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感恩心理特点及其干预研究
——以大连市某中学为例
2018-04-08孙禧媛
◎孙禧媛
一、国内外感恩研究综述
1.感恩的概念 牛津字典对感恩的界定是:个体得到恩惠后,愿意表现出感激之情并回报别人。感恩,人格中重要的积极心理特质,被定义为个体了解或回应他人的恩惠或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经验或结果的心理倾向。[1]下面将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概括研究者们对感恩概念的解释。
(1)国外感恩概念。Adam Smith(1982)认为,感恩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是一种正向的认知,能够迅速且直接地推动个体对他人的恩德做出回应。Mccullough(2002)把感恩分为两种类型:感激情绪和感激倾向。感激情绪是因为自己受益而想要表达感激的一种情绪;感激倾向是受惠者认识到施惠者的帮助,因此受惠者带着感激之情对施惠者做出报答的一种倾向。
(2)国内感恩概念。感恩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而在科学领域,我国对感恩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刘建岭(2005)认为,感恩是一种认识到自己受到他人无私帮助之后产生的正面情绪,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人之间才会产生的人际情绪,可以激发个体为报答恩德而做出善行。王晓伟(2013)对感恩的定义,即感恩是当个体感受到外界给予的恩惠时,对施惠者(他人、社会、自然等)表现出的某种正面的认知、情感及行为反应。
2.感恩的理论基础
(1)认知情绪理论。Heider(1958)认为,当个体得到他人的帮助,并且在个体看来,他人是有意帮助自己的,这时个体就会产生感激之情。但是,如果他人的帮助是别有所图,那感恩就不会产生。因此,受惠者能否产生感激心理关键是对施惠意图性的认知。
Ortony,Clore&Collins(1988)对感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认为,情绪是由一系列标准和态度组成的认知系统的成果,这种认知系统引导人们对身边发生事件的认知。
(2)情感体验理论。McCullough(2003)提出感恩是个体能够认识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以及自己得到的恩惠,并且能够怀着感谢之情对此做出回应。他还提出感恩的层次理论,认为感恩倾向由四个维度组成:感恩的强度、频度、广度、密度。
(3)拓宽建构理论。Fredrickson(1998)用拓宽建构理论来阐释感恩这种积极情感的意义。感恩的个体会通过亲社会行为来表现他们的感激之情,这种由感恩激发的亲社会行为会促进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就形成了个体的社会资源,最终这些社会资源会成为个体生活所需的社会支持。因此感恩构建了丰富的个体资源和社会资源。
(4)道德情感理论。McCullough(2001)认为,感恩有三种特殊的道德功能。第一,道德计量功能。当个体受到施惠者的道德善行之后,受惠者根据自身的信息加工方式对施惠者的行为进行判断,而产生感谢之情。第二,道德动机功能。当个体获得某人的恩惠,产生感激之情后,就会趋向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第三,道德强化功能。当个体做出亲社会行为之后,受惠者会向他表达感激,同时其他人也会对他表示认同、钦佩,继而强化施惠者的亲社会行为,激发行动的内驱力。
3.感恩的干预策略
(1)感恩记录。规定被试在一定时间内记录多件感恩的事情。感恩记录策略首次出现在Emmons和McCullough(2003)的研究中。该研究的实验组要求被试每星期记录5件感恩事件,控制组做其他记录或者不做处理。
(2)感恩沉思。感恩沉思策略和感恩记录策略类似。不同的是,感恩沉思策略只干预一次,时间只用几分钟。相对于感恩记录让被试记录感恩事件,感恩沉思则让被试沉思那些更加广泛的正面的生活体验。
(3)感恩拜访。此策略又称为“表达感恩行为”,即给施惠者写信表示感谢,实验组要求被试写感恩信件,控制组则写生活事件及日常的信件。每次写信时间控制在10到15分钟,每两天写一次。
(4)其他策略。董衍美(2010)通过采用书信疗法对被试进行干预。书信疗法通过被试给自己有敌意的人写信,然后交换角色,站在“敌人”的角度,给自己回信。张丹(2012)以初中生为被试进行了6次团体心理辅导。
二、初中生感恩心理调查及结果
1.研究目的 了解学生的感恩水平、对感戴的认识和期待,分析其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为制定更合理的感恩教育内容、更有效的感恩干预措施奠定基础。
2.研究对象 选取辽宁省大连市某中学初中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368名学生参与测试,回收有效问卷354份,有效回收率为96.2%。其中,男生168人,女生186人;初一122人,初二120人,初三112人。
3.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此次研究采用信效度较高的赵国祥、陈欣编制的初中生感恩问卷,[2]对初中生进行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资料。该问卷由人物取向、事物取向、道义取向3个维度组成,共18个项目。问卷采用5点李克特式评分标准,均正向计分。感恩总分为各维度分数之和,得分越高,表明初中生感恩水平越高。[3]同时,结合初定的研究目标,从父母、他人、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设置具体的研究内容,增加调查问题。
(2)访谈法。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初中生进行深度访谈,以进一步了解他们对感恩有关问题的看法,丰富研究的维度和深度。
4.调查结果 对初中生感恩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感恩心理具有以下特点:
(1)感恩心理状态不稳定。以往的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感恩意识逐渐淡薄,这与更多地接触社会不良信息关联。[4]初中生感恩心理处于不稳定状态,思维自主性刚开始成长,其思想导向更多受到家长与教师的影响,但同时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引导,积极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初中生具有更健康的感恩意识、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而不良习气则容易降低初中生思想道德,不利于感恩心理的培养。研究中“道义取向”维度得分最高,说明初中生对于恩惠与报答具有很好的认同,但从意识认同到产生实际行为还有一段距离,因此“人物取向”维度得分较低。被试中27%的学生不记得自己的父母或老师做过令自己感动的事情,而同时61%的学生对于他人帮助自己的行为心存感恩,54%的学生对老师真心耐心帮助自己表示感激。这与苏静(2008)在北京市部分初高中进行的“被关怀者品质状况调查”的问卷结果分析中发现:被调查的老师反映,现在很多孩子都不懂得感恩[5],存在相同点又有不同处。
(2)羞于表达感激。调查还发现,学生不仅感恩心理状态不稳定,也羞于、不善于表达感激。调查中48.96%的初中生很少对父母表示关怀或感谢,6.44%的学生“从不”关怀或感谢父母,只有35.43%的学生偶尔向父母表示关怀或感谢,仅有9.17%的初中生经常向父母表示关怀或感谢。由此,初中生感恩现状不容乐观。何向平(2009)对初一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父母每年都给自己过生日的学生占97%;仅有14%的学生能准确的说出父母的生日;认为父母为自己做饭,洗衣服是理所当然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82%;认识到父母付出是为自己的只有32%的学生;对于“说说你平常是怎样关心、回报父母的?”问题,有68%的同学未能填写答案[6]。而同时,青少年对于父母的关怀不懂得感恩,对社会中热心人的帮助,往往也不懂得表达感激,初中生在言语、行动两方面羞于、不善于表达感激的现象均需加以改善。
三、感恩干预方案的实施与比较
感恩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深入了解“恩”、深切体会“恩”,记住所受之“恩”,并将“恩”施于需要之人。感恩教育的目的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与手段才能最终得到落实[7]。这就需要通过感恩干预提高初中生的感恩水平,探索感恩干预对提高初中生感恩水平的有效性、更有效的干预方式,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与思路。
1.研究过程 本研究对感恩记录、感恩拜访、感恩沉思、感恩团体辅导这四种干预方式进行比较,旨在探讨适合初中生的感恩干预方式。本研究选取大连市某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作为被试,分为感恩记录组、感恩拜访组、感恩沉思组、感恩团辅组及对照组。每组被试在同一时间内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感恩记录组每周记录5件值得感谢的事情,感恩拜访组每周写一封感谢信并进行拜访,感恩沉思组每周沉思值得感恩的人或事件,感恩团体辅导组每周接受一次感恩团体辅导,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采用多维感恩量表(GRAT)对各组被试的感恩水平前后进行测量,并结合个别学生的访谈及个案分析对干预效果进行补充说明。
2.有效性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每组实验组后测的感恩总分显著高于实验组前测的感恩总分,控制组前后测的感恩水平则没有显著差异。且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干预前后两次测量值的变化值差异显著。这表明感恩干预能够提高初中生的感恩水平,可以从外部对学生的心理活动施加影响,让学生在心理上对感恩本身有更深的感悟,对生活的经历有更多的体会,有益于培养健康的品格,产生更多的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也得到提高;而控制组学生缺乏感恩引导以及感悟平台,感恩水平则无明显变化。即验证了感恩干预对于提升初中生感恩水平的可行性:感恩记录、感恩拜访、感恩沉思以及感恩团辅都能提高初中生的感恩水平;感恩沉思对于学生简单感激水平的提升效果较好;感恩拜访有助于建立起一套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作用的干预模式;与其他干预方式相比,感恩团体辅导的干预方式更为有效。[8]
四、团体辅导的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借鉴相关感恩理念,从研究大连市某中学学生的感恩心理出发,进行团体辅导设计,将施恩者特点、事件属性,评价和受恩者体验四个推动初中生产生感恩心理的关键因素,以团体活动方式体现。经过6次团体辅导和追踪调查结果表明,参加团体辅导学生的感恩认知、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自然水平均有明显提高,在感恩认知、感恩父母和感恩他人三个维度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团体辅导结束三周后,追踪测验两组成员的感恩水平,结果表明,实验组在感恩父母和感恩他人得分还有细微提升,而控制组感恩水平仍低于实验组,并存在明显差异,体现感恩团体辅导对改善初中生感恩水平不但有即时性效果,而且有延续性的辅导效果,是一种卓有长效的辅导方法。本次团体心理辅导以增强成员感恩意识,树立正面感恩观念,即感恩认知;以激发成员热情,乐于实践感恩行为,即感恩意愿;以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自然增强成员实践能力,即感恩行为来提升初中生的感恩水平。因此得出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是目前感恩干预中更加有效的方式,通过引导成员制定共同目标,鼓励团结协作、共同成长,从而改变成员的内心机制,引导初中生增强其感恩能力,提高感恩水平。
[1]McCullough ME,Tsang JA,Emmons RA.Gratitude in inter-mediate affective terrain:links of gratefulmoods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daily emotional experience.JPersonal Socpsychol,2004,86(2):295-309.
[2]赵国祥,陈欣.初中生感戴维度研究[J].心理科学,2006(06)
[3]李艳玲,高昌红.初中生感恩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感知的教师情感支持的中介作用[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5(03):64-72.
[4]江丽丽.初中生感恩品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
[5]苏静.青少年感恩品质形成机制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8(9):93-99.
[6]何向平.独生子女初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7)
[7]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04)
[8]周婧.初中生感恩品质的干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