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阳明指导人生教育的实证研究

2018-04-03刘兆伟

关键词:天理阳明王阳明

刘兆伟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明代浙江余姚人。其出身于世代读书为官的名门望族,其三十四世祖王羲之及历代先人多有志于天下,其曾祖、祖父、父亲皆为进士出身的朝廷重臣。其二十八岁中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创立了“致良知”“知行合一”“亲民”的理论学说。而其通过指导人生的教育去推广传播自己的学说,行之有效。

阳明先生是最优秀、最高明的人生导师。其一生从三十四岁开始招收弟子,讲明圣学。其所招收的弟子无论出身,共求圣道。王阳明三十六岁赴谪途中所经地,凡有可讲学传道之处,就全心全意传道解惑,指导人生。其三十七岁居龙场,在瘴气流荡、野兽出没、虫虺袭扰、无食无居、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本着“素夷狄,行乎夷狄”的圣则,尽快悟道明心,尽心与人为善,讲学传道。于是其在龙场东洞即今贵州修文县阳明洞办了书院,广纳各色人等导之从道从善。三十八岁被贵州提学副使席书聘主贵阳书院,三十九岁到江西庐陵任知县、政教结合,同时办书院。此后无论官职多变、休假、守丧,还是奸臣制造危机,都未能影响阳明先生讲学、传道、办书院。直至1529年初,其五十七岁时去世前,讲学、指导人生,从未间断。被其教诲而有正风正气者难以计数。经其指导、教诲而能照行者,皆有所成就。其弟子在《明史》有传者与合传留名者四十余人,留名于后世者逾百人。更多的是未留下姓名,但在社会各项活动中都能以“致良知”“知行合一”为准则,去处世为人。王阳明对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了隐性而巨大的贡献。对维护摇荡欲圯的后期明王朝,对坚持中华民族道统精髓,“致良知”讲良心,爱人亲民,民胞物与的道德情操与境界,王阳明及其弟子们都做出了杰出贡献。尤其在指导人生教育方面堪称楷模,其具体教诲指导人生的案例不胜枚举。值得今日深入研究而借鉴之。

一、讲学重在人生指导,“在事上磨”

阳明先生讲学,重在指导人生,且善于在具体事上进行最恰切的指导。1508年王阳明为龙场弟子写的《教条示龙场诸生》中,讲“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且讲,立志为善、立志有所作为,父母兄弟皆悦之,何乐而不为?讲到“勤学。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讲到“改过。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隐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于改过从善之心。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盗寇,今日不害为君子矣。”讲到“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底,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①(P1072)阳明还讲,凡是攻人之短,揭人家隐私以叫人说正直的人,都不能称之为责善,所以他绝不能这么做,但是别人如以此攻击他,那就是他的老师,“攻吾短者是吾师”。应该感谢人家,更不应怨恨。对老师别以为不可以指正批评,只不过要客气一些,婉转而正直罢了。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教学相长。可见阳明先生讲学、办书院完全是为了育才兴邦,其教育在育人上,时时想的是人的“良知”、人的发展。王阳明指导弟子“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基础上,强调在事上磨,在事上练;削去虚荣,“务于切己处着实用力”。即“立志”也好,“勤学”也好,“改过、责善”也好,都必须与社会生活实际、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事事要落实,所思所想所学件件有着落。自己修养要在具体事上考验,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问题要害,去打磨,去冶炼。阳明对弟子、朋友、子侄皆能及时指正,经其指正后皆无误入歧途者。《与陆元静书》中,阳明先生教育弟子说:“必欲此心存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非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不能也。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此正《中庸》‘戒慎恐惧’、《大学》‘致知格物’之功。舍此之外,无别功矣。”①(P74)如果一定要自己的心纯粹是天理,而没有一丝一毫私欲,那就必须要在事前防止在此事上可能产生的私心,而当事中一旦产生私心,就立即围追阻截。事事如此,时时如此,每个人心中的天理明镜,方可永远明亮不朽。这正如《中庸》中所讲:“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②(P105)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绝不做亏良心的事,恐惧伤害良知;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绝不做亏良心的事,唯恐自己不审慎。《大学》的格物、致知,讲的本真就是格除己心之非良知部分,使内心纯正,以致良知,达乎天理。学子们如能做到“防于未萌、克于方萌”“戒慎恐惧”“格物致知”,那学圣贤还有什么难的呢?显然,阳明先生教诲弟子、学人,完全是从树德立人,为国育才的宗旨出发,不遗余力地指导教诲弟子学人坚守正道、为国为民、不苟人生。

二、积极用世,以正气影响学生

阳明先生三十五岁时由于直谏,为戴铣等被陷害而鸣不平,被太监刘瑾阉党重打四十大板,死而复生,又被贬谪为贵州龙场驿驿丞。跋山涉水到了龙场,既无住房,又无食粮,瘴气游荡,虫蛇袭扰。与当地人语言不通,十分悲苦,随去者皆病倒,而阳明歌诗唱词,做粥使从者食。空时坐石窝以思生路,悟道得生。据阳明先生所写的《瘗旅文》中说:“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二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①(P1049)阳明先生心中有信念,有理想,无论奸佞想打死他,还是想以恶劣环境困其致死,他始终积极用世,毫不消沉。在难于生存的境遇中他想的不是埋怨社会、世道,而是思考世道人心如何向善,社会如何才能和谐,于是悟出“格物致知”之本真,乃格己心之非,致己心之良知。进亦忧国,退亦忧国;顺亦思天下,逆亦思天下;乐亦律己,忧亦律己。以一腔之忠心,一身之正气影响各地学子、学人,岂能不见成效。

阳明在龙场“玩易窝”悟道后,精神尤为振作,与当地人交往愈加频繁,于是当地人于东洞,即今日龙岗山书院下的阳明洞,为阳明修造了何陋轩、君子亭,改善其居住环境。阳明竟然不分地域、民族,不论语言有何障碍者,将其聚在一起,讲起圣人之道来。可见,他是真正践行了“有教无类”的圣教。他无论身心如何受摧残,由于理想、信念决定了他无论何境,都能学圣人利天下,所以任何时候都有担当精神。贵州地区人民的现状,他认为自己有义不容辞的教化开导之责任。他的责任意识、表率风范就是最大的教育力量,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尽管在龙场、贵阳书院教学的时间都没超过一年,但为贵州地区留下了不朽的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留下了真正的师道学风,留下了担当与责任精神。这种精神与学说影响之所以能留下来,就在于阳明先生积极用世之精神,表率风范之熏育,对弟子、学人的培养教育指导是非常成功的。

王阳明极其重视个人的自身修养,内心恪守纯诚,但反对脱离社会现实的佛道式的静坐修养。一定要活的修养,一定要为解决内心去私欲广公心而修养。不离人间烟火,要顾及父母家眷的生活,要考虑人民的疾苦。自己修养好了,去做官,公平一些,减少一些人民的苦痛,这是很好的事,不应回避做良吏清官。在做官上修养,在为民办事上问问心中有愧否,也同样可以修养。所以修养与当官不矛盾。《书徐汝佩卷》中,阳明若明若暗地启发诱导弟子们如何看待徐汝佩罢考之事。其中阳明先生用了无言之教,但亦映出他的教诲指导意思。阳明先生意思就是他本人的经历与努力。社会有问题,曾经恶人几度当道,不应成为不与社会合作的理由;与恶势力抗争,不能不考虑亲人的安危生死,也不能不考虑父母的生活、感情;守节、抗争不是脱离现实生活。要在现实生活、工作中坚持理想、信念。正因为此,阳明先生对徐汝佩因试题有隐诋毁老师之嫌而罢考不以为然。徐汝佩气节可嘉,关键时刻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但缺乏冷静,对别人缺少包容,焉知攻击老师者,一旦受教也会幡然改过?见别人攻击老师,立即不能容忍。读书多年,热切盼望大考出头露日,施展抱负,而想卫师名以显名节,一怒弃考。阳明先生认为不可。①(P1016)因其不是坐而论道的思想家,而是正视现实,主张在事上修养的思想家,阳明先生顾及学生及其家庭生计、出路,为之惋惜,认为这种草率冒然弃考而显节操的做法是不成熟的思想修养的表现。对社会上经常出现与己意不合之事,缺乏容忍,怎么能逐渐改善?圣贤之道又怎么能传播广泛?

阳明先生,指导学生人生,由此可见一斑,所以其弟子多有考中进士而入仕者,并且皆为清正廉洁之士;也有弟子原本是进士出身的官员;还有一些秀才、举人随之求道者。无论何等出身,无论学后做什么,经过阳明先生教诲、指导皆为良知、明达、忠诚信义之士,皆为进退以利民为重之士。

三、指导做官弟子如何修养,如何节制

黄绾,字宗贤,原是王阳明的朋友,在论学过程中,认为王阳明比自己高明得多,乃纳贽拜王阳明为师,称门弟子。阳明先生于1527年,五十六岁出征广西思州、田州前几个月给黄绾写了一封信——《与黄宗贤》。其中,集中对为官弟子进行了指导:“人在仕途,比之退处山林时,其工夫之难十倍,非得良友时时警发砥砺,则其平日之所志向,鲜有不潜移默夺,驰然日就于颓靡者。近与诚甫言,在京师相与者少,二君必须预先相约定,彼此但见微有动气处,即须提起致良知话头,互相规切。凡人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气正到发扬时,便翕然能收敛得;愤怒嗜欲正到胜沸时,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然见得良知亲切时,其工夫又自不难。缘此数病,良知之所本无,只因良知昏昧蔽塞而后有,若良知一提醒时,即如白日一出,而魍魉自消矣。”①(P244)黄绾与黄宗明是地位显赫之京官。黄宗明,字诚甫,浙江宁波人。进士出身,官至南京刑部郎中、光禄寺卿、礼部左侍郎。黄绾,字宗贤,浙江温岭人。以祖荫入官,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王阳明去世后,朝廷误听讹言,对阳明不表彰、不封谥,黄绾上书争师名誉,得到朝廷认可。其后将女儿嫁给王阳明的小儿子王正亿。如此作为的两位朝廷显官,多次得到阳明先生的真心指导。阳明先生认为做官比不做官时,严格要求自己、修养自己的难度要增加数倍。这是客观事实,当了官就容易滋生坏毛病,因为少有人约束他,多有人恭维他,甚至吹捧他。王阳明对此十分了然。所以他十分关心当了官的学生修养状况,防患于未然。当官者必须有真朋友切实地时时提醒敲打,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客气地讲些原则话,而应从根本上斥责、警示。不然的话,当初的志向很少有不被潜销暗夺的,很快日益接近颓废腐败。这是社会规律,今日亦不能例外。阳明认为必须朋友间真正监督互相责善,朋友间水平相当,不好掩盖。而下级监督上级不易监督。王阳明指导黄绾与黄宗明要互相督责,“彼此但见微有动气处,即须提起致良知话头,互相规劝。”及时指正。当讲话讲到兴头时,要注意是否有失于中,是否过分。工作有了成绩,众人表彰,兴高采烈时,是否忘乎所以,是否乐以忘忧,发火无节制,嗜好无节制,敛财无节制,是否能改过从善,是否能悬崖勒马。一般讲这几方面要痛改前非是极其困难的,但只要“致良知”,讲良心,这几个难改的问题会变得容易改变了。阳明教导当官的学生们要“知耻”。《中庸》说:“知耻近乎勇。”但一定要明白,“知耻,只是耻其不能致得自己良知耳。”决不是言语不能胜人,意气不能凌轧人,不能任性嗜欲而感到羞耻叫知耻。反之,有这几点就障蔽了自己的良心、良知。如能真正知道不能致良知才是羞耻,并勇于去克服种种障蔽良知的事事物物,以使良知精纯,才是真正的勇士、英雄。

在致良知的基础上,当官者必须做到包容宽厚,与谁都能相处、共事,别人有才能,如同自己有才能;别人有功劳,如同自己立了功。王阳明引《尚书·秦誓》语:“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③(P256)教导弟子说:“诸君智谋才略,自是超然出于众人之上,所未能自信者,只是未能致得自己良知,未全得‘断断休休’体段耳。”①(P245)多数人缺的是敦厚笃诚、包容宽和而已。

王阳明又强调指出,国家的问题很多,有赖官员去有效解决,官员责任重大。官员如不能真正地“致良知”,从自身强大起来做起,如何去承担国家的大任。所以,王阳明教导弟子“诸君每相见时,幸默以此意规切之,须是克去己私,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实康济得天下,挽回三代之治,方是不负如此圣明之君,方能报得如此知遇,不枉了因此一大事来出世一遭也。”见面就以师教互相规切,克己私,奉公益,扭转明中叶天下混乱状况,使其和谐稳定。这样做才不枉读书学圣贤,才不枉明世宗嘉靖皇帝的信任,才不枉来世上走一遭。阳明先生对当官弟子的如此教诲,肯定会有显效的。情理交融的教诲,方法的得当,原来的彼此关系基础决定了受教育者一定刻骨铭心,且有互相督促的作用。所以王阳明指导当官的学生是有效的,能使当官的学生保持节操,不违良知。今日反腐倡廉之际,很应借鉴阳明先生思想,减少官员腐败,逐渐杜绝腐败的发生。

四、指导失官弟子如何修养,如何奋进

阳明先生爱生如子,“爱生忠诲”。对学生的内在修养,外在践行统观施教,尤其当学生遇上不顺,更加挂怀。不但时时关心为官者不能腐败,更关心失去官职者,恐其气馁。《王阳明全集》年谱载:“大吉入觐,见黜于时,致书先生,千数百言,勤勤恳恳,惟以得闻道为喜,急问学为事,恐卒不得为圣人为忧,略无一字及于得丧荣辱之间。先生读之叹曰:‘此非真有朝闻夕死之志者,未易以涉斯境也!’”①(P1434)王阳明在《答南元善》信件中饱含深情地开导鼓励南元善。信中所言要使南大吉看到自己的优长之处,激励他避免萎靡。“渭南风景,当与柴桑无异,而元善之识见兴趣,则又有出于元亮之上者矣。”①(P234)陕西渭南风光与江西九江差不多,都是山清水秀,物产丰腴,人杰地灵。东晋的名士陶渊明即陶元亮辞官闲居于柴桑,写诗作辞,即使不做官也会留有名声的。王阳明唯恐弟子遇挫一蹶不振,故婉转开导,使之“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②(P139)有德之世,无论居于何境,皆可以“致良知”,皆可以学以至圣贤。阳明先生知道弟子,各个因材施教。对南大吉充分肯定与鼓励后,又唯恐南大吉不能坚守“捐富贵,轻利害、弃爵禄”“致良知”的节操,于是讲了几方面的不能坚守节操的例子,用以激励南大吉,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不动摇,永求“致良知”,做圣贤。“世之高抗通脱之士,捐富贵,轻利害,弃爵禄,决然长往而不顾者,亦皆有之。彼其或从好于外道诡异之说,投情于诗酒山水技艺之乐,又或奋发于意气,感激于愤悱,牵溺于嗜好,有待于物以相胜,是以去彼取此而后能。及其所之既倦,意衡心郁,情随事移,则忧愁悲苦随之而作。果能捐富贵,轻利害,弃爵禄,快然终身,无入而不自得已乎?”①(P235)一般人只是一时兴趣、意气所愤悱,而不考虑后果地抛弃富贵、丢了爵禄,当其兴趣爱好、愤悱、倦怠平淡后,又想起了失去的地位、富贵,于是忧愁悲苦随之而来。这当然不能快然终身了。王阳明认为南大吉当然不是这一般之士,南大吉能恪守终身,不忘初心。

王阳明转论有道之士“真有以见其良知之昭明灵觉,圆融洞澈,廓然与太虚而同体。”①(P235)与太虚同体之士自然没有任何障碍……无一物能为太虚之障碍。其良知之体,“本无富贵之可慕,本无贫贱之可忧,本无得丧之可欣戚、爱憎之可取舍。”如慕富贵而忘正义,忧贫贱而丢仁爱,都是因为良知之上有了障蔽,如眼中生了翳、耳中塞了木楔。有道之士的工夫就是去掉眼中之翳、耳中之楔。王阳明说:“你南元善就是做这工夫的人,今日抛富贵而专心修道绝非一时之激昂,绝非久而气馁之士。关中自古多豪杰。其忠信沈毅之质,明达英伟之器。四方之士吾见亦多矣,未有如关中之盛者也。然自横渠之后,此学不讲,或亦与四方无异矣。自此关中之士有所振发兴起,进其文艺于道德之归,变其气节为圣贤之学,将必自吾元善昆季始也。今日之归,谓天为无意乎?谓天为无意乎?”①(P236)王阳明认为,陕西省自古有道之士荟萃,胜于他乡。然而从北宋张载之后,圣学不讲,与他乡没什么两样了。从今日起陕西欲振发兴起,使其文艺满载道德,使其气节为固守圣贤之学,这项重任南元善义不容辞,必将扛起复兴关中圣道的大旗。王阳明如此指导失职的弟子,不但能使之不倒下,且使之相信自己的实力能有所成就。并为其指明今后的努力方向,即“传道授业解惑”,在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基础上,弘扬“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圣人之道。这必将大有作为。可见王阳明这高明而优秀的人生导师,真是能使人起死复生,化死路为活路,化萎靡为兴起,化悖谬为顺畅,化迷惑为通达。今之教师和官长当效法阳明先生,以正道正心开导学生和年轻人,以使各色人等形成正能量的合力。

五、指导子、侄、诸弟谦恭笃诚,以道为心

阳明先生指导其子王正宪、弟弟、妻侄,皆无例外,与学生、下属一样指导。为大儿子正宪写的扇面文字:“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弟;为臣而傲,必不能忠……汝曹为学,先要除此病根,方才有地步可进。‘傲’之反为‘谦’,‘谦’字便是对症之药。非但是外貌卑逊,须是中心恭敬,撙节退让,常见自己不是,真能虚己受人。”①(P311)《易》六十四卦中,谦卦最佳,山在地中,不彰显自己,谦逊谨慎,是最大的吉。阳明先生此指导完全适用于众人。传播圣人之道,望诸人谦恭和谐,社会礼让有序。这就是圣贤之道德宗旨。

王阳明主张年轻人不要急于求功名,而要努力学好圣贤之志,厚积圣贤之德,然后求仕为官,传圣贤之道,践行圣人之道。王阳明在给其内弟储用明写的信中说:“阶、阳诸侄,闻去岁皆出投试,非不喜其年少有志,然私心切不以为然。不幸遂至于得志,岂不误却此生耶?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诸贤侄不以吾言为迂,便当有进步处矣。”①(P166)储阶、储阳两位贤侄去年就参加了乡试,王阳明表示不是不喜欢其少年有志,但内心总觉得急于出名,容易影响打基础。如真的考中了,被安排了官职,就没有时间再充实自己。真正有高素质的年轻人,皆须潜滋暗养,厚积道德。天道,不集聚则不能发散,人道亦然。花开得美,就不结果实,因花开得美耗去了大量营养。一个人修养学圣贤不要华而不实,而要打好基础,充实内涵,然后为社会做实事。万不可求虚荣,求空名,而忽略了真本事的积累。

阳明先生为其亲弟弟王守文写的《示弟立志说》,对弟弟们进行指导,强调指出立志重要,而更重要的是立什么志,要立学圣人之志,志在“存天理,去人欲”“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惟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我之欲为圣人,亦惟在于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耳。欲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必去人欲而存天理。务去人欲而存天理,则必求所以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求所以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则必‘正诸先觉,考诸古训’,而凡所谓学问之功者,然后可得而讲,而亦有所不容已矣。”①(P289)立志学圣人,就要纯粹天理而去掉非分之欲,那么去掉人的非分之欲,而心里只存有天理就要诚心诚意拜先知先觉的有德之士为师,凡事求得师长的指导,即“正诸先觉”。“则当专心致志,惟先觉之为听。言有不合,不得弃置,必从而思之;思之不得,又从而辨之,务求了释,不敢辄生疑惑。故记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言之而听之不审,犹不听也;听之而思之不慎,犹不思也;是则虽曰师之,犹不师也。”①(P289)既然拜先知先觉者为师,就要专心致志听其教诲,对老师的指导如有不同看法,应该反复思考,不要轻易否定老师所论。慎思明辨,务求明晰。要理解从严要求的老师是优秀的老师,老师不严格要求,圣人之道就走了样,圣道不能保持尊严,人民就失去敬畏。所以一定要明白严格授业传道的教师是必须要尊重的。如没有尊敬崇尚笃诚信仰之心,对什么事都会轻忽草率,没有任何思想精神约束,必然放肆,“听之不审,思之不慎”听也不认真,思也不认真,表面是从师学道,实际上不要师教,私心无节制,随意游荡,不能去私心存天理,也不能学圣人之道。所以必须笃诚恭敬地向老师学习,请老师端正学子的身心。

在“正诸先觉”基础上,要“考诸古训”。《四书》《五经》就是最好的最正确的古训,“吾惟欲去吾之人欲,存吾之天理,而不得其方,是以求之于此,则其展卷之际,真如饥者之于食,求饱而已;病者之于药,求愈而已;暗者之于灯,求照而已;跛者之于杖,求行而已。”①(P290)读《四书》《五经》就是要解决“存天理,去人欲”的大问题,求饱、求愈、求照、求行。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只是为了记诵讲说,炫耀口耳。所以读《四书》《五经》一定要明白宗旨,明白要“存天理,去人欲”,要廓然大公,扫去非分之欲;要“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要“致良知”,要“知行合一”。

阳明先生指导其弟亦十分严格地说:“凡一私欲之萌,只责此志不立,即私欲便退;听一毫客气之动,只责此志不立,即客气便消除。或怠心生,责此志,即不怠;忽心生,责此志,即不忽;懆心生,责此志,即不懆;妒心生,责此志,即不妒;忿心生,责此志,即不忿;贪心生,责此志,即不贪;傲心生,责此志,即不傲;吝心生,责此志,即不吝。盖无一息而非立志责志之时,无一事而非立志责志之地。故责志之功,其于去人欲,有如烈火之燎毛,太阳一出,而魍魉潜消也。”①(P290)所立之学圣人之志,“存天理,去人欲”如能坚守,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出现了私欲,都会被天理之良知所驱逐。怠心、忽心、懆心、妒心、忿心、贪心、傲心、吝心八种非分之心,只有天理良知之志才能克制、克服。所以只要坚守圣人之志,天理良知无论何种非分之私心、私欲都会望风披靡。但如天理良知有所闪失,一切鬼怪皆会上身,所以王阳明教育弟子一定要坚守圣人之志,永远要“存天理,去人欲”。

综上五点,可以有力说明阳明先生对尚未入仕的学生、对任官者、对失官者、对子弟、对一般人都是最优秀、最高明的人生导师。其道、其情、其方法均可作为今之导人者之圭臬。今之各级教师、各级领导对阳明先生教育培养人才、指导人生,当有效借鉴,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与质量,对社会、对国家都会有大的裨益。

注释:

①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②刘兆伟.大学·中庸诠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③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2.

猜你喜欢

天理阳明王阳明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天理与国法:灾异谴告话语中的慎刑之道
杲杲冬日阳明暖好时光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罗阳明:大瑶山里的年轻博士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
王阳明的著述观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