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构建鲜活的初中生物学课堂路径

2018-04-03陈先华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生物学探究思维

陈先华

(大田第六中学,福建 大田 36610 0)

为了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践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需要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构建鲜活的生物学课堂,实现有效的教与学,发展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维度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精选的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既要让学生理解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明确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基于生物学重要概念,精选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热点话题、真实的问题为教学内容,让生活化的生物学事实性知识为学生学习重要概念服务。帮助学生不仅理解生物学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而且还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与应用呼吸作用的重要概念及实质是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笔者以松土排涝、干燥低温储存果蔬等为案例,帮助学生明确农田适时松土、遇到涝害及时排水,目的是让作物的根得到充分的氧气,保证根部细胞能正常地进行呼吸作用,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相反,在储存作物种子和果蔬时,干燥和低温的环境条件,降低细胞的呼吸作用,抑制有机物的分解,延长种子的寿命和果蔬的保鲜期限。通过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农田和菜园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生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寻找证据,结合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做出解释,使得理论知识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探究教学策略

生物学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笔者尝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通过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或学生生活经历的案例,创设探究性学习情境,鼓励学生观察、思考与小组讨论,提出探究的问题、设计探究活动方案,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探究活动,并用不同方式做好探究记录,组织交流探究过程和展示探究结果,帮助学生习得生物学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学》第八单元第三章第二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节教学时,指导学生观看不吃早餐上学、挑食、偏食、吸烟等生活方式的案例视频,小组讨论:案例中的生活方式对健康有何影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以此激发学生对这节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认识健康生活重要性的同时,体验、认同与形成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要原料的实验时,提供实验材料及用具,创设问题情境:①该实验的变量是什么?②如何设置对照实验?③如何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指导学生根据氢氧化钠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知识原理及探究实验的要求,开展观察、分析资料、设计对照实验等。学生能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控制二氧化碳这个变量,组织重复实验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同时,进行实验结果的小组展示、师生间相互质疑与评价等活动,促进学生得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要原料的结论。

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注重学生参与、动手尝试和体验,把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杜绝实验内容停留在简单重复、死记硬背的层面,达成实践育人的目标。

三、激发科学思维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构建活跃的思维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不仅释疑解惑,更要激疑生惑,这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生物学学科素养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要改变以传授、识记基础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生物学知识,成教师满堂灌满堂问、学生满堂答的状况,通过精心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过程中激活科学思维的动力,为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提供途径。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第二课时“血液循环途径”一节教学时,不仅指导学生掌握血液循环两条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理解与应用所学体循环和肺循环知识解决如下问题:①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随血液到达手指端,这个红细胞在手指端的毛细血管处发生了什么变化?②这个红细胞将沿着怎样的路径回到心脏?③当它再度从心脏出发,随血液到达肺部,这个红细胞在肺部的毛细血管处发生了什么变化?以此给学生提供一个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在解决以上问题的同时对红细胞的运行路径提出这样的疑惑:①这个红细胞到达手指端后回心脏前有可能到达脚趾吗?②到达肺部后它有可能再到达脚趾吗?此时笔者就以学生疑惑的问题为线索,对照血液循环线路图,引导学生“带着一滴血”在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中完成旅途,详细地分析“这滴血”在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中所发生成分的变化。

通过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置问题情境,进行启发、点拨、释疑和激疑生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了解学生学习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进步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可以:①通过课堂练习、课堂小测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情况,检测学生是否达成知识目标;②通过具体的案例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评价学生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资料信息的综合等思维能力。教师要努力实现从关注评价的教学功能到关注评价的育人功能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第六单元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节教学时,笔者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文字和图片资料,结合身边发生的环境污染、水土流失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给生物资源带来的不利影响,引导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课堂上不仅要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结果,也要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及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情感与态度进行综合评价,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总之,教师要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把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在活跃的思维课堂中。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努力探索构建鲜活的初中生物学课堂路径,为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服务。

猜你喜欢

生物学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