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2018-04-04丛慧芳谷栩萌张天婵刘彤彤刘宴君武文鹏
丛慧芳,谷栩萌,张天婵,刘彤彤,高 强,刘宴君,武文鹏△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腔被覆内膜及子宫肌层以外的部位[1]。它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广大育龄期妇女深受其害。本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疼痛,本病引起疼痛的部位多出现在下腹部和腰骶部,可向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部放射[2]。现代医学主要通过孕激素、止痛药物及手术等方法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穴位埋线止痛效果颇佳,故以穴位埋线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性痛经的疗效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一门诊的病人,均签署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采用SPSS18.0软件生成72个随机数字,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36例、针刺组36例。对两组一般资料情况进行比较,包括患者的年龄、病程及疼痛严重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作组2015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年第3期)。①临床表现: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或伴有慢性盆腔痛,性交痛,肛门坠痛等;②体格检查:宫骶韧带痛性结节以及附件区粘连包块;③影像学检查:盆腔彩超提示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见附件区无回声区,内有密集光点;④实验室检查:血清CA125水平多为轻、中度升高(正常参考值:0.1~35 U/mL);⑤腹腔镜检查:见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同时病理检查确诊者。以上①~④至少1条,结合⑤,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并以痛经为主要临床症状者;②知情同意;③患者20~45岁,包括20及45岁;④月经周期规律,21天~35天;⑤入组前3个月内未接受过任何治疗;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②合并有重要器官的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③未按要求接受治疗,影响疗效判断或安全性判断者;④入组后接受其他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的疗效观察者;⑤孕期及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2.1 穴位埋线组
穴位选择:三阴交、血海、地机、子宫和关元(除关元穴之外,其余均双侧取穴);刺激方法:穴位埋植胶原蛋白线。器具选择:一次性使用埋线针(7号) (镇江高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可吸收性胶原蛋白线(4-0号,山东博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定位穴位后,常规碘酒消毒,医者用无菌镊子摄取一段待用的胶原蛋白线,放入埋线针中。左手定位穴位,在穴位处按压,以利于得气,右手执持针器,于相应穴位垂直进针,快速刺入皮下,将针尖沿肌肉层缓慢推入,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胶原蛋白线埋入穴位内。然后快速出针查看针孔处无暴露线后,用棉签按压针孔片刻,检查无出血后贴上创可贴,以防针孔感染。
具体实施方法:入组患者均在月经干净后1~5天内行埋线治疗,间隔两周行第2次治疗,每次治疗皆间隔两周,共操作6次。若遇到经期,可顺延治疗时间,于月经干净次日行埋线治疗。在治疗结束1个月经周期后随访。
2.2 针刺组
针刺组穴位选择同穴位埋线组,器具选择:安迪牌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规格:0.25 mm×40 mm。
具体实施方法:入组患者均在月经干净后1~5天内行针刺治疗,患者取卧位,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针灸针刺入所选穴位,除子宫穴进针深度为20~30 mm外,其余穴位均为25~35 mm,采用手补平泻法,使针刺部分出现酸麻胀痛感,得气后留针30 min,每周3次,连续治疗36次(12周),若遇到经期,可顺延治疗时间,于月经干净次日行针刺治疗。在治疗结束1个月经周期后随访。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1.1经期最痛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s,VAS):0分为没有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3]。
观察时点:患者自行记录治疗前、治疗后第1、2、3个月经周期及停止治疗后第1个月经周期,经期每日最痛时点的VAS值,选取期间的最高值作为有效数据。
3.1.2痛经症状评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年版痛经症状分级评分。观察时点:治疗前后及停止治疗后第1个月经周期,每个月经周期结束后进行评分。
3.1.3血清前列腺素(PGF2α)水平治疗前后及停止治疗后第1个月经周期的月经第1天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静脉采血,检测指标为血清疼痛应激相关血清指标:血清前列腺素(PGF2α),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法。
3.1.4安全性评定安全性评定分别在接受治疗前3日内及治疗停止后1周内进行,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
3.2 疗效评定
3.2.1VAS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年版)。临床痊愈:治疗3个月结束后痛经症状消失,VAS评分降为0,停止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未复发者;显效:治疗3个月结束后痛经症状明显改善,VAS评分减少1/2以上,不服止痛药可以工作;有效:治疗3个月结束后痛经程度较治疗前减轻,但仍感明显疼痛,VAS评分减少1/4~1/2;无效:治疗3个月结束后疼痛程度与治疗前无变化或加重,VAS评分减少不足1/4或出现病情加重。
3.2.2痛经程度疗效评定标准参照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年版)。临床痊愈:治疗后3个月结束后痛经症状积分下降至0,痛经及其它伴随症状消失,停止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未复发者;显效:治疗后3个月后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积分的1/2以下,痛经症状明显改善,其余症状改善;有效:治疗3个月后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积分的1/2~3/4,痛经程度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无效:积分无变化,甚至升高或病情加重。
3.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经期最痛V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1、2、3个月经周期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1个月后(即随访期),埋线组低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针刺组比较,2)P>0. 05,3)P<0.05
3.4.2痛经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1个月后(即随访期),埋线组低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症状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针刺组比较,2)P>0.05,3)P<0.05
3.4.3血清PGF2α的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PGF2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1个月后(即随访期),埋线组血清PGF2α水平低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GF2α的比较 (ng/L)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针刺组比较,2)P>0.05,3)P<0.05
3.4.4VAS疗效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97%、93.75%,故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相当,但埋线组的治愈率高于针刺组,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后VAS疗效组间比较 (例)
3.4.5痛经症状评分疗效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痛经症状评分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97%、90.63%,故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相当,但埋线组的治愈率高于针刺组,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疗效组间比较 (例)
4 讨论
笔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本病的根本病机为“肾虚寒凝,血瘀络脉”,其治疗要兼顾“血瘀”“ 肾虚”“ 寒邪”及“络脉”[4]。故取穴以“补肾温经、化瘀通络”为原则。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乃任脉和足三阴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的交会穴。《类经图翼》云:“此穴又名大中极,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主治积冷,诸虚百损,脐下绞痛,渐入阴中等”。故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温经散寒、调补冲任的功效。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穴,为足三阴经交会穴,《针灸聚英》记载:“妇人临经行房羸瘦,癥瘕,漏血不止,月水不止;……如经脉闭塞不通,泻之立通;经脉虚耗不行者,补之,经脉益盛则通”。此穴能够调节足三阴经气血, 其主要功能为补肾健脾、益气养血、疏肝理气、祛瘀通络。与关元穴合用可以补后天以资先天,共奏补肾之功。现代文献及临床研究发现在治疗痛经的多个穴位中,以关元、三阴交使用频次最高[5-6]。血海穴为足太阴脾经穴,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处,多项研究[7-8]表明血海穴可以改善血瘀证指标,故具有活血化瘀之功。子宫穴为经外奇穴,位于脐下少腹处,当中极旁开3寸,此穴为女子蓄养血脉之处,故能活血调经止痛。现代解剖学提示,在该穴区的深部有骼腹下神经、骼腹股沟神经的肌支等通过,因此针刺可缓解腹部疼痛。故选用子宫穴,有调理冲任、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地机为足太阴脾经的郄穴,是足太阴经气血深聚之地,《针灸甲乙经》记载,郄穴常用于治疗本经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也可用来治疗血分病证,因痛经发生时,既是急证又是血证,故选地机穴。综上所述,全方共奏“补肾温经、化瘀通络”之功。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往往以痛经为主诉就诊,约70%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存在痛经[9]。PG中的 PGF2α为一种致痛物质及血管收缩物质,与EMs痛经的关系尤为密切,它作用于子宫肌层,引起子宫痉挛性收缩而参与疼痛。多项研究证明[10-14],PGF2α的水平与痛经程度密切相关。此两种方法皆可以降低血清PGF2α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痛经程度。
穴位埋线是在针刺理论的指导下,将胶原蛋白线埋入穴位,埋入后胶原蛋白线对该穴位可产生持续刺激的效果,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操作是针灸的延伸,由于操作简便、效果持久,故临床应用广泛。将穴位埋线应用于止痛方面的报道已非罕见,比如偏头痛[15]、产后腹痛[16]、痔疮手术后疼痛[17]等。但是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性痛经的止痛效果及安全性观察却很少有人涉及。本课题的创新点在于将穴位埋线的方法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性痛经,并且与针刺进行对比,分别观察二者的近期及远期效果。临床工作中,发现穴位埋线对于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性痛经效果颇佳,故本课题以穴位埋线为治疗方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为穴位埋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提供新的科学依据,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治疗拓宽思路,此为本课题的研究价值。而且穴位埋线较针刺比较,远期止痛效果更佳,同时减少患者的就医次数,更为患者所接受,故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梁炎春,王伟,黄佳明,等.Sema 3A及其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31(5):467-472.
[2]张书堂.丹那唑联合反向添加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15):2304-2305.
[3]Dunselman GA,Vermeulen N,Becker C, et al.ESHRE guideline:management of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J].Human reproduction,2014,29(3):400-412.
[4]马遇春,丛慧芳,段晓磊,等.经痛愈舒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3):174-176.
[5]叶大智.试述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取穴规律[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0):147-149.
[6]任晓暄.电针不同穴位对实验性类痛经大鼠镇痛效应及其机理的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
[7]赵淑华,吉学群,许洪玲,等.血海穴活血化瘀功能的再评价[J].中国针灸,2004,24(7):475-478.
[8]张智龙,姚钧荣,吉学群,等.血海穴活血化瘀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1992(4):24-27.
[9]Bulun SE.Endometriosis[J].N Engl J Med,2009,360:268-279.
[10] 陈丽娟,陈景华,张丹丹,等.内异止痛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血清CA125水平和PGF2α、PGE2浓度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04,32(6):39-41.
[11] 孙萃,魏郁清,王淼,等.补肾序贯结合活血化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CA125、PGF2α、OT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6,11(11):2263-2266.
[12] 陈景伟,杜惠兰,仝瑞晓,等.补肾温阳化瘀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BK/BKB1R、PGF2α水平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4,55(10):879-883.
[13] 邬素珍,赵春梅,聂润球.陈氏内异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浆PGE2及PGF2α浓度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2):357-359.
[14] 毛利云,周亚红.内异灌肠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研究及其对腹腔液PGF2α水平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2016,35(12):1113-1116.
[15] 封燕婷.穴位埋线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6,36(4):373-375.
[16] 李丽萍,庄爱文,包烨华,等.穴位埋线防治气血亏虚型产褥期妇女宫缩痛[J].中国针灸,2014,34(1):34-36.
[17] 杨伟,张磊昌,王亮锋.穴位埋线超前镇痛干预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J].针刺研究,2011,36(4):29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