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隔代教育儿童依恋类型与同伴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2018-05-29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隔代同伴冲突

(1.上饶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江西 上饶334001;2.广丰贞白中学,江西 广丰 334600;3.上饶中学,江西 上饶 334000)

我国2016年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数据显示,全国未满16周岁的留守儿童高达902万人,其中不是由父母作为监护人而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的有805万人,占比高达89.3%[1]。大量留守儿童家庭的祖辈成为无奈的“代理家长”,他们对孙辈的教育会有相应转变,逐渐由辅导者变为引导者,彼此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尤为显得重要,将持续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中,隔代教育现象已较为普遍。隔代教育是指对孩子的教育主要由祖辈或大部分由祖辈来承担的一种非身生父母的教育形式[2]。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父母一方或双方三年内在身边的时间不超过20%,主要由祖辈承担教育责任的农村隔代养育儿童。

儿童的依恋主要指其与特定的其他人之间一种强烈、持久和亲密的情感联系,是伴随着儿童并持续影响着儿童认知、情感等各个方面的一种感情。亲子依恋是儿童对父母的依恋之情,这种联结关系会持续人的一生,并且会影响到其对他人的亲近情况。亲子依恋是儿童与其他个体建立关系的基础,如果儿童的亲子依恋良好,就容易与他人建立较为和谐的关系;如果儿童基于先前的不良依恋经历认为世界是冷酷无情的,那么可能会在人际交往中持冷漠、不友好的态度[3]。Ainsworth通过陌生情境测验,界定了亲子关系的三种基本类型:安全型关系、焦虑—矛盾型关系、回避型关系[4]。安全的依恋关系能够缓冲儿童的抑郁、焦虑等情绪压力[3],是良好的、积极的依恋,后两种为不安全型依恋,是消极的、不良的依恋。留守儿童因与父母聚少离多,难以形成稳定的依恋,当父母在身边时,会感到舒心、快乐,但父母的匆匆离开破坏了这种亲密依恋关系,容易对亲子之情产生怀疑,从而心生抗拒,有的留守儿童甚至会将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到照顾他们的祖辈身上,对祖辈反而产生强烈的依恋情绪。

儿童同伴冲突是儿童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互动形式,是儿童在相处过程中因意图、看法、语言、行为表现、利益需求不同而发生的相互排斥、敌视或侵犯。同伴冲突应对方式是个体与同伴发生冲突时,为避免冲突引起的伤害和威胁,经过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努力,而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5]。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具体的同伴冲突应对方式进行了分类,目前比较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是由Blake和Mouton最早提出的五分法[6],该方法以关注自我、关注他人为两个维度,各维度按照高低不同程度进一步划分。后来很多研究者以其为基础,进行了改进。Gillespie等根据个体对自我和他人关注程度的高低,划分为五种不同的策略:退避(低自我,低他人)、妥协(低自我,高他人)、强迫(高自我,低他人)、安抚(中自我,中他人)和问题解决(高自我,高他人)[7]。儿童同伴冲突应对方式是儿童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或战胜他人而采取的各种行为手段或方式[8]。研究者对儿童同伴冲突的各种具体解决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分类。Causey和Dubow研究发现,8至13岁的学生同伴冲突解决方式主要包括求助、问题解决、逃避、外倾与内倾五种模式[9]。黄胜梅认为儿童解决同伴冲突的策略主要有让步妥协、声明策略、第三方介入、脱离冲突情境和直接对抗,其中最常用的策略是声明策略和直接对抗[10]。李丽君通过现场观察将儿童同伴冲突应对方式划分为身体、语言、寻求成人帮助等策略[11]。胥兴春将儿童同伴冲突应对方式归纳为强力维护、离开情境、同伴协商等[12]。刘晓静将儿童同伴冲突解决方式进一步归类为积极、消极和中性三类策略[13]。留守儿童同伴冲突中,冲突解决策略多是以直接对抗(身体或语言攻击、争抢等)的简单策略为主,且肢体冲突频率较高[14]。Mikulincer等研究认为依恋是影响儿童与成人应对人际关系问题的重要变量[15]。Carlson 和 Sroufe认为,依恋方式是安全型的个体在冲突环境中受到更少的威胁,并能更有效地应对相应的环境[16]。实验证明,依恋的焦虑和逃避维度可预测被试的冲突解决行为:依恋安全者表现出高水平的言语参与、自我暴露、成熟的讨论与理解,并且采用有效的策略与同伴达成一致;而焦虑—矛盾依恋者倾向对同伴施加压力、主宰冲突的解决过程、表现出强烈的敌意和被抛弃的焦虑,并且运用责备、威胁、身体与言语攻击的策略争取同伴的同意;逃避依恋者倾向于从冲突解决中退缩,对调节消极情绪表现出低水平的自信,极少采用妥协或折中的策略达成一致,在压力情境下很少相互给予支持[17]。于海琴等研究认为安全型儿童的友谊质量、社会行为表现均优于非安全型儿童,社交焦虑低于非安全型儿童[18]。李天莉等认为青少年依恋关系越好就越不容易引发其攻击性的表现,其中母亲依恋与青少年的攻击性相关度最高[19]。国内外研究都发现依恋类型与同伴冲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但目前还鲜有以农村隔代教育儿童为对象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鉴于此,本研究通过与非隔代教育儿童之间的对比研究,探讨考察农村隔代教育儿童亲子依恋及同伴冲突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其关系,以期为农村隔代教育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更好地健康成长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借鉴。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样本选取江西省2个县的农村3-6年级小学生。根据第一轮“隔代教育”情况的施测,分层选取隔代教育儿童315名,其中男生187名,女生128名;3年级76名,4年级77名,5年级85名,6年级87名。另外,随机选取非隔代教育儿童(一直跟随父母的儿童)300名,其中男生172名,女生128名;3年级75名,4年级71名,5年级80名,6年级74名。

(二)研究工具

1.依恋问卷

借鉴由蒋慧2014年修订的《回溯性亲子依恋问卷》,其主要用来测量个体早期对父母回溯性依恋的风格[20]。问卷通过描述父母亲与孩子互动行为的表述,区分为反应或温暖性、冷淡或拒绝、不一致或矛盾性三个方面,分别对应到三个维度,即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共由18个项目组成。总问卷重测信度系数为0.620,信度可靠。问卷采用5点计分法,1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分数越高,说明个体越倾向于这种依恋类型。

2.同伴冲突应对方式问卷

采用了徐颖哲2002年编制的《小学生冲突应对方式问卷》[21]。问卷将小学生采取的同伴冲突应对方式分为五类:求助、攻击、问题解决、幻想和退避。五个因素之间呈现出低相关,表明它们不属于同一维度。各因素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都超过了0.772,呈高度相关,表明各个因素与总问卷在内容上都呈现出很好的一致性。每个因素与总问卷重测的相关系数都大于 0.745,表明重测信度很好;四个因素的信度系数都超过0.768 ,只有一个因素的信度系数稍微偏低,但仍在 0.61 以上,表明问卷有着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总问卷重测信度系数为0.689,信度可靠。

3.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和Excel 2007进行数据的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

二、 研究结果

(一)隔代教育儿童与非隔代教育儿童依恋类型与同伴冲突应对方式的比较

将亲子依恋类型与同伴冲突应对方式的各子维度分列,分别考察隔代教育儿童与非隔代教育儿童的得分,具体如表1。

表1 隔代教育儿童与非隔代教育儿童依恋类型与同伴冲突应对方式的得分比较(M±SD)

在依恋类型方面,隔代教育儿童的回避分数明显高于非隔代教育儿童,但其安全分数明显低于非隔代教育儿童;同伴冲突应对方式方面,隔代教育儿童与非隔代教育儿童都会用求助、问题解决、攻击、幻想和退避等方式解决,但隔代教育儿童运用求助、问题解决方式明显少于非隔代教育儿童,同时运用退避方式明显多于非隔代教育儿童。

(二)隔代教育儿童与非隔代教育儿童依恋类型与同伴冲突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将依恋各类型与同伴冲突应对方式各维度分列,分别对隔代教育儿童与非隔代教育儿童的得分作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隔代教育儿童与非隔代教育儿童的依恋类型与同伴冲突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表明,隔代教育儿童与非隔代教育儿童呈相关的因子基本上一致,安全型依恋与求助、问题解决两种解决策略显著正相关,焦虑型依恋与幻想、退避两种解决策略显著正相关。对于隔代教育儿童而言,回避型依恋与攻击、幻想和退避三种解决策略显著正相关。

三、讨论

(一)隔代教育儿童与非隔代教育儿童依恋类型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与非隔代教育儿童相比,隔代教育儿童安全型依恋倾向较低,回避型和焦虑型两种非安全型依恋倾向更高,表明隔代教育儿童的亲子依恋关系较差。

1.隔代教育儿童安全型依恋倾向较低原因分析

在儿童的早期发展阶段,父母影响是最为关键、最为深远的。只有父母持续不间断陪在儿童身边,面对面进行情感交流,开展亲子互动,不断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才易形成稳定的安全型依恋关系。隔代教育儿童只能在节假日期间与父母短暂相聚,与父母间的交流和互动有限,父母的呵护和关注有限,不能持续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和关爱,亲子间特有的亲密度降低。即使建立了亲密关系的,由于父母的外出,也会逐渐疏远、日益变淡。这种亲密关系是不稳定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型依恋关系。

2.隔代教育儿童非安全型依恋倾向较高原因分析

隔代教育儿童在依恋形成的早期阶段,由于父母在其成长过程中长期处于空位、缺席状态,缺乏与父母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导致与父母建立稳定依恋关系的途径被阻断,依恋需要不能得到及时的满足,渴望与父母在一起的抚慰和温暖,但又害怕经历分离的痛苦,表现出一种对父母想接纳又抗拒的情绪。久而久之,对父母无法产生安全的依恋,在心理上逐渐形成抗拒和不接受,从而容易回避或忽视父母在自己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同时,由于长期与祖辈生活在一起,依恋对象容易转移到祖辈身上,从而进一步增强对父母的忽视感和抗拒感。

(二)隔代教育儿童与非隔代教育儿童同伴冲突应对方式比较

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隔代教育儿童更倾向于采取攻击和退避的消极策略,采取求助、问题解决的积极策略倾向明显低于非隔代教育儿童。

1.隔代教育儿童倾向于运用消极策略的原因分析

隔代教育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亲子关系疏远,一方面容易导致儿童产生心理问题和消极的人格特征,留守儿童乐群性低,比较冷淡、孤独;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意乱,自控能力不强;自卑拘谨沉默寡言;抑郁压抑,忧虑不安;冲动任性,自制力差;紧张焦虑,心神不定[22]。受这种异常的心理和人格特征影响,加之缺乏安全感,与同伴交往存在不安全和不信任感,容易产生胆怯、自卑,对同伴的挑衅一味退缩、恐惧和对同伴带有敌对情绪并伴有攻击行为两个极端。另一方面由于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缺失,不能在父母言传身教的有效指导和教育下掌握应对同伴冲突的技巧和策略,导致面临同伴冲突时一筹莫展,不懂得以有效方式去化解冲突,只能采取退让、“以牙还牙”等简单直接的应对策略。同时,作为承担隔代教育儿童教育责任的祖辈,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教养观念陈旧、年老体弱精力有限等原因,较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儿童容易变得放纵、任性、自私、冷漠、唯我独尊,加之祖辈经常灌输“在外面要狠,不能吃亏,别受同学欺负”等不合理的同伴交往观念,导致儿童攻击性较强,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攻击往往成为第一选择。

2.隔代教育儿童较少运用积极策略的原因分析

隔代教育儿童较少通过采取协商、合作、交换等问题解决策略来有效解决冲突,与缺乏有效的指导有直接的关系。一方面在家里因父母长期在外,缺乏父母的适当引导和有效教育,陪伴在身边的祖辈又不懂得如何教育和鼓励儿童采取协商、合作的方式去应对冲突,使得其在家里无法学到有效解决同伴冲突的方法。另一方面在学校由于农村教师师资质量有限,面对学生之间的冲突,往往是简单迅速判定谁是谁非,对认定存在过错的一方予以惩戒,尽快恢复正常教学秩序了事,对冲突背后的教育往往不予重视,甚至忽视,因此不会抓住发生冲突这个契机指导与教育儿童如何面对和解决冲突,儿童自身也难以从教师简单的判定中学到解决冲突的技巧,这导致儿童今后面对冲突时仍然手足无措,无法采取有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三)隔代教育儿童依恋类型与同伴冲突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分析

处理同伴冲突问题时,安全型依恋类型的儿童更倾向于运用求助、问题解决两种积极解决策略,非安全型依恋类型的儿童则更倾向于使用攻击、幻想和退避的消极解决策略。

1.安全型依恋类型隔代教育儿童更多运用积极策略的原因分析

求助策略主要是通过向他人(特别是老师等人)寻求意见、寻求一些帮助来应对同伴冲突;问题解决策略主要是通过寻求双赢的方式来解决同伴冲突,表现出个体对自我和他人利益的高度关注。这两种策略容易产生积极的冲突结果,有利于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安全型依恋类型的隔代教育儿童能够体验到来自父母的稳定的爱和信任,容易形成果敢、自信、合作、勇于探索的品格。当其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就能果断向他人求助避免冲突的进一步恶化,或者通过协商讨论、理解、交换等方式与同伴达成一致,恢复友谊关系。

2.非安全型依恋类型隔代教育儿童更多运用消极策略的原因分析

幻想是个体运用想象和虚构的方式去摆脱同伴冲突所导致的烦恼和紧张;攻击是个体对同伴采取的敌对性、破坏性的冲动行为;退避是指个体面对同伴冲突时采取退让、逃避的态度。运用这些策略往往会加剧冲突,产生消极的冲突结果,也不利于同伴关系的恢复。非安全型依恋类型隔代教育的儿童在情感上缺少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注,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心理容易扭曲变形,自信心严重不足,有的甚至有强烈的自卑感,对他人也缺乏信任和爱心,难以与同伴互助合作,抑制性控制能力弱,与同伴发生冲突时,或者恐惧退缩,或者直接身体攻击、辱骂、抢夺、威胁和对抗。

[1] 吴为.民政部公布排查结果 902万留守儿童近九成无父母监护[EB/OL].(2016-11-10)[2018-03-20].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6-11/10/c_1119883271.htm.

[2] 史小力,吴秀兰.中国式隔代教育利弊之辩[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0(4):86-89.

[3] 王云霞.农村留守青少年的依恋水平对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4] AINSWORTH M D.Attachment beyond infancy[J].American psychologist,1989,44(4):709-716.

[5] 李伟,刘文,原雪雯,等.4-6年级小学生冲突解决策略的发展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4):45-49.

[6] VLIERT E V D.Complex interpersonal conflict behavior:theoretical frontiers[M].Hove:Psychology Press,1997.

[7] GILLESPIE C W,CHICK A.Fussbusters:using peers to mediate conflict resolution in a head start classroom[J].Childhood Education,2001,77(4):192.

[8] 鞠亮,邹泓,李一茗.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84-88.

[9] CAUSEY D L,DUBOW E F.Development of a self-report coping measure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J].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1992,21(1): 47-59.

[10] 黄胜梅.学前儿童同伴冲突的观察研究[J].教育导刊,2008,(2): 26-28.

[11] 李丽君.幼儿同伴冲突的教育价值及对策初探[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

[12] 胥兴春.幼儿人际冲突及应对策略[J].幼儿教育,2006,(3):6-7.

[13] 刘晓静.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

[14] 刘海.农村留守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15] MIKULINCER M ,ORBACH I,IAVNIELI D.Adult attachment style and affect regulation:strategic variations in subjective self-other similarit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5(2):436-448.

[16] CARLSON E,SROUFE L.Children's representations of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in family drawings [J].Child development,1997,68(6):1154-1164.

[17] 孙俊才,吉峰.成人依恋与婚恋质量[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7):669-670.

[18] 于海琴,周宗奎.小学高年级儿童亲子依恋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交往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4):36-40.

[19] 李天莉,刘毅.青少年依恋关系与攻击性的相关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196-197.

[20] 蒋慧.依恋风格、学业自我概念和完美主义对大学生成就目标的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21] 徐颖哲.小学生在与同学冲突情境下应对方式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2.

[22] 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猜你喜欢

隔代同伴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隔代亲”与文化传承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寻找失散的同伴
你把孩子的教育失败归咎于“隔代教育”,爷爷奶奶不背这个锅!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
隔代教育为何总“两头不讨好”