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乐记》中的文学教育思想

2018-04-03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乐记先王乐教

朱 哿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一、“先王制乐”的原因

乐教一直是儒家教育思想的内容之一,古代君王看到了音乐对于人心的影响,以及其对社会关系、政治稳定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故以乐来教育百姓,达到政通人和的目的。《乐记》开始便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音乐的兴起是源自于人的内心,由心而发。而人心之所动,是由于外物影响所导致的。“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而外物对人所造成的影响,有好与坏之分。事物对人的影响没有穷尽,人对自己的好恶没有节制,且不能辨别,人就会被外物所迁化,灭绝天性而欲望存焉,各种欺诈叛逆、为淫为乱的事情发生,便会导致天下大乱。因此先王愈加重视人心的走向,作乐以导之。先王制礼乐的原因,并非满足人们的感官欲望,而是教导人辨别善恶从而返回到为人之正道上来,即从善之道。

音乐可以化人于无形,引导人走向正德,达到至善,实现大同。不同的心情也会作出不同的乐声。“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伤心之人,所发出的声音便是急促衰弱;快乐之人,所发出的声音便是舒缓宽绰;喜悦之人,所发出的声音便是昂扬爽朗;怒气之人,所发出的声音便是粗犷严厉。由此可见,不同心情之人,所发出的声音不尽相同。人的心情与其所发之音是同向的关系,即所谓的音由心生。反之,不同的音乐也会影响人的心情,“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急促衰微的音乐声,可以使人忧愁思虑;安闲和谐的音乐声便会让人快乐。同理,严肃庄重的音乐让人肃敬,闲散淫邪的音乐则使人淫乱。音乐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其化人也速,因此先王重视乐的作用,并以乐来导人,教育人。先王制雅正之乐来导人心人情,从而使得人际和睦,统治稳定,社会有序,实现大道的理想。

二、《乐记》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乐与“政”通。音乐与政治的关系在《乐记》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阐释,其一是通过音乐便可以知道政治的得失,即审乐知政;其二是乐同政、礼、刑一道,都可以成为王道实现的途径之一。

要了解一个国家政治的得失,从其所奏响的音乐之中便能知道。所谓“审乐以知政”便是这个道理。“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若是一个国家的音乐和谐快乐,便可知其政治通和,是一番太平盛世的景象;若是一个国家的音乐充满怨愤怒气,则可知其政治紊乱,是一个动乱时代的写照;若一个国家的音乐悲哀忧思,便可知这个国家濒临灭亡,是一番穷困潦倒的画面。由此,到不同的国家听其音,赏其乐便可知道这个国家的政治得失。反之,不同的音乐也会扰乱国政,郑卫之音与桑濮之音皆是乱世亡国之音,这样的音乐得以存在,便会使人们闲散,没有节度只知享乐。因此,要保证一个国家的政治通明,要杜绝朝堂民间存在此类靡靡之乐。那么,应留有什么样的音乐呢?即雅正之音,可以使得君臣一心,庄重严肃,引人向善,彰显国泰民安,君主德行之乐。《大章》《咸池》《韶》《夏》都是彰显古代贤明君主德行的乐章,其不仅可以记录先王的政绩,同时还能化君主和臣下实行仁政,有助于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乐与礼、政、形一道,都可以成为王道实现的途径方法之一。“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来节制规范人的欲望行为,乐来调和人们不和的声音,以仁政来治理国家,以刑法来防患于未然,这四者完美的配合,就是王道实现的前提。由此可见,乐对于政治的清明和畅有着重要的作用。乐与政有着同构对应的关系,《乐记》中载:“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把现实政治关系中的君、臣、民等对应于乐中的声阶,五音和谐才会奏出和谐悦耳之乐,同样,君臣民上下一心,便会国家祥瑞,百姓安康,一片繁华和谐之象。由此君主与臣与民要各司其职,团结一致,打造太平盛世。这其中乐起到和民声的作用,乐可以调节由礼的等级所带来的节制与不满,协调人的心情,使人心达到和的境界,所谓“乐达”,即是要百姓暴乱的事情都不存在,诸侯都臣服,战争不再,刑法不用,百姓没有忧患、安居乐业,君子也不会生气,这样的场景便是乐的成效。

(二)乐与“德”和。音乐可以调和人的情绪,使人形成良好的德行。“乐者,通伦理者也”,音乐是与伦理道德相通的,雅正肃穆的音乐可以让人有好的德行,反之,淫乱之音便会扰乱人内心的中正平和,社会便会多起祸乱,因此,音乐与人的德行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乐是人的内在德行的表现。统治者把对百姓的乐教比喻成季节之于庄稼的重要性,如果寒暑季节不能按时来到的话,那么庄稼就会出现灾荒,“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可能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先王便以乐来导之,力图达到“善则行象德”,行为体现出来内在的向善的品德。

圣人先王正是看到了乐感人深,化人速的特点,能够移风易俗,使其向善,因此才“著其教焉”,用乐来教育百姓,使其有良好的德行。“世乱则礼慝而乐淫”,社会的祸乱是由于礼仪废弃,音乐淫邪所导致的,《乐记》中指出音乐悲哀不庄重,快乐不安定,缓慢易变化并且节奏混乱,沉湎放纵失去本心,这样的音乐存留会使人“灭平和之德”,因此君子贤人均鄙视此种音乐。要推崇可以使人心向善的德乐,使人听到后刚毅、庄诚、慈爱,即“粗厉、猛起之音;廉直、劲正之音”等可以让人形成良好品德的音乐。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从乐中可以深刻的观察社会,有关长幼亲疏的关系与道理,都可以从乐中得以表现。用音乐来教化百姓,会让伦理清明,使百姓耳清目明,心情平和,达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的目的。

(三)乐以“礼”制。乐教始终与礼教相并行而存在,两者分工明确,共同作用于统治者的统治,所谓“礼乐文明”即是如此。然而,乐与礼分别有着不同的功能,“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礼乐共同体来贯通人情,乐的功能是调节人的情绪,使其达到和谐,而礼则是明确等级的差异,使得社会有序。作乐的原因也是由于礼制的过于严肃,且等级差异明显,长期下去就会导致人心有隔离,无法真正达到和谐,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因此作乐来调和人的心情,使得上下、长幼、君主臣民能同赏一曲,暂别礼所带来的束缚与差异,达到人心和谐的目的。

先人制礼作乐多与其天地观融合在一起,《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可以表达天地间的和谐,礼可以表达天地间的秩序。天地间和谐,万物才能生长,天地间有序,不同的物种才能得以区分。因此其认为乐是由天来作的,礼是地来制的。同时又指出作礼制乐不能过度,否则就会引起动乱和暴行。要制作礼乐,使其为政治服务,就要先懂得天地的道理,不然就会适得其反。圣人喜欢用礼乐来说这天地间是事情,原因即是礼乐是与天地融为一体,“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动者地也”,显著运行不息的是天,显著地静止不动的是地,这有动有静的,就是天地间的万物。所以万物都可以用礼或乐来阐释,故圣人曰“礼乐”。从上述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人崇尚天人合一,在作礼乐时也要尊崇天地和谐生万物的观念,这是我国古代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即天人合一的思想。

乐与礼分管着不同的功能,有着各自的管辖范围,功绩优秀的帝王乐完备,社会治理稳定的礼完备。从一个国家的礼乐制度便可以知道这个国家的政绩得失,百姓的幸福康乐。但是礼乐的制作要得当适度,否则就会起反作用,作乐过度就会产生忧虑,制礼粗略就会产生偏差。礼仪的制定要达到“贵贱等”,即通过礼可以区分出等级,从而社会有序;音乐的制作要达到“上下和”,即通过乐可以平和人心,从而社会和谐。这样,国家就得到了有效的治理,百姓也能安居乐业,“四海之内,合敬同爱”,四海之内的臣子百姓都能相互尊敬且有爱。乐的作用是表现德行,礼的作用的制止淫乱,先王有死丧祭祀之事都是以礼来哀悼,有吉庆喜悦之事,便以礼来表达愉乐心情。但无论是哀伤亦或是喜悦,都是“以礼终”,即都要符合礼仪。礼与乐分别有着不同的功能:礼以规定等级差异,是治理社会稳定以制;乐以调和上下心境,是表现帝王功绩以作。

三、《乐记》中文学教育思想的价值

《乐记》是我国古代一篇重要的乐学篇目,是在《礼记》中的第二十篇。关于《乐记》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且还并没有明确的定论。主要集中的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认为是战国初期公孙尼子所作,南梁的沈约认同这种说法。现代学者中郭沫若、钱玄等人都认同此种说法;第二种则认为是西汉武帝时河间献王与其臣子等所作,依据的则是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所载:“刘向校书,得《乐记》二十三篇。”第三种说法则认为是西汉人公孙尼所作,丘琼荪根据《汉书·艺文志·杂家》中有《公孙尼》而认为,这里的公孙尼并非战国时期的公孙尼子,而是西汉武帝时期的人,《乐记》应是此人所作。近年来,随着郭店楚简和其他战国简帛的出土和公布,许多学者利用郭店楚简《性自命出》及马王堆帛书《五行》等新出土的资料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乐记》是先秦的古书。最有可能是战国时期的孔门的后学公孙尼子所作。但学界迄今并无明确的定论。不论其作者是何时何人所为,不可否认的是,《乐记》中确实包含了许多乐教思想,蕴含着广泛而深刻的哲理、伦理道德方面的内容,并且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而存在。

乐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中六艺之一,孙希旦先生说:“乐以义理为本,以器数为用。古者乐为六艺之一,小学、大学莫不以此为教。”乐教主要是以乐器为其教学的用具,而其中所传达的道理是其教育的本质,作为儒家教学的六艺之一,从小到大都要以此为教。由此可见,乐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乐记》中的教育思想不仅为统治者教育民众提供了内容和方法,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范例,同时也对后世的文论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文心雕龙·明诗》中“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这与《乐记》中“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有着一脉相承之处,这里可以窥到文论中“物感说”的思想。《乐记》中有关教育思想的部分,不论是对当时的政权统治,人际关系的处理都有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文论思想,对后世文学理论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价值。

结语

先王由于厌恶动乱而制礼作乐,希望通过礼乐来教导百姓。《乐记》主要是记载了通过音乐而施行教化的相关思想。在音乐中不仅能够窥见君主的政治得失,同时又能对君主与百姓进行德性的教育与培养。国家是由个人组成,个人德性的良好则国家就会和睦强大。其中的教育思想不论是当时对于民众的教育,亦或是对于如今人际关系的处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鼎.礼记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34-453.

[2]祁海文.儒家乐教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1.

[3]袁济喜.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8-60.

[4]孙希旦.礼记集解: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5:975-976.

猜你喜欢

乐记先王乐教
乐籍西译:五种《乐记》西文译本、译者及其传播
Towards Semiotics of Art in Record of Music
论《乐记》的辩证思维
试论荀子的“先王观”
浅谈孔子的乐教思想对当今音乐教育的意义
荀子“圣王”的三种解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孔子乐教思想研究述评
综述现当代学者对《乐记》中音乐美学的研究
知耻自律
泰民众愿行善报答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