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析题评题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2018-09-11吴逸萍陈文瑞
吴逸萍 陈文瑞
(莆田市第四中学,福建 莆田 35110 0)
析题评题不仅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种常规的、容易操作的教研形式,也是近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考查教师基本能力的方法之一,更是教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学会学习”等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析题评题的意义,一方面在于能够观察教师如何理解习题,以达到最佳的评题效果;另一方面还能观察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掌握该题目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一、析题评题的基本原则
为了达到析题评题的有效目的,必须正确理解及把握其基本原则,它包含下面四个方面:
1.基础性原则
没有基础的能力,只是空中楼阁,是没有生命力的,是没有持续性的。因此,教师析题评题时,必须联系教材知识,联系已学过的基础性知识,联系科技,联系社会生活。只有这样,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容易产生共鸣,产生兴趣,才能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的理念,还能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等基本素养。
2.启迪性原则
教师在析题评题时不能只追求基础性,更不能只简单分析、讲解答案,而应侧重启迪学生思路,详细分析解题过程的来龙去脉,分析联系已学过的哪些知识点?怎样抓住题目中核心的信息?怎样运用和联系新旧知识?怎样做到抓住学生的心?逐层分析、逐层启迪,做到条理清晰,逐步启迪学生,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及科学探究精神的基本素养的目的。
3.思维性原则
___析题评题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今后学生融入社会、走向生活、学会学习的基本技能,教师在课堂面向学生析题评题时,一定要牢牢记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一关键要素。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通过完成习题、分析习题逐步提高发展,只有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才能学得有兴趣,学得有干劲。
4.拓展性原则
联系拓展也是析题评题重要目标之一。一道好的习题如果没有联系对比、拓展,那就会呆板没有生命力,一定要衍生变化、拓展知识、拓展变型,做到举一反三。教师在改造、变形时,一方面要做到知识的对比,联系新旧知识,了解其易混淆点、易错点,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打得更扎实、更坚固,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其基本能力更广阔、更有活力。
二、析题评题的基本思路
1.析背景
所谓背景就是指这一习题出处与源点。因为背景了解清楚了,就知道这一道习题的重要性及相关的源泉信息,学生学得就有目的,就有兴趣。教师心里就明白该习题的考查目的及考查重点、难点等相关联的信息。
2.析能力水平
这道习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与哪些知识点有关联、有对比、有差异?这些,教师心中要明确、要理解。同时,这习题考查了学生哪些能力(如记忆能力、阅读归纳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迁移能力、抽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属于何种难度及要求能力的高低?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析题评题。
3.析思路
在上述要点明确及理解的基础上,析题要联系教材的知识要点,与该知识点有联系的知识进行对比,同时要分析该题关键字、词、句,关键的信息在哪里?切入点在哪里?如何切入?做到有据可依,有理可循,逐步剖析,逐步深入,做到点、线、面三位一体。同时,可以请个别学生发表个人看法,阐述对习题来龙去脉的理解,考查他们理解的长度与宽度。只有这两点结合,才能达到析题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方法得当等目的。
4.析易混淆点、易错点
许多综合习题,其立意就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更关键要考查其横向、纵向联系,设置一些易混淆、易错的陷阱。如果没有进行知识的联系、对比,没有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知识,学生就很容易犯错误。因此,教师析题评题时,要调动挖掘学生的已有知识,并进行对比联系,寻找其内涵及外延,把握相似点及差异点,把易混淆、易错的知识点进行剖析,逐一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整合知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学会学习等核心素养。
5.析思维能力
一道好的综合题,必定融合了许多思维能力,这也是命题者精心命制的目的所在,旨在考查、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习惯,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思维能力包含应用知识能力、阅读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及演绎推理能力。近年来高考试题均采用设置新情景的做法,需要学生具有阅读、归纳、总结、推理、演绎等基本能力。因此,教师在析题评题时要时时刻刻抓住分析及培养思维能力这一主线,让学生积极融入其中,调动开发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习题提出批判性意见,做到敢于向权威挑战,培养学生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
6.析拓展
任何一道习题,都只能考查某几个知识点,考查若干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对习题进行拓展、改造,把正向思维改为逆向思维,把局限某几个知识考点进行联系、对比、展开,把同类型、同考点的习题进行归纳、总结,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因此,教师在平常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巩固基础知识之时,不在于学生训练数量多,而在于训练要精,在于拓展、在于剖析到位。
三、范例析评
例: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H3PO2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
(2)H3PO2及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Ag+还原为银,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
①H3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②利用H3PO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氧化产物为____(填化学式)。
③NaH2PO2为___(填“正盐”或“酸式盐”),其溶液显___(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
(3)H3PO2的工业制法是:将白磷(P4)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Ba(H2PO2)2,后者再与H2SO4反应,写出白磷与B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H3PO2也可用电渗析法制备,“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
①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
②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__________。
③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_____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本题来源于2014年课标全国I卷高考题,是一道经典的习题,知识涵盖有电解质电离方程式、元素化合价、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推理书写、电极反应、电解池离子移动方向及工业制备中产品来源及杂质分析。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应用能力及推理分析能力,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好题。
首先,要分析基础知识及其联系。通过题目中核心信息:H3PO2是“一元中强酸”,联系已学知识,不难得出结论,则其电离方程式:H3PO2⇌H2PO-2+H+。其易错点有用“=”或多级电离,核心是概念不清。另外也得出NaH2PO2属于正盐,属于弱酸强碱盐,水解呈碱性的正确思路。
其次,要分析思维能力。其考点有信息阅读能力、搜集应用能力、推理能力。H3PO2及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Ag+还原成Ag,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相等原理,则氧化产物为H3PO4。电解池信息是一个全新的情景,通过阅读、理解并应用教材上有关电解池基本原理,学生可以得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2H2O-4e-=O2↑+4H+,通过分析阴、阳膜的功能及离子移动方向,可得产品室中有H3PO2生成。同时要应用题干中信息进行迁移应用,可以得出产品中混有H3PO4杂质。
再次,要进行延伸拓展。如H3PO2是一元中强酸书写电离方程式,那么H3PO4、H2SO4电离方程式如何书写?NaH2PO2、NaHCO3水解方程式如何?把一元弱(中强)酸、多元弱酸、二元强酸电离及有关水解方程式书写进行汇总、对比,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教师在析题评题时要贯穿: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社会参与这六条主线,做到析基础、析思路、析易混淆点、易错点、析思维能力及析拓展等,这样师生就能在析题评题中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