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申报》对东北易帜的报道探析

2018-04-03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东三省和平统一张学良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在奉天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结束了旧式军阀割据,实现了全国在形式上的统一。东北易帜前后,全国的各大报刊都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其中尤以南京国民政府管辖的《申报》报道内容丰富详实,对我们更清楚深入地研究东北易帜提供了重要的资料,通过对其报道内容的梳理和分析,能够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东北易帜,同时也能更清楚地了解《申报》对东北易帜的立场和其在民国报界的地位。

一、《申报》对东北易帜曲折过程的报道

1927年春,奉军军事失利的情况下,便有“南北妥协”之说。后来,由于日本干涉北伐,制造济南惨案,安国军内部主张“息争御侮”,孙传芳称:“现在济南事变,日人侮我太甚,本人受良心之督责,不愿再事内争,留此残躯,以谋御侮”[1]。张作霖则顺势发表息争通电,将“此后政治(问题)听国民裁决”[2]。在皇姑屯事件发生之后,东北易帜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经过半年的谈判,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这个过程经历了一波三折,《申报》对其持续关注并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在奉系发表出关通电之后,国民政府内部虽然不是铁板一块,但也抛出了橄榄枝,“奉张势在必退,……政府意旨在早日统一政权,期以公平、政治收拾北局”[3],希望和平统一全国。自此开始至7月1日张学良发表《绝不妨害统一通电》,便是国奉双方就是否南北统一达成共识的初步阶段,《申报》把通过各种渠道掌握的消息对国奉双方达成统一共识进行了报道。由于地处上海,《申报》已处于国民政府的管辖之下,因此其报道已将南京国民政府视作中央政府,支持政府和平统一东三省。这些报道注重事实而不重议论,把各方在这个阶段中的活动进行了叙述,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有关双方接洽的报道在主版的达17篇,主要涉及国奉双方的接洽,同时也提到日本的影响。皇姑屯事件之后,奉方主要将领从大局出发,主张归附南京国民政府,“韩麟春、杨宇霆均主悬青天白日旗,以免受某方(日本)操纵”[4],在北京的奉方代表表示,“奉方对悬旗不坚持”[5]。尤其在张学良秘密回到奉天,掌握了东北的最高权力之后,便着手进行对国民政府谈判之事。于珍、邢士廉回奉之后,带回了国民政府“劝张学良、杨宇霆顺应潮流,变换脑筋,改悬党旗,服从国府”[6]的书信,张学良更坚定了改旗易帜的信心和决心。于是,东三省即将改旗易帜的消息便在各大报刊报道,其中《申报》6月19日、22日有“(奉方)现正在研究投诚之时机及方法、东三省不久将见遍悬青天白日旗之日”[7]、“小张通电停止军事,何不即日输诚国民政府,完成中国之统一大业”[8]的报道。而对国方,报道称:随着皇姑屯事件和京津易帜的发生,蒋介石对和平解决东三省问题充满信心,“今后对奉拟采和战两样方法,先以谋和言,拟以张学良、杨宇霆为对手采取和平手段”[9],决心剿抚并用,以剿促抚。为了报道详尽,《申报》也会引用其他重要新闻社的电文,如“满洲不久必归投国民政府……迨布置稍定,即将通电,宣布东三省准备悬挂青天白日旗”[10]。

但由于双方对东三省易帜之后“不令三省参预国家大事”[11]96和能否“承认其(张学良)为东三省首领”以及日本干涉情形意见不一,导致易帜谈判进程迟缓,遂有“张学良欲保存实力”[12]、“奉方请和毫无诚意”[13]等报道。鉴于此,张学良随即向国民政府发出通电,表示“至国难所在,学良当以民意为依归。……学良爱乡爱国,不甘后人,绝无妨害统一之意”[11]99。《申报》刊载了通电全文[14],表示双方就易帜达成共识。

国奉双方确定了和平易帜的共识之后,立即就易帜条件和时间展开了谈判,但这个过程却经历了半年之久。国民政府希望张学良尽快易帜,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张学良则考虑日本对易帜的干涉和奉系集团的群体利益,恰当抉择易帜时机。最终确定易帜日期,是双方妥协的产物。对易帜谈判的过程,《申报》也进行了持续关注,利用双方往来电报,将双方你来我往的谈判报道得极为细致,其报道多叙述事件而少评论。首先,据《申报》报道,张学良提出“速开国民会议,解决目前一切重要问题”[14],但被国民政府拒绝。“因统一后,方能召集国民会议,并非以民会谋统一”[15],国民政府认为只有当其改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方能召开国民会议。阎锡山据此认为“张学良东电欠诚意”[15],借故拖延。随后国奉双方又进入了具体的协商阶段,《申报》报道了其中的谈判细节。奉方代表提出解决东三省问题的条件:“一东三省委员制;二挂青白旗;三盛京政治分会,张学良主席;四奉省政府杨宇霆主席,黑省政府万福麟主席,吉省政府张作相主席”,且“军队不能变更旧制”[16]。蒋介石认为,只有东北“整个服从国府,方好谈判”,同时提出“东三省问题,但能和平解决,绝不愿诉诸武力”[17],言外之意,三省问题和平解决最好,但也不放弃使用武力。此时国民政府内部对奉态度一致,“以奉方认识三民主义为前提,并不容纳任何条件”[18]。而蒋介石要求东三省归国民政府节制,奉行三民主义,改悬青天白日旗,撤退关内全部奉军,但在单独接见奉方代表时,态度却大为缓和,表示“只须东三省服从主义,其余绝不以丝毫不平等之待遇相加”[19]。后来双方达成了7月19日热河易帜,20日东三省易帜的协议。对此,《申报》得到消息后随即报道:“奉方要求三日后,关外各省改悬青天白日旗”[20],但后来由于日本的干涉和恫吓,易帜日期一再延展而无果。

虽然未能如期易帜,但张学良的诚意是不容置疑的,在社会舆论谴责张学良时,《申报》则登出傅作义的评论:“张学良确已拥护党国,服从三民主义,绝不因外交压迫移其志,关外易帜仅时间问题”[21],使民众了解到张学良的苦衷。后来,在日本干涉之下,张学良不得已决定“东北易帜,延期三个月”[22]297。但舆论也直言说出张学良延期易帜是“假日本提出警告之机,以泯其毁约之迹”,是“躲在外交幌子之下,谋与国府及日本双方之谅解而生存”[23]95。后来,《申报》又对张学良未能在“双十节”如期易帜的详情进行了披露:热河问题、归还平奉车辆、奉系内部问题和对日问题尚未解决,东北易帜“双十节(也)不能实现”[24],而张学良只说“实因某方(日本)之压迫致生障碍”[11]130。《申报》载:“奉省易帜,因旧系跋扈、外交压迫,双十节不能实现”[24],“平奉路于双十节通车……恐难如期实现”[25],同时指出张学良认为“三省处边地,军权政权应局于一切,三省制度取单行法”[26],是缓兵之计,因此易帜事宜“正积极准备”[27]。《申报》较隐晦地道出了东北未能在“双十节”的实情。直到国民政府答允“对外问题,由中央负责办理”,日本不再干涉东北易帜和“东省内政,仍由现职各员维持,概不更动”,以及“热河问题,维持现状”[28],同意将热河归入东三省之后,双方最终约定12月29日易帜,1929年元旦共同庆贺。

易帜当天及随后两天,《申报》连续刊载10篇与东北易帜有关的报道,足见其对东北易帜的重视程度。其中,29日当天便报道了“奉天定今日易帜”[29]的消息,显示了新闻的时效性;30日报道“四省境内一致易帜,全国统一已告完成”[30];31日又刊载张学良《东北易帜公电》[31],并辟出专栏发长文报道了东三省易帜从接洽到完成的全部曲折经过,对完成全国统一给予了高度的评价[32],同时报道了白崇禧等地方势力对东北易帜的贺电,并希望“从此举国一致,永弭内争”[33],也体现了国家统一之后,东北面貌焕然一新,人民欢呼雀跃,表现积极。在历时半年的谈判中,《申报》通过各种渠道得到各种消息对双方所持态度和谈判的细节以及易帜经过和情形进行了报道,其报道首重新闻,以精炼的文字、平实的语言单纯地叙述事件,少有报纸的评论,但却是从国家统一的大局角度出发看待东北易帜。

二、《申报》对东北易帜日本反应的报道

自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成为东北最大的侵略势力,尤其是1927年田中内阁上台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新的对华政策,并在“田中奏折”中提出“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34]的大陆政策,以武力扩大日本在中国的利益,使东北脱离中国。自北伐开始,日本便阻挠中国革命,后又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济南惨案”,以阻止北伐军。后来为扩大满蒙权益,威逼张作霖草签“满蒙新五路协约”,以及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企图制造混乱,趁机出兵东北。不料,东三省当局在张作霖死后,稳定了东北局势,并开始与南京国民政府接洽统一。日本认为中国统一和东北易帜必然会损害其在东北的权益,因此对东北易帜反应强烈并百般阻挠。《申报》对日本反应的报道始于张学良秘密回奉之后,篇幅大且内容详实,体现了《申报》对东北易帜的立场和态度。

此前已述,日本向来不希望看到中国统一,因此张学良刚回到奉天,日本便派出顾问向其施压,《申报》通过转引日本外务省机关东方社的消息,对此事及时进行了报道。报道称:“国民政府确将以政治手段解决东三省,而东省领袖亦确有归诚国民政府之意,是中国之大统一,不久即可实现,此日本所大不愿也。”[35]在转引报道之外,《申报》一改往日叙述事件的风格,进行了评论:“(东方社)捏造革命军种种进兵东三省计划……挑拨奉人,而阻其(张学良)归诚之心,自不待言,然新闻机关之挑拨,未必有效,故有该两顾问晤见张杨之必要,须知日本阴谋,已由皇姑屯之一弹,完全暴露,张学良当亦不至听其挑拨”[35],一语揭穿了日本企图破坏中国统一的阴谋。此后,日本多次向张学良施压,阻止东北易帜。6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通过驻奉总领事林久治郎向张学良说,“东北宜以保境安民为重,勿过于南方采取接近态度”[22]284,而张学良不为所动,毅然于7月1日发表《绝不妨害统一通电》,并派代表与国民政府谈判易帜事宜。日本政府对此颇为不满,在其控制的《天津日报》上发表言论,痛骂奉方输诚代表亲俄,《申报》转引之后评论:“显见日方不愿中国统一”[36]。12日,林久治郎再次反对东北易帜,并威胁张学良:“此举将导致东北治安秩序陷入混乱”[22]284。在国奉双方达成20日易帜的协议之后,日本外务省立即命林久治郎通告张学良:“因南北妥协,改悬青白旗,日本不能同意”[37],“否则日本将取适宜处置”[38]。无奈之下,张学良只得“从日本之劝告,中止与南方妥协,不悬青白旗”[39],而使得奉系、国民政府和日本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因此导致东北7月易帜一再展期。《申报》对此评论:“日本为和平之巨敌,一再干涉张学良归诚国府,不愿意中国完成统一事业,恶魔面孔已完全暴露无遗”[40],并通过英国路透社确认了日本对张学良的警告。

随后,日本又派林权助以为张作霖送葬为由,继续施压张学良,阻挠易帜。国内对林权助访问张学良持不乐观态度,《申报》对其来华的活动进行了长期报道,直言不讳地评论说:“田中派林权助运动张学良,欲将东三省变为朝鲜第二。林权助为日本第一大阴谋外交家……现当日本干涉东省服从国府之际,而此阴谋家忽然赴奉,其有重大阴谋,自不待言。”[41]果不其然,林权助参加张作霖葬礼期间,多次与张学良会谈,态度强硬,阻挠易帜,《申报》对此多有报道:“林权助告张学良,如易帜莫怪日方采取或种手段”[42],“日本决计反对妥协,纵犯干涉中国内政之嫌,亦将阻止其实现”[43],将日本派林权助到华阻挠中国统一的野心揭露无遗。同时也把张学良对林权助的态度进行了报道:“渠为中国人,渠之思想,亦即中国人之思想,故渠愿见中国因南北缔和而臻统一……渠不得不以民意为己意,渠决不能逆而行事,渠希望日本勿轻率行事,致牺牲国际良好关系”[43],表明易帜的决心。后又报道了张学良为避免与日本最终决裂,以致酿成严重后果,决定暂停与国民政府的谈判,“三个月内不悬青白旗”[44],“为保全东三省起见,徐图统一”[45]。

此后,英美等国承认南京国民政府,并与之修约。“济南惨案”发生后,英美等国对日本施加压力,据《申报》报道,“(英美)不满意日本对华之态度”[46]。田中内阁为谋求改善国际关系,放松了对东北易帜的干涉,《申报》对此评论称:“田中也知中国统一,何以仍用阴谋来破坏”,后来日本无奈承认“易帜为中国内政”[47],不加干涉。12月29日东三省宣布易帜之后,《申报》通过路透社东京电得知了日本的反应,称“日政界表面颇为镇定,此后将专注时局之发展,如不碍及日本权利,则无何□行动”[48],侧面反映日本想要干涉,却迫于各方压力不得已没有行动。《申报》对日本干涉东北易帜的报道中,一改其往日只叙述事件而不加评论的风格,把日本的阴谋野心揭露无遗,同时也把张学良和东北当局与日本的斗争进行披露,有理有据,在其报道评论中不难看出《申报》完全支持东北易帜、和平统一的立场态度。

三、《申报》对东北易帜报道的特点

在整个东北易帜的过程中,《申报》进行了内容详尽的报道,通过对其报道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出其对东北易帜报道的一些基本特点,也可以看出《申报》自身对东北易帜的立场、态度。

1.《申报》站在南京国民政府的立场上进行报道

《申报》是中国近代极具影响力的大报,地处上海,由一群独立于政府的知识分子创办。上海已处于南京国民政府的管辖之下,在其对东北易帜的报道评价中,明显可以看出《申报》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联系较为紧密,且态度都是站在南京国民政府的立场之上。“政府意旨在早日统一政权”[3]、“三省或可和平收复”[5]、“对奉采和战并进策”[9]、“奉方输诚正在接洽”[6]、“议决权仍属中央”[49]、“东三省服从中央政府”[50],这些报道,以及称邢士廉等“来京”[51]、“奉代表在京之表示”[52]等言辞,证明《申报》是站在南京国民政府的立场之上,报道反映了国奉双方希望和平统一的愿望和决心,详细记录了双方的谈判接洽过程以及最后的易帜成功。

2.《申报》对东北易帜持肯定态度,支持国家和平统一

民国经过十几年的军阀混战,民众苦不堪言,盼望和平。《申报》作为知识分子群体的报纸,对民生疾苦和百姓呼声自然十分熟悉,在国奉双方都有和平统一的意愿之下,《申报》当然希望国家和平,百姓安居。《申报》对双方的和平统一意愿进行了报道,对东北易帜过程从发端到易帜成功都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对国奉双方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所做的努力大加赞赏。毋庸置疑,这表明《申报》是站在当时代表中央的南京国民政府立场之上的,其对东北和平易帜持肯定态度,支持国家实现和平统一。

3.《申报》对东北易帜中奉方的用语态度有一个转变过程

《申报》站在南京国民政府的立场之上报道东北易帜,称南京为“中央”“国府”,而视奉系为地方政权,并且在双方谈判前期的报道中,对张学良和奉系不够尊重,如在报道中,《申报》对奉系的用语如“奉系请求妥协、妥洽”“奉方请和毫无诚意”“张学良请和毫无诚意”[5][13]等。蒋介石历来都很照顾张学良的面子,在确定和平统一东三省的方针之后,便说绝不会“以征服者待奉军”[23]88,并对新闻报界当时有损奉系尊严的言辞进行了批评和制止,“自从张学良东电发表后,有谓奉方求和,有谓奉方投降,这一类的话,皆能引起不好的感想……以后请各位对于奉方代表和通电,不要随便登载,引起他们的恶感来”[23]88。《申报》当时也报道了天津当局禁载“和议消息”和警告《顺天时报》“勿登挑拨某三省请降论调”[17]的消息。此后,《申报》秉承了国民政府的意旨,对奉方报道的态度发生了一个明显的转变,类似“乞降”“求和”的报道便不再见于报端,而多为“和平统一”“东省易帜”“奉方诚意服从中央”等有利于双方谈判和国家和平统一的评论报道。

4.《申报》对东北易帜的报道征引广泛,客观可信

《申报》虽然是站在南京国民政府的立场上报道东北易帜的,但其报道仍然坚持了客观真实的原则。从以上的分析来看,《申报》对东北易帜的报道内容丰富,并且对国奉谈判中的斗争和妥协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比如对奉系七月、双十未能易帜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对当时国民政府内部和奉系内部的矛盾斗争也都进行了详细报道,并无偏袒其中一方,体现了报道的客观真实。此外,除了报道自身掌握的内容之外,《申报》为了呈现更为真实可靠的信息,也广泛征引了其他新闻社的电文,如在日本干涉东北易帜的进程中,“东省统一形势已决”[53]、“日本始终反对易帜”[54]、“张学良痛斥林权助”[43]等报道中,多次引用路透社、东方社、电通社、国闻社等的报道及立场,使国人了解到各方对东北易帜的态度。

四、结论

1928年以东北易帜为标志,南京国民政府完成了民国十几年来的第一次统一。在东北易帜的过程中,既有东北三省从国家利益出发毅然选择归顺南京国民政府,也有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做出的妥协和让步,更有国奉双方为了国家民族利益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所做的宁折不弯的斗争,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申报》作为南京国民政府管辖下的报纸,对东北易帜进行了详细客观的报道,且立场鲜明、态度明确地支持东北和平易帜和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在当时纷繁复杂的民国政局和社会中能够坚持真实、全面、客观地报道东北易帜,实属不易。尤其是《申报》秉承和平统一、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对东北易帜的谈判进程和国际反应的报道,更说明《申报》对各方反应关注的广泛性,证明《申报》是民国社会中极具影响力的负责任的大报。

[1] 北方奉军纷纷退却[N].申报,1928-05-17(9).

[2] 张作霖撤兵通电[N].申报,1928-06-03(4).

[3] 国府切望统一政权[N].申报,1928-06-03(4).

[4] 东三省之前途[N].申报,1928-06-14(6).

[5] 三省或可和平收复:奉系请求妥协[N].申报,1928-06-15(6).

[6] 奉方输诚正在接洽:于珍邢士廉赴奉一行[N].申报,1928-06-19(4).

[7] 东三省决归诚国府[N].申报,1928-06-19(8).

[8] 小张通电停止军事[N].申报,1928-06-22(9).

[9] 北平政闻:对奉采和战并进策[N].申报,1928-06-24(8).

[10] 东三省确将易帜[N].申报,1928-06-17(8).

[11] 毕万闻.张学良文集:上[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96-150.

[12] 东省尚难和平收复[N].申报,1928-06-23(4).

[13] 奉方请和毫无诚意[N].申报,1928-06-26(4).

[14] 张学良请和[N].申报,1928-07-04(4).

[15] 阎认张电乏诚意[N].申报,1928-07-06(4).

[16] 对奉将用政治手腕[N].申报,1928-07-11(4).

[17] 蒋对奉方不稍迁就[N].申报,1928-07-12(4).

[18] 蒋阎冯对奉一致[N].申报,1928-07-14(4).

[19] 蒋介石在双清别墅宴奉代表[N].申报,1928-07-21(9).

[20] 对奉谈判进行顺利[N].申报,1928-07-16(6).

[21] 东北问题尚难解决[N].申报,1928-08-01(4).

[22] 张友坤,钱进.张学良年谱(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284-297.

[23] 曾业英.论1928年的东北易帜[J].历史研究,2003(1):78-106.

[24] 东省易帜尚有待[N].申报,1928-10-03(4).

[25] 平奉通车尚难实现[N].申报,1928-10-05(7).

[26] 张学良之态度[N].申报,1928-10-05(7).

[27] 张学良准备易帜[N].申报,1928-10-13(8).

[28] 东三省有定明年元旦易帜说[N].申报,1928-12-19(10).

[29] 奉天定今日易帜[N].申报,1928-12-29(4).

[30] 奉吉黑热宣布易帜[N].申报,1928-12-30(4).

[31] 公电[N].申报,1928-12-31(7).

[32] 东三省易帜之经过[N].申报,1928-12-31(7).

[33] 奉省易帜后安谧[N].申报,1928-12-31(4).

[34] 张劲松.“东北易帜”与日本的对应[J].日本研究,2001(2):52.

[35] 日顾问晤张杨何为[N].申报,1928-06-17(8).

[36] 日本不愿中国统一[N].申报,1928-07-09(9).

[37] 日本干涉东省易帜[N].申报,1928-07-21(8).

[38] 日本箝制张学良[N].申报,1928-07-22(4).

[39] 日本干涉东省成功:张学良已允不易帜[N].申报,1928-07-23(8).

[40] 日本为和平之巨敌[N].申报,1928-07-22(9).

[41] 日本乱华罪魁赴奉[N].申报,1928-07-26(9).

[42] 林权助胁迫张学良[N].申报,1928-08-07(4).

[43] 张学良痛斥林权助[N].申报,1928-08-13(9).

[44] 东省民意渴望统一[N].申报,1928-08-16(9).

[45] 张学良徐图统一[N].申报,1928-08-26(10).

[46] 美报不满日本行动[N].申报,1928-07-28(8).

[47] 莫德惠.双城莫德惠自订年谱[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45.

[48] 东省易帜与日本[N].申报,1928-12-31(6).

[49] 解决东省问题尚费磋商[N].申报,1928-07-14(9).

[50] 杨毓珣入粤之任务[N].申报,1928-08-28(9).

[51] 邢士廉谈三省问题[N].申报,1928-09-12(8).

[52] 奉代表在京之表示[N].申报,1928-09-13(4).

[53] 东省统一形势已决[N].申报,1928-08-11(8).

[54] 日本始终反对易帜[N].申报,1928-08-12(10).

猜你喜欢

东三省和平统一张学良
东三省原煤产量持续下降
东三省投资环境讨论
张学良:新旧动能转换绝非一日之功
东三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尹楚平:和平统一是“中国梦·侨胞梦”的根基
张作霖竟然这么帅,比张学良颜值更高
张学良六爱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
俞正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
清末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创办时间与创办者诸家观点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