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17年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思考
——以高中地理必修模块地理1为例
2018-04-03李琪
李 琪
(福州第十八中学,福建 福州 350 0 0 0)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地理新课标”)明确提出“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练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课程方案、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建构,同时根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选择,详细划分了学科学业质量水平等级,明确提出了各个模块的内容标准和学习评价体系。
在“地理新课标”的课程结构中,必修课程包括地理1和地理2两个模块。虽然与之前的地理必修1—3模块在内容上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但作为指导高中地理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地理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目标、结构、内容等方面与以往的地理课程标准有着较大改变,这必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许多省区今年秋季即将开始按照“地理新课标”进行必修课程模块地理1的教学,因此,如何尽快适应“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是广大教师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下面以高中地理必修课程模块地理1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
一、全面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思想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不仅仅是“地理新课标”修订的方向,更是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在当下,党和国家已经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的立德树人教育,作为对全体公民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1]离开了这个核心,偏离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的教育距离目标只会越来越远。
毋须讳言,在实践中,不少一线教师未能在学科教学中自觉主动地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总是认为像地理1(或之前的地理必修1)这样以自然地理为主的学科教学,无法与德育相联系。其实,立德树人的内涵十分广泛,从古人说的“传道授业解惑”,到现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都是德育的范畴、育人的目标。地理1的教学无论是地球的圈层环境还是自然灾害,都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密切联系。如“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大气与生活”“水循环的意义”“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防灾减灾常识”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等等,都是常见的德育教育主题。
因此,面对新的形势,教师必须全面地更新观念,在思想上与党的十九大精神保持高度的一致,切实承担起每个教育工作者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立德树人的光荣而又艰巨的时代使命。要认真学习立德树人教育的内涵、内容和价值追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自觉,外化为行为自觉,提升自身教育教学的境界,才能真正做到自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对地理1知识内容把握的基础上,应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充分挖掘自然地理中的德育内容,在备课、设计、授课等过程环节,都要将“立德树人”作为目标,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知行合一,更好地实现地理学科的独特价值,为立德树人教育做出贡献。
二、系统领会新课程标准,全面把握教学要求
课程标准是纲领性的教学文件,指导着现阶段甚至今后更长时间的学科教学。“地理新课标”不论是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还是课程内容(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水平以及与考试评价的关系等,与以往的课程标准有重大差异。尤其是“地理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这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而又艰巨任务在普通高中地理教学的具体体现,对于广大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而言,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地理新课标”提出并凝练的“地理核心素养”,这既是对地理学科育人价值概括性、专业化的表述,也是学生通过学习,在解决身边所发生的与地理有关的问题时,所应具有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不论是组成地理核心素养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还是诸如地理基本价值观念、基本思想和方法、基本活动经验等高中地理课程目标的具体表现,都必须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
除了基本理念主要围绕地理核心素养展开以外,在地理1模块所包括地球、自然要素、自然灾害和地理信息技术等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紧紧围绕地理核心素养,将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高度统一,针对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将地理核心素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如:在进行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学时,必须突出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帮助学生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形成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正确的价值观,以提升学生“人地协调观”素养;在组织自然地理实践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理解在自然环境中存在地貌、大气、水、土壤等地理要素,具有整体性特征,在描述演化、特点,说明形成原因,解释相关现象的过程中,必须全面而不是片面、系统而不是孤立、动态而不是静止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相互联系,进而形成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和能力,以提升学生“综合思维”素养;在识别地貌、植被,初步认知土壤,了解自然灾害的教学中,应结合当地的区域特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学生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热情,培养家国情怀,锻炼行为能力和意志品质,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素养。[2]
三、抓住模块学业要求特点,适应不同学生类别的需求
设置学业水平标准是“地理新课标”又一重大变化,同样的内容要求,学业水平标准却相差很大。地理1,不同于之前的高中地理必修1,也并非传统的“自然地理”体系。它是为只在必修阶段学习地理课程的学生获得与自然环境相关的系统知识,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选择性必修课程1《自然地理基础》在观念、知识、方法和能力方面打下基础。[3]其核心知识包括了地球、自然要素、自然灾害和地理信息技术四大方面,从与之相关的十二条内容要求来看,基础性特点明显,在“描述”“说明”这种行为目标表述的时候,往往给与一定的限定,如【内容要求】1.1“运用资料,描述……”1.2“运用示意图,说明……”同时对能力要求的指向更加明确,如1.3“运用…等资料,简要描述…”1.4“…识别3~4种地貌…”这既体现了“地理新课程”对于地理1模块的教学要求,又符合该模块基础性特点以及学业水平标准的具体要求。[4]因此,教师必须切实改变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但从知识的整体性而言,有两点应特别注意:
1.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地理1的内容要求有十二条,其中七条要求都与“地理要素”有关,涉及的教学内容包括地貌、大气、水、土壤和植被等方面。由于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各要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而且在实践中,针对自然要素形成和变化过程的教学,其知识内容也是互相影响和互相渗透的。如:河流地貌的学习,必须联系水循环,而水循环又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因此,教学设计必须从整体出发,前后联系,统筹安排,在地理1的整体结构内,既让学生达成核心素养的培养,又能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避免碎片化和孤立地学习。
2.地理1和地理2是高中学生必修阶段课程模块的一个整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地理1模块教学设计时,应有整体性的观念,在必修模块的整体架构中,充分考虑地理2的教学要求,找出两者的联系,适当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
四、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形成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合力
评价直接影响着教学,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地理新课标”创新性地提出思维结构评价,倡导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凸显国家对切实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关注,从地理学科角度则具体落在明晰地理概念、增强判断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在真实情境(或是模拟真实情境)下完成地理任务(小组合作探究或野外观察、研究性学习等)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交流、协作和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思考如何借助科学的评价手段,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式以及学生个体的思维差异。这既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评价体系中的渗透。如:从提问的指向性而言,教师应更多地采用开放式提问,让学生从更广的范围来思考问题,例如“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学科知识和认知思维畅所欲言,促使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形成;又如:在评价手段的运用方面,教师应创设轻松自由、平等民主的学习交流空间,侧重于观察、倾听学生是“怎么想的?”鼓励学生思考、质疑、求异,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语言阐述、绘图展示等环节中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的思维过程清晰可见,既便于对学生科学的评价,又能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教学;而对于学生思维结构的评价,通过学生思维结构在无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拓展抽象结构等水平层次的认定,更好地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对知识结构掌握的真实状态,但该评价在情景设置、设问、学生对问题的表达方式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在地理1模块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