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理路
2018-04-04黄燕
黄 燕
(天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培育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和新举措,从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的新境界。习近平同志更是从治国理政的高度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1]211。他一方面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之中,另一方面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具体部署,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旨、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其最终价值旨归是为了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现时期,习近平治国理政生态文明思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最突出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脉络、发展视角、发展基础,对当前培育全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和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深远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习近平治国理政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基础
首先,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第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态文明整体论的思想。把人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从物质的角度看待人类社会生活实践,整个世界统一于物质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2]560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自然界是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是“人的身体”,人类正是从自然界的生活实践中获取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并借此延续着自身生命。当然,对人类自身来说,离开了人们社会实践的自然界也就毫无意义。人类和自然界的这种辩证关系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人和自然的共同发展为目的。第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自然界报复论的思想。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资料,但这种获取必须要在遵循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来进行,而不是无视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一味索取。这是因为,自然界作为一种有机生命,其承载能力有着自身限度;而人类的索取一旦超出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必然导致生态系统的紊乱,以致危害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正像恩格斯所警示人们的那样:“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559第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态和解论的思想。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着的人与自然界严重异化的问题,提出改变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实现人与自然界“和解”的关键环节。只有实现了人与自然界的真正“和解”,才能克服人与自然界相异化的矛盾,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只有通过彼此互为生产者的对象化活动,我们生活的自然界才会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自然界也才能成为人与人进行社会联系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承担者;只有改变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才能最终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第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态循环论的思想。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3]928。即是说,生活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人们组成利益共同体,而这一利益共同体可以合理地利用资源,最终实现生态的有效循环。
其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生态环境一以贯之的保护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前期基础。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是我们党在国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议题。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就提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宣传口号,以发动群众和厉行节约等方式,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与大兴水利运动。这些环保举措的实施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绿化面积,而且明显改善了我国水利工程综合治理的具体成效。当然,我们承认,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在急于求成的大背景下,我们也走过弯路,提出过诸如“人定胜天”“向自然宣战”的口号,开荒造田、乱垦乱伐、人为战天斗地,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正常发展。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国内多个地区出现了开荒毁林、围湖造田、退草还耕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这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深刻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为了更好地适应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我们党在实践探索中相继提出了“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的主张、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两型社会”等理论。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就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的报告,由此建设生态文明逐步在全社会形成共识。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之中,这也为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理论先导。
第三,习近平治国理政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积极应对国内外生态环境严峻形势的新探索。习近平治国理政生态文明思想是在中国适应新时期、新要求、新发展和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战略背景下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从国际上看,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阶段以来,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如何解决好推动经济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二者之间内在矛盾。在工业化进程中,欧美国家都曾经历过以牺牲环境促经济发展的沉痛教训。随着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早期工业化的完成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近年来,内部环保主义、绿色和平主义等力量在这些国家不断崛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也开始更加关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他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对生态文明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客观地说,这些研究成果对世界各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都有着较好地推动作用。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力治理生态环境不同,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亟须实现工业化的事实,这些国家在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资源稀缺、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大气污染等严重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度加剧了全球气候的变化,且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从国内发展环境看,习近平治国理政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党在正视已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又不得不面临着“三期叠加”矛盾,特别是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们衣食住行等领域最大潜在危害的背景下而形成的又一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成果。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在保持适速发展的同时对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道路进行反思,避免因重走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而对环境和生态造成危害,进而在保护生态环境和释放生态红利中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有利于人民健康的现实优越性。可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在新时期进一步向前推进过程中的自觉反思,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
二、习近平治国理政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视角
习近平治国理政生态文明思想发展蕴含着人本情怀、民生福祉的本质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同时,还指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保人民福祉的战略高度,围绕实现美丽中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1]211新时期,习近平治国理政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人本情怀、民生福祉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探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中凸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释放生态红利、实现民生福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面对传统“三高两底”的经济发展方式及其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日益强烈。尤其是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越来越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人民大众权利观念的彰显也使其更加关注周围生态环境的优化。人们越来越切身体会到,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天蓝地绿水清的生存条件,也就难以拥有真正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这也正是我们党在建设生态文明中贯彻其宗旨的生动体现。二是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引导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要义,其根本保障在于人们能够将生态文明行为落实到具体的生产生活之中。鉴于此,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并要求在遵循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上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还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遵循,都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自觉变革,而这种变革恰恰是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体力量的重要前提。
同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治理日益成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美丽中国和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主要依循方式。为此,习近平同志非常关注依靠生态治理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其生态治理思想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治理理念更加科学化。从思想观念上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基本国策上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从方针上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从方法上要求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从布局上要求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二是治理主体更加全民化。生态文明建设是全民性工程,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为了激发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习近平同志强调,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活动形式和营造保护环境、呵护生态的良好风气来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之中。三是治理方式更加法治化。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坚实的法治作为保障。2013年5月,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1]210四是治理范围更加全球化。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是一项全球性难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面对。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历来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积极参与全球合作。习近平同志更是从全球视野提出了扩大生态治理范围的现实要求。2013年7月18日,他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1]212
三、习近平治国理政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前景
首先,习近平治国理政生态文明思想凝聚成了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部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自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国家战略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生态文明思想逐渐得以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也多次涉及生态文明,接连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重要科学论断。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要求,以期构建起“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这一全方位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要“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突出依法治理、依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的管理特征。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必须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2015年10,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作为筑牢生态文明发展的根基,以期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解决民生安全提供保障。通过近几年的实践,社会各界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生态再生能力不断改善。
其次,习近平治国理政生态文明思想扬弃了传统生态文化。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底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继承了我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这种继承体现在:其一,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适当加以改造与引导;其二,维护生态平衡,使自然资源得以可持续发展。二是传承了中华儒释道的生态文明的智慧。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辅相参赞”“民胞物与”,道家传统的“自然无为”“道法自然”“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佛家传统的“生命之法”等思想,在深刻影响着世世代代华夏儿女生活和选择的同时,也成为当前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文化基因。三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作为一部有着内在文化发展脉络的历史,中华文明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且具有东方文化内生性特点的文化。“和而不流”“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等“和合”文化理念,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崇尚和谐的内在动因。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演进史,也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保护自身生存土地与环境的发展史。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传统文化生态观时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4]231
第三,习近平治国理政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发展道路示范效应意义深远。中国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带领亿万华夏儿女走向崭新发展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发展方向,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野蛮增长或民族掠夺的发展之路。但是发展必然造成资源消耗,并有可能带来环境的破坏,在实现财富增长的同时牺牲环境。习近平同志面对新时期、新问题、新发展的要求,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论断,为我们指明了发展与生态保护总体方向。近年来,党中央在发展的制度保障、机制建设、政策指导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顶层设计上保障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2013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1]208习近平同志正是从当前中国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境遇出发,在正视我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观点、新论断和新举措的。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在生态文明方面的实践和取得的成果,必然会为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开辟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