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师”“名师”与“卓越”追求
2018-04-03王家伦仲捷敏
王家伦 仲捷敏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 苏州 2 150 0 6)
所谓“良师”,照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好的教师。所谓“名师”,照字面上的解释就是有名的、著名的教师,如那些众所周知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良”与“名”是评价教师的两个尺度,然而,两者间并不是包含或者被包含的关系,而是存在一定的交集。
一、“良师”无“名”甚是普遍
古往今来,怀才不遇者甚广。在笔者看来,“良师”无“名”是普遍现象。
首先,教师群体基数的庞大,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大背景。根据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最新的教育数据统计,2016年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总数已超1959.5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与普通高中的专任教师从业数人数已达1000万。[1]
其次,“良师”群体颇为庞大。“良师”群体之所以庞大,缘于评价标准的多样化。
标准之一是“良心”的“良”,心中有爱的教师可以被称为“良师”。这种爱表现为对学生的爱、对职业的爱、对社会的爱,还有对自己的爱。这些不同的角度的爱,又派生出不同的动力与责任。这是站在精神层面评价的“良”。
标准之二是“良才”的“良”,有才华的教师可以称为“良师”。这是站在专业素养层面评价的“良”。这种素养主要包括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如对学科知识,哲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以及基本的百科常识和生活常识等不同类别知识的掌握。当然,也必须包括对知识的传播能力,教师需要有这样的能力,能够将自己的“爱”与“才华”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对这个世界的责任与爱,并且让其掌握可供自己安身立命的各种知识与技能。
标准之三是“良效”的“良”,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师可称为“良师”。良好的教学效果体现在多方面,能够讲清楚知识点、能够衔接好课堂各个环节、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就是“良”。而教学效果的良好,最本质的体现在于学生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真正意义上学有所得。当然,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是效果好的一种体现。
从以上三个标准可以看出,“良师”的“良”字寓意颇多,“良师”之多自然就不难理解了。然而,全国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又有多少呢?“良师”不一定是“名师”。从业基数庞大“良”者甚广,而成名者在各行各业都是少数人,“良师”无“名”是必然的。且每个人对“名”的认知程度不同。很多有名之人又自觉无“名”,又或者追求的是更高的“名”。以上几个原因相交杂,“良师”无“名”自然就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
而求“名”并不是不正当的心理。一般来说,成名的人基本是某一行业里综合能力相对较强的人,“名”是一定意义上对专业能力的一种肯定,从这一角度来说,作为追求更高职业能力的一种表现,求“名”无疑是积极正面的。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教师有着养家糊口的要求和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的权利,在和职称、奖金挂钩的前提下,求“名”完全可以理解。再者,如果为了更好地传播自己的教学方式、教育理念,“名”的重要性自然就更不必多言。
二、教师求“名”需警惕
教师求“名”理所当然。“名”是把双刃剑,如何妥善看待“名”,是所有教师都需要警惕的问题。
首先是偶像目标上,须警惕“浪得虚名”。那些“名师带你XX”“名师大讲堂”的下面,往往跟着的是动辄四五位数的辅导费用,“我说你是名师,你就是名师”,商业指向过强的背后则需要思考“资本”加入对教育的不良影响。不止是教辅机构,很多学校在招生宣传时,也爱用“名师”的噱头,造“名师”宛如造“明星”一般。家长、教育者和教育监管机构都需要保持清醒,不被“浪得虚名”者蒙蔽。
其次是追求心理上,警惕“汲汲于名”的倾向。各种“名师”培养计划的初衷是好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让这些优秀教师去培育更多的人才,形成社会的良性循环。然而,大肆宣扬“名师”培养,就容易让人误解这些活动的目的,似乎这些活动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教师成“名”。“名”与“良”在教育中孰轻孰重?
最后,已经成名的教师,要警惕被“盛名所累”。已经成名的教师基本上确确实实地有着一定实力。然而,教师也是普通人,如果在成“名”之后因为名声而懈怠,离“良师”自然也就渐行渐远了。另外,一些“名师”为了维持自己的“名”,为了不被认为“浪得虚名”,或者为了引起各界的关注,经常剑走偏锋。就如语文“名师”为了求新,把《背影》解读成“这是一个‘祖、父、子、孙,又祖、父、子、孙的生命之水不息流淌、不断传递的故事’”;[2]讲《孔乙己》,说“鲁迅先生让孔乙己喊出‘要一碟茴香豆’,大概寓意可理解为‘我要人间回香,回醇香,回醇厚’”……[3]这种强求关注的偏执解读,对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究竟有多少功效?
还有一些成了“名”的教师,疏于自己的教学任务,忙于四处走穴赚钱——“名”更多成了“利”的工具。其实,教与学都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些或“走火入魔”,或不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名师”,长时间忘了精进自己的技能,“名”带来了“利益”,也成了一把“利器”,反而让“名师”离“良师”越来越远。且“名师”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的示范效应远远大于一般教师,从这个维度来说,“名师”求“良”更显重要。
三、以“良”为径,“卓越”为求
“良师”可以求“名”,然而,就教师职业的终身发展而言,真正追求的应该是现有基础上的“更良”。同理,“名师”也应该求“良”与“更良”。因为成为“良”的维度是众多的,这种“更良”就体现在追求全方位的“良”,这便是常说的“卓越”。所以,不如以“良”为径,“卓越”为求,且为此终身奋斗。怎样以“良”为径?
一是对行业的认识要“良”。“想赚大钱,别当老师;想成大名,别当老师。”这话经常出现在各种面向在校师范生和青年教师的讲座、报告中。教育这一行是相当辛苦的,就单纯的经济收入来说,必是比不过商业、金融业等行业。但是教师最大的收益,是体现个人价值,这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想当好一名“良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良好的认识、强烈的行业认同感和正确的预期——这就是趋向“卓越”。
二是追求教学效果之“良”。要想达到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目的,就要求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生和自己都有准确的理解。首先在教学选择上,每个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最适合自己教学的学段。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上涨,教师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其次,在实施教学时,教师要合理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的已知出发,在教学时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方法,选择最简便的方式让学生轻松地有所得,这一点至关重要。另外,要学会将这种“有效”总结提升,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是行业内部的风向引导要“良”。良好的风向引导,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合理发展。各种“名师”开头的培训工程,大可换个方向,在语意上就更加注重“良师”的培养。每年那么多培养工程、学术探讨,终极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培养“更良”之师,也就是说造就“卓越”之师。意识引导对了,路自然就可以走得更正。这种对风向引导的要求,不仅体现在精神追求的层面,还体现在学术探讨的层面。每个学科都有自己学科一直争执的问题,还是以语文学科为例,“工具”与“人文”的讨论由来已久,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是风向上的“良”,是行业内部每个人都需要坚守的原则。
四是教师提升渠道要“良”。绝大部分教师,尤其是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求上进”的心理动机,远远大过于“求名”。正是内心有着对于“更好”的追求、对教育行业的热爱,才会积极响应那么多培养工程。所以,承担师范生培养任务的高校要建立更加合理的培养机制。而学校要为新教师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加强校内合作、校际合作、学校和各种研究组织之间的合作,倾听一线教师的意见与建议,为一线教师的技能提高而服务。
总之,以“卓越”为求,达到更全方位的“良”。“良心”“良才”“良效”都不可或缺。要把“良心”贯穿在整个职业生涯的过程中。唯有保持“良心”,新手时期才会更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成名之时才不会走歪。要学会成就“良才”,通过各种渠道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而要达到对“良效”的追求,不仅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方天地,更要顺应时代,应时而变。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意味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生生活经验的变化、教学设备和媒体的不断进步。教师要有更开放的胸怀,教好每一个学科最经典的部分,也要应时而变,积极主动地在职业的任何阶段都愿意汲取新的东西,尽可能地打破思维固化和刻板印象。
“良师”可求“名”,“名师”应守“良”,然而,不管是“良师”还是“名师”,应以“卓越”为终身追求,而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