损程度越严重,则并发睡眠障碍的几率越高。脑卒中患者长久卧床,不方便下床活动,因此白天卧床时间较长,由此在夜间正常睡眠时间开始时,难以正常启动且持续性造成睡眠障碍。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既往慢性病史,对患者的睡眠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有冠心病史的患者,对睡眠的影响最大,本观察组中合并冠心病患者夜间睡眠时间,容易发生心肌缺血、冠状动脉阻力增高、迷走神经兴奋等症状,因此患者正常生理代谢需求无法满足,在夜间睡眠时出现紧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胸腹部有莫名的压迫感等症状,导致其频繁觉醒,出现间断性睡眠障碍。继发感染和并发症也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合并感染后,抗生素等药物的应用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且某些患者药物耐受性差,不良反应较大,从而导致睡眠障碍。
[1]陈娟.急性脑卒中并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9):40-42,50.
[2]杜宁.睡眠—觉醒障碍数据库的建立及失眠障碍患者相关因素、神经心理特征分析和相关随访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
[3]刘红,沈斌,李卫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7,38(7):782-784.
[4]刘扣琴.超高龄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6):31-33.
[5]农媛,肖海,梁妙玲,等.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8):768-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