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践行育人思想
2018-04-03江建来
江建来
(广州市南武中学,广东 广州 510 2 2 0)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将生物学教学与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教学”向“教育”的升华,有利于促进学生习得生物学知识,发展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与能力。
一、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学生增长生活常识和经验、远离危险及传染病的传播,让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例如学习过敏反应时,先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过敏经历,然后联系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科书,教师讲解的过敏症状、过敏反应的治疗措施,帮助学生认识到过敏的危害性,留意、回避引发自身过敏的因素,保护身体健康。学习毒品危害时,先让学生观看“瘾君子”的后遗症和毒品危害性的图片,再分析吸毒成瘾的原理是毒品进入人体后,与神经递质转运蛋白结合,导致细胞持续受到刺激,使突触后膜受体数量减少。如果短时间内切断毒品供应,神经递质功能恢复正常,但是会导致神经感受性下降。“瘾君子”为了保持良好的神经感受性,便继续使用毒品。这就是“毒品复吸”的原因。这时教师要告诫学生:只有真正彻底戒毒,才能恢复正常体质。学生了解毒品上瘾机理,方能明白为何毒品难戒,从而明确必须远离毒品的重要性。学习“免疫功能”时,教师例析艾滋病和免疫系统受损之间的关系,创设问题情境“艾滋病是一种什么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造成艾滋病患者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艾滋病?”帮助学生认识艾滋病的机理,懂得如何防范艾滋病。
通过相关高中生物学教学,帮助学生远离毒品、拒绝毒品,严于律己,洁身自爱,理性对待艾滋病患者。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成长,提升个人修养,成为具备现代社会发展素养要求的品格良好的人,成为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
二、促进学生形成生态保护意识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文简称“课标”)要求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教学中应让学生感受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人与环境和谐发展观,自觉成为“大自然的卫士”。
例如,开展“光合作用”“生态系统”等章节教学时,向学生介绍一位科学家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得出的一组数据: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呼出的氧气价值21万元,防止大气污染为48万元,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肥力约24万元,涵养水源值32万元,为鸟类及其它动物提供栖息地价值为24万元,生产蛋白质等有机物约2.4万元,总共有150多万元,远远超出了一棵大树的木材价值。通过这些具体的数字,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绿水青山的重要性。
同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对学校周边小型工厂附近的河流、湖泊等进行实地考察,查找污染源,提出治理建议,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与危害性,促进学生形成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与责任感。
三、促进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其核心是协同合作。纵观生物科学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许多重大生物科学发现是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的。目前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团队意识相对淡薄,有必要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例如有关DNA分子结构教学时,教师应介绍沃森和克里克两位青年科学家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合作研究,创造性地提出DNA双螺旋结构,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进行“叶绿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教师拓展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合作设计与实施“探究番茄和玉米叶中色素含量的差别”实验方案。学生两人为一小组进行实验准备、实验设计与实施实验,合作完成番茄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简称A实验)、玉米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简称B实验),列表分析比较A、B实验滤纸条色素带,并在组内与组间开展实验结果、实验结论分析及相互评价。一般富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小组,其实验效果就较理想。
通过合作探究实验,促进学生遵循有关实验原则,理解与应用生物学知识,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重要性,锻炼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五、促进学生提高创新能力
课标要求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我国邹承鲁院士研究团队的科研过程及其成果的资料,让学生感悟科学家勇于创新、献身科学的精神,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生长素发现过程”时,创设系列问题情境:①与用一盆枝繁叶茂的盆栽相比,选用单子叶植物的胚芽鞘作实验材料有哪些优点?②达尔文在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中仔细观察到什么?设计的实验方法属于什么方法?③分别对尖端和尖端下部作遮光处理,胚芽鞘直立生长和向光弯曲生长,说明感光部位在什么地方?④单侧光照射下,引起生长素浓度不均匀,原因可能有哪些?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你的推测?⑤生长素的分布与向光性有关,能否就此排除其他物质引起向光性?如果不能,还有什么可能?⑥从实验年代推测,达尔文为什么没能将实验继续下去?人类探索是否因此停止了?从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指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分析“生长素发现过程”的经典实验,了解科学发现过程中创新思维的途径及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促进学生拥有爱国情怀
高中生物学教科书中有关爱国情怀教育的素材非常多,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素材,融爱国主义教育于生物学教学之中。
例如,学习“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时,让学生知道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通过马和驴交配,获得体力强大、耐力好的杂交品种骡,首创利用杂交优势的先例。重点介绍“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让学生知道我国水稻杂交育种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还可以介绍我国多次利用返回式卫星及“神舟”号宇宙飞船等搭载植物种子和其他生物遨游太空等技术,进行太空育种试验,培育出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青椒、番茄、黄瓜等作物。学习有关“基因”知识时,介绍我国是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六国之一,也是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学习“蛋白质分子结构”时,介绍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就已经首次人工合成出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为科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伟大的民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总之,高中生物学教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在生物学教学中科学地融入育人理念,实现学科知识教学与育人融为一体,让学生乐于接受、自觉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道德高尚的、高科学素养的人才,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