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性溃疡的温针灸治疗效果分析

2018-04-09徐红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6期
关键词:溃疡性消化性溃疡

徐红霞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 常规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 祖国医学将其纳入“胃脘痛、胸痹”等范畴, 中医治疗主要以“理气和中, 温阳健胃”为治疗原则[1]。温针是针刺联合艾灸的一种治疗方法, 不仅能有效的活血行气、舒经活络, 同时借助艾灸的效果达到温阳散寒, 除湿活络的效果。患者在疾病发作期采用温针灸治疗, 能有效降低解痉药物对胃肠道造成的影响[2], 同时促进溃疡的愈合。本院回顾性分析了既往收治的1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 现将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7年4月本院门诊收治的1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80例。对照组男52例, 女28例;年龄27~63岁, 平均年龄(36.8±9.8)岁;病程1~20年, 平均病程(6.9±5.4)年。观察组男50例, 女30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36.5±9.9)岁;病程1~18年, 平均病程(6.5±4.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晨起时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华东医药(西安)博华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4797]20 mg/次, l次/d, 持续用药2周;另外于早晚口服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浙江永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3020128)150 mg/次, 2次/d, 持续用药6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 选取中脘、肝俞、胃俞、脾俞、肾俞、气海、天枢、足三里穴位进行针灸, 取穴部位常规消毒, 选择0.3 mm×4.0 mm的毫针针刺, 得气后在针柄处接一长为一寸的艾炷, 1次/d, 每周治疗5 d为1个疗程, 持续治疗8个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治愈:相关症状均消失, 经影像学检查提示溃疡面完全消失;显效:相关症状明显好转, 经影像学检查提示溃疡面缩小>75%;好转:相关症状有所减少, 经影像学检查提示溃疡面缩小50%~75%;无效:相关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均提示无任何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42例、显效16例、好转16例、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治愈27例、显效13例、好转21例、无效19例, 总有效率为76.2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1, 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

3 讨论

祖国医学将消化性溃疡纳入“胃脘痛”的范畴, 临床上常见的病因主要为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情志不畅、酗酒等,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嗳气反酸、胀满纳呆、恶心呕吐等,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黑便、食欲减少等症状, 该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4]。有研究指出[5], 针刺针刺对于胃十二指肠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的效果。近十年来, 临床学者通过胃的功能、形态、结构以及内分泌角度等多方面进行了观察, 以了解针灸对于胃溃疡的治疗机理, 最终提出针灸对于胃溃疡的治疗主要是依靠对胃运动的双向调节以及保护胃黏膜来实现的[6]。针刺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能增强胃部的抵抗力, 同时提高胃的消化功能和运动功能。还能缓解原本处于收缩亢进的胃部运动, 达到缓解痉挛的效果[7]。此外, 针刺足三里还能对胃酸的分泌进行调节, 能有效抑制胃酸过多分泌, 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8]。

温针灸是在针刺的基础上联合艾灸的一种治疗方法, 治疗过程中, 患者会出现肠胃蠕动、腹部发暖等现象[9-12]。随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温温针灸不仅能有效改善血液和淋巴液循环, 同时还能扩张局部的血管, 减缓深部组织充血的情况, 有效促进代谢物和炎症产物的吸收, 刺激上皮细胞的生长, 同时加快组织的再生能力和细胞的活性, 缓解患者痛觉神经的兴奋性, 对肌肉的痉挛有明显的松弛作用[13-1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治愈42例、显效16例、好转16例、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治愈27例、显效13例、好转21例、无效19例, 总有效率为76.2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8.01, P<0.01)。

综上所述, 温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 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与体征, 促进溃疡愈合。

[1] 李文英.温针灸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亏虚型临床疗效观察.中医药信息, 2014, 31(6):87-89.

[2] 荆凤茹.消化性溃疡的温针灸治疗效果分析.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 2016, 21(1):147-149.

[3] 任彦, 王文荣.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进展.中医研究, 2015,28(1):74-76.

[4] 李广庆.温针疗法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8):23-25.

[5] 韩国勇.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亚太传统医药, 2015, 11(22):102-103.

[6]韩国勇, 王光夷, 吕静, 等.温针联合温肠汤保留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河北医学, 2016, 22(4):646-648.

[7]侯宽超, 王健.温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 , 2015(11):1062-1063.

[8] 周运.温针灸联合疏肝健脾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观察.新中医 , 2015(3):232-234.

[9]史冬梅, 李国民, 何文娟, 等.温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 2015(10):911-913.

[10] 由丽娜, 热依汗古丽·乌修尔, 赵静, 等.温针灸法辅助治疗复发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16):89-90.

[11] 王皓云, 叶柏.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吉林中医药 , 2012, 32(1):38-40.

[12] 冯亚斌.中药内服并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70例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2):73-74.

[13] 刘畅, 徐小茹, 韩东岳,等.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选穴规律聚类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2):119-121.

[14] 孟醒, 齐淑兰.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选穴规律研究.中国针灸 , 2016, 36(4):437-441.

[15] 黄少鹏, 程宏辉, 刘镇.胃溃灵汤结合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血清免疫功能蛋白和血清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世界中医药 , 2017(11):2693-2696.

猜你喜欢

溃疡性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怎样预防胃十二指肠溃疡复发
都是“溃疡”惹的祸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