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初探

2018-04-03李中宇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农民

李中宇

(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喀什 844005)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广大农村出现了新气象,农民的整体面貌也有了崭新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对此战略的实施做出了一系列的指示与规划。乡村振兴,是全方位的振兴,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简约适宜的生活方式,更新乡村文明气象,治理农村环境污染,这些都离不开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可以说,生态道德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不可缺少的一环。

一、生态道德教育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前,人的生存、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自然的“喜怒哀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生态系统中蕴含的巨大财富逐渐被人们所发现和利用。人们陷入了对大自然斗争所获得的巨大胜利的狂喜之中,殊不知,“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20世纪以来,西方学者逐渐把道德伦理的适用范围扩展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领域,阿尔贝特.施韦泽在1923年出版了《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一书,创见性地喊出了建立“尊重生命的伦理学”的口号。他的另一本著作《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与美国学者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并称为生态伦理学的开山之作。

二战之后,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愈发严重,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深刻揭露了当代人类科技所带来的对人和自然的影响,在全球引发了巨大反响,以联合国为主导的以“保护自然”为主题的会议接连召开,《贝尔格莱德宪章》首次提出“环境道德教育”这一全新的概念,这就与生态道德教育的提法相差不远,甚至基本等同了,区别只在于“生态”二字更加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研究起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识到生态道德对于生态保护,规范人们生态行为的“软约束“作用,在他们的努力下,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但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毕竟还是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因学者研究视角的不同,其概念的界定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致使其获得了较为丰富内涵。总的来说,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对立从而威胁到人的生存的情境下萌生并发展起来的,是时代赋予道德教育的新内容。通过改变人们的旧观念,旧思想,树立新的生态观念,并自觉付诸实践,从而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种关系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是其最终目标。这是一项新的道德教育工程,这项工程的建设是一个持续长期的历史任务,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取绝大多数学者所承认的观点,认为生态道德教育就是根据一定阶段所设立的合理的教育目标,并在教育任务明晰化的基础之上,从具体实际出发选定教育方式,帮助受教育者建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树立其生态责任意识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的一种长期性的教育活动。

二、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的“无机的身体”,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与索取一旦超越了自然界的红线,大自然就会对人类展开无情的惩戒。改革开放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没有很好地认识这一问题,导致了一连串的生态危机。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单列一章加以论述,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延续了这一做法。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全局性的伟大工程,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参与,需要每一个人都充分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虽然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但我国尚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农村人口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占人口的绝大部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如果没有他们的广泛参与,就很难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胜利。因此,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助推乡村振兴,对他们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需要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食品安全领域就表现为不仅要吃饱,还要吃的更好,更有营养,更安全、放心。在2015年12月24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首次表述了“农业供给侧性改革”这个概念,并指出:“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但问题隐患仍然存在,在一些地区、一些品种还比较突出,群众还有意见[3]。”这表明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安全领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势必会对国产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造成一定的冲击。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虽然刚性的农业生产安全监管体系初步形成并继续得到强化,但是,单纯依靠法律法规的硬约束不能充分地将安全生产意识内化于心,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视角来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从生产源头抓起,让人们在内心深处建立一条生态道德红线,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高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获得更加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道德层面上的视角。

(三)新时代农民道德水平全面提高的需要

生态道德,是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之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日益紧张的状态下提出来的,是对人与自然之间新关系的道德意义上的建构,是道德内容的时代补充物。马克思曾说过“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4]。”从现代意义上的生态道德层面来看,这句话也是对的,“技术的胜利”确实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盲目相信技术的力量,没有以生态道德底线来约束自己,没有很好地尽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义务,这种做法在在农业生产领域也是屡见不鲜的,生态道德也因此日益成为道德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生态道德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人的,特别是农民的全面发展,就要让生态道德意识进入到千千万万农民的头脑中。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培育现代农民的需要。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一个都不能掉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自然也不能让农民掉队。

三、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生态价值观的涵育

生态价值观是人们基于本位主义思想,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逐渐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关于人与生态系统之间价值关系的根本观点及看法的总和。以人的尺度为出发点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由来已久,古希腊哲学家很早便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们获取生存、发展资料的手段愈益丰富,效率愈加提高,人类的自信心暴涨,这种价值观念开始风行并占据了主导地位,只要是对人类自身有利的行为,便是正确的、正义的。随着生态危机的加深,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提倡“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主张生物圈中的生物一律平等,认为“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是一种直觉上清楚明白的价值公理。将其局限于人类 ,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偏见 ,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质量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6]。”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观,将人的价值尺度与生态的价值尺度统一起来,既尊重人的正当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使人类社会的发展,人自身的全面进步与生态系统的进化一同进行。

(二)绿色消费方式的培育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产品愈益丰富,物质消费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但是,消费状况却令人担忧,享乐主义,攀比之风、讲排场、铺张浪费的现象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便是这种“物质化”消费方式的一个真实写照。要想真正地扭转这种情况,需要培育农民的绿色、循环、节约、适度的消费理念,使适度、可持续的消费方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让受教育者明白,消费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而是关系着周围的人。值得一提的是,消费包括两方面内容,即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注意鼓励、提倡当前农民的生态精神消费。随着互联网,移动网络终端的普及,农民的精神消费方式越来越丰富,但有关生态保护的精神消费方式却没有随着生态保护工作的紧迫性与时俱增。已存在的方式数量不仅少,与农民生活脱节严重,不能很好地吸引农民的注意力。

(三)生态国情常识的知育

一直以来,我们都沉浸在我们国家地大物博,物产丰饶的事实中,我们也以此为傲。但是,我们国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年末大陆总人口达到139008万人,再多的资源,只要除以这个基数,所得之“商”便会变得小之又小。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7]12。”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之一,能源进口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且能源的不合理消耗使生态坏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水资源污染,雾霾等环境问题仍然存在。

自古以来我国农民的心中存在着浓厚的“安土重迁”的意识,深厚的“家国情怀,他们对社会主义中国,对家乡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最真诚的。如果让他们知道生态坏境问题严重影响着国家、民族的进一步发展,让他们了解到他们的国家,他们的家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就会从心底激发他们保护生态坏境的意识。

(四)生态科学知识教育

“认识是行为以及行为习惯的先导,没有正确的认识,就难以产生正确的品的行为[8]。”要让农民具备较高的生态道德素质,首先要让他们具有比较全面的生态科学知识。而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对农民进行生态科技知识的普及工作还不是很到位,且囿于文化水平的限制,为数众多的农民获取生态科技知识的能力十分有限。知识上的有限,就会导致行为上的无畏,我们要提高农民的生态道德素养,就必须首先让他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但要注意的是,生态保护科学知识是一项系统的、结构复杂的知识体系,我们不可能将其全部内容都普及到,也没有这么做的必要。我们只需要选取与农民生活生产消费有关的生态科学知识对其进行教育,就能达到我们所想要达到的目标。如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危害性、焚烧秸秆会造成大气污染,随意丢弃废电池对土壤的危害,尤其是随着电子类产品的普及和更新换代的加速,对其的不正确处理对生态系统、人的健康更是造成了严重危害。

四、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组织、强化领导,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9]65,在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村两委,特别是村级支部委员会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与先锋模范作用,把对村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项意义深远,影响长期的工作来时时抓,刻刻抓,时刻绷紧促实效这根弦,组织好教育活动,完善好教学程序,维护好教学秩序,评估好教学成果。以身作则,担负起教育群众的重任,并努力使自己成为践行生态道德的典范,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个耳熟能详的谚语作为行动准则。不过,囿于基层党组织成员的文化水平所限,难免会对生态道德这个“新兴”的名词有一些陌生感与疏离感,这必然会影响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影响“正面教育”的效果。为此,上级领导也要充分考虑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与复杂性,经常性地组织一些生态道德教育培训强化班,聘请相关专家给村两委成员做讲座,提高其对生态道德的认识度与理解力。

(二)自觉自为,在改善农村坏境的基础上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良好的生态环境,会让人感到心情愉悦,也会陶冶人们情操,净化心灵,激起人们的保护,怜惜之心。反之,如果一个地方混乱,遍地垃圾,人们将会为所欲为,将社会公德抛置脑后,犯罪学中的“破窗效应”理论便会淋漓尽致地得到演绎。中办国办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8],当前我国农村的下水道建设,自来水管道建设等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或正在进展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对国内的“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这些文件与指示对于改善农村坏境而言有着先手性、启动性的作用。将来我们还要继续在政府的主导下,在广大农民的全体参与下,再接再厉,让绿色,文明的乡村尽快成为中国的新名片。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鼓励农民自觉参与到这项伟大工程中来,不仅在建设中吸引他们的加入,建设成功后还要依靠他们来进行维护,监督工作,并反映意见,这种全过程参与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三)紧抓时间节点,扩大生态道德教育的覆盖面

如今,外出务工成为农民获取收入的最重要方式,在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里,许多农民并不在户籍所在地。因为时间、地点是保证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这种情况便会给农村的生态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这个时候抓住绝大多数农民在家的时间节点就变得尤为重要。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便给我们的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最佳的时间节点。值得一提的是春节,这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是举国团聚,举国欢庆的日子,绝大多数外出务工者都会在春节前后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浩浩荡荡的春运大潮便能证实这一点。出外求学的学子们也会回来与家人一起共度佳节,这也给农民态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教师队伍血液,缓解了师资力量不足的窘境。大学生是乡村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的言行比较能为广大农民群众所接受,再加上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乡亲们的思维习惯、情感偏向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样,我们的教育者就能在教育过程中采取更接地气的方式方法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以取得更为优良的教育效果。

(四)切中“获得感”,在经济发展中强化教育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9]32。”把产业兴旺放在最前面,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善于抓住问题本质的又一个具体体现,农村产业不兴旺,经济发展不上去,人们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谈论生态道德,是一种“百姓何不食肉糜”的空洞说教。我们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10],这虽然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方法,但对于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也具有指导性作用。也就是说,要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地域特点,独特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绿色循环产业,吸引广大农民全面、深入参与这一生产实践过程中来,将经济发展、生活条件提高、生态环境改善几个环节联动起来,满足人民全方面的“获得感”。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态道德教育才能建立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此外,在绿色产业的生产活动中,也更能加深教育效果,将生产习惯转化为生活习惯。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农民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