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毛泽东反贫困思想
——对新时代精准扶贫工作的启示
2018-04-03王改彦
王改彦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 710127)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1]。”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对13亿中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党不忘初心的实践要求和根本体现。建国初期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虽然与新时代条件下的精准扶贫所面临的国际国内背景以及解决的主要任务有所不同,但其反贫困所体现的基本原则及其主要举措,在当下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的工作中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毛泽东对建国初期农村贫困问题的认识
建国初期,中国迫切需要从一个较为落后的农业大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认识到,广大农村中农民的贫困问题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要环节。因此,他从理论上对建国初期农村的贫困问题作了深刻回答。
(一)农民的贫困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问题的前提
建国初期,中国一穷二白,尤其是中国农民的贫困问题切实地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在农村地区,地主富农、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之间对土地所有权占有的极度不均,导致当时90%以上的农民被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过度地剥削、压榨,生活十分困难,大量农民存在没饭吃的问题。“在广大的农村,‘糠菜半年粮’是毫不夸张的实际情况的写照。全国约有4900万灾民需要救济[2]24。”因此,毛泽东认为,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农民的吃饭问题、生存问题,即民生问题。农民的贫困问题无法解决,农业就无法发展,农民便没有饭吃。这会导致社会主义的其他一切问题也都将无从谈起。
(二)贫困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涵
新中国成立之初,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是反贫困的主要内涵。在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之际,美国学者艾奇逊曾断言到:“中国人口在十八、十九两个世纪里增加了一倍,因此使土地受到不堪负担的压力。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3]77。”而毛泽东以他的革命实践经验为基础,对此进行了针锋相对地反驳,他认为,中国的人民政府,用几年的工夫,是可以完全地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的。经过三年的土地改革与国民经济的恢复,农民的吃饭问题确实得到了很大改善,这一问题取得了显著性成效。“在农村,经过生产救灾、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显著,1952年与1949年相比,各地农民收入一般增长30%以上[4]55。”
土地改革后,带领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避免两极分化现象的发生,迅速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成为了这一时期反贫困的主要任务。土改之后,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代替了封建地主占有制。一方面,个体农民经过土改,虽然获得了土地,生活也有所改善,但由于其“仍然是一种个体经营的方式,存在许多个体生产难以克服的困难。如农村地少人多,自然灾害频繁,新翻身农民资金、耕畜、农具都不足。许多农户无法形成独立的生产能力,遇到疾病、灾害等情况往往在生产生活上都出现严重困难”[5]118;另一方面,土改后的中国农村有1.1亿多万户个体农民。作为一种处于十字路口的小农经济,它既可以走向社会主义,也可以走向资本主义。小农生产者就其是劳动者来说,他们倾向于社会主义;而就其是小私有者来说,他们又倾向于资本主义。究竟走哪一条道路,才能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使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共产党人在这一时期领导中国农民在反贫困的道路上需要回答并为之探索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
由此可以看出,建国初期农民的贫困,主要是就物质方面的最基本满足而言,主要涉及的是经济领域方面的贫困。而对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而言,这无疑是一种不容乐观的国内形势。因此,毛泽东深刻地意识到,此时的新中国还有许多困难正在等着党和政府去解决。而这些困难中,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中国农村中农民的贫困难题。
二、毛泽东反贫困思想的主要内容
建国初期毛泽东反贫困思想内涵深刻、思想丰富,具体体现在其基本原则和主要举措方面。科学把握建国初期毛泽东反贫困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我们学习这一思想的基本要求。
(一)基本原则
在领导农民进行反贫困的过程中坚持原则,是帮助农民消除贫困的前提和保障。建国初期毛泽东反贫困思想中贯穿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党的领导以及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等原则。准确把握这些原则,可以深刻地把握建国初期毛泽东反贫困思想的科学内涵,同时可以加深对于在当时复杂的国情状况下探索中国农村摆脱贫困道路其艰难性的理解。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既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一,也是毛泽东在建国初期带领人民进行反贫困斗争的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工作方法。
建国初期毛泽东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土地改革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小农经济的特点,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土地改革运动。从苏联学习回国后,在思考引导农民走向集体化道路的问题上,为了不效仿苏联集体农庄式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管理,毛泽东根据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建立农村工作部的决议,并且规定了农村工作部的主要任务,以达到实现农业上的大生产的目的。
在带领农民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实现农民脱贫的问题上,毛泽东看到了中国与苏联的不同,认识到苏联只是给我们提供了在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农业建设的榜样。因此,毛泽东领导农民走出了一条适合于中国农民自己发展农业生产的道路。
2.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解决好中国一切问题的前提和根本基础。建国初期,共产党心怀为老百姓服务的信念与宗旨,领导中国五亿多农村人口一步步改善低水平的生活状态,摆脱贫困。
在进行土地改革的过程中,出于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考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使农民对于土地这一生产资料的渴望与需求得到了现实性的满足。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毛泽东再三强调领导干部与基层干部要注意领导的方式方法,禁止强迫农民做他们主观上不愿意接受的事情。除此之外,在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强调党对于农业合作化必须全面规划和加强领导。
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这段时期,能够审时度势地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民脱贫道路,如通过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领导并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走出不同于苏联的农业合作道路,提出努力实现现代化,完成了在当时特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解放,才给农村农民的生产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加速了农民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尽快脱离贫困旋涡的步伐。
3.坚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的原则
毛泽东在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帮助农民摆脱贫困的同时,也更注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建国前夕,毛泽东也意识到了摆在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面前的重重困难这一现实性问题,但是毛泽东认为只要全党上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在极端贫困的状况下,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终将会取得经济上的胜利。因为在毛泽东看来,决定历史事件进展好坏快慢的首要因素是人心、人民群众的热情,人民群众愿意不愿意、支持不支持对历史事件的发展具有更为根本性的作用。为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选择用精神鼓励的方式,培养农民艰苦奋斗的精神,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带领农民进行反贫困。
建国初期的农村反贫困尽管是在农业生产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进行,但毛泽东相信,只要人民支持和拥护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那么中国的反贫困事业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二)主要举措
为了帮助中国人民尽快脱离贫困梦魇,毛泽东从实践层面,就如何摆脱建国初期农民的贫困状况,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举措:
1.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出于改善农民生活的目的,建国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既是毛泽东在对中国的农村、农民进行深入观察与分析后得出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
毛泽东分析到,中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长期统治下,落后的、分散的农业经济,实际上是一种不能自给自足的小农式的松散经济。农民的意识观念普遍陈旧而封闭保守,相互之间习惯于单干而互不合作,这种陋习和习惯势力造成的小农意识使农民在短时间内无法消除,各家各户遇到自然灾害时也根本无法抵御,但他们又不大相信和不愿意了解乡村外面的事情。因此,成千上万的农民长期生活、生长在贫穷、落后的偏僻农村,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意识和自给自足式简朴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一种情势下,毛泽东认为,只有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使农民分得土地,并且对农民分到的土地加以保护,才可以激发农民对土地耕作的热情,从而增加农民的粮食产量,使农民摆脱在那一特殊历史时期因粮食短缺而导致的贫困问题。
2.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毛泽东认为,农业是新中国实现一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中国要想获得发展,必须把四万万农民的问题解决好,农业对于国计民生来说意义重大,全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解决这四万万农民的问题,实现这一部分庞大人口的稳定,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因此,这就需要农民在粮食方面,即在农业方面实现自给。而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才能够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因而,农业现代化就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
另外,毛泽东在强调工业化的同时,就已经开始认识到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地位。他认为,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并不排斥。相反,工业的快速、持续增长会促进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增长又能够为工业提供原料、资金积累,进一步促进工业的发展,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增长。因为农业的发展必须适应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因此,毛泽东提出走农业合作化的道路,使农业实现现代化以便更好地配合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并且,当时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而农业现代化又是解决农业问题、帮助农村的农民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因此,当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实现农业机械化。
3.强调统筹协调发展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关于如何更好地发展农业,消除中国的贫困状况,消除城乡差距,提出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统筹协调发展的方针。
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特别强调了农业对于工业化的意义。换句话说,也就是特别强调了农民的生活状况对于工业发展的意义。因此,毛泽东以帮助农民摆脱贫困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提出农业虽然是国家工业化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但是不能把农民挖得很苦,应该在处理好国家、生产单位与个人的三者关系时,重点处理好工农之间的关系,实行统筹兼顾的方针。毛泽东在党内一次又一次地强调,中国的工业化必须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旨在探索一条反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毛泽东决不允许中国走上西欧的以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为起点的资本主义工业化这条道路。
毛泽东认为,在当时的中国,依靠农村的增产节约、通过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发展工业积累资金的同时,不能把农民挖得很苦,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损害,而应该统筹兼顾,让农民获得的利益有所增加。因此,为了缓解农业人口的压力,减轻农民的贫困状态,毛泽东也从改变全国劳动力人口结构的角度出发,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中的工厂就业,提出了从农村中招工的举措。
三、毛泽东反贫困思想对新时代精准扶贫工作的启示
每一理论都是每一时代的精神精华。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也是建国初期时代精神的产物。我们在对其认真学习的基础上,更应吸取其精华为当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所用。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是对毛泽东反贫困思想的一种自我革命,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一种扬弃。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伟大工程的艰巨性,决定了当前精准扶贫已经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面对新时代扶贫、脱贫出现的新问题、新困境,我们需要拿出更大的魄力,更大的决心,在吸取建国初期毛泽东反贫困思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新时代我国精准扶贫的新举措,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一)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建国初期,毛泽东通过在全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经过财产的重新分配,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实现了广泛的社会公正,从而使广大的贫困农民改善了生活状况。而在新时代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关系中国农村的深度贫困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是实现脱贫的必然选择之一。随着农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的趋势,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状况总体是好的。但是,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在制度、机制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如:“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利益纠纷还不同程度地存在[6]49。”而这些问题与农民的收入水平、生活状况紧密相关。
为此,我们可以从耕地保护模式的建立、土地利用机制的创新、土地资本价值的激活、农民合法权益的保障等方面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达到提高土地的生产力,改善土地的收益分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效果,帮助偏远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者摆脱贫困。
(二)创新多种扶贫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变化发展的概念。建国初期的农业现代化主要指的是实现农业机械化,而新时代的农业现代化是指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融入到农业生产和发展中,使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当代世界的先进水平。其中,无论是建国初期的农业现代化,还是新时代的农业现代化,二者有一个共性,即它们都是反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农业现代化。
建国初期,毛泽东为了恢复在农业方面的生产,帮助农民解决吃饭问题,实施了一系列带领农民反贫困的措施[7]。虽然毛泽东时期的贫困与我们现在所面临的贫困其内涵有所不同,但毛泽东在这一过程中所倡导的多种方式相结合进行反贫困的理念,对于解决当今精准扶贫工作中面临的新困境有积极的指导意义[8]。当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体制改革广度与深度的全面深化,使得精准扶贫这一涉及中国几千万贫苦百姓切实利益的艰巨任务也进入了攻坚期。
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新时代的具体特点,创新多种扶贫方式,通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与农业劳动力资源、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农民在农业方面遇到的发展瓶颈。
(三)加强党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领导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这一有机整体中,加强党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领导,是实现二0二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为了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脱贫目标,也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需要培养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基层扶贫干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批优秀的基层干部是带动一个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强领导力量。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鼓励能力强、素质高的干部队伍深入基层,驻村帮扶,意义重大:首先,这部分扶贫干部有利于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活力,为新农村的建设注入新的血液;其次,他们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过硬的科学文化素质,找到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借助新时代互联网这一有利平台,指导农业的生产与经营,帮助农民找到脱贫致富的正确道路,使贫困地区的农民早日脱贫致富。
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中的自我革命精神。一种良好、干净的党内政治生活环境是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关键,而党的建设也决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广度与深度。习近平总书记自执政开始就将党自身的建设作为首要工作进行开展,并将其作为一切工作的突破点,而他也因此深得人民群众的爱戴与欢迎。但是,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精准扶贫这一政策设计的过程中,不少党员干部、政府官员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公权力,钻扶贫政策的空子,为自己谋私利,导致出现滥用扶贫资金等腐败现象频发。为了保证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与正当性,领导干部及中共党员在精准扶贫的贯彻落实中应具有一种自我革命精神,通过思想上的自我革命、自我否定,努力提高其自身的执政素养,脚踏实地的推动我国精准扶贫这一艰巨工程稳步前进。
四、结语
“三农问题”决定着当下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质量,关乎着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的合法性与正当性确立,更关乎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所树立的形象。因此,就“三农”问题的解决,“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方针、政策以及实现目标。而解决“三农”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贫困标准、水平的不断变化对脱贫措施和脱贫目标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新时代精准扶贫的具体措施,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地探索与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