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初中物理课堂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2018-04-03靖艳平
靖艳平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 22111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灌输式”、“启发式”等教学已经不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趋势,不能满足新时期培养人才的发展需要.随着核心素养教育观念的提出,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每位物理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笔者依据近期的教学实践谈些浅薄的看法与大家共商.
一、在师生互动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也应该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战场.所以,通过物理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应立足课堂,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课堂的始终.
物理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发展思维,提高综合能力,迁移为综合素养.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知识学习时,教师应多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全面分析和深度研究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自然现象,通过实验、实物、视频等手段,让学生感知物理现象的普遍性,通过思维碰撞和资料查找,来探索万物变化的内在原因,形成清晰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并能运用从中获得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去分析和研究自然界的物理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学生最熟知的温度计和水引导学生亲身感知物态的变化.由于学生对温度计遇热温度升高,遇冷温度降低的现象熟视无睹,通过师生的对话和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在自己的腋下,这就不难得出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通过对冰块的加热实验,学生经历“冰受热变成水,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的观察和研究过程,既能很容易掌握物质的三态的定义、特点和变化的条件,又能强化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
接下来,教师再问:冰可以变成水,水可以变成水蒸气,那么,冰能否直接变成水蒸气呢?水蒸气是否能直接变成冰?为什么?学生对这些现象并不很陌生,但是对于“为什么”的问题,应该从来没有思考,这就正好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教师再让学生阅读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水的形态变化情况的补充材料,上网查找相关的素材,学生很容易明白自然界中水的物态变化情况,形成蒸发与沸腾、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的循环现象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学生在研究物态变化的过程中,主动阅读素材、上网搜集资料、实验探究、合作交流,提高了自学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形成了善于观察生活和自然,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习惯,其综合素养自然得到了发展.
二、优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物理课堂改革的重心,只有改变传统的 “灌输”式课堂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对物理学习的科学态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概念及其应用,必须设置情境,通过实物演示或视频播放,让学生了解X光诊断设备,感受紫外线灭菌灯、遥控装置和验钞机的工作特点和状态,他们自然就会感觉到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存在,及其广泛的应用.
再如在《光学》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再引导学生把这些光现象分类,说出分类的依据;让学生先说明每类光现象遵守的规律和在生活、生产和实际中的应用实例,再让学生课外制作潜望镜、照相机等学具.这样做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学生既掌握了看见光的特点,又明确了不可见光属性,学生既强化了光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又明确了光在日常生活、生产、科学、军事、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还提高了学生运用创作的能力.
这样优化教学的环节,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设计出优质的教学方案),又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地,还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潜能.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习的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这正是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基本内容.
三、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全面发展核心素养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适时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物理思维的有效手段,也是发展和延伸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因为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实践能力,是物理教学的目标,也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开展物理科学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物理现象、分析物理结构形成、探究物理性质和原理的能力,而且还能从不同的角度认知和剖析相关的物理科学知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参照物的选取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判定”的知识时,先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物体运动状态的确定,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关键是选取参照物.”学生对这种比较抽象的问题认识可能是似是而非,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践研究就另当别论了,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分别乘坐甲乙两辆校车,甲乙两车进行相互超车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按照“选择、研究、判定”进行对两车的运动状态作正确判定:如果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上的人是运动的,甲车上的人是静止的,如果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上的人是运动的,而乙车上的人是静止的.这样的实践研究活动,从根本上加强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实践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有效锻炼.
总之,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改变观念,调整教学思路、把握教材内容、设置教学情境、开展实践活动,从多元化、多角度渗透和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拓展科学思维、严谨科学态度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