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利用“五忌”和“五秘诀”做好中学生的家庭教育

2018-04-07朱小敏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秘诀中学生笔者

◎朱小敏

优化家庭教育是维持家庭关系和睦、促进中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关键。笔者认为众教师和家长应当正视当下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和产生原因,利用“五忌”和“五秘诀”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优化中学生的家庭教育,提升其综合素养。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体会,针对如何利用“五忌”和“五秘诀”做好中学生的家庭教育,进行浅显的探究,希望笔者的拙见能够引起众读者的深思和共鸣。

一、浅析时下家庭教育中的各项问题和存在原因

家庭教育可谓一把双刃剑,优则令人终生受益,差亦可能贻误终生。时下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诸多观念与行为上的误区,导致现今的家庭教育困难重重,甚至质量低下,直接阻碍了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首先,许多父母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上的错误,会直接影响和贻误了中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观。如果父母本身有反社会倾向,如对现实严重不满,经常在孩子面前发牢骚,经常说一些前途无望的话,必然在孩子幼小心灵里潜移默化产生反现实社会的欲望;同理,倘若父母常在孩子面前称赞某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久而久之,势必会为孩子造成“此种行为可取”的错误观念,而这一定会导致其后日不良行为的形成。另外,时下许多家长对学生心存不切实际的教育期望。许多父母忽视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爱好和兴趣点,一味凭借自己的观念,将其所期望的社会角色强加到孩子身上。这种对自己的孩子将来应当成为何种人才的期望,对孩子的发展或者说对于孩子的社会化过程是不无影响的。最后,当下许多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误区,甚至是不健康的。“专制式家教”和“放纵式家教”的存在,限制或放任了孩子的自由发展,均是不成熟和错误的,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五忌”对众家长优化家庭教育的指导意义

针对以上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系列问题,我们应当进行深入反思,总结相应的解决策略,笔者通过反复思考和探究,特总结了家庭教育中五个需要注意避免的问题,特与诸君分享。所以,面对中学生的教育,家长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忌只关心分数,忽视心理疏导。家长总喜欢把学生的考试成绩放在第一位,以成绩的好坏评价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其实,当学生进入到初中阶段,成绩的好坏不仅靠平时的努力,还需要不断地开拓思维,换句话说,小学阶段只激活了大脑的40%,到了初中通过各种学习内容,要继续激活20%。初中阶段的学习,不仅是对具体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开发左右大脑的潜力,使大脑对信息的反映更准确、快捷。其次,忌只重视物质刺激,忽视精神教育,精神教育和物质教育应当并存。另外,忌只给予孩子爱,而忽视孩子的感恩教育,懂得感恩能帮助孩子有一颗善良、纯净的心灵。此外,忌只要求孩子老实听话,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最后,忌期望值太高,而忽视具体的帮助。

三、透析如何利用“五秘诀”优化当下的家庭教育

在总结了上述家庭教育中需要注意和避免的问题点后,笔者不禁思考:面对中学生,成功的家庭教育的秘诀是什么呢?经过深入反思,笔者总结了改善家庭教育的五项秘诀,与大家分享如下:首先,我们要努力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优良、和谐的环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每个家庭的物质生活都出现了较大的改善。再加上每个家庭中孩子数量的减少,这些孩子便成为全家人重点照顾、呵护的对象,这为和谐的家庭氛围创造了前提,而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爱父母,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其次,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努力做孩子一生的朋友。朋友是一项亲密的关系,唯有成为学生的朋友,与之分享生活中的感受、困难,才能深刻体会学生的心理,做好良好的家庭教育。另外,家长在平时要做好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家庭教育需要来自教师和学校的配合、支撑,唯有长期、稳定的和班主任教师保持联系,才能深刻洞察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此外,我们应当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学生认真学习、健康生活的保障,亦关乎学生的成绩和成长。最后,我们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在舒适的学习环境中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时达到放松、镇定的学习状态,帮助其一心一意地投入学习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是关乎中学生学习成绩、成长和未来的重要大事,我们应当把握时下家庭教育的弊端,革新教育理念,利用“五忌”和“五秘诀”优化中学生的家庭教育,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晓晔,对家长学前教育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8(04)

[2]史献平,教师信仰: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动力[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

猜你喜欢

秘诀中学生笔者
快乐的秘诀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成功的秘诀
老师,别走……
打车秘诀
写人的秘诀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