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抓住初中数学解题思维与行为训练的关键
2018-04-07徐婷
◎徐婷
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科,可是受当前的应试教育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味的题海战术或是反复讲解,并没有给学生留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学生出现听得懂而自己不会做,不能举一反三,学的死板不灵活等局面。而事实上,要学好数学,学会思考、分析、推理才是解题的关键。可是这些能力又要怎么培养和训练呢?笔者认为,完整解答一道数学题,必须经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抓关键词或关键语句,思考相关知识的常用解题方法,尝试解题等几个环节。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分别谈一谈怎样训练。
一、认真理解题意、寻找问题的切入点
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了解题目中不同数量关系的最为关键的一步,若题读错,题意就会理解错,那么解题的方法也会偏离正确的航向。所以读题要细,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错断句。这样就可为后面正确理解题意做好准备。而我们做到这些的同时,还要加入思维过程,把各个零散的条件横向、纵向联系起来,加入对题意的理解,这样才能快速的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对于一些不好理解的题意或是数量比较繁琐的题目,可以先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题意,这样能促进解题者进一步分析清楚解决问题的情节,使题目内容更加清晰。有时候我们自己叙述题意,可以把题目中抽象的数学术语通俗化、具体化,也可把繁琐的描述简化。
比如,例1:“某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7元,超过3km时,超过的部分每1km收2.4元(不足1km按1km计).某人乘这种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共支付车费19元,问此人从甲地到乙地经过的路程是多少km.”此题中收费标准是较难理解的部分,若读题读不明白,则直接导致解题思路偏离,因此我们可以将其表述成“某人打车,若路程小于等于3km,则只需付7元钱。若路程大于3km,则前3km付款7元钱,超过3km之后的部分,每超出1千米多付钱2.4元。”在此基础上再给出具体数字的例子,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题意,也能明确应该如何计算此费用。
再如,例2:“车站有待运的甲种货物1530吨,乙种货物1150吨,现计划用50节A,B两种型号的车厢将这批货物运至北京,已知每节A型车厢的运费是0.5万元,每节B车厢的运费是0.8万元;甲种货物35吨和乙种货物15吨可装满一节A型车厢,甲种货物25吨可装满一节B型车厢,按此要求安排A,B两种车厢的节数,共有几种方案?请你设计出来,并说明哪种方案的运费最少?”此题的后半段“甲种货物35吨和乙种货物15吨可装满一节A型车厢,甲种货物25吨和乙种货物20吨可装满一节B型车厢”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可能会收到语句的表述顺序问题的影响,造成理解障碍。若我们表述成“一节A型车厢可装35吨的甲种货物和15吨的乙种货物,一节B型车厢可25吨的甲种货物和20吨的乙种货物”理解起来会更容易些。
二、抓住关键词和关键语句,迅速找到相关知识的常用解题方法
一般情况下,在每一道数学题中,都会有一些“关键词”为我们提供解题的方向。关键词有时是题目的问题,有时是题目的某个已知条件,有时是题目的某个隐含条件。题目的每步计算都离不开关键词句,应用题的等量关系往往是由某个关键词句体现出来的。教学时必须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分析,沟通条件与问题、条件与条件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弄清题意,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在题目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关键词比如有:“相向而行”“同类项”“一元二次”“不等式组无解”“甲比乙多”“最后一个房间住不满”等等。找到这些关键词或是关键语句后,首先要对其进行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对于不好理解的,有时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语义转换,用等价说法代换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例如:“已知方程(a+1)x|a|+5=2是关于 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x=_____”此题中关键词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有此条件,就可快速找到令|a|=1的切入点;再如:“已知2x3y2n和-xmy是同类项,则nm=( )”此题的关键词是“同类项”,有此条件,就可快速找到令m=3,2n=1的切入点;再如“甲乙两人相距6km,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小时相遇;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3小时可以追上乙,甲乙两人的各自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此题的关键词“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和“同时出发同向而行”,有此条件,可知道一个是相遇问题,一个是追击问题,再结合两种问题的常用做法便很容易找到解题方法。
当然,在初中的课程中的题目不是千篇一律的,各个题型的引导方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摸索,多思考。而教学过程中不应该趋于形式化,更应注重的还是学生思维的训练,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而不是靠套用公式来完成。
参考文献:
[1]刘超.初中数学教法与学法探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2)
[2]李邓禄.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J].中国校外教育(基础版).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