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究

2018-04-03彭海燕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高校教师专业化

彭海燕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广东·茂名 525000)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这一概念。如今,这一标志着互联网与传统业态融合的新形势已经遍布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015年,国务院公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要“让‘互联网+’推动教育服务模式改革”。因此,“互联网+教育”是当前社会进步以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合理运用“互联网+教育”对我国快速高效发展教育事业具有重要作用。教育师资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以及科研活动的主要力量,国家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中也多次强调了教师队伍发展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在线教育的出现打破了高校教育的时空壁垒,也对新时期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互联网+教育”对高等教育及高校教师的影响

(一)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相比其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对社会所需的专业化人才培养与输送具有更大的贡献。而“互联网+教育”对高等教育发展则具有直接影响,这与互联网技术本身具有的优势密不可分。自 “互联网+教育”理念提出后,高等教育突破了高校的围墙,将有限的高校学习资源,跨越时间和空间,走向了社会大众面前,使得全民教育成为了可能;使得社会民众在接受知识时,不再受到年龄、地域局限,使得终身教育成为了可能;在线教育,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很多知识不再封闭,而是以开放免费的形式陈列在社会民众之前,满足了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以及不同个性和特点的不同需求,让自主学习,自动学习的个性化教育成为了可能。其次,“互联网+教育”也带来了高等教育模式以及教育信息载体的改变。随着互联网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社会化媒体的普及,网络在线教育,论坛讨论,微信公众号知识推广,各种知识的新载体呈现到人们面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得到了快速推动[1]。

(二)对高校教师发展的影响

“互联网+教育”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之余,对高校教师发展也同样产生了较大影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互联网这一媒介在大众普及的同时,也成为了高校教师发展的另一“平台”。互联网具有快速传播的功能,能够让一个优秀教师的教学范围,教学成果以及教学影响成指数增长。网络课程不受地域、时间、人数局限,哈佛大学教授公开课的网络视频也能被中国学生自主决定学习时间和地点的学习,学生数量不再受课堂大小的限制,甚至某些英语网络课程,学生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外教进行一对一的即时练习[2]。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使得高等教育打破时空壁垒,从封闭走向开放。学习者不再受地域、空间甚至是时间的限制,可以自主、平等的获取知识和信息。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调整自身定位,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者和合作者,才能适应“互联网+教育”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以及自我发展的需要。

(一)互联网网络信息应用的能力

大数据时代下,提升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借助互联网进行教育资源的搜集、筛选、分析、归纳、应用并应用于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高等教育是一个横向与纵向需求都很高的教育阶段,作为高校教师,个人的教育资源始终是有限的,为了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做好新课导入以及课后延伸,教师就需要认识互联网资源的重要性并掌握其资源搜集与应用的基本能力。

(二)自主发展与提升意识的能力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学生知识的来源不再局限于教师和书本,广阔的网络天地为其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素材,很多学生自身起点或是某一单一领域内的知识丰富程度甚至高于授课教师。基于此,高校教师同样需要具备较强的自主发展与提升意识、终身学习意识,必须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不做盲目的随波逐流者,才能面对“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的新诉求。因此,自主发展与提升的意识成为新时期高校教师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3]。

(三)不断进行教育角色转换的能力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角色转化能力,其不仅要充当教育教学活动的发起者,更要在“互联网+教育”相关培训中扮演好“学习者”的角色。“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教师的知识、权威、课堂地位等均发生了改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学生能够利用互利网技术,将主动学习变为常态,就要求高校教师具备较强的角色转换能力。

(四)与时俱进教育思维的能力

21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知识引领未来的时代。受到网络教育资源的冲击,教师和书本以及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教育资源来源的扩展以及慕课、微课等教育平台的多样化,使得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在“互联网+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下,高校教师应不断加强对互联网特性的认识,从过去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引领者[5]。互联网思维是颠覆传统的跨时代思维,具体包括了跨界思维、碎片化思维以及大数据思维。高校教师群体能否具备较强的互联网思维,并将这种教育思维转化为实际意义上的教育教学活动,将对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议

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霍伊尔、佩里以及戴等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教师专业化的定义。总结来说,教师专业化发展,指的是教师通过专门的知识、技能培训,形成职业道德情感,专业知识体系,专业技能等于一体的职业发展过程,是对自身职业价值的实现,也是从“普通人”到专业“教育者”的转变。随着时代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教师专业化发展得到了社会和国家的普遍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学校以及教师自身的协同努力。下文将从两个高校和教师自身两个方向给出发展建议。

(一)定期开展“互联网+教育”技能培训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要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在“互联网+”思维下定期进行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观摩优秀的网络在线课程,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应用水平。通过大数据技术以及数据挖掘技术,了解收集培训教师的学习成绩,学习偏好等,根据培训效果进行不断的进行调整和创新,还能通过数据的再利用,得到受训教师的其他潜在信息,进而提供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服务。此外,也可以定期安排网络在线培训学习任务或是手机客户端、公众号的信息推送,让教师能够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在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之余,自由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地点[6]。总之,学校在实施教师专业化培训时,应该结合本校特色和自身情况,探索符合本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色道路。

(二)教师群体构建网络发展共同体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从封闭走向开放,高校教师群体可以构建专门的网络发展共同体,从而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例如,高校内、甚至是不同高校间的教师可以借助在线社区、微信群,微博以及贴吧等自媒体聊天和沟通软件进行网络发展共同体的建立,通过互联网在线交流教学经验,共享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形成教育知识的集团化协作服务模式,每个人都是信息的主体,可以自主参加知识的传播、分析、交流。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之余,教师之间也能形成良性竞争,很多教学实践问题及培训中的困扰也能得同行及前辈的快速解答,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师同伴互动,以及持续稳定的专业化发展[7]。

(三)鼓励高校教师进行创新教学尝试

教学与科研创新是现阶段高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互联网+教育”为高校教学与科研创新提供了方向。高等院校要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以及科研项目中运用互联网技术及互联网资源进行创新尝试,如新的网络课程开发、翻转课堂的实施等。在教学实践中,高校教师可将互联网微博、论坛等以及微信,qq群等社会化媒体作为教学扩大与延伸的一种新手段,例如,可以通过建立qq群或是微信群来创设学习兴趣小组,学习小组内成员对具体的学习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学习之外的深度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切实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在科研创新方面,学校也可以制定“互联网+教育”创新实践教学计划,并要求一线教师进行“互联网+教育”相关教学科研项目的立项研究,从而使得高校教师在对“互联网+教育”进行探索和研究的进程中提升自身[8]。

(四)完善高校教学及教师发展服务体系

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要确保方向上的准确以及方法上的有效,更加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予以支持,完善的教学服务体系即成为了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完善高校教学及教师发展服务体系则成为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很多高校师资力量不足,而教学与科研任务又极为繁重,这就导致高校教师很难有完整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自主学习与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缺乏现实条件的支撑。“互联网+教育”理念下,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迅速普及,高校应该结合学习自身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以及授课教师的具体情况,建立一支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信息化支持服务团队,随时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以及科研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让“互联网+”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助力,而不再是“桎梏”和“枷锁”。其次,高校应该对积极开展“互联网+教育”创新的教师给予管理和奖励。例如设立校内关于 “互联网+教育”的课题基金,或是给予其他参与“互联网+教育”课题的教师研究经费的支持和一定奖励。

结 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高校发展以及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互联网+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时代背景,也是一种教育发展趋势和教育理念创新。“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高等院校的支持,高校教师自身也要对专业化发展给予应有的关注,积极参与到专业化发展的浪潮之中。无论是单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亦或是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都应当成为一种工作常态,将相关措施落到实处,才能实现“互联网+教育”的创新。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高校教师专业化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