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8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2018-04-08张明亮王伟群张桂霞李大鹏杨宇轩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格瑞洛腺苷氯吡

张明亮 王伟群 张桂霞 李大鹏 张 昆 杨宇轩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之一,其病理过程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硬化斑块破裂致胶原纤维暴露,进而促使血小板黏附、激活和聚集,并经正反馈过程形成血栓,其结果是造成冠脉狭窄或闭塞〔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目前被认为治疗NSTEMI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其优点是可使闭塞血管快速开通,使缺血后心肌迅速实现再灌注〔2〕。尽管PCI可迅速恢复梗死心肌供血,但术后仍可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由于血小板激活、聚集过程依赖P2Y12受体,故P2Y12 受体拮抗剂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可作为PCI 术后药物来防止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实验研究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PCI治疗NSTEMI患者血清IL-8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NSTEMI患者共36例,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46~81(平均66.81)岁。纳入标准:无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血压、恶性感染、严重心力衰竭或肝肾功能不全等病史。分为替格瑞洛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47~81岁,平均67岁)与氯吡格雷组19例(男9例,女10例,年龄46~80岁,平均66岁)。

1.2治疗行PCI前,替格瑞洛组联合给予负荷剂量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氯吡格雷组联合给予负荷剂量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PCI后,替格瑞洛组联合给予阿司匹林100 mg(1次/d)+替格瑞洛90 mg(2次/d);氯吡格雷组联合给予阿司匹林100 mg(1次/d)+氯吡格雷75 mg(1次/d)。

1.3试剂及材料血小板聚集仪(赛科希德科技公司,北京);低温离心机(贝克曼,美国);白细胞介素(IL)-8检测试剂盒(博士德,武汉)。

1.4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常规空腹抽取静脉血,离心后收集血清;将样本血清和IL-8标准品分别加入96孔板中,37℃孵育60 min;尽量甩去孔板内液体,勿洗;然后分别加入IL-8一抗和生物素标记的二抗按试剂说明书孵育和处理;经显色后用酶标仪读取450 nm处吸光度值;利用标准曲线计算血清IL-8水平。

1.5血小板聚集率测定分别于PCI术前和术后24 h、7、14 d抽取静脉血,离心进行血小板聚集率测定,所用诱聚剂为二磷酸腺苷(ADP,5 μmol/L)。

1.6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2.1血清IL-8水平与PCI前比较,氯吡格雷组PCI后7、14 d的血清IL-8水平明显降低,替格瑞洛组PCI后24 h、7、14 d的血清IL-8水平显著降低(P<0.05)。替格瑞洛组PCI后7、14 d血清IL-8水平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见表1。

2.2血小板聚集率与PCI前比较,PCI后24 h、7、14 d两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减低(P<0.05);以上3个时间点替格瑞洛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IL-8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比较

与PCI前比较:1)P<0.05,2)P<0.01;与氯吡格雷组比较:3)P<0.05,4)P<0.01

3 讨 论

ACS包括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尽管目前ACS主要的治疗策略是PCI,但由于PCI后患者可发生支架内血栓等不良心血管事件,故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成为PCI术后常规治疗手段。作为血小板P2Y12受体拮抗剂,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可通过抗血小板聚集及抗炎2种机制发挥治疗作用〔3〕。刘晓刚等〔4〕报道,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均可明显降低NSTEMI患者 PCI 术后炎症因子IL-6水平,并且替格瑞洛的效果更加显著。研究证实,IL-6及IL-8受体能调控心肌细胞表达黏附分子,促进心肌细胞与白细胞之间的黏附,从而加重心肌损伤,由此可见,IL-6的上调可参与ACS发展进程〔5〕。替格瑞洛除了抗血小板外,还可抑制红细胞对腺苷的摄取,作为一种内源性抗炎物质,腺苷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心脏保护功能,如改善人类及大鼠缺血后心肌的收缩功能、降低组胺及缓激肽所致的微血管通透性、抑制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和IL-8、降低粒细胞与心肌细胞的黏附性并进而减少其细胞毒性〔6〕。由此可见,替格瑞洛抗炎作用可能部分的是通过腺苷介导的。

综上,NSTEMI患者PCI后应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两者均可经抑制血小板聚集率和抗炎症反应而控制NSTEMI发展,而替格瑞洛的效果更佳。

1张明亮,郭庆,殷实,等.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3):600-1.

2Gul M,Uslu N,Satilmisoglu H,etal.When should fQRS be evaluated as a noninvasive prognostic marker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rimary PCI with STEMI〔J〕?Ann Noninvasive Electrocardiol,2015;20(2):200-1.

3刘先锋,卢学春,范利.氯吡格雷抗血栓以外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1):92-4.

4刘晓刚,胡立群,刘玉峰,等.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9):789-91.

5Anderson DR,Poterucha JT,Mikuls TR,etal.IL-6 and its receptor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Cytokine,2013;62(3):395-400.

6蒋激扬,刘发.腺苷的抗炎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8;14(S1):79-82.

猜你喜欢

格瑞洛腺苷氯吡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替格瑞洛治疗STEMI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分析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α-硫辛酸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观察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