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38名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的临床效果分析及致龋因素分析

2018-04-09王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6期
关键词:龋率龋病龋齿

王红

在口腔科的疾病中, 龋病是最常见的一种[1,2], 给身体造成很大伤害, 儿童是龋病高发年龄, 并且80%是窝沟龋。窝沟封闭是目前公认的可以有效预防窝沟龋的方法之一。本研究分析进行窝沟封闭与未进行窝沟封闭的牙齿患龋率的差异, 通过问卷调查, 分析家长在儿童口腔健康防护中所起的监督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在沈阳市大东区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638名6~13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学生及家长的意愿分为实验组(277名, 恒磨牙831颗)和对照组(361名,恒磨牙1117颗)。

1.2材料 观雅窝沟封闭剂;啄木鸟光固化机;光固化Ⅱ型。

1.3方法 实验组进行第一磨牙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步骤:将牙面进行彻底清洗, 配合使用不含氟清洁剂, 吹干牙面,干燥并用棉卷隔湿。采用37%磷酸凝胶涂布窝沟至牙尖斜面2/3处, 酸蚀1 min冲洗, 吹干至颌面呈白垩色, 涂布封闭剂, 在不影响咬颌的情况下尽可能涂厚一点。固化机固化30 s, 距牙面1 mm处。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

1.4质量控制 调查前, 组织10名专业的口腔科医生进行操作, 对操作人员进行完好率标准确认的一致性培训, 一致率达到95%。调查数据由专人核查录入。

1.5问卷调查 由两组的学生及家长共同完成, 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设计[3]探究口腔卫生习惯、口腔卫生状况及家长对口腔知识的了解等对学生第一恒磨牙的影响。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龋率及龋均值比较 实验组患龋率为2.65%(22/831),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5%(196/111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龋均值为(2.65±2.31)少于对照组的(4.58±2.3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饮食及口腔习惯对龋病影响单因素分析 7.37%的学生经常在睡前吃零食或喝甜水, 不同饮食习惯学生的龋面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8%的学生在吃完零食后从不刷牙, 且仅有34.01%家长表示会经常检查学生刷牙;55.01%的学生可以做到刷牙频率≥2次/d;不同刷牙频率学生龋面值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家长对窝沟封闭的认知度与文化程度关系 638名家长中认为窝沟封闭能预防龋齿有361名(56.58%), 267名不清楚相关知识, 有10名认为窝沟封闭不能预防儿童龋齿。140名(21.94%)家长带学生进行治疗。家长不同文化程度对窝沟封闭的认知度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龋均值比较

表1 两组龋均值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名数 龋均值 t P实验组 277 2.65±2.31a 10.36 <0.05对照组 361 4.58±2.35合计 638 3.74±2.64

表2 638名儿童饮食及口腔习惯对龋病影响单因素分析

表2 638名儿童饮食及口腔习惯对龋病影响单因素分析

注:不同刷牙频率学生比较, P<0.05

项目 名数 龋面值 P睡前吃零食或喝甜水 从不 223 0.26±0.12经常 47 0.15±0.09 0.091偶尔 368 0.47±0.18零食后刷牙频率 从不 42 0.47±0.20经常 215 0.26±0.13 0.472偶尔 381 0.41±0.19刷牙频率 ≥2次/d 321 0.23±0.09 1次/d 305 0.50±0.28 0.010<1次 /d 12 0.91±0.41家长检查学生刷牙 从不 16 0.31±0.10经常 217 0.20±0.08 0.126偶尔 405 0.47±0.25

表3 638名儿童家长对窝沟封闭的认知度与文化程度关系(n, %)

3 讨论

在口腔科的疾病中, 龋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本文对沈阳市大东区随机抽选的638名适龄学生进行窝沟封闭对第一恒磨牙龋齿的影响进行研究。窝沟封闭是一种无痛, 无创伤, 经济高效, 无不良反应的防龋方法, 儿童六龄齿萌出最早, 窝沟点隙多且深, 不易清洁, 患龋率高[4,5]。通过本研究显示, 进行窝沟封闭防龋的儿童, 龋均值要明显低于未进行窝沟封闭的儿童, 窝沟封闭减少了龋病对儿童身心造成的危害, 是预防龋齿高效可行的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 窝沟封闭剂的保存率逐渐降低。儿童第一恒磨牙的患龋率与窝沟封闭剂的保存率呈反比关系, 窝沟封闭可以有效降低儿童患龋率, 预防儿童龋齿的发生, 防龋效果是肯定的。定期随访, 对封闭剂脱落的牙及时重新封闭, 降低患龋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儿童的口腔健康需要多方面注意, 家长具有非常重要的责任, 如何监督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是家长认真研究的课题, 本研究显示, 56.58%的学生家长知道窝沟封闭能预防儿童龋齿的发生, 而且知晓率随着家长的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升高,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30.24%,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为78.04%。目前仍有部分家长不了解窝沟封闭的作用。家长应加强儿童口腔健康的意识, 培养儿童在生活中的正确饮食习惯, 起到监督作用。窝沟封闭安全有效, 便捷经济。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使用率已达到90%以上[6], 而覆盖率却相距甚远, 开展和推广六龄齿的窝沟封闭[7-10], 做好儿童口腔保健的宣教工作是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总之, 窝沟封闭预防性治疗对预防儿童龋齿有一定的效果, 为促进儿童的口腔健康, 预防龋齿的发生, 应加大对儿童窝沟封闭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 尽量达到全人群知晓的良好效果。

[1] Hooley M, Skouteris H, Boganin C, et al.Body mass index and dental cari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literature published 2004 to 2011.Syst Rev, 2012, 1(1):57.

[2] Cheon K, Moser SA, Wiener HW, et al.Characteristics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genotypes and dental caries in children.European Journal of Oral Sciences, 2013, 121(3 Pt 1):148.

[3] 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0-20.

[4] 尚辉艳.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50例疗效分析.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 2012, 26(8):809-810.

[5]王艳, 赵红芳.儿童窝沟封闭的临床疗效观察.医药论坛杂志,2014(5):95-96.

[6] 王辉, 陈宏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实验室诊断.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1, 11(6):420-422.

[7] 张敬之, 葛康康, 金红兰.东阳市小学生恒牙龋病调查结果.浙江预防医学, 2014(11):1160-1161, 1164.

[8] 王国珍, 罗云纲, 李美华.吉林省长春地区儿童龋病患病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39(5):1020-1026.

[9]万英明, 王红果, 仇凤歧.儿童窝沟封闭的临床疗效观察.北华大学学报(自然), 2003, 4(3):237-238.

[10] 李丽洁.儿童窝沟封闭的临床疗效观察.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s2):414-416.

猜你喜欢

龋率龋病龋齿
儿童乳牙龋病的研究进展
滁州市南谯区幼儿园儿童乳牙龋病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苏州市姑苏区小学生龋齿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效果评价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
180例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调查研究分析
预防龋齿
婴幼儿龋病的综合性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