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2018-04-08赖瑜婷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结合点生物课知识点

◎赖瑜婷

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开展,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去了解当前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哪些不足,还有哪些可提升的空间,另外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以及课后的学习效果检测情况如何?教师是否认真听取了学生的反馈,学生一般对课程的评价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需要每一位高中生物课教师经常来反问自己,不断的反思,调整提高。教师若能充分运用生物学的学科特点,挖掘自身,有机地引入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挥标本和实验的直观效应,抓住生物科学的新成就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对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揭示生物科学的深刻内涵,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常用方法总结如下。

一、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要灵活创新,吸引学生更多的注意力

教学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教师的教学风格也可以灵活多变。很多教师将教学风格与自己的个人魅力自然糅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教学风貌。不过即便如此,如果能够在教学方法方面,多进行一些创新,学生也能够得到更多的新鲜感,从而在兴趣方面有所提高。

1.巧用比喻化疑难。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人死了和睡着了。

2.引入诗词来帮助记忆。例如,当学习到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这两种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时,可以用“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句古诗来形容自由扩散的方式,非常形象的把自由扩散时物质扩散的浓度和方式讲解清楚,那就是能量有高低的变化,而且完全是自动进出,不需要任何的媒介。对于主动运输的方式可以用“逆水行舟用力撑”来形容,用“逆水”一词来形容传输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过程,而且整个过程很费力,因此需要能量的参与和介入,同时也是需要用“舟”这样的载体才可以实现的。这样就可以很形象的把两种方式的差别讲解清楚了,而学生只需要对应记住两句古诗,以后在这一知识点提取的时候就方便很多了。

3.用科幻法展开联想的翅膀。如:光反应式ADP+Pi→ATP若能科学利用意义更大。如果我们能制造模拟绿叶的绿色衣服穿在我们身上,通过特殊的导管把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ATP运到我们的体内,那么,我们一个月只需要吃几顿饭就足以维持我们身体生长的需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让绿色衣服来尽情制造吧!非洲难民再也不必为粮食太少而发愁,人类从此再也没有粮食危机了。

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教书育人是任何一门学科老师都要完成的任务都要在教学中特别进行德育工作的渗透。所以,开展德育工作并不是高中生物教学中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和如何实现的问题。高中生物课教学中有没有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呢?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找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思想教育的有效结合点。这种结合点,一种是固定的,一种是可变动的。固定的知识结合点,存在于教材中,具有客观性。有的知识结合点属于“显性”,例如,李时珍编著了《本草纲目》,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成为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植物学家,只要老师讲述,或者学生阅读,就可以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有的知识结合点属于“隐性”,需要教师去发掘。例如,植物生长素的浓度较低会促进植物生长;浓度过高会抑制植物生长。由此,教师强调:超过了事物质的数量界限,就会改变事物的性质,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结合生长素浓度的变化,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学生印象深刻。这样的知识点需要发掘、升华。另一种是可变动的知识结合点,它具有主观性,取决于教师占有具备思想性的生物学材料的状况,以及是否善于选择教材中相应的知识点。有的知识点不具有某种思想性,教师可以将自己占有的闪光的思想材料,在教材相应的知识点上赋予思想性。例如,讲DNA的双螺旋结构,一般为双链,可结合讲述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三链状DNA新结构。这一成果被称誉为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又一重大发现,获得美国当年百项科学头奖。这样讲既体现了教学的时代气息,又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深入研究并使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高中生物课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这套教材,对教材的内容,每一句话都要研究透彻。当然,同时也要结合教学大纲,认真领会大纲的指导思想,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将教材的内容真正充分的利用起来,给学生头脑当中建立一个非常清晰的生物学科知识框架。不过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些内容过于抽象,也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例如,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生物学现象,这些如果老师不是刻意的补充学生可能也联想不到。比如,通过发酵工程,可以迅速得到大量转基因产品(如干扰素、胰岛素等);青霉菌为了自己生存得更好,产生青霉素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而被人类发现和利用,你说这些例子对学生能没有吸引力吗?将教材的内容充分挖掘,并进行适当的扩展,这样就能很好的发挥,以教材为依托,以教材作为主线的基本教学模式使得课外补充成为丰富的视野拓展。这样的教学思路可以有效的避免教学中所出现的偏题跑题现象,能够让教师在教材的引导之下,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

总之,高中生物课教学要在现有基础上,带着创新,带着提高效果的目标不断的进行教学改革工作。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综合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热爱高中生物这门学科的同时有更多知识技能的收获。高中生物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教学能力,尤其是对各种教学方式的驾驭组织能力。这样才能在这门学科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课堂。

[1]殷燕华.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新生物课堂[J].文理导航(中旬),2018(01)

猜你喜欢

结合点生物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黑龙江省史志系统抗“疫”风采(下)
高中生物课教学生活化探寻
生物课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三个“结合点”分析
寻找科学与新闻的“最佳结合点”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