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活,回归生活
——小议《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策略
2018-04-08魏洁
◎魏洁
一、开展活动体验,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
生活化教学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小学教育侧重于对学生基本知识、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才能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一个人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对其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学阶段能力、品质的培养。2016年三科教材修订中提出以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这样的目标,小学《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承担的教育责任就变得更为重要,它要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细微处思考,不断提高他们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心态和品质。因此教师要密切联系生活施教,让学生关注生活并反思生活,最后提升生活。如结合学校开展的“主题性教育活动”、“研究性教育活动”等活动,让学生融入家庭、融入社区,去观察,去感受、去锻炼,去分辨,以吸取有益的思想和知识。
我以学习《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课《面对欺负和威胁》为契机,在学校开展了主题性教育活动“校园欺凌专项整治教育活动”。以召开“预防校园欺凌法治教育讲座”为主要活动,同时学校利用宣传横幅、校园广播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在结合真实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感悟到做人的道理。充分发掘、利用文本以外的教育资源,主要是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体验、感知体验、回顾学生的真实的生活,在儿童的真实生活中开发品德课程资源,这是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之一。
二、关注社会发展,让课堂教学源于生活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融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基础知识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立足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实现“生活—课堂—生活”的回归,把学生社会生活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思考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遵循这一思路,在学习《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时,学校与社区合作,邀请城建监察大队走进校园,开展了“小手牵大手,城管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共同为保障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有效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秩序整治而努力,发动和引导未成年人用“小手”牵起身边的“大手”,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市容环境意识,营造社会互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促进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拒绝不良行为,文明从自身做起,影响身边的人,为创造和谐、健康、优美、整洁、文明的生活环境而共同努力。这项活动不仅给学生普及了城市管理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同时也为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教学寻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
三、开发生活资源,让课堂教学服务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基于此,我们着力寻求《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分别依据课程内容,举行了“相约博物馆”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凝聚智慧、熏染品格”的中队会观摩活动、“学雷锋、爱劳动”教育行走在春天里的实践活动、“润物细无声、德育入心田”的主题队会研讨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共筑远大理想”的清明祭扫活动、“感恩教育”主题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落实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就是“将课堂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出了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标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且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品德成长的有效过程,并使学生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