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与大学衔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国内研究综述
2018-04-03邵东生
邵东生
(福州第三中学,福建 福州 350 0 0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基础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启蒙性和基础性的作用,高中阶段教育则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特殊意义,而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阶段。”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何高质量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回答“钱学森之问”,已成为高中和大学必须共同面对并解答的艰深课题,也是全体教育人必须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完成的战略任务。高中和大学要做好多方面教育教学工作的相互衔接配合,协同培养、共同关注创新型人才如何夯实知识基础、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发展自由、和谐个性,以提高青少年学生自主学习、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素质和能力。
一、研究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机制”。“高中与大学衔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研究”的选题,属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两个学段的综合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和意义。
(一)理论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高中与大学之间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及其衔接成为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与大学的衔接主要是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为能够上大学的高中学生作好接受高等教育的准备,同时适时增强课程与教学的学术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选择性,满足大部分高中学生发展的需求。
多样化、开放性是高中教育的两大特征,积极探索普通高中与大学有效衔接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有助于关注这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连续性,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间断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规律在这两个阶段的落实和达成。
(二)实践意义
目前,我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上重视高端阶段的高等教育,忽视低端起步阶段的基础教育,造成两个教育阶段未能很好地衔接,存在各自为政、各行其道培养脱节的现象。关于高中与大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机理的探讨,目前系统化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因此,本研究通过个案调查、访谈问卷、搜集数据、构建模型与数据分析的方式,尝试为各地高中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帮助,促进高中与大学相互衔接、紧密配合,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教育衔接
对于“教育衔接”这一概念,蒋雪岩认为,“教育衔接是指不同教育阶段建立起经常性的协作关系,实现多方面的沟通、对接”。曹琼方认为,“‘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是指大学与中学(尤其是高中)教育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相互沟通与协作,保持教育的系统性与连续性,进行包括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制度、教育理念等方面的相互衔接”。
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应该关注两个阶段的独特性,特别要关注人才培养的机制、体制、模式的顶层设计,在“六选三选课走班”新高考的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衔接协同、校本教研、资源共享将越来越紧迫。
2.创新人才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创新人才的涵义形成以下共识:创新人才是指具备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特征的优秀人才。
笔者认为,所谓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强烈的追求真理的责任感、使命感,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造力,善于独创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科学进步、经济发展、人类文明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创新型人才的素质主要有:自由独立的思想、良好的科学道德、全面发展善于合作的个性,严谨的治学态度、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宽广的学识等。
高中和大学应发挥本学段的各自优势,创新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和模式,探索相互衔接融和育人的途径、平台,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打造快速的绿色通道。
3.拔尖创新人才
郝克明在《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一文中指出,拔尖创新人才是“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造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
林崇德、胡卫平在《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一文中指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由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才华展露与领域定向期、创造期、创造后期五个阶段组成;早期促进经验、研究指引和支持、关键发展阶段是指引这五个阶段的三种主要影响因素。”
基础教育阶段应更注重关注儿童、青少年学生的学科兴趣、爱好、好奇心,应该定位为“自我探索期”,后续的四个阶段:集中训练期、才华展露与领域定向期、创造期、创造后期培应该定位为高等教育的培养工作重点,但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重压、“引导”下,课堂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题海般的魔鬼训练,一切以取得中考、高考的高分、好名次为唯一追求目标的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引领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基础教育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高中与大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也到了刻不容缓的时间节点。
(二)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005年“钱学森之问”的提出,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开展持续多年的研究,2006—2012年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论文发表逐年走高,目前每年在核心期刊发表仍保持在60多篇的水平。
本文选取国内2015年12月之前的研究进行分析。通过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查询,自2001年以来,主题和关键词都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文章按照研究论文的学科分类:高等教育3861篇,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542篇,中等教育479篇。按照研究论文发表年份:2010(539),2011(758),2012(766),2013(719),2014(576),2015(482),可见近六年来发表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论文逐年增加,2012年达到峰值,近两年略下降。按照研究论文的研究层次分类:基础研究(社科)2015篇,行业指导(社科)1380篇,高等教育(769篇),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757),政策研究(252)。
从研究的层次分析,社科类的基础研究占比近30%,社科类的行业指导占比近26%,高等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占比超过70%,特别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进入多方面、多视角的总结探讨,如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少年班”、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等办学模式;从研究内容看,既有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特征、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培养路径以及选拔、评价机制的理论研究,又有对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践经验的总结。
对“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发表的论文所占比例较低,说明高中的校长、一线教师重视教学实践中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工作,但不够重视站在理论层面的高度去反思、总结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可喜的是,知名高中如人大附中、清华附中、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杭州二中、深圳中学等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引领性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各地的省级示范性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改革进入到2.0阶段,正在探索实行初高中“二四学制”模式改革,突破初高中课程衔接的薄弱点,北京目前有近40所中学开展“1+3”课程改革,各地的高中均因地制宜制定各具特色的高中选拔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招生办法。
随着2018年福建省、第三批省份陆续启动新高考,“走班制”“选课制”成为我国高中的新常态,如何在高中推进与高校衔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继续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优质化、多元化的内涵发展,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育人水平,将成为下阶段高中发展必须面对的挑战性任务。
(三)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概括分析
高中与大学如何衔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培养工程的薄弱点和重要节点,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界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
1理论层面
教育的本真在于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学生成才的规律,让学生充分地发展、幸福地成长,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1)以德为先,科学理解拔尖创新人才的丰富内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道德素质是所有素质中最为重要的基本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首要素质是德才兼备。大学的教育目标应追求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引领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哈佛大学是全美培养创新型人才最成功的大学之一,截止到1998年就已有35名教师、38名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该校办学宗旨是培养追求真理,在情感、智力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从中可以借鉴的是:高中处于基础教育的最高层次学段,让学生学会做人,养成完整人格是高中培养创新人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笔者所在的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是省首批示范性高中,笔者心中“卓越成长的三中学子”应该是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诚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珍惜生命、感恩、担当、乐于创新探究,敢于做梦,勇于为实现梦想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能成长为中华之崛起做积极贡献的未来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需要高中与大学加强衔接,交流合作双赢,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持之以恒地共同努力。
(2)改革完善教师考核、教育科研体制是关键
高质量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真正培养出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必须依靠名师、大师。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侧重于科研课题立项指标、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对名师承担拔尖学生的教学工作重视远远不够。大学知名的教授学者上讲台为本科生授课成为大学“稀缺”的风景,教授学者们要向清华大学的姚期智、施一公院士学习,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指导工作中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师,改革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质量监督评价体制、教育科研体制(特别是科研课题管理制度、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教师评价考核制度奖励制度已是刻不容缓。尤其是对大学教师考核评价应该由过于偏重科研论文、课题完成度的一维指标,向同时注重教学、科研的二维目标转变,让教授成为成为“本科生课堂”的主力军。
人大附中教师在刘彭芝校长带领下,通过华罗庚数学学校、仁华学校、超常儿童培养实验班等多平台积极开展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实践和探索,实现了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多项突破,取得中国基础教育界在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领域的诸多亮丽成果。正如刘彭芝校长所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学校领导者有改革家的气魄、军事家的眼光,需要有教育家的情怀,‘非常之材’用‘非常之策’。”
(3)实现通才与专才培养的有机融合
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加宽加厚基础理论课程,在课程设置上不仅重视理工科课程,同时重视加强人文、社科、艺术类课程的开设。大力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以北大元培学院为代表率先调整专业目录,不分专业采取大类招生,重基础宽口径培养,增加大量通识课程,开设文、理、工融合的系列交叉课程,跨学科综合课程,定期开设名家讲座,培养学生既具有扎实的理工科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及丰富的人文素养,实现通才与专才的有机融合。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导弹、自动化控制”三者之父,他文理兼修,不仅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同时爱好文学、音乐,拉得一手漂亮的小提琴,音乐赋予他无尽睿智的想象力。
在高中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人大附中、华师大二附中等知名高中针对实验班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热衷主动学习的个性特点,大胆实施弹性化教学,由学生自主决定学习学科内容和学习深度、广度、进度,教师主要起辅导和指导的“参谋”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多种方式参与学习,改变传统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取得良好学习效果。
(4)培育鼓励创新的学校文化
校园文化是全体师生对学校育人核心价值的认同,春风化雨文化育人,优良的学校文化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肥沃土壤。守正创新即师生共同坚守学校育人的优良传统,共同创造和谐自由平等的文化氛围。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树立“学生第一”的观点,尊重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学习广博的跨学科知识,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高质量开展大学生创新计划,培养学生独特而新颖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要不断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教风、学风建设,切实提升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教学能力,因材施教,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选拔评价机制。
(5)拓展国际视野,构建宽广国际一流教育平台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要立足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涵养学生深厚的家国情怀,也要拓展宽广的国际视野,瞄准世界一流的科技前沿,构建国际教育教学平台,按照国际一流大学的标准制定优秀学生个性化的专业培养计划,聘请国际一流大学学者、教授来校任教、开设讲座、合作研究,通过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海外研习等多种方式,选派优秀学生到世界一流大学学习、交流,了解各学科领域国际前沿进展,才能激发青年学生旺盛的创造力,厚积薄发、另辟蹊径,培养万千青年才俊,实现我国在科技核心技术的创新上弯道超车。
2.实践经验总结
我国知名一流大学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因材施教,探索尝试阶段——少年班的创建。1978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创建了载入共和国教育史册的“少年班”,四十年后的今天它已经茁壮成为闻名国际高等教育界的科大“少年班学院”。1985年1月,国家教委决定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13所重点大学开办少年班,少年班的创建对刚刚迈入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形成“尊重知识爱护人才”的氛围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2)强化优势,创新拓展阶段——教改班、实验班的设立。南京大学组建基础学科教育学院(1998年)、匡亚明学院(2006年);浙江大学组建混合班(1984年)、工高班(1994年)、强化班(1999年);清华大学陆续创办的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1998年)、化学—生物基础科学班(2003年)、人文科学实验班、社会科学实验班(2005年)、姚期智软件科学实验班(2006年)、钱学森力学班(2009年)等,各知名大学积极探索校本特色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个性培养,整合提升阶段——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实施
2009年,教育部启动“珠峰计划”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是国家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推出的一项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中国自己的学术大师,该计划选择11所高水平大学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学科领域率先组织试点工作。其中中国科技大学创办了数学、物理、生物等7个“科技英才班”,南京大学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浙江大学在竺可桢学院设立了“求是科学班”,各大学纷纷构筑拔尖人才培养的绿色通道。
三、总结
“高中与大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打破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障碍,关注青年学生“全人”培养,关注学生全过程的身心健康成长,在高中和大学开展优势互补的深度合作,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推进高中与大学的紧密衔接、联动互动、协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