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效果的评价

2018-04-03谢娜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9期
关键词:喜炎热毒利巴韦

谢娜

(白城中心医院,吉林白城 137000)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常发生于儿童,5岁以下尤为多见。该病属于中医“温病”“时疫”“春温”“湿温”“痘疹”等范畴。 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手足口等部位的丘疹、疱疹,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脑干水肿而导致死亡。西医目前并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上以对症为主。中医理论认为,该病的病因为外感湿热疫毒,当湿热之邪伤及肺脾两脏时,造成肺胃失和或毒邪蕴积于脾,使脾主四肢及开窍于口的功能失调,出现临床特征,同时可伴有发热、流涕、微咳等类似夏季感冒的症状或流涎、拒食、烦躁等症。中医治疗有疏风清热、清心泻火、清暑化湿、滋阴降火等方法,中医及其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独特的疗效。为此笔者分析手足口病中药及其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如下。

1 中药方剂治疗手足口病

1.1 加味导赤散联合三氧橄榄油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

导赤散为清热剂,具有清脏腑热,清心养阴,利水通淋之功效。郭艳辉等[1]收集2015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加味导赤散结合三氧橄榄油治疗,表明观察组的热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总病程比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可见中药加味导赤散内服联合三氧橄榄油外用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具有较好疗效。

1.2 银翘蒿芩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杨嘉恩等[2]将收治的8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银翘蒿芩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5 d,对照组42例采用更昔洛韦(5 mg/kg,1次/d)静脉滴注抗病毒治疗5 d,结果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皮疹及体温、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完全治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银翘蒿芩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有效,可缩短病程。

1.3 治疗手足口病中药复方组方用药规律

Meta分析表明[3],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以清热解毒祛湿为其主要治法,中药复方可有效治疗手足口病,黄芩、板蓝根、苦地丁、蒲公英、栀子、金银花、连翘、生甘草、薄荷为临床常用药物组合,栀子、黄芩、板蓝根、蒲公英、连翘、金银花、生甘草、薄荷为高关联度药物组合,金银花、连翘、生甘草、黄芩、板蓝根为核心药物组合,银翘散、普济消毒饮为常用基础方。

2 中药注射剂治疗手足口病

常用有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炎琥宁注射液等。喜炎平是从穿心莲全叶中提取出的穿心莲乙素经过硫化工艺制成穿心莲内酯总硫化物,具有抗病毒、抗炎退热作用可用于治疗手足口病用于普通病例和重型病例。热毒宁注射液诸药由青蒿、金银花、栀子组成,具有清热、疏风、解毒之功效,临床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所致的高热、微恶风寒、头身痛、咳嗽、痰黄等症。炎琥宁是植物穿心莲的提取物,其主要成分为穿心莲内酯,具有抗病毒、抑菌、解热、消炎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治疗手足口病的安全有效性较为肯定。静脉滴注时严禁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内混合使用,换药需冲洗输液管。

2.1 喜炎平注射液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Meta分析

王婷[4]收集相关文献的Meta分析表明,喜炎平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安全性与利巴韦林注射液相当,热毒宁注射液的安全性比利巴韦林注射液高,喜炎平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比利巴韦林注射液更具有成本效果。

2.2 热毒宁联合中药外洗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

梁胜男等[5]将选取87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中药(五味消毒饮加味)外洗剂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的临床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可见热毒宁联合中药外洗剂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患者依从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3 三种常用注射用中药制剂治疗手足口病

毕春宇等[6]将1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热毒宁组、喜炎平组和炎琥宁组和对照组,在常规退热等对症治疗基础上,热毒宁组、喜炎平组和炎琥宁组分别给予静脉滴注热毒宁、喜炎平、炎琥宁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治疗,结果表明热毒宁组、喜炎平组和炎琥宁组的皮疹消退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毒宁组的退热时间短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炎平组和炎琥宁组的退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热毒宁、喜炎平、炎琥宁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均有明显疗效。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

3.1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朱海秋等[7]选取2017年7—9月期间收治的68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另加中药穴位敷贴疗法(组方:金银花、桔梗、牛蒡子、黄芩、板蓝根,高热者加石膏、知母,便秘者加大黄),治疗7 d后表明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结合基础药物对于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以及疗效具有较好的效果。

3.2 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手足口病重症

周文等[8]将8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处理,试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组方:钩藤、天麻、生石膏、大黄、生薏米、桂枝)保留灌肠,结果表明试验组在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易惊、肢体抖动消失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对CD4+水平的提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中药灌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3 清化湿热中药灌肠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

李志荃等[9]将100例伴有发热症状的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清化湿热灌肠方(组方: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炒栀子、玄参、藿香后下、紫草、太子参、薄荷后下、生石膏、黄连、甘草)保留灌肠3 d,结果表明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出现与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可见清化湿热灌肠中药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有发热症状的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4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手足口病

赵迪等[10]将20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在临床疗效、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疱疹结痂时间及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连花清瘟胶囊能快速缓解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手足口病是一种以手足、口咽部疱疹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儿童传染性疾病。患儿就诊时一般是在发疹期,主要证型湿热夹毒型,治法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发疹初期常伴表证,治疗应佐以疏风清热、解毒透疹之法。该病预后一般良好,但可造成易感儿爆发流行。若毒邪炽盛,或素体禀赋不足、素体偏亢,则在疾病传变过程中极易出现危重证候危及生命,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11]分为四期进行辨证论治。出疹期可见湿热蕴毒、郁结脾肺证,以清热解毒、化湿透邪为治法,以甘露消毒丹为基本方辨证加减;风动期可见毒热内壅、肝热惊风证,以解毒清热、息风定惊为治法,以清瘟败毒饮合羚角钩藤汤为基本方辨证加减;喘脱期可见邪闭心肺、气虚阳脱证,以固脱开窍、清热解毒为治法,以参附汤、生脉散合安宫牛黄丸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恢复期可见气阴不足、络脉不畅证,以益气通络、养阴健脾为治法,以生脉散合七味白术散为基本方辨证加减。四期均可选用具有相关功效的临床报道中成药。

猜你喜欢

喜炎热毒利巴韦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浅析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50例效果观察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手足口病77例
喜炎平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5例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