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咨询技术对课堂师生对话艺术的启示
——从育英中学第十届百花奖一节地理课谈起

2018-04-08云彩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求助者咨询师心理咨询

◎云彩霞

2017年12月5日,我校“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第十届百花奖课堂教学大赛拉开了序幕,每位教师都以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本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精心设计,多次打磨,每一节课都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其中,年轻教师郭韶华的一节《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合理利用》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地理教研员认为这堂课在教学效果达成上尚且有些不完美之处,但笔者以为,课堂上的师生对话是大可褒奖的。整堂课郭老师以学生的预习结果作为本堂课教学的基点,教师提问、学生表达、教师引导、生生辩论、师生辩论……各个环节流畅清晰,思路严密,内容充实,然而达成这一切完全依赖于教师的娴熟且应变性强的课堂语言。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习惯于填鸭式的满堂灌,师生对话也仅限于一问一答的形式,新课程改革则提出课堂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应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两者缺一不可,必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活动的最大效应。而“教”和“学”教学环节的开展必须要有教师的指导语言,学生表达一定要有教师的评价语言,这些环节对教师的师生对话语言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些教育教学理论中,我们或者从职业要求上强调教学语言要准确严谨、简练明白、生动形象,或者从教师角色的角度强调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或者从技巧的角度强调语气、语调、语速、节奏、表情。然而在课堂环节的一步步展开,师生对话中的教师语言是否可以有更为具体且可模仿操作的一些方法呢?

近日,笔者在阅读到郭念锋主编的《心理咨询师》一书,认为心理咨询中需要运用到的技术,对课堂师生对话中的教师语言有很大借鉴意义。理论上,心理咨询技术分为: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参与性技术即倾听、开放式与封闭式提问、鼓励与重复、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具体化、参与性概述、非言语行为的理解和把握;影响性技术即面质、解释、指导、情感表达、内容表达、自我开放、影响性概述、非言语行为的运用。在课堂语言的实际运用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上的技术中提取一部分有效地利用在教师语言中,并根据师生对话开展的过程分为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倾听和鼓励、重复技术;二是内容反应、具体化、参与性概述;三是面质、内容表达、影响性概述、指导。

这里首先对其概念做具体阐释:倾听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本要求。鼓励即直接地重复求助者的话或仅以某些词语如“嗯”、“讲下去”、“还有吗”等,来强化求助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去。倾听、鼓励是心理咨询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当然这也是课堂上师生对话开展的前提,教师只有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加之以非语言行为(表情、眼神、肢体动作)进行回应,积极地鼓励,才能将师生对话有效地开展下去。学生因此也会对老师产生极大的信任感,从而放松心情,积极地进入学习的情境。

内容反应也称释义或说明,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求助者。具体化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达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参与性概述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包括情感综合整理后,以提纲的方式再对求助者表达出来。在课堂师生对话过程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是准确的,思路并不是清晰的,表达常常是不完美的,这就需要教师协助学生对所陈述的内容进行综合性整理,帮助他们理清知识点,所用的概念。这个过程也就是内容反应的过程。

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内容表达是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褒贬和反馈等。影响性概述是咨询师将自己所叙述的主题、意见等经组织整理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出来。指导是指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说某些话或以某种方式行动。指导是影响力最明显的一种技巧。在师生对话中,学生在辨析概念之初,很可能有前后矛盾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通过“面质”的形式,以苏格拉底产婆术式的辩论启发学生,真理才有可能越辩越明。作为教师,

对学生的语言还要进行评价反馈、提出建议,这也就是内容反应。教师在课堂上最重要的还要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将教学的重难点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在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学习过程的必要环节处,教师予以必要的指导,这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中最有效的指导。

下面就课堂上的一个片段具体说明:

师:亚马孙河流域中有没有泥沙比较大的地方?

生:有。

师:想一下它的水文特征。(指导)

生:……

师:那我帮你找。亚马孙河是不是三面环山的地形特点,中间是平原。从山地到平原的落差是不是特别大?

生:雨量大、流量大、落差又特别大……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情感反应技术)你是从降雨强度来考虑的。(具体化、内容反应技术)……

生:……

师:然后呢?你的第二点是?(倾听、鼓励技术)

生:尼罗河流经热带草原地区,然后湿地降水多。

师:我觉得你前后有些矛盾。刚才是说农业生产是在洪水期退去之后。那么夏季呢?你又说农业生产是在夏季。(面质技术)

生:洪水是在夏季。

师:洪水退去之后还会是夏季么?

生:秋季。

师:那你有没有想过洪水期可不可能利用洪水进行灌溉?(指导)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古埃及文明之所以产生,这与尼罗河季节变化很大。(内容表达、影响性概述)洪水期退后,会给埃及带来肥沃的土壤,农业生产会带来丰收。那么,洪水泛滥是好还是不好呢?

笔者认为,以上的一些心理咨询技术和课堂上的教师语言艺术是有很多的相通之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会不自觉地使用。当然,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学习使用这些具体可操作的技术,则会更好地提升我们的课堂效果和教学艺术。

猜你喜欢

求助者咨询师心理咨询
浅谈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
让生殖健康咨询师走近你我身边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拒绝的正确方式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都是生日礼物惹的祸
倪萍不厌其烦的一句话
同感的技术
心理案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