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渼陂文学作品研究

2018-04-03孔令通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韦应物杜甫文学作品

韩 琛,陈 默,孔令通

(1.西安翻译学院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127;2.西安工业大学中国书法学院,陕西西安 710021)

从地理位置角度来讲,渼陂分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渼陂和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渼陂,本文所讨论的渼陂特指西安市鄠邑区渼陂,从时间维度上来讲,从汉代司马相如开始,至唐代杜甫,再至宋代苏轼兄弟、金代王重阳、元代马钰、明代王九思、清代王心敬、民国于右任,这些如雷贯耳的名人都曾写过与渼陂有关的诗文作品,而本文的研究范畴则只限于唐代渼陂文学作品。从研究方法(角度)来讲,文学作品研究可以基于宏观角度对文本思想上脉络梳理,亦可通过微观角度对文本的艺术特色进行细致阐发,本文的主要研究角度则只限于前者。

一、杜甫渼陂文学作品臆断

以杜甫为代表的盛唐诗人在渼陂一经出现,就为后人留下了几乎不可超越的文学范式。据笔者统计,杜甫在渼陂一共留下四首诗歌,这四首诗歌一直为后人咏唱,成为渼陂文学中经典中的经典,杜甫也以其中国诗歌史上的“诗圣”地位为渼陂带了一抹浓浓的人文情怀。杜甫渼陂诗歌思想性主要表现在哀乐纵横复杂心态、奋战仕途与失意人生的情感交织以及浓厚的佛老出世思想,这些思想的流露与杜甫长安十年的个人境遇密不可分,笔者试对这三种思想做一概括论述。

(一)盛大开阔的盛唐气象

杜甫在长安的十年虽然很不得志,但杜甫的渼陂诗歌创作依旧处于盛唐时期,这种时代的开阔豪迈气息在杜甫渼陂文学作品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反映,这尤其体现在杜甫的《渼陂行》一诗当中。

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兴极忧思集。鼍作鲸吞不复知,恶风白浪何嗟及。

主人锦帆相为开,舟子喜甚无氛埃。凫鹥散乱棹讴发,丝管啁啾空翠来。

沈竿续缦深莫测,菱叶荷花净如拭。宛在中流渤澥清,下归无极终南黑。

半陂以南纯浸山,动影袅窕冲融间。船舷暝戛云际寺,水面月出蓝田关。

此时骊龙亦吐珠,冯夷击鼓群龙趋。湘妃汉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无。

咫尺但愁雷雨至,苍茫不晓神灵意。少壮几时奈老何,向来哀乐何其多![1]443

此诗一共二十八句,可分为七个部分。一至四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渼陂水域的辽阔和天气突变后渼陂“波涛万顷”的总体特征;五至八句为第二部分,写诗人与岑参兄弟以既惊骇又新奇的心情冒险游览渼陂的场景;九至十二局写渼陂天气转晴之后渼陂秀丽的景观;十三至十六句为第四部分,描写游船进入渼陂中央处诗人的奇妙感受;第十七句至廿句为第五部分,描写游船从陂中划向东南岸时,天黑月出的场景;第廿一句至廿四句为第六部分,描写华灯初上时渼陂巧妙的景象;最后四句为全诗的第七部分,描写诗人在观赏完渼陂奇景之后,产生的一种生命悟识。杜甫的这首纪游诗饱含激情,无论是景物描写还是欢宴场景都饱含着一种盛唐时期特有的蓬勃生机。

(二)复杂矛盾的内心状态

1.“少壮几时奈老何,向来哀乐何其多”的复杂心态

杜甫在渼陂创作的诗歌中流露出哀乐纵横复杂心态,这种心态的表露与杜甫当时的个人境况密不可分。这从杜甫长安十年早期诗歌《奉赠韦左垂丈二十二韵》一诗中可以见得,此时的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邑求识面,王翰原卜邻”[1]276,可见当时杜甫对未来满怀希望,然而现实的残酷让杜甫最终沦落成为一个“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落寞文人,杜甫早年对自己的殷切期盼和残酷现实之间产生了剧烈的冲突,这种剧烈的心理冲突则可能是杜甫渼陂诗歌复杂心态产生最重要的原因。

杜甫的《城西陂泛舟》《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这两首诗歌就是在此情此景下写下的诗歌。杜甫在渼陂的游玩无疑给贫困交加的杜甫心理上带来一丝短暂的愉悦,但这种愉悦是短暂的,当他联想到自己京华十年困顿,芳华褪尽依然功名无就;联想到自己壮志难酬却沦落下层、既贫且穷,杜甫身心交瘁,少时的豪情壮志与此刻的愉悦再加上不堪回首的往事让杜甫不由得百感交集,终于在《渼陂西南台》中写出“少壮几时奈老何,向来哀乐何其多”这种哀乐纵横的诗句。

2.“致君尧舜上”与“独耻事干谒”的情感冲突

杜甫在长安十年早期曾试图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希望于当时的权贵,希望他们为自己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他毫无掩饰的在诗中表达了内心希求汲引、眷恋朝廷、热衷功名的政治意图。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权倾当朝、口蜜腹剑的垂相李林甫深怕草野之士威胁自己的地位,竟向玄宗进谗言:“举人多卑贱愚联,恐有俚言,污浊圣听。又命郡县长官精加试练,灼然超绝者,具名送省,委尚书覆试,御史中丞监之,取名实相副者闻奏。既而至者皆试以诗、赋、论、遂无一人及第者。林甫乃上表贺野无遗贤”[2]6876。就这样,怀揣再铸贞观之治的浪漫诗人被扼杀了。

天宝十四年,杜甫终于谋求了一个河西尉的小官,很快又被改授位为右卫率府胃曹参军,但这却着实跟杜甫当年的政治抱负相差甚远。事实上,杜甫长安十年的内心一直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杜甫因为自身深厚的儒家传统和自身对自己的政治定位让他始终汲汲于仕途;另一方面杜甫长安十年后期有对自己当时干谒权贵的行为感到羞愧,这种矛盾心理在杜甫渼陂诗歌创作中亦有所反映,如在《渼陂西南台》中,“劳生愧严郑,外物慕张邴。世复轻骅骝,吾甘杂蛙黾。知归俗可忽,取适事莫并。身退岂待官,老来苦便静”一段就深刻体现了杜甫既想谋求官职又对官场厌倦的矛盾状态。长安十年后期的杜甫生活似乎已经陷人了困窘之境,愤然离京的他就失去了进身朝廷,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而呆在京城,对“纵垮不饿死,儒冠多误身”[1]276的现实又难以容忍,去住两难的矛盾无情地煎熬着这一时期的杜甫[3]38。由此看来,杜甫在《渼陂西南台》中还流露出诗人用世思想与保持独立人格的矛盾,而此诗诗人的内心的痛苦可以想见。

3.“从此具扁舟,弥年逐清景”的隐逸思想

杜甫来到长安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然而仕途上一次次的打击让杜甫心灰意冷,曾经的锐意进取、意气风发在一次次残酷的现实中开始变得模糊,从此时期的杜甫作品中来看,杜甫开始流露出佛老出世的思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一个人受到始料不及的打击后,往往会在内心产生走向极端的偏激情绪,自视颇高、怀抱社视的杜甫未及施展自己的才能即遭权奸扼杀,一时间萌生了学中散、愚公玩世归隐之意。

高台面苍陂,六月风日冷。蒹葭离披去,天水相与永。

怀新目似击,接要心已领。仿像识鲛人,空蒙辨鱼艇。

错磨终南翠,颠倒白阁影。崷崒增光辉,乘陵惜俄顷。

劳生愧严郑,外物慕张邴。世复轻骅骝,吾甘杂蛙黾。

知归俗可忽,取适事莫并。身退岂待官,老来苦便静。

况资菱芡足,庶结茅茨迥。从此具扁舟,弥年逐清景。[1]456

此诗共廿四句,可分为六个部分。第一至第四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渼陂西南台的总体特征;五至八句为全诗的第二部分,描写在渼陂西南台鸟瞰渼陂的场景;九至十二句为第三部分,这部分在结构上起到一种过渡作用,在此部分中,诗人从客观景物转移到主观的议论上来;十三至十六句为第四部分,描写诗人对自己才华无法施展的苦闷;十七至廿句为第五部分,通过对自己淡泊心境的描述,流露出佛老隐逸的思想;最后四句是全诗的第六部分,集中表现了杜甫想要远离官场,归隐在清净秀丽的渼陂之中的决心。

三、韦应物渼陂文学作品管窥

韦应物是渼陂文学发展史上极富特点的一位诗人,他在“慕陶”、“学谢”和对王维诗歌取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散淡冲虚的诗歌特点,是中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韦应物生逢开天盛世的后期,短暂的盛世欢歌被痛苦的安史之乱所代替,追忆似水华年便成了他排遣精神苦闷的一副既甜蜜、又酸苦的药剂。”[4]13所以从韦应物诗歌的思想内容来看,他更多在杜甫渼陂文学思想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韦应物有着与杜甫一样的治国理想,向往昂扬开朗的人生境界,然而面对时事的动乱和现实的惨淡萧索,寓居鄠县的韦应物常常徘徊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他既想兼济天下,恢复盛唐之盛大气象,又因为现实一连串的打击想着“超然”、“遁世”。根据韦应物此阶段的诗歌创作来看,韦应物在其渼陂诗歌中既流露出浓重的佛老厌世思想,同时亦透露出诗人潜意识中无法忘却的盛唐情怀和对仕途的进取精神。

(一)渼陂眷恋与隐逸思想

韦应物渼陂文学作品中流露出浓厚的的佛老隐逸思想,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唐时期时局混乱、民不聊生,韦应物的内心世界与风起云涌的混乱周遭无法调和,遂有遁入空门之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韦应物在此阶段仕途坎坷,理想抱负无法得到施展,在执着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韦应物更想追求独立自由人格,而佛门则是心灵解脱的不二良药,他在《扈亭西陂燕赏》一诗中如是道:

杲杲朝阳时,悠悠清陂望。嘉树始氤氲,春游方浩荡。

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站点管理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人大代表履职“六个一”等相关工作制度。各镇(街道)都配备了人大主席(主任)、副主席和专职工作人员。每年向各镇(街道)发放“双联”专项经费4至5万元,用于“双联”工作开支,全力保障“双联”活动的正常开展。

况逢文翰侣,爱此孤舟漾。绿野际遥波,横云分叠嶂。

公堂日为倦,幽襟自兹旷。有酒今满盈,愿君尽弘量。[5]50

此诗前十句主要是铺排渼陂秀丽的景色,后四句则是诗人情感的流露,其中“公堂日为倦,幽襟自兹旷”中“公堂”是指诗人主政鄠县县府的衙门,“幽襟”是指幽暗、烦闷的襟怀,“兹”是指渼陂景色,在诗人看来,每天繁忙的公务早已让诗人身心俱疲,而此次游览渼陂秀丽景观则让诗人幽暗压抑的心灵重新得到解放,苦闷无聊亦随之一扫而空。可见,这首诗的主旨之一是想表达渼陂的秀丽对作者心灵的治愈功效,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韦应物对渼陂景物的喜爱和对公务之事的厌恶是同步表达的,正因为韦应物对琐碎公务的厌恶,作者才萌生出佛老隐逸之思想,才会更加想要贴近自然,在渼陂秀丽景观中自得其乐。

韦应物在《乘月过西郊渡》一诗中也有类似的表达:

远山含紫氛,春野霭云暮。值此归时月,留连西涧渡。

谬当文墨会,得与群英遇。赏逐乱流翻,心将清景悟。

行车俨未转,芳草空盈步。已举候亭火,犹爱村原树。

“此诗前四句描写渼陂傍晚景色,表现出诗人对渼陂的依恋之情,五至八句具体叙述流连渼陂的原因。九到十二句描写诗人虽然已经驱车回府,心里却依然留恋着渼陂。”而此诗最后一句“还当守故扃,怅恨秉幽素”则是韦应物佛老隐逸思想的集中体现,“扃”,门户;“秉”,执掌,主持;“幽”,昏暗;“素”,向来;诗人意识到从渼陂回府之后依旧要回到令人内心煎熬的衙门,用惆怅的心情去处理那些令人压抑、苦闷的公务。此诗再一次表达作者对渼陂喜爱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公务之事的怅恨,这种怅恨与作者内心的佛老隐逸思想一拍即合,终于在该年七月,韦应物仅仅任鄠县令不到半年的之后就辞官归隐鄠县西郊的善福精舍。

(二)盛唐心理与进取精神

眼前之物即将变为身后历史的预感在诗人敏感的心灵中投下了浓浓的阴影,背负着沉重的忧伤与青春失落,韦应物折节读书,表现出盛唐文士百折不挠的勇气,以一种更为理性的方式支撑起心中那片盛唐的天空,这应该是盛唐士人建功立业心态的另外一种反映。韦应物在鄠县任官期间虽然早已萌生皈依佛门的念头,但他仍然在他的潜意识中表现出隐晦的盛唐心理,这一情感思维集中表现在他常常通过盛唐与中唐之间的今昔对比来展现他对盛唐的怀念,这在他《西郊燕集》一诗中集中体现。

济济众君子,高宴及时光。群山霭遐瞩,绿野布熙阳。

列坐遵曲岸,披襟袭兰芳。野庖荐嘉鱼,激涧泛羽觞。

众鸟鸣茂林,绿草延高冈。盛时易徂谢,浩思坐飘飏,

眷言同心友,兹游安可忘。[5]51

此诗一共十四句,前两句写友朋之间的饮宴场景,三至十句通过各色物象为我们点染了渼陂秀丽的景观,最后四句描写诗人对“西郊燕集”的印象,其中在“盛时易徂谢,浩思坐飘飏”一句中“徂谢”是消逝的意思,此句话的意思即是旺盛的年华很容易消逝,宏达的设想也会很快飘然而去;此句诗歌虽然是描写渼陂游览欢愉之后的感慨,但也同样在不经意间流露出诗人对盛唐气象的无限追忆,诗人通过“盛时”、“浩思”来展现盛唐气象的开阔,通过“消逝”、“飘飏”表达气象不再的幽怨,通过这样的今昔对比,诗人无异于向我们隐晦传达出他埋藏在心灵深处得到盛唐心理。

如果说韦应物诗歌中盛唐心理的表露是隐晦的,那么韦应物诗歌中景物描写则纯粹是盛唐景物描摹的延续,这集中体现在《扈亭西陂燕赏》一诗当中前八句的景物描写:“杲杲朝阳时,悠悠清陂望。嘉树始氤氲,春游方浩荡。况逢文翰侣,爱此孤舟漾。绿野际遥波,横云分叠嶂。”这八句诗歌中诗人通过“杲杲”、“浩荡”等词汇的渲染,为我们描绘了“朝阳”、“嘉树”、“遥波”、“横云”等浩瀚而极富生命张力的意象表达,即是将此诗放入盛唐诗人的集子中,相信在气势上也丝毫不逊前者。

韦应物在担任鄠县令不到半年时间后就辞官归隐,但韦应物的意志却没有消沉,相反在鄠县西郊善福精舍的两年多时间里反而是韦应物创作最为旺盛的时期,正是因为韦应物在此段时间内的发奋隐忍,韦应物不光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日后自己官职的升迁埋下了伏笔(见韦应物年谱)。韦应物喜欢陶诗,而陶诗中不乏金刚怒目式的“愤怒”,由此可见,常以“等陶辞小秩”自居的韦应物心中依旧对家国抱有期待,他的独善其身只是无可奈何之后的嗔怨,兼济之志才是他真正的人生理想。韦应物在渼陂创作的《任鄠令渼陂游眺》就表达了他这种想要在鄠县任官有所作为、积极进取的一面。

野水滟长塘,烟花乱晴日。氤氲绿树多,苍翠千山出。

游鱼时可见,新荷尚未密。屡往心独闲,恨无理人术。[5]442

此诗前六句从各个层面描写了渼陂姣好迷人的景观,最后一句是感情的抒发,“屡往心独闲,恨无理人术”,“独闲”二字中有自责之意,至于为何自责,诗人则在“恨”之后做了清晰的交代,原来诗人怅恨自己缺少在衙门中管理公务人员的本领,渼陂景色虽好,但渼陂游玩只是消遣,为政一方才是的本职工作;由此可见,韦应物确实有一定的政治诉求,他希冀能够通过自己的政治作为造福一方,可能他的政治理想无法达到满足,所以他在观光渼陂时仍对自己管理上的缺失不能释怀,可见韦应物在归隐前夕仍然具有一定的进取精神。

四、晚唐渼陂文学作品蠡测

唐代后期,唐王朝藩镇割据、战乱频发,而唐王朝也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昔日的盛唐气象也早已烟消云散。唐后期的帝王肃宗(756-762年在位)、代宗(762-780年在位)、德宗(780-805年)大都昏庸无能、宠信奸臣、疏远贤良,这使得唐帝国的统治更加恶化。在这一时期,作为士大夫阶层的文人雅士因为时局混乱和统治者的昏庸,大都科举难第、境况不佳,所以更多文人选择用寄情山水来缓解他们内心的忧愤,渼陂作为京畿之地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当然成为晚唐文人雅士寄情山水之间的绝佳去处,据现有文献记载,罗隐、郑谷、司马札、韦庄、温庭筠都到过渼陂,这些诗篇为唐代渼陂文学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同时也也为后世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从思想内容上来看,笔者愿意从四个方面对晚唐渼陂文学做一简要梳理概括。

(一)仕途蹭蹬与自我超越

晚唐渼陂文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文人士子抒发自己自己仕途坎坷,此时的文人似乎很难左右自己的命运,故而他们选择佛教思想的无我之境,并试图以此来超越现实和自己当时的困境。这两种思想主要体现在罗隐的《皇陂》和郑谷的《郊墅》两首诗歌当中。

《皇陂》一诗是罗隐进京赶考,在游览渼陂时写下的诗篇。

皇陂潋滟深复深,陂西下马聊登临。垂杨风轻弄翠带,鲤鱼日暖跳黄金。

三月穷途无胜事,十年流水见归心。输他谷口郑夫子,偷得闲名说至今。[6]4

此诗的起始是从作者“陂西”下马开始的,之后诗人通过游览渼陂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绪,写景的部分主要集中在颈联;诗人在颈联部分充分体现了他对艺术表现力和感受力的把控:他只抓住对垂杨柳和鲤鱼的瞬间感受,继而通过生动而真实的物象将一个秀丽动人的渼陂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颈联部分作者才正式开始抒情,此联表现了作者考试落榜之后的心情,表面上看来此联的情感并不激烈,但笔者认为这是诗人在经过内心激烈矛盾之后的一种自我超脱,是在深刻认识残酷现实之后的一种自我调适,相较于那些愤懑激烈之辞,作者在此联中的情感更显深沉、浓烈。尾联则表现了作者的嗔怨之感,作者在此联中说自己彻彻底底输给了谷口隐士郑子真先生:他原以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然而十年来的隐忍奋斗却换不来一个好的名声。诗人在这里有抱怨,有自责,但笔者认为笔者更想通过“郑夫子”的隐逸情怀表现自己跳出藩篱、超越现实的人生理想。

《郊墅》一诗诗郑谷离开鄠县尉一职后不久在右拾遗或官郎中任上写下的。

韦曲樊川雨半晴,竹庄花院遍题名。画成烟景垂杨色,滴破春愁压酒声。

满野红尘谁得路,连天紫阁独关情。渼陂水色澄于镜,何必沧浪始濯缨。[7]373

诗人在首联交代了他自己渼陂别墅环境的高雅脱俗,继而又对其别墅景观进行了正面描绘。颔联则流露出渼陂别墅景致对其心酸往事具有一定的调适作用:身处杨柳依依、雾霭尨茸、恍若仙境的渼陂别墅之中,滴滴春愁似乎也具有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居然可以化解诗人内心的心酸愁闷,此联没有直接对对渼陂进行称颂,却字字紧扣渼陂,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意欲通过恍若仙境之渼陂达到对人生苦痛的超越。颈联则进一步描绘诗人对渼陂别墅的喜爱和依恋。尾联则通过对描摹渼陂之清净,表达自己想要保持高洁的操守和对污浊现实的超越。“何必沧浪始濯缨”一句则用了《孟子·离娄上》中的典故,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后世遂以“沧浪”特指此歌,在诗人看来,渼陂水色比镜子还显得澄明光洁,既然如此,又何必再要寻找青色的水泊洗涤自己的帽缨呢?言下之意诗人就是想要超脱尘俗,保持高尚的操守。

(二)物是人非与心酸慨叹

晚唐渼陂文学又一个重要内容是文人士子将盛唐与晚唐渼陂在时间坐标上进行比较,这种繁荣与颓败的今昔比照,让晚唐渼陂文人的内心产生巨大落差,诗人的内心因此产生一种物是人非、沧桑巨变的惆怅情愫,渼陂物是人非变化让晚唐渼陂文人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变化,渼陂之颓败与身世变化之遭遇由此在诗人敏感的内心相依相融,最终流露出对人生的心酸慨叹。晚唐渼陂文学的这种思想主要表现在郑谷的《渼陂》和韦庄的《过渼陂怀旧》两首诗歌当中。

郑谷的《渼陂》诗歌可能作于他在鄠县任县尉期间。

昔事东流共不回,春深独向渼陂来。乱前别业依稀在,雨里繁花寂寞开。

却展渔丝无野艇,旧题诗句没苍苔。潸然四顾难消遣,只有佯狂泥酒杯。[7]354

此诗首联描写渼陂往事,诗人想要给我们表达过去的事情就像东区的流水一去不复返,渼陂的繁华“昔事”早已流走,而“春”后的“深”、“独”二字似乎为我们预示着渼陂的衰败。颔联具体描写渼陂衰败的情景,“乱前”当指公元875至884年发生的黄巢起义,“别业”当指盛唐时期王公贵族在渼陂修建的别墅,“依稀”二字则将那些曾经引人瞩目的别墅生动表现出来,给人以生活变幻的凄清之感,“繁花”无奈在“雨里”,只能忍受无人欣赏的寂寞,这里的“雨里”即是实指,也是一种象征,表现出“花”之寂寞,也同样表现诗人之寂寞。颈联则进一步叙述渼陂的荒芜之景。尾联则表现了诗人对此情此景的无限感慨,这里的感慨既又对渼陂衰败的唏嘘,亦是作者对自身境况的无限慨叹。纵观全诗,郑谷将自己的幽怨情感寄托在渼陂荒芜衰败之景当中,作者“潸然”,读者亦为之“潸然”。

韦庄的《过渼陂怀旧》一如诗作题目,是作者从南方返回渼陂后再渼陂短暂停留时的抚今追昔之作。

辛勤曾寄玉峰前,一别云溪二十年。三径荒凉迷竹树,四邻凋谢变桑田。

渼陂可是当时事,紫阁空馀旧日烟。多少乱离无处问,夕阳吟罢涕潸然。[8]310

此诗首联说明诗人离开渼陂已长达二十年时间,正因为如此,作者在“二十年”之后重游渼陂时,似乎才迫切想要知道渼陂在沧桑巨变之后的变化。颔联则具体描线这种变化:曾经的“竹树”早已“荒凉”,而曾经的“四邻”则变成了“桑田”,这就为我们表现出渼陂曾经的繁华早已不在,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作者的惆怅情愫溢于言表;所以作者在颈联中不由得反问到:这里难道是二十年前繁盛的渼陂吗?此情此景让诗人不敢相信,却不由得不信,故而诗人才发出自己曾在紫阁峰留下昔日云烟的无限哀叹,这其实就是诗人内心由衷的感伤,这种感受是物是人非的悲凉之感!尾联中诗人面对渼陂的衰败,又不禁感慨唏嘘:渼陂究竟遭受了多少次劫难?诗人内心的伤感再次让他潸然泪下。

除了上述两首诗歌之外,韦庄发《过鄠杜旧居二首》也表达出类似情感。

却到山阳事事非,谷云谿鸟尚相依。阮咸贫去田园尽,向秀归来父老稀。

秋雨几家红稻熟,野塘何处锦鳞肥。年年为献东堂策,长是芦花别钓矶。[8]286

此诗首联描写诗人追忆当年为了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到南方时的所见,颔联则是从南方到渼陂的过渡句式,指诗人从“山阳”返回渼陂旧居。颈联则是集中对渼陂描摹渼陂旧居的荒凉衰败,尾联则又是对当年在渼陂旧居苦读的追忆,全诗通过用典、反问等艺术手法将作者对渼陂物是人非、复杂难言之感含蓄表达出来。

一径寻村渡碧溪,稻花香泽水千畦。云中寺远磬难识,竹里巢深鸟易迷。

紫菊乱开连井合,红榴初绽拂檐低。归来满把如渑酒,何用伤时叹凤兮。[8]286

韦庄的《过鄠杜旧居》其二一诗延续其一中的感伤基调,通过对渼陂景物荒芜衰败的描写,表达出诗人伤感的情绪。全诗首联描写“寻村所见”,颔联描写寺远竹深,颈联描写紫菊乱开,红榴拂檐,尾联则外豪壮而内忧伤,变现出一种深深“伤时”的情感。

(三)世事维艰与渼陂胜景

在晚唐社会动乱的大背景下,一般文人士子的生活大都比较窘迫,然而相比较于生活上的艰苦,晚唐渼陂文人的内心或许更为煎熬,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或许才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表达;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地处京畿之地的渼陂盛景似乎给这些落魄文人的内心带来一丝慰藉,在这种情况下,晚唐渼陂文学又有了兼备描摹渼陂盛景和表达世事艰难的一类诗歌,这主要体现在司马札的《漾陂晚望》、温庭筠的《鄠郊别墅寄所知》等诗歌当中。

司马札的《漾陂晚望》是他在渼陂泛舟之后创作的一首诗歌。

远客家水国,此来如到乡。何人垂白发,一叶钓残阳。

柳暗鸟乍起,渚深兰自芳。因知帝城下,有路向沧浪。[9]6906

此诗首联描写诗人游览渼陂之后萌生的亲切感:司马札本是江南士子,湖泊荡漾的渼陂让司马札倍感亲切,司马札此刻仿佛又回到自己魂牵梦绕的家乡。颔联描写一个白发老者垂钓的情景,或许在诗人看来,这个白发老翁不是一般的渔夫农民,而是一个隐居渼陂的非凡之人;这时候夕阳与垂钓的老者早已和渼陂之景融为一炉,为全诗渲染出一片苍茫静穆的气息。而颈联继续描摹渼陂秀美之景色,通过“柳”、“鸟”、“渚”、“兰”等意象让渼陂幽景纯美之境进一步得到升华。尾联从字面意思上可以理解为:在远离江南的故乡的京城角落里,竟然找到了一片通往绿色水域的道路。这里的“沧浪”可以理解为理想中没有凡尘俗滓的净土,因为诗人此时此刻的坎坷艰难,诗人向往那种“何人垂白发、一叶垂残阳”的隐居生活,而渼陂幽景正是他所向往的归隐的绝佳去处。

温庭筠的《鄠郊别墅寄所知》是他在其渼陂别墅写下的一首诗歌,借渼陂之景抒发自己内心的惆怅。

持颐望平绿,万景集所思。南塘遇新雨,百草生容姿。

幽鸟不相识,美人如何期。徒然委摇荡,惆怅春风时。[10]165

此诗首联描写诗人因触渼陂之景而顿生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持颐望平绿”则是渼陂秀丽景观的真实写照;颔联描写天降新雨,新雨润物,百草生姿,此刻纯美的景色仿佛再次勾起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幽鸟不相识,美人如何期”中的“鸟儿”实际是是暗喻幽鸟可以为自己传递消息,让他与日思夜想的“美人”再次相聚,这里诗人的信心骤然发生动摇,不禁流露出一种巨大的失望。尾联中的“摇荡”用了《庄子·天地》中:“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民心,使之成教易俗”的典故,此句话其实意思是说渼陂之景促进了自己对“美人”的思念,而自己的内心惆怅又让春风也变得伤感。全诗意象纷繁,表露含蓄,但作者始终将渼陂之景与自己内心之所想融为一炉,借景抒情,又借情摹景,最终表达出自己因对“美人”的思念而表现出无比惆怅的心绪。

(四)悠悠凄景与落寞情愫

同样是写景咏物诗歌,盛唐时期的王维的诗歌在寂静中我们不仅能够出禅的味道,也同时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静谧和安息;而在晚唐诗歌当中,即使是同一素材的写景咏物诗,我们却总能在他们诗歌中读出一丝伤感。在晚唐渼陂文学中这一现象尤为凸显,例如温庭筠《鄠杜郊居》一诗当中,诗人在描摹渼陂的秀丽凄美之间,却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是轻微的落寞,亦是渼陂经历沧桑巨变之后一种幽怨的情愫。

槿篱芳援近樵家,垄麦青青一径斜。寂寞游人寒食后,夜来风雨送梨花。[10]117

此诗首句描写诗人渼陂别墅的环境和位置,诗人通过寥寥数笔将一个环境优雅、充满田园风光的别墅写得活灵活现。次句诗人则将笔触由别墅进一步引向周围的麦田和小路,这些小路是诗人别墅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此可见诗人极高的审美情趣。第三句描写渼陂别墅整体气氛的寂寥,最后一句则主要抒发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寂寞。

五、唐代渼陂文学作品的梳理和反思

(一)唐代渼陂文学作品的梳理

在开阔浩瀚的盛唐历史背景之下,以杜甫为代表的盛唐渼陂文人在其文学作品首次反映出渼陂文学作品具有思想价值的一面,可以说,杜甫既是历代渼陂文学作品的代表人物,亦是渼陂文学作品思想性最为丰富的作家。杜甫在渼陂文学作品思想性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三个,首先在于他在《渼陂行》中反映出具有雄强气魄的盛唐气象;其次在《与鄠县源少府泛渼陂》反映出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最后在于他在《渼陂西南台》中反映出的佛老隐逸隐逸思想。杜甫渼陂文学的这三个主题思想奠定了日后渼陂文学思想史的基本走向,他在渼陂文学作品出反映的盛唐气象对于韦应物渼陂文学中的盛唐心理与进取精神,清代、民国渼陂文学作品中凭吊咏史与盛唐追忆等主题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他在《与鄠县源少府泛渼陂》中反映出的复杂矛盾心理,尤其是“致君尧舜上”与“独耻事干谒”这一传统底层文人都会面临的心理矛盾对于晚唐渼陂文学作品中仕途蹭蹬与自我超越思想、明代渼陂文学作品中委婉劝慰与友朋情深思想的形成亦有重要推动作用;他在《渼陂西南台》中反映出的佛老隐逸隐逸思想对于韦应物渼陂文学作品中的隐逸思想、元代渼陂文学作品中的道家思想和明代渼陂文学中的隐逸情怀似乎亦具有重要启发作用。

韦应物除了对杜甫渼陂隐逸思想的继承之外,他对的杜甫渼陂文学思想的发展集中体现在韦应物在盛唐心理状态下创作出一种神似盛唐气象而非盛唐气象的诗歌,正如美籍汉学家斯蒂芬·欧文在其论著《盛唐诗》中指出的那样:“韦应物不是一位中唐诗人,他与盛唐风格和主题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他的许多最优秀的诗篇是有‘毛病’的盛唐诗,它们的美正体现于矛盾的不完美之中[11]286。”笔者认为,韦应物渼陂诗歌中之所以能够产生这种特殊美感,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他对盛唐时期的向往和内心对盛唐的无限追忆,故而在他的诗歌中就产生了一种神似盛唐气象的意蕴;另一方面则源于韦应物自身的矛盾心理和动乱的时局让韦应物无法向盛唐时期诗人一样饱含光芒万丈的激情,故而韦应物渼陂诗歌在其盛唐气象的外表下隐藏了一丝伤感和无奈。韦应物渼陂文学中体现盛唐心理的诗歌主要体现在《西郊燕集》一诗当中,而其景物描写具有盛唐气象的诗歌则集中体现在《扈亭西陂燕赏》一诗当中。韦应物渼陂文学思想中的盛唐心理与进取精神对于晚唐渼陂文学中的自我超越思想和清代、民国渼陂文学作品中盛唐追忆思想的形成可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晚唐渼陂文学作品思想除了继承了杜甫、韦应物渼陂文学作品思想之外,亦形成自身特点。在战乱频发的晚唐时期,盛唐时期的繁华渼陂逐渐褪去,这一客观存使得晚唐文人对于渼陂有一种物是人非的直观感受,加之晚唐渼陂文人普遍仕途不顺,这就导致晚唐渼陂文学思想中形成了反应渼陂今非昔比以及个人心酸感受的主题思想,这一主题思想对于清代、民国渼陂文学中凭吊咏史一类诗歌具有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晚唐渼陂文学作品与盛唐时期的写景咏物诗在情感表达上亦有区别,前者气势雄浑、浩瀚壮阔,后者则更倾向于表现一种落寞清苦的感情基调,情绪上似乎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这类写景抒情的小诗对于宋代渼陂文学作品中反映渼陂田园风情和玄淼空濛一类诗歌具有一定启发作用。

(二)渼陂文学作品的反思

唐代渼陂文学思想有三个线索,一个是反映文人士子复杂的内心;另一个是表现佛老隐逸思想;最后一个反映出对盛唐的追忆。

就反映文人士子复杂的内心而言,杜甫在《渼陂西南台》中首次表现这一主题思想的作家,中唐之韦应物的《任鄠令渼陂游眺》,晚唐司马札的《漾陂晚望》、郑谷的《渼陂》沿着杜甫的路子继续发展,并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至于唐代渼陂文人何以会在其渼陂作品中出现这种复杂的心理状况,笔者认为这与文人内心求仕与归隐的情感冲突有一定关联。后世文人与与杜甫矛盾心理的根源大致相同,诗人大都具有较为敏锐的心思和对生活过剩的热情,杜甫和韦应物在渼陂诗歌创作时期基本上都是内心的渴望与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冲突,他们都将内心的苦闷寄情于渼陂秀景之间;然而诗人的内心又是不安分的,长时间的寄情山水与儒家传统的进取精神形成强烈反差,所以他们在渼陂诗歌中流露出这一复杂的心理状态。

渼陂文学思想的另一个线索是反映佛老隐逸思想,这一线索一直贯穿渼陂文学作品思想的始终。自杜甫的渼陂西南台开始,中唐韦应物的《西郊燕集》,晚唐高骈的《寄鄠杜李遂良处士》,北宋张载的《和薛仲国博漾陂》 ,元代马钰的《玩丹砂·过渼陂道友索词》,明代康海的《陂头》,清代乔振翼的《春日王子仙招饮同步渼陂》都从不同层面反映出一定程度上的佛老隐逸思想。至于渼陂文学中何以会产生这一思想,笔者认为这一方面与历代渼陂文人大都有失意落魄的经历有关,仕途上的不顺往往让他们产生归隐的念头;另一个方面可能与渼陂秀丽的景观有关,渼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失意的文人的内心得到一丝安抚,他们潜意识里的佛老隐逸思想被重新激活,可以说前者为这一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而后者则对前者的产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对盛唐渼陂文人及其作品的追忆时后世渼陂文学又一重要主题思想,韦应物的《扈亭西陂燕赏》,韦庄的《过渼陂怀旧》,从各自角度表达了对盛唐时期渼陂及其杜甫渼陂文学的追忆和怀念,这一思想内容对于明代前七子以及清代许多凭吊怀古诗歌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关于这一主题思想的形成,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杜甫崇高的个人魅力让渼陂也具有一抹人文情怀,后世渼陂文人不断对杜甫及其创作的渼陂文学作品进行咏唱,是出于对杜甫的一种敬仰;二是后世无论从渼陂的繁华程度以及渼陂水域规模上来讲都不及盛唐时期的渼陂,这种落差让后世渼陂文人心生感慨,故而创作出一些反映渼陂非昔比的文学作品。

猜你喜欢

韦应物杜甫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夕次盱眙县
杜甫改诗
《韦应物 淮上即事》
杜甫与五柳鱼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杜甫的维稳观
寄李儋元锡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