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
2018-04-08朱锦宁
◎朱锦宁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等影响,在高中教学中,教师一味的重视语文、数学及英语等重点学科的教育,对于体育教学严重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错误的认为体育教学只是起到锻炼身体和消耗体能的一门课程,对于其他需要高考课程的提高并不会起到促进的作用。这种现象就导致了在高中教学中,体育课程往往会被其他主要课程所占领,或者是改为自习课等。久而久之,教师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不足,学生对于体育课程也产生了懈怠的心理,对于体育课缺乏足够的兴趣。但是,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教学已经加大了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影响,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主观运动的意识不强,导致了体育教学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总体来说,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造成高中学生缺乏主动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育教学的形式单一。教育教学的形式与学生主动参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由于受到场地以及体育器材等硬件设施的约束和限制,导致了高中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的方式较为单一,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第二,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据着主导的位置,学生的主体作用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由于体育课程实质上属于一门实践类课程,与其他理论课程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性将会由于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特别是在一些体育理论课程上,教师只是单纯的根据教材内容讲解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必然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评价模式缺乏完善性。评价机制对于学生的积极性具有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对于高中学生而言,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将会对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带来积极的影响。但是,我国体育教学中的评价模式普遍缺乏完善性,评价指标体系过于单一,并且在实际评价的过程中未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势必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
1.积极改善学校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 完善的体育场地及体育设施为高中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也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一种有效手段。由于受到前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对于体育设备的投入力度不够。因此,高中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并且丰富学校的体育设备的资源,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让学生可以在体育课堂中获得更好的条件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例如,以乒乓球课程为例,教师应该为学生配备足够的球拍和球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环境保障。完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备是高中体育课程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
2.创设良好的高中体育课堂氛围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身心均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提高高中学生主动参与性,营造轻松、愉快和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必不可少的,从而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来。所以,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课堂之前,应该准确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其他特征,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游戏或者竞技类比赛等开展教学。例如,在体育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通过发动学生进行一些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
3.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体育课堂是一门实践类课程,并且大部分时间是在户外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不相匹配。若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将会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受,对于体育学习就会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丰富体育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的形式,通过以优带差等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投篮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在讲解动作要领的时候,不可能顾及到所有的学生。所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由动作较为规范的学生带领并指导组内学生,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学会相关的体育技能。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且全班均能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教学想要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标,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性是基础和前提。因此,针对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性的提高。高中体育教师必须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1]冷卫国.高中体育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5(29).
[2]阚学忠.高中体育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