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路径探析

2018-04-03杨晓彤

关键词:辽宁省国际化留学生

杨晓彤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33

当下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人才培养在国际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外开放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辽宁省作为我国东北部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是东北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是辽宁省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提升辽宁省教育水平的关键一步。因此,认真分析辽宁省教育对外开放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能够为进一步提高辽宁省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开创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的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助力。

一、辽宁省教育对外开放现状

2014年,我省确立了明确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目标,即构建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体系。2016年,我省根据本地教育实际情况,贯彻并落实《意见》的精神,充分体现了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服务党和国家的精神,坚定了做大做强教育的决心。我省提出要加快发展留学事业,提升教育对外办学水平,提高创新能力,引进海外先进成果,为辽宁省教育领域的开发建设、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国际化发展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提供支持。近年来,辽宁省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状况:来华留学人数稳定增长;来华留学奖励项目积极实施;来华留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情况:出国留学工作积极开展;地方合作项目全面启动。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现状:对外汉语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孔子学院奖励政策进一步完善。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发展态势:中外合作办学形式多样;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机制更加健全。

二、辽宁省教育对外开放问题

辽宁省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辽宁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层次、教育发展不均衡

辽宁省来华留学生中,接受本科教育的人数要明显多于硕士、博士教育的数量。而且在学科专业的选择和学校的选择方面也不均衡。来华留学生所读专业虽然较之前相比,已趋向均衡发展,但仍多为语言类,所选的学校多为文科或综合性大学,如辽宁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大连民族学院等。对于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理工、东北财经等高校而言,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1]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辽宁省有44所高校接收外国留学生,其中本科院校占40所,占比省内所有本科院校的95%以上,并分布于多个城市。虽然被授予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数量可观,但被授予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仍然不多,只有少数几所重点大学,如辽宁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有资格招收硕士、博士留学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还处于初期。所以,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提升留学生受教育层次,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国际化教育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辽宁省教育厅统计数据显示:留学生来辽宁学习的领域日益拓展,目前设计11个一级学科和102个二级学科,主要涉及文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四大门类,并设有81个二级专业,其中有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是大多数外国留学生以学习汉语为主,高校里文理专业的学习人数明显失衡,其中文科专业占到70%左右,而理工专业才不到10%,这说明辽宁省教育资源特色不明显,未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和学科优势。来华留学生主要就读于沈阳和大连两个城市,那些具有明显专业特色,有较多对外汉语工作经验、知名度高的高等院校无疑更受欢迎。①

来华留学生来源国过于集中。2017年,辽宁省培养国际学生的规模和质量有所提升,留学生数量最多的国家分别是韩国、俄罗斯、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印度。国际学生数量超过100人的国家有47个,虽然留学生人数迅速增长,但辽宁省来华留学生主要来自周边国家,以亚非居多,欧美等发达国家还较少。①

(二)辽宁省来华留学生管理与教学面临更大挑战

随着来华留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留学生的管理工作也更加复杂,涉及的内容和范围更广。留学生的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项学生工作,也是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发展、安全稳定、文化传播等多方面的外事工作。对留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传授,而应拓展到学生心理健康、环境适应、安全法律等方面的教育。现在社会环境日趋复杂,我省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因此各高校应加强规范化管理,制定有关留学生教学管理和生活管理等诸多方面的规定。虽然留学生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有许多现实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如管理制度缺乏创新。随着经济的发展来华留学生日益增多,原有的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状况,管理措施僵化。除了在教学方面,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身心健康不够重视,这势必会给教育带来阻碍,造成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而在教学方面,还没有形成完全适合外国留学生的培养方案,培养标准基本按照本科生的要求来制定。在课程设置上,教学的组织安排,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上不够科学合理。教学一般采用单独教学和插班教学的方式。全英文小班授课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辽宁省高校对来华留学生的吸引力,促进学校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开展,能促进留学生的学习,但学生的汉语水平无法获得提高,不利于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而对于授课教师而言,全英文授课难度偏大,使教学处于尴尬局面。而插班教学,由于学生基础差,尤其是对于理工类留学生而言,专业课的学习无疑会受到影响,所以高校不得不降低考试标准,而这将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除了这两种教学方式外,部分高校还为留学生专门设置了汉语专业,但完全不同于中国学生的管理,形式为单一的“语言和方向设置”,设置单一,而且这一专业并未被纳入到学校的正常管理体系中,只是处于边缘状态,没有切实可行的标准。而且在课程体系上也存在着问题,如课程门类偏多、缺乏灵活性、实践能力不足、知识陈旧、外国留学生专用教材缺乏等。[2]

(三)国际化师资培养问题亟待解决

虽然我省对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给予了特别关注,但培养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忽视教师队伍的内涵式发展。我省多数高校更多关注海外优秀人才的引进数量,注重教师队伍的多样化,这确实是重要举措之一。但一味追求教师结构比例的变化,并不能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准。由于高校本身对国外一流人才的吸引力有限,所引进的部分人员并不具备卓越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此外与高水平海外人才的对接只是停留在短期交流和讲学的层面,未能进行长期而深入的合作。我们需要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而人才的引进则需要通过频繁而深入的跨界交流来实现,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广博知识和精湛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其次,由于片面追求人才数量,缺乏对人才成长的关注,导致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呈现出急功近利的业绩观。片面追求成果的数量,忽视了学科和研究类型间的差异,干涉了教师的学术多样性。同时,各类教育机构在师资国际化进程中未能将发展目标与需求相结合,未能实现真正的跨界交流与合作,形成了一种虚假繁荣的景象。教师队伍重“用”更重“养”,对教师的培养不能单纯地追求数量和效率,否则会阻碍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最后,国家化师资培养缺乏保障机制。不同类型的高校还未建立起具体的科学规范,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可依据的标准,工作资源被滥用。

除此之外,高校间资源失衡,有些高校的可利用资金、资源不足,而另一些高校则资源过剩甚至浪费。不同类型的院校应在相应保障机制下进行资源共享,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有利条件。我省现在还缺乏师资建设的专业管理团队,缺乏吸引海外人才的教师管理机制,如福利待遇、保障体系等,如果能进一步完善内在机制,就能激励更多人才创造活力。

(四)对区域发展关系的认识不足

对外开放是辽宁省教育步入更高台阶的必经之路,但是长期以来省内缺乏基于区域发展需求的基本整体策略设计,导致教育对外开放思路不清晰,整体水平无法提高。[3]辽宁是个工业大省,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因而辽宁的教育对外开放必须高起点、高定位,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国际化并未与区域发展高度结合,区域整体竞争力有待提高。如大连、丹东等城市的对外交流合作要明显好于中部城市,所以应高度重视中部城市群高校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培养区域高水平人才,打造学术交流高地。此外,省内各类型高校的办学定位不够清晰明确;在伙伴的选择、效率的提高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与海外知名高校及教育机构的合作办学水平有待提升;所建设的教育科研平台数量有待增加;跨境合作形式应更加多样。

各层次的教育都有各自的特点,教育对外开放不是个别层次或局部领域的改革和完善,而应贯穿各个学段、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目前省内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主要在高等院校开展,而在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还很少涉及,在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也缺少关注。教育国际化策略的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及拓宽国际视野,同时需要满足辽宁省对外经济发展需求,加强外向型企业与跨国企业的合作,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在这些方面我们仍需努力,而推进职业教育领域的对外开放是当务之急。目前我省还缺乏职业教育与外向型企业的产学合作,中外合资办学项目还较少,未能完全建立起符合职业教育特点,满足辽宁省地区发展需要的中外合作体系。

三、辽宁省教育对外开放特色发展策略

基于辽宁省教育对外开放现状的分析,并结合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提出以下促进辽宁省教育对外开放特色发展的策略。

(一)提高教育层次,加强校际合作

自2003年以来,辽宁省来华留学生在人文、经济等领域均有其身影,而且硕士、博士研究生均有所增长,这说明我省留学生的受教育层次有所提高。但是我省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工作起步较晚,发展还很缓慢。生源是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因素,所以各高校应根据政府指导,立足本校实际发展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着力解决学历、学位互认工作;加强高校宣传力度,加强与海外名校的合作,通过互派留学生扩大生源;积极发挥政府奖学金的作用,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设立多种资金和奖励项目,为留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让他们在工作中巩固所学。而辽宁省来华留学生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我省应侧重对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扶持,帮助他们扩大招生规模,增加硕士、博士培养数量,开发生源质量高的留学生市场,以本科教育为重点,提升语言教学质量。对于起步晚的院校要把重点放到邻国上,增加与临近市场的合作交流。[4]

而来华留学生选择文科类专业较多,这说明他们还欠缺基础的汉语知识,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孔子学院的作用,开发更全面而系统的汉语教材供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同时我们要保留原有的学科优势,开发出更多适合外国留学生学习的专业。在专业设置上,要注重教育质量,鼓励高校设置更多的精品课程,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做到优上加优。我们要让留学生在学习语言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在生源方面,虽然辽宁省来华留学数量不断上升,但学生来源国单一。所以我们要面向世界,开发亚非以外的留学生市场,针对我省留学生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调查与思考;对世界留学生的状况进行总结,根据我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选择一些核心国家;根据每个国家的国情和市场需求,制定不同的策略,以增加生源往来,优化留学生来源国比例。

(二)完善管理制度,优化课程结构

随着辽宁省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我们需要开展更加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的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我们应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来华留学生管理制度,使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得到健康而有序的开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省自2003年以来,针对来华留学生的保障制度、信息化平台、学籍注册制度、奖学金标准得到进一步完善。2008年,辽宁省推出了政府奖学金,以鼓励优秀的外国留学生。但是,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现实问题,为此我们要加快制度建设步伐,以完善的制度推动辽宁省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开展,改善辽宁省来华留学生学习环境。管理要做到科学规范,规章制度需健全,留学生的培养模式要不断完善,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来华留学生管理和服务体系。应鼓励开设多种形式的留学生奖学金,在省内形成国家、政府、学校、个人等多层次的奖励平台,以加强辽宁省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各高校要规范做好留学生的奖学金评审工作,注重留学生的教育质量,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政府奖学金的培养作用。

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教学质量,需要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学科意识。因为,大多数来华留学生都想学习汉语,并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所以我们要加强专业学科的建设,弥补专业课教学的不足,尤其对于留学生不感兴趣的课程要着重建设,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要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做好充足的准备,充实授课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推进教育国家化进程。而来华留学生更喜欢活跃的课堂氛围、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乐于参与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中国传统的讲授模式显然不适合外国留学生,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环节,在课堂讲授外,教师还需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学生更切实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构建国际环境,培养一流师资

采取有效措施,构建国际化师资环境在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开展国际化教学、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等都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广阔的国际视野。要使教师的发展与国际接轨,就要为教师提供更多民主科学的平台,构建起严谨治学、探索真知的学术氛围,让教师紧跟国际教学前沿理论和成果,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在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中,人员流动固然会带来丰富的经验,但更为重要的是知识间的转移,要使知识和能力获得进一步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传播手段、资源平台以及合作平台、教师的培养方式等,推动本省知识的国际性传播和发展,从而提升教师对知识的反思、理解、批判和创新等能力。我们还要注重教师的内在养成,积极构建教师培养支持体系,包括教师个体和教师团队。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加大师资国际化培训力度,如语言、服务、科研等方面。要为教师培训提供更多资源和渠道,促进教师的专业性成长,要让每一位教师都拥有终身学习的意愿,不让教育对外开放变成一种负担。因此,学校需要建立校园文化和奖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当然,在教师的国际化培养过程中会遇到挫折和挑战,我们应深刻认清这种工作的周期性,在理念、认知、行动和政策上需给予大力支持。学校要为专业教师创造更多走出去的机会,建立各种保障机制,用好配套资助、公派自费等各种渠道,以确保教师出国后专心做科研。在资金上,要给予教师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对教师的考核标准也要适当降低。我们要建立起健康的学术环境,提升学术氛围,就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教师的国际化发展,培养一流的国际化师资队伍。

(四)发挥本土优势,开创特色教育

辽宁省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在国家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鼓励下,具有独特的地域优势。因此,辽宁省的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必须高标准、高定位,与区域发展相协调。[5]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大连、丹东等城市与境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加大中部城市群中高校的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开展,从而提升区域整体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另一方面要明确目标,根据本校特点准确定位,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完善体制机制,扩大与海外高校的合作办学,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全面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省内高校可凭借本校的优秀理念,组织国际共同话题、地区性研究等新课程,还可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依托东北亚的地区优势资源,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从而获得国际化的知识经验。同时需加强不同文化背景下价值观的理解和尊重,共同关注国际公共问题,积极参与和谐世界的建设工作,增强辽宁省高校教育对外工作对国际社会发展的贡献力。

教育对外开放不是个别领域的对外开放,而应贯穿到各个学段以及各类型的教育中,所以教育对外开放要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校类型明确任务,开发国际化课程,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力,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职业教育需要加强与海外企业的合作,建设国际化专业,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竞争力。辽宁省的职业教育有中德合作的优势基础,为了进一步满足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加强职业教育与海外企业的产学合作,鼓励职业院校开办中外合作的办学项目,引进国际优秀人才,加强专业建设,从而构建符合院校特点,和拥有辽宁省地域特色的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体系。

我省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始终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发展形势下,我们也应清晰认识到工作中的各种不足,认真处理好来华留学生受教育层次、教育发展不均衡,留学生管理与教学,国际化师资培养和区域发展关系问题。省教育系统、各教育部门要尽早谋划,增强大局观念和改革创新意识,提高教育层次,加强校际合作;完善管理制度,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国际环境,培养一流师资;发挥本土优势,开创特色教育,进一步加强我省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才能切实提高来华留学生的培养质量,形成具有辽宁省地域特色的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注释:

①数据引自辽宁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交流处《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资料》,2016年3月。

猜你喜欢

辽宁省国际化留学生
聚焦港口国际化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推广“煤改气”供暖执行居民气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